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第 419 章
穿成崽崽後被大佬追著喂飯[慢穿] 作者:春山猶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天景年經趕慢趕,勉強趕在兄長到家之前完成了功課。
他發現兄長說得有理,一對情人在一塊兒,很影響辦公/學習效率,他險些沒寫完兄長布置的功課。
不過要是讓他再選一迴,景年還是會去找宗廷,他可是有伴侶的人了,丟下伴侶一個人算怎麽迴事。
況且,關在家裏讀書寫功課,已經很心累了,如果還不能瞧瞧喜歡的人舒緩一下心情,他真的會難過。
於是從那天起,景年就開始了家裏皇宮兩頭跑的日子。
早上兄長去上朝,他可以多睡一會兒,吃過早飯去宮裏,或者幹脆不吃,去蹭宗廷一頓早食。
宗廷批折子,景年就讀書習字做功課,或者看話本子,跟宮人打雙陸。
要是天氣晴好,就到外頭去逛逛,禦花園、珍獸園,還有那些專門修建的園林,都是好去處。
橫豎宗廷後宮沒人,昭明帝還沒死,但癱瘓在床,話也說不清,如今請作太上皇,移居壽康宮,宗廷將他生母雲貴妃打包塞進壽康宮,讓她好好伺候曾經給她榮華富貴,也縱容了她野心的男人。
原本的太後成了太皇太後,她是昭明帝生母,看見兒子落得這樣的下場,哪怕主因不是宗廷,也難免遷怒於他。
況且因為她十分偏疼五皇子,而宗廷和五皇子關係極差,數次動手將五皇子打得很慘,太皇太後更是厭惡他。
之前宗廷與五皇子發生衝突受罰,好幾次都是太皇太後發話,讓罰得重一些,免得他不長記性,不知尊卑。
沒想到宗廷竟然是五皇子的雙生兄弟,這讓太皇太後難以接受,更難接受的是這個她最不喜歡的孫子當了皇帝,而她喜歡的那些孫兒互相殘殺,死的死殘的殘。
老太太一口氣沒上來,險些沒氣死,不過還是命大,沒死成,跟她那癱瘓在床的兒子搭夥作伴,一同在深宮中養病。
當然,起初太皇太後沒這麽安分的,她覺得宗廷並不是以皇子的身份登臨大寶,底氣應當不足,也難以服眾,試圖拿捏他。
然而宗廷根本不吃她那套,他一點兒不在乎什麽名不名聲,禦史要撞柱就讓他撞,撞死了拖出去埋了,沒撞死就叫侍衛給他幫幫忙。
朝臣不聽旨意不辦事,那就革除官職,他手下養了一批能人,隨時可填補進去,也免得他費心封賞有功之臣。
能辦事的他提拔,不能辦事的就貶撤,又有他一手成立的梟衣衛作為暴力機關,鎮壓一切不服。
所有手段,堪稱雷厲風行,太皇太後那點兒後宮伎倆想在宗廷麵前使,找錯了人。
接連碰壁且吃了幾個虧後,太皇太後終於學乖了,老老實實逼宮守殿,除了去哭一哭她苦命的兒子,其他時候絕不敢來打擾宗廷。
其他後妃,有兒子的幾乎都死了兒子,牽連進逼宮奪嫡的漩渦中,別說她們自己,就連身後的家族也沒幾個能保全的。
景年是迴來得晚,他要是早迴來幾個月,天天能看抄家滅門的大戲。
也不都是宗廷下得手,那幾個皇子多年爭鬥,積怨頗深,都恨透了對方,各自占上風的時候,一個個把對方往死裏踩,殺得那叫一個血流成河。
宗廷上位後,處理得更多的是趁勢作亂的宮人以及不服他而鬧事的臣子。
連番折騰下來,後宮一下子空了大半,還安好的後妃緊閉宮門過自己的日子。
唯一沒受到牽連到恐怕就是皇後了,也就是如今的皇太後。
皇後一共就兩個女兒,也不摻和奪嫡的鬥爭,二十年前就開始修佛,在宮殿裏修了小佛堂,極少露麵,很多時候大家都會忘記還有個皇後。
後宮的權柄,由雲貴妃主掌,其他幾個高位妃子協理,她是一概不管的。
