副將葛都也道:“即使抓不到珩王,能抓個守城將領也是好的,不僅可以鼓舞士氣,大汗也會對大皇子讚譽有加。”
此言一出,眾人七嘴八舌附和起來,唯有納罕,眉頭緊鎖,並無半點開懷之色。
看過珩王的信後,納罕心中一直隱隱不安,如今又見眾人一副自大輕敵的架勢,便知不妙,連忙出言勸阻。
“大皇子,如今裴崢於大魏已是叛將,玥璃縣主也在我們手中,隻要我們堅守岐、靈二城不出,珩王是斷不敢冒然來攻城的,我們隻需等待大魏提出交換條件即可。可如今我們卻要強渡黑水河,翻越白狼山,進攻魏軍大營,於兵法上,我軍極易處於被動,還請大皇子三思。”
此時閭光腦中全是珩王誇讚自己的那幾句話:
“材武剛斷,見識卓超。”
“在一眾柔然皇子中首屈一指,隻苦於一直沒機會領教……”
任何反對進攻的人,隻會讓他覺得別有用心。
果然,他嗤笑一聲,不滿道:“大將軍此言何意,是說本王不懂兵法嗎?”
納罕大驚,連忙解釋:“末將不敢,末將隻是覺得……”
庫莫與納罕一向不合,凡有機會,便會揶揄幾句,此時也不例外。
“大皇子智計過人,英勇善戰,不日便能攻破魏軍大營,待取下武、玄二城,大汗定會對大皇子另眼相看,此等良機稍縱即逝,大將軍如此阻攔,究竟是何道理?”
聞聽此言,閭光眉頭皺起,麵色不悅,紇圖見狀,趕忙勸道:“大皇子息怒,大將軍定不會有此意,不過是駐守邊城多年,更謹慎些罷了。”
葛都卻順勢道:“大皇子,屬下之前在漠北,聽珩王如何運籌千裏,雲中騎又是如何戰無不勝,聽得耳朵都起老繭了,可此次一役,我軍大獲全勝,不僅殲滅二千雲中騎,活捉雲中主帥,還一舉攻破雲中城,抄掠了城中糧草。雲中騎如此廢物,想來這珩王也不過爾爾,流傳的其人其事不過是誇大訛傳罷了。”
“葛都說得不錯!”庫莫揚聲道,“這珩王來勢洶洶,又是建壘搭營,又是修建器械,卻止步於白狼山下,這是做什麽?還不是被大皇子的威勢所攝,不敢輕舉妄動罷了!”
說著,他瞟了納罕一眼,語氣不滿道,“如今既有機會一較高下,末將等求之不得,大將軍卻畏懼退縮,知道的以為大將軍謹慎,不知道的,還以為大將軍是擔心大皇子旗開得勝,功勞旁落呢。”
“你……”納罕氣結,“簡直一派胡言!”
納罕此時真是有口難辨,閭光從未與珩王交手過,冷不防大獲全勝,便如此得意忘形。他難道忘了嗎,此戰能勝,一來有盧氏父子做內應,泄露了裴崢的路線,再則柔然可是出動了幾倍於雲中騎的兵力,否則怎麽可能擊殺二千雲中騎,還擒住裴崢。
他駐守岐城多年,手下將士也算驍勇,可但凡聽到珩王,沒有不懼怕的。拿伮為人跋扈,恃寵而驕,打仗時勇猛無畏,也算是員悍將,可他在靈城駐守期間,卻從不敢縱容部屬在雲中城周圍燒殺搶掠,這是為什麽,閭光難道就從未想過嗎?
裴崢和玥璃縣主相繼被困,二千雲中騎悉數戰死,雲中城破,糧草被劫,守將被殺,若換做一般主帥,早就衝冠一怒,下令攻城了,可珩王如今卻穩穩駐紮在白狼山下,沒有任何異動,這不是他懼怕誰的威勢,而是他還沒想好戰策,又投鼠忌器罷了!
想到大皇子一幹人等如此輕敵,納罕心中愈發不安,猶要繼續勸說,一抬眼,隻見閭光半眯著眼,正直直地望著他。
閭光麵容黑瘦,臉頰凹陷,深陷的眼窩中,一雙眼睛射出冰冷似霜的目光,猶如兩道利刃。
納罕心口一滯,驀地反應過來——閭光並不信任自己,在他心中,自己是七皇子的人!最可怕的是,閭光剛愎自用,又急於獲取軍功,如此,是絕不可能聽自己規勸了!
