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幹活兒,不管是種地還是在外打零工,陸文元作為家裏最壯的壯勞力,又是兄弟中的老大,理所當然頂在前頭。


    可輪到討論分家的時候,他就完全不如雙生胞弟了。


    陸文仲不如他高壯力氣大,但腦子比他靈活十倍。


    他兩句話放出去,一句頂得偏心的陸家二老無話可說,一句逼得陸文達表態,不會與他們爭家產。


    而且,陸文達還得自己說清楚,他想怎麽分。


    要的多了,剛才的話便是自打臉,要的少了……要的少了,陸文仲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房少分,那他們二房和大房就多分。


    爹娘偏心,偏的是老三,對他和大哥沒有多大區別。


    他和大兄是雙生子,也不存在那種老二夾在中間沒人關注沒人愛的情況,所以大概率是給他們平分。


    即便給大房多分一些,陸文仲也覺得理所應當。


    大兄力氣大人老實,幹的活兒多且重,打零工掙的錢也比他多。


    他還會克扣一些下來給妻兒用,大哥掙的錢全交公了。


    雖然陸文仲覺得他大兄有點兒傻,但這不妨礙他敬重大兄,陸文元作為長兄,對下麵兩個弟弟十分照顧,哪怕陸文仲隻比他小半刻鍾。


    所以若是爹娘要多分一些家產給大房,那就分吧,陸文仲覺得可以接受。


    現在就看老三如何發話了。


    陸文達方才說話之前,已經思量好了,此時被陸文仲逼到麵上,也不慌張,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二兄不必咄咄逼人,我既花用了家中積蓄讀書,那刨除我趕考所需費用,家中田產我三房不分便是。”


    “什麽?這怎麽行?!”


    其他人還沒說話,陸劉氏先叫了起來:“怎麽能不給老三分田,那他靠什麽過活!”


    對於農人而言,最大的財富便是田產,別看陸家日子過得窮巴巴的,那是因為家裏供了兩個讀書人。


    而農人想掙錢,多數還是在地裏刨,打零工掙的那一點兒,隻能算錦上添花。


    陸家田可不少,家裏有地十七畝,其中十三畝是陸滿倉從他爹那繼承來的,他兄弟幾個就活他一個,有個雙生哥哥幼時夭折了。


    獨子,繼承了他爹所有的田產。


    剩下四畝是陸滿倉攢錢買下的,他年輕時和妻子種十多畝地,忙不過來,租出去幾畝收租。


    那會兒孩子也少,趕上風調雨順年成好,錢就攢下來了。


    後來遇著有買地的機會,立刻掏空積蓄,買了四畝地,算是擴大了家產。


    當然,這都是發生在陸文達讀書之前,等他開始讀書之後,家裏除了迫不得已蓋了幾間房子,再也沒有添置過這種產業了。


    這十七畝地,根據肥沃程度又有差別,作價也不同。


    每年光糧食收益,約莫能有個二十多兩的樣子。


    刨除各種稅收,家中還得留一些糧食供家裏人吃用,總不能再花錢去買糧食,剩下的才能拿去換錢。


    一年到頭,能有個七八兩銀子結餘,就十分了不得了。


    陸家過得儉省,撿著粗糧吃,女人孩子分的口糧少,每年還能多賣些糧,能有個十來兩銀子結餘。


    另外還有家中女人織布刺繡,養雞喂鴨的收益,陸文元陸文仲兄弟去打零工的收益,這樣才勉強能供得陸文達去讀書。


    原本這些錢,不說多富裕,讓一大家子過得舒舒服服,每天吃飽飯是沒問題的。


    總的來說,土地就是農民的根,農民的命。


    陸文達突然說他不分田地,也難怪陸劉氏這麽說。


    別說她了,陸文仲自己都沒想到能逼出陸文達這句話。


    陸田氏攬著女兒在一旁,一直靜默無聲,此時也耐不住了。


    陸文達提分家她是不太情願的,分了家,往後就隻能靠夫郎一人掙錢養活全家,還有大郎他們兩個要讀書。


    不過也有好處,分了家,她夫郎考中,大房和二房便無甚便宜可占了。


    有好有壞,她猶豫著,一直沒有說話,直到陸文達說不分田地。


    怎能說這種話!