這樣一來,幾個皇子對這個嫡母倒沒多少恨意,他們彼此打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也沒人會想著特意找找皇後的事。
皇後宮中像以往一樣緊閉宮門,反而在那場持續時間不短的宮亂中得以保存。
宗廷登基後,也沒苛待皇後,照例升了太後,敬為嫡母——他一點兒都沒把自己生母扶正的想法,雲貴妃如今也隻是太妃。
太後依舊閉宮過她的日子,誰登上皇位,都與她無關。
這些信息有的是陸景堂跟景年說的,也有的是宗廷跟他閑聊的時候講的。
宗廷辦完公事,會同他一起在宮中逛逛。
兩人一起遊玩,看慣的景色好像都別有趣味。
更別說皇室的這些園林造的是真好,景年最喜歡去珍獸園,裏頭還養了兩頭大老虎。
大老虎夠威風,但看看也就罷了,景年最喜歡的是那裏頭的幾隻食鐵獸,黑白相間,憨態可掬。
尤其是一隻小食鐵獸,圓嘟嘟的,景年拿著食物喂他幾迴,他見著景年就會撲過來,有一迴掛在他腿上死活不放,景年好懸沒把他帶迴家裏去。
他這般時常往來宮中,難免落進有心人眼裏,但宗廷護他護得緊,不許有不利於景年的流言傳播,一旦發現皆是重罰。
他是有和景年結契成婚的想法,但是現在景年還在孝期,傳出去影響景年名聲。
好在景年和宗廷關係好是眾所周知的事,朝中大部分人都以為他們隻是至交好友,頂多感歎一句“陛下重情”,懊悔一下沒有早日結交宗廷。
那些知道兩人真正關係的,也就是宗廷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德喜又是威脅又是恐嚇,這些人夢裏都閉著嘴巴,哪敢泄漏帝王私事,這可是殺頭的罪過。
景年這邊也就陸景堂一個人曉得,頂多加上他的書童鬆煙,連三郎四郎都沒說。
倒不是他有意隱瞞,而是不知道該怎麽開口,突然去跟堂兄說,我和陛下互通情誼,決定結為伴侶,很奇怪好吧。
同樣的原因,兩個姐姐也沒說。
年前景年迴鄉守孝,陸景堂將陸蓉和她兩個孩子送迴陳朔身邊,又跟裴止私下談過後,裴止借口家中父母想念孫子孫女,讓陸萍帶著兩個孩子迴了他蜀川老家。
如今景年兩個姐姐都不在京中,這種事更不好意思跟姐夫講,於是談個戀愛,明明光明正大沒想瞞著人,卻跟地下情似的刺激。
景年還挺滿意,要說他和宗廷相處跟以前有什麽不一樣,其實也沒太多變化,頂多就是更親密了,肢體接觸也變多了。
一開始是宗廷動不動就要找機會牽一牽手,抱一下什麽的,後來次數多了,景年不害羞了,就變得很主動,一到宗廷麵前就喜歡跟他親近,挨著靠著的。
坐在宗廷懷裏看話本子,也不會臉紅到看不下去了。
偶爾兩人一起午睡,醒來的時候發現把宗廷當個暖爐抱得死緊,也能厚著臉皮衝他笑,討好地問宗廷胳膊麻不麻,殷勤地替他錘胳膊錘腿,而不會躲在被子裏不肯出來了。
這都是進步啊!
雖說談戀愛偶爾有點兒影響學習效率,但是更多時候帶來的都是正麵影響。
以前景年時不時的熬個夜賴個床,賴夠了起來,發現吃早飯太晚吃中飯太遲,幹脆吃兩口點心,熬到午飯再說。
現在惦記著跟戀人約好了第二日見麵,景年可是個守信的人,每天早上再困也會爬起來,不會賴床賴太久,大不了到宮裏了再睡嘛,宗廷那床可比他的舒服。
他每天也就在家吃早上一頓,有時候連朝食都在宮裏吃。
不能吃葷,禦膳房就變著法的給他做各種素宴,景年吃順口了就會多吃點兒,這麽養下來,麵色紅潤,還胖了兩斤,一笑起來,甜得跟梅花瓣似得。
宗廷摸著他臉上終於養起來的一點兒肉,比自己長了肉還高興,給禦膳房一通封賞,喜得那些禦廚天天盼著景年來,恨不得他住在宮裏頭。
新帝他不重口腹之欲,他們那些禦廚沒有用武之地啊!