眼見著閭光麵色愈發陰沉,一副盛怒欲來的樣子,紇圖連忙上前幾步,對著納罕道:“要說了解珩王和雲中騎,無人能比大將軍,此次還要仰仗大將軍全力襄助大皇子才是。”
納罕喟歎一聲,隻覺得滿腹衷腸無處可訴,但事已如此,多說無益,隻好抱拳道:“俟利大人言重了!”
他轉而看向閭光,“末將願聽從調遣,全力協助大皇子攻克魏軍大營!”
納罕駐守岐城多年,與珩王大小交鋒不下百次,故其餘幾位將領都極重視他的意見。起初納罕反對主動出擊,他們也覺得應保守為上,可現下見納罕也無異議,軍中又有兩名人質,瞬間覺得此戰贏麵更大,於是紛紛請戰,力作先鋒,一時間,屋內將領歡欣鼓舞,皆沉浸在已攻破魏營的臆想中。
另一邊的魏軍大營,卻是愁雲密布。
自從得知珩王給閭光的迴信,盧定洲一直愁眉不展,這日特來營中苦勸。
“殿下智計無雙、用兵如神,定能攻破岐、靈二城,可……可三十日是不是太短了些,末將隻恐倉促間準備不周啊。”
珩王垂頭沉思,像是被他的話打動,由衷道:“確實倉促了些。”
盧定洲愣住,心中又是焦急又是無奈,敢情這珩王也覺得時間緊了些啊,那你著急迴信幹嘛呀,閭光有勇無謀,妥妥的就是個武夫,你理他作甚!
正想著,珩王又道,“本王臨行前,陛下叮囑,務必將玥璃縣主救出,如今局勢危急,此事還要盧副帥多多出力才好。”
“那是自然,”盧定洲忙不迭地點頭,“末將責無旁貸,定然全力以赴,隻是這三十日實在不妥,不如……”
“既如此,”珩王截斷他的話,“那就要委屈一下盧副帥了。”
他麵色一肅,揚聲道,“來人,盧定洲押送糧草不利,拖下去,打三十軍棍,令軍中將士一同觀刑。”
此言一出,眾人七嘴八舌附和起來,唯有納罕,眉頭緊鎖,並無半點開懷之色。
看過珩王的信後,納罕心中一直隱隱不安,如今又見眾人一副自大輕敵的架勢,便知不妙,連忙出言勸阻。
“大皇子,如今裴崢於大魏已是叛將,玥璃縣主也在我們手中,隻要我們堅守岐、靈二城不出,珩王是斷不敢冒然來攻城的,我們隻需等待大魏提出交換條件即可。可如今我們卻要強渡黑水河,翻越白狼山,進攻魏軍大營,於兵法上,我軍極易處於被動,還請大皇子三思。”
此時閭光腦中全是珩王誇讚自己的那幾句話:
“材武剛斷,見識卓超。”
“在一眾柔然皇子中首屈一指,隻苦於一直沒機會領教……”
任何反對進攻的人,隻會讓他覺得別有用心。
果然,他嗤笑一聲,不滿道:“大將軍此言何意,是說本王不懂兵法嗎?”
納罕大驚,連忙解釋:“末將不敢,末將隻是覺得……”
庫莫與納罕一向不合,凡有機會,便會揶揄幾句,此時也不例外。
“大皇子智計過人,英勇善戰,不日便能攻破魏軍大營,待取下武、玄二城,大汗定會對大皇子另眼相看,此等良機稍縱即逝,大將軍如此阻攔,究竟是何道理?”
聞聽此言,閭光眉頭皺起,麵色不悅,紇圖見狀,趕忙勸道:“大皇子息怒,大將軍定不會有此意,不過是駐守邊城多年,更謹慎些罷了。”
葛都卻順勢道:“大皇子,屬下之前在漠北,聽珩王如何運籌千裏,雲中騎又是如何戰無不勝,聽得耳朵都起老繭了,可此次一役,我軍大獲全勝,不僅殲滅二千雲中騎,活捉雲中主帥,還一舉攻破雲中城,抄掠了城中糧草。雲中騎如此廢物,想來這珩王也不過爾爾,流傳的其人其事不過是誇大訛傳罷了。”
“葛都說得不錯!”庫莫揚聲道,“這珩王來勢洶洶,又是建壘搭營,又是修建器械,卻止步於白狼山下,這是做什麽?還不是被大皇子的威勢所攝,不敢輕舉妄動罷了!”