    陸田氏剛要出聲,被陸文達一眼瞪了迴去,他是家中話事人,說一不二,一道眼風掃過去,陸田氏再多的不滿也隻能憋著。


    陸文達極好臉麵,此時出聲反駁他,下場落不得好。


    陸文元脫口而出:“三弟此話當真?”


    家裏的田地都是他一手侍弄的,這些年隨著陸滿倉年紀增長,地裏的活兒基本上全交給兩個兒子。


    老二陸文仲腦子靈,性子也活泛待不住,靠的還是老成持重的長子。


    陸文元日日待在田間地頭,跟地裏莊稼相處的時間,比跟他妻兒相處時間還長,那感情就別提多深了。


    精心侍弄的田地分給三弟那個不通五穀的,三弟媳也不擅長地裏活兒,定會租給其他人種,陸文元想起來就心疼。


    “自然是真。”陸文達安慰阿娘道:“阿娘莫急,待我考中,自有米糧可領,每日一升,餓不著我。”


    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故意斜著兩位兄長,似乎在說,看吧,即便我不分田地,照樣可以過得比你們如意,朝廷發的糧食,讀書人的體麵!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秀才都能有米領,這個米叫廩米,顧名思義,是給廩生發的。


    廩生是秀才,但不是所有秀才都是廩生,秀才有歲考,歲考成績分三等,最好的就是廩生,有廩米可領。


    不光如此,像陸文達參加科考,除了需同窗五人互相結保,還需一廩生為其作保。


    這個保證不是白做的,得給錢。


    不過廩生不是無限作保,一次隻能保數人。


    這算是額外的收入,隻要有科考,便有保費可收。


    不過這一切的大前提,是陸文達能考上秀才,且能考得廩生。


    他倒是自信,覺得自己手到擒來,已經開始口頭預支工資了。


    其他人哪曉得這裏麵的道道,便是家裏唯二的讀書人之一陸景賢也不不知道,當然,他現在也不在場。


    眾人隻是驚訝羨慕,原來讀書真有這般多的好處,官還沒做,先發糧食。


    不像他們老百姓,不種地不幹活,那就等著活活餓死。


    羨慕歸羨慕,他們再羨慕,也跟他們沒有幹係,還是眼前的田地更重要。


    陸文達放話說不分田,陸劉氏雖然不滿,但陸滿倉盤算一番,覺得也還行。


    三兒不會種地,他要讀書,大郎也要讀書,田地分給他也無用,倒不如留給老大和老二,多給老三分些錢財。


    不過陸滿倉還是覺得虧著他三兒了,一些浮財,哪比得上田地,有田在,便能生財!


    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問陸文達:“確定如此分了?”


    陸文達道:“確還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小劉氏忍不住插了句嘴。


    她原本是不願分家的,可事不可為,隻能接受。


    能多分些田,是意外之喜,當然十分積極。


    陸文達看她一眼,視線移動,目光落在她身旁的三郎身上,轉了一圈,把景年、陸景堂幾個看了個遍。


    “既然田地分與大兄二兄,那家裏的屋子便多分我兩間吧,阿芷眼瞅著是要出閣的大姑娘了,不能還與妹妹們擠同一間屋子。”


    陸芷感激地看向她阿爹,滿心激動,她就要有自己的房間了!她阿爹就要成秀才了!


    她的視線掃過兩個堂妹,呆般無趣跟個啞巴似的陸芳,總是同她過不去的討厭鬼陸蓉,往後她們跟她再不是同樣身份的人,她們得仰視著她。


    她是秀才家的小姐,她們是鄉下泥腿子家的小娘!


    房子跟田地沒法比,最起碼在陸文元看來是這樣的,家裏房子就是他自己蓋的,花了不少力氣,但是在陸文元眼中,力氣是最不值錢的。


    “成。”陸文元毫不猶豫答應了。


    陸楊