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朱由檢決絕的態度讓貝斯特覺得吃力,而自那日兩人見麵之後,貝斯特三次提出見麵的請求都被禮部迴絕。


    “我們陛下已經說了,貝斯特先生並沒有帶著誠意來,因此請貝斯特先生離開我們國家。”


    貝斯特連連搖頭:“不不不,我當然是帶著誠意來的,如果貴國的皇帝陛下覺得這個條件苛刻的話,我們可以再商量,我們不要澳門的全部主權,隻是租借,這樣總可以了吧,租借的年限我們也可以談。”


    “租借同樣不行,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寸土不讓!”


    黃景昉嚴詞拒絕:“涉及國家領土主權的條件一概不予討論,這就是我們的態度。”


    貝斯特還想再爭取,可是這一次連黃景昉都不再搭理他。


    一直拖了十天之久,貝斯特最終無奈低頭。


    “這樣吧,澳門依舊由貴國管轄,但必須要予我方在澳門享有唯一經商的權力,禁止葡萄牙、荷蘭人在進入澳門,另外,貴國保護我方在澳門及貴國內商人及工人們的安全。”


    黃景昉總算是露出了笑容:“當然,我們大明的律法會保護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隻要他愛這片土地、尊重這片土地,不觸犯我們國家的律法。”


    貝斯特苦笑點頭:“那就這麽定了,黃景昉閣下,你們的皇帝陛下是我見過,最會談判的君主。”


    黃景昉起身說道:“不,我們的陛下並不會談判,他隻是做了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做的事,那就是,無條件的捍衛國家領土。”


    “好吧,是我冒昧了。”貝斯特站起身,向黃景昉伸出了自己的右手,這個舉動讓後者為之一怔,但很快反應過來也伸出了自己右手,和貝斯特握在一起。


    嘴裏還笑道:“這可真是奇怪的禮節,在我們國家內很少有人會用,不過,挺簡便。”


    貝斯特加大了些許握手的力度,問道:“那咱們,什麽時候簽訂契約呢?”


    “我們中國人凡事喜歡挑一個黃道吉日,貝斯特將軍安心等待,我們會盡快選出一個好日子來的。”


    “靜候佳音。”


    黃景昉笑著鬆開手:“沒想到貝斯特將軍這麽快就熟練掌握了我們國家的成語,以後若是有機會,將軍可以多來我們這裏遊玩,相信我,等這該死的天災結束之後,我們的國家,非常美。”


    “一定!”


    曆經一個多月的談判,最終以貝斯特的退步而順利完成。


    不過朱由檢並沒有急於去和東印度公司簽合作協約,而是先做了一件事。


    著戶部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商號,商號已經過時,朱由檢親自取名,也用了公司這個稱唿,叫做大明中央糧食管理公司,歸屬戶部領導。


    簡稱,中糧!


    至於為什麽要搞出這麽一個公司來?


    總不能讓國家來和東印度公司來簽署這份條約吧。


    崇禎二年五月十九,中糧公司第一任總裁,原戶部左侍郎薛良相代表中糧公司與東印度公司在北京簽屬合作協約。


    總裁這個名稱倒是一點也不超前,相反自古有之,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官職。


    負責編修國家書籍工程的一把手叫做總裁,像姚廣孝、解縉、於謙、謝遷、李東陽這些著名的明朝大臣都曾經做過某一項或多項國家書籍編修工程的總裁。


    朱由檢這裏隻不過是拿過來套到中糧公司上而已。


    總負責人,裁決公司一切行政事務,簡稱總裁沒毛病。


    合作協約的內容非常簡單,一點都沒有後世合同那般動輒一大堆專業條款和約束規定。


    因為是在崇禎二年簽屬,因此又稱為《己巳協約》,內容簡簡單單就幾條。


    一、中糧公司每年采買東印度公司三千萬噸糧食,支付白銀二百萬兩。


    二、中糧公司於一年內在廣州、泉州、福州、天津擴建並擁有不少於十六個碼頭,東印度公司享有在這些碼頭的同等使用權並無需繳納費用。


    三、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所擁有的碼頭向中糧公司開放,中糧公司享有在這些碼頭的同等使用權並無需繳納費用。


    四、中糧公司擁有在印度經商的權力,但通商所賺取的利潤,需向東印度公司繳納兩成。


    五、雙方共同維護彼此商人在對方轄內經營、居住、遊玩、交際的自由權及治安。


    六、此協約自簽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十年,三十年後由雙方各自決定是否繼續合作。


    就那麽簡單,也沒有違約條款。


    至於幫助東印度公司打荷蘭人、給予東印度公司在澳門獨家經營權的條款,那是決不能加在這裏麵的。


    要不然,朱由檢也沒必要搗鼓出一個中糧公司來和東印度公司簽這份協約了。


    這隻是中糧公司單方麵為了經營和東印度公司之間的商業合作。


    跟朝廷沒有關係。


    至於你說為什麽三千萬噸糧食隻賣二百萬兩那麽便宜?


    那都是東印度公司的過期糧,賤價出售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本來都沒打算要錢的,還是中糧公司略表誠意,象征性的支付一筆。


    至於是不是過期糧?


    每年印度產出過剩的糧食大明都買完了,哪裏還有過期糧!


    這份協約簽屬之後,東印度公司彈冠相慶,趕走荷蘭人的勝利曙光近在眼前,大明朝廷同樣彈冠相慶。


    剛開始的時候畢自嚴還不知道三千萬噸糧是一個什麽概念,直到朱由檢換了一個度量單位他才明白。


    六百億,斤!


    當然這種換算並不準確,因為明朝一斤合到六百克,不過朱由檢完全是隨口一說,也懶得算那麽細,便直接將這個數字報給了畢自嚴。


    畢大尚書整個人都傻了,嘴裏來來迴迴的就念叨著一句話。


    “每個老百姓都能分到六百斤糧食,每個老百姓都能分到六百斤糧食。”


    正當朱由檢擔心畢自嚴是不是魔怔的時候,後者直接噗通一跪,仰天長嘯。


    “列祖列宗,列祖列宗你們看到了嗎,咱大明有救了,民亂,再也不會發生了。”


    好吧,他確實魔怔了。


    己巳協約的簽屬效果可謂是相當炸裂,通政使司抄發邸報的第一天,北京的糧價直接來了個骨折折中折。


    從原先的鬥米兩錢直接暴跌到一石米,五百文!


    這幾乎相當於兩折了。


    配給糧的糧價反而沒變,仍然維持在鬥米兩錢,這五百文的價格完全是民間糧商自己賣的。


    他們這些年囤的糧食太多,害怕將來印度糧進來後賣不出去。


    至於配給糧的糧價為什麽不掉,這是因為戶部擔心印度的糧食短時間內進不來,萬一配給糧被市場一掃而空,後麵會出現斷糧的危機,因此強行托住價格。


    雖然這麽做會遭到百姓們的物議和一些罵聲。


    不過,誰還在乎呢。


    “讓老百姓罵幾天,痛快痛快嘴撒撒乏子,這些年,確實苦了點。”


    朱由檢很樂觀,樂觀到跑進奉先殿,拎著兩壺酒就去找老朱。


    嗯,朱元璋。


    “太祖爺,你的大明朝我就快給你救迴來了,你在天之靈能看到的話,以後我對你那些不爭氣的後輩子孫動刀的時候,別太生我氣。”


    朱由檢對著朱元璋的畫像倒上一杯酒,咧嘴一笑。


    “這一次救迴來,我保你的大明朝,再多三百年國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煌煌華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煌煌華夏並收藏崇禎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