陸景堂親眼看著自家幼弟在家鄉守孝熬尖的下巴讓宗廷給喂得不那麽尖了,氣色越來越好,整天精神奕奕的,心裏那點兒芥蒂被衝得七零八散。
宗廷身份貴重,坐擁天下,他給景年再多好東西陸景堂都能冷眼看著,死物件而已,他一個皇帝,要多少有多少。
但連口吃食都操心著,關心他餓不餓冷不冷,這才是真正的把景年放在了心尖上。
當然,陸景堂的心理變化不會與景年細說。
但是年關將近,景年跑到他麵前來,滿眼希冀地問,能不能邀請宗廷和他們一起過年的時候,陸景堂沉默半晌,點了點頭。
景年得了兄長的準話,立刻歡天喜地地去找宗廷了。
他想和阿廷一起過年,但是也不能拋下家人,就想邀請宗廷來他家裏過年。
有些話宗廷沒說,他也沒問,但並不意味著景年不知道,正是因為知道,所以才閉口不提。
宗廷他有親生父母,還有養父母,可親生父母恨他,養父母也怨他。
或許在他們看來,宗廷老老實實接受他們所安排的命運,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
但他生來反骨,不願意妥協,不願意被安排,一路踩著荊棘走上王位,逼得那些人隻能承認他們錯了。
他以前從不覺得孤單,在認識景年之前,一個人安靜的空間對他而言是一種享受。
但那是以前,現在的宗廷,當景年離開他的宮殿,他的腳步聲在殿內迴蕩,會忽然覺得寂寞冷清,好像景年的離去,帶走了所有歡笑。
因此當景年仰著笑臉,朝他伸出手:“阿廷阿廷,今年來我家過年吧,我想跟你一起過年。”
宗廷毫不猶豫點頭,握住了那隻手,緊緊攥住,再不鬆開。
他發現兄長說得有理,一對情人在一塊兒,很影響辦公/學習效率,他險些沒寫完兄長布置的功課。
不過要是讓他再選一迴,景年還是會去找宗廷,他可是有伴侶的人了,丟下伴侶一個人算怎麽迴事。
況且,關在家裏讀書寫功課,已經很心累了,如果還不能瞧瞧喜歡的人舒緩一下心情,他真的會難過。
於是從那天起,景年就開始了家裏皇宮兩頭跑的日子。
早上兄長去上朝,他可以多睡一會兒,吃過早飯去宮裏,或者幹脆不吃,去蹭宗廷一頓早食。
宗廷批折子,景年就讀書習字做功課,或者看話本子,跟宮人打雙陸。
要是天氣晴好,就到外頭去逛逛,禦花園、珍獸園,還有那些專門修建的園林,都是好去處。
橫豎宗廷後宮沒人,昭明帝還沒死,但癱瘓在床,話也說不清,如今請作太上皇,移居壽康宮,宗廷將他生母雲貴妃打包塞進壽康宮,讓她好好伺候曾經給她榮華富貴,也縱容了她野心的男人。
原本的太後成了太皇太後,她是昭明帝生母,看見兒子落得這樣的下場,哪怕主因不是宗廷,也難免遷怒於他。
況且因為她十分偏疼五皇子,而宗廷和五皇子關係極差,數次動手將五皇子打得很慘,太皇太後更是厭惡他。
之前宗廷與五皇子發生衝突受罰,好幾次都是太皇太後發話,讓罰得重一些,免得他不長記性,不知尊卑。
沒想到宗廷竟然是五皇子的雙生兄弟,這讓太皇太後難以接受,更難接受的是這個她最不喜歡的孫子當了皇帝,而她喜歡的那些孫兒互相殘殺,死的死殘的殘。
老太太一口氣沒上來,險些沒氣死,不過還是命大,沒死成,跟她那癱瘓在床的兒子搭夥作伴,一同在深宮中養病。
當然,起初太皇太後沒這麽安分的,她覺得宗廷並不是以皇子的身份登臨大寶,底氣應當不足,也難以服眾,試圖拿捏他。
然而宗廷根本不吃她那套,他一點兒不在乎什麽名不名聲,禦史要撞柱就讓他撞,撞死了拖出去埋了,沒撞死就叫侍衛給他幫幫忙。