說著,他瞟了納罕一眼,語氣不滿道,“如今既有機會一較高下,末將等求之不得,大將軍卻畏懼退縮,知道的以為大將軍謹慎,不知道的,還以為大將軍是擔心大皇子旗開得勝,功勞旁落呢。”
“你……”納罕氣結,“簡直一派胡言!”
納罕此時真是有口難辨,閭光從未與珩王交手過,冷不防大獲全勝,便如此得意忘形。他難道忘了嗎,此戰能勝,一來有盧氏父子做內應,泄露了裴崢的路線,再則柔然可是出動了幾倍於雲中騎的兵力,否則怎麽可能擊殺二千雲中騎,還擒住裴崢。
他駐守岐城多年,手下將士也算驍勇,可但凡聽到珩王,沒有不懼怕的。拿伮為人跋扈,恃寵而驕,打仗時勇猛無畏,也算是員悍將,可他在靈城駐守期間,卻從不敢縱容部屬在雲中城周圍燒殺搶掠,這是為什麽,閭光難道就從未想過嗎?
裴崢和玥璃縣主相繼被困,二千雲中騎悉數戰死,雲中城破,糧草被劫,守將被殺,若換做一般主帥,早就衝冠一怒,下令攻城了,可珩王如今卻穩穩駐紮在白狼山下,沒有任何異動,這不是他懼怕誰的威勢,而是他還沒想好戰策,又投鼠忌器罷了!
想到大皇子一幹人等如此輕敵,納罕心中愈發不安,猶要繼續勸說,一抬眼,隻見閭光半眯著眼,正直直地望著他。
閭光麵容黑瘦,臉頰凹陷,深陷的眼窩中,一雙眼睛射出冰冷似霜的目光,猶如兩道利刃。
納罕心口一滯,驀地反應過來——閭光並不信任自己,在他心中,自己是七皇子的人!最可怕的是,閭光剛愎自用,又急於獲取軍功,如此,是絕不可能聽自己規勸了!
眼見著閭光麵色愈發陰沉,一副盛怒欲來的樣子,紇圖連忙上前幾步,對著納罕道:“要說了解珩王和雲中騎,無人能比大將軍,此次還要仰仗大將軍全力襄助大皇子才是。”
納罕喟歎一聲,隻覺得滿腹衷腸無處可訴,但事已如此,多說無益,隻好抱拳道:“俟利大人言重了!”
他轉而看向閭光,“末將願聽從調遣,全力協助大皇子攻克魏軍大營!”
納罕駐守岐城多年,與珩王大小交鋒不下百次,故其餘幾位將領都極重視他的意見。起初納罕反對主動出擊,他們也覺得應保守為上,可現下見納罕也無異議,軍中又有兩名人質,瞬間覺得此戰贏麵更大,於是紛紛請戰,力作先鋒,一時間,屋內將領歡欣鼓舞,皆沉浸在已攻破魏營的臆想中。
另一邊的魏軍大營,卻是愁雲密布。
自從得知珩王給閭光的迴信,盧定洲一直愁眉不展,這日特來營中苦勸。
“殿下智計無雙、用兵如神,定能攻破岐、靈二城,可……可三十日是不是太短了些,末將隻恐倉促間準備不周啊。”
珩王垂頭沉思,像是被他的話打動,由衷道:“確實倉促了些。”
盧定洲愣住,心中又是焦急又是無奈,敢情這珩王也覺得時間緊了些啊,那你著急迴信幹嘛呀,閭光有勇無謀,妥妥的就是個武夫,你理他作甚!
正想著,珩王又道,“本王臨行前,陛下叮囑,務必將玥璃縣主救出,如今局勢危急,此事還要盧副帥多多出力才好。”
“那是自然,”盧定洲忙不迭地點頭,“末將責無旁貸,定然全力以赴,隻是這三十日實在不妥,不如……”
“既如此,”珩王截斷他的話,“那就要委屈一下盧副帥了。”
他麵色一肅,揚聲道,“來人,盧定洲押送糧草不利,拖下去,打三十軍棍,令軍中將士一同觀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