朝臣不聽旨意不辦事,那就革除官職,他手下養了一批能人,隨時可填補進去,也免得他費心封賞有功之臣。
能辦事的他提拔,不能辦事的就貶撤,又有他一手成立的梟衣衛作為暴力機關,鎮壓一切不服。
所有手段,堪稱雷厲風行,太皇太後那點兒後宮伎倆想在宗廷麵前使,找錯了人。
接連碰壁且吃了幾個虧後,太皇太後終於學乖了,老老實實逼宮守殿,除了去哭一哭她苦命的兒子,其他時候絕不敢來打擾宗廷。
其他後妃,有兒子的幾乎都死了兒子,牽連進逼宮奪嫡的漩渦中,別說她們自己,就連身後的家族也沒幾個能保全的。
景年是迴來得晚,他要是早迴來幾個月,天天能看抄家滅門的大戲。
也不都是宗廷下得手,那幾個皇子多年爭鬥,積怨頗深,都恨透了對方,各自占上風的時候,一個個把對方往死裏踩,殺得那叫一個血流成河。
宗廷上位後,處理得更多的是趁勢作亂的宮人以及不服他而鬧事的臣子。
連番折騰下來,後宮一下子空了大半,還安好的後妃緊閉宮門過自己的日子。
唯一沒受到牽連到恐怕就是皇後了,也就是如今的皇太後。
皇後一共就兩個女兒,也不摻和奪嫡的鬥爭,二十年前就開始修佛,在宮殿裏修了小佛堂,極少露麵,很多時候大家都會忘記還有個皇後。
後宮的權柄,由雲貴妃主掌,其他幾個高位妃子協理,她是一概不管的。
這樣一來,幾個皇子對這個嫡母倒沒多少恨意,他們彼此打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也沒人會想著特意找找皇後的事。
皇後宮中像以往一樣緊閉宮門,反而在那場持續時間不短的宮亂中得以保存。
宗廷登基後,也沒苛待皇後,照例升了太後,敬為嫡母——他一點兒都沒把自己生母扶正的想法,雲貴妃如今也隻是太妃。
太後依舊閉宮過她的日子,誰登上皇位,都與她無關。
這些信息有的是陸景堂跟景年說的,也有的是宗廷跟他閑聊的時候講的。
宗廷辦完公事,會同他一起在宮中逛逛。
兩人一起遊玩,看慣的景色好像都別有趣味。
更別說皇室的這些園林造的是真好,景年最喜歡去珍獸園,裏頭還養了兩頭大老虎。
大老虎夠威風,但看看也就罷了,景年最喜歡的是那裏頭的幾隻食鐵獸,黑白相間,憨態可掬。
尤其是一隻小食鐵獸,圓嘟嘟的,景年拿著食物喂他幾迴,他見著景年就會撲過來,有一迴掛在他腿上死活不放,景年好懸沒把他帶迴家裏去。
他這般時常往來宮中,難免落進有心人眼裏,但宗廷護他護得緊,不許有不利於景年的流言傳播,一旦發現皆是重罰。
他是有和景年結契成婚的想法,但是現在景年還在孝期,傳出去影響景年名聲。
好在景年和宗廷關係好是眾所周知的事,朝中大部分人都以為他們隻是至交好友,頂多感歎一句“陛下重情”,懊悔一下沒有早日結交宗廷。
那些知道兩人真正關係的,也就是宗廷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德喜又是威脅又是恐嚇,這些人夢裏都閉著嘴巴,哪敢泄漏帝王私事,這可是殺頭的罪過。
景年這邊也就陸景堂一個人曉得,頂多加上他的書童鬆煙,連三郎四郎都沒說。
倒不是他有意隱瞞,而是不知道該怎麽開口,突然去跟堂兄說,我和陛下互通情誼,決定結為伴侶,很奇怪好吧。
同樣的原因,兩個姐姐也沒說。
年前景年迴鄉守孝,陸景堂將陸蓉和她兩個孩子送迴陳朔身邊,又跟裴止私下談過後,裴止借口家中父母想念孫子孫女,讓陸萍帶著兩個孩子迴了他蜀川老家。
如今景年兩個姐姐都不在京中,這種事更不好意思跟姐夫講,於是談個戀愛,明明光明正大沒想瞞著人,卻跟地下情似的刺激。
景年還挺滿意,要說他和宗廷相處跟以前有什麽不一樣,其實也沒太多變化,頂多就是更親密了,肢體接觸也變多了。
一開始是宗廷動不動就要找機會牽一牽手,抱一下什麽的,後來次數多了,景年不害羞了,就變得很主動,一到宗廷麵前就喜歡跟他親近,挨著靠著的。
坐在宗廷懷裏看話本子,也不會臉紅到看不下去了。
偶爾兩人一起午睡,醒來的時候發現把宗廷當個暖爐抱得死緊,也能厚著臉皮衝他笑,討好地問宗廷胳膊麻不麻,殷勤地替他錘胳膊錘腿,而不會躲在被子裏不肯出來了。
這都是進步啊!
雖說談戀愛偶爾有點兒影響學習效率,但是更多時候帶來的都是正麵影響。
以前景年時不時的熬個夜賴個床,賴夠了起來,發現吃早飯太晚吃中飯太遲,幹脆吃兩口點心,熬到午飯再說。
現在惦記著跟戀人約好了第二日見麵,景年可是個守信的人,每天早上再困也會爬起來,不會賴床賴太久,大不了到宮裏了再睡嘛,宗廷那床可比他的舒服。
他每天也就在家吃早上一頓,有時候連朝食都在宮裏吃。
不能吃葷,禦膳房就變著法的給他做各種素宴,景年吃順口了就會多吃點兒,這麽養下來,麵色紅潤,還胖了兩斤,一笑起來,甜得跟梅花瓣似得。
宗廷摸著他臉上終於養起來的一點兒肉,比自己長了肉還高興,給禦膳房一通封賞,喜得那些禦廚天天盼著景年來,恨不得他住在宮裏頭。
新帝他不重口腹之欲,他們那些禦廚沒有用武之地啊!
陸景堂親眼看著自家幼弟在家鄉守孝熬尖的下巴讓宗廷給喂得不那麽尖了,氣色越來越好,整天精神奕奕的,心裏那點兒芥蒂被衝得七零八散。
宗廷身份貴重,坐擁天下,他給景年再多好東西陸景堂都能冷眼看著,死物件而已,他一個皇帝,要多少有多少。
但連口吃食都操心著,關心他餓不餓冷不冷,這才是真正的把景年放在了心尖上。
當然,陸景堂的心理變化不會與景年細說。
但是年關將近,景年跑到他麵前來,滿眼希冀地問,能不能邀請宗廷和他們一起過年的時候,陸景堂沉默半晌,點了點頭。
景年得了兄長的準話,立刻歡天喜地地去找宗廷了。
他想和阿廷一起過年,但是也不能拋下家人,就想邀請宗廷來他家裏過年。
有些話宗廷沒說,他也沒問,但並不意味著景年不知道,正是因為知道,所以才閉口不提。
宗廷他有親生父母,還有養父母,可親生父母恨他,養父母也怨他。
或許在他們看來,宗廷老老實實接受他們所安排的命運,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
但他生來反骨,不願意妥協,不願意被安排,一路踩著荊棘走上王位,逼得那些人隻能承認他們錯了。
他以前從不覺得孤單,在認識景年之前,一個人安靜的空間對他而言是一種享受。
但那是以前,現在的宗廷,當景年離開他的宮殿,他的腳步聲在殿內迴蕩,會忽然覺得寂寞冷清,好像景年的離去,帶走了所有歡笑。
因此當景年仰著笑臉,朝他伸出手:“阿廷阿廷,今年來我家過年吧,我想跟你一起過年。”
宗廷毫不猶豫點頭,握住了那隻手,緊緊攥住,再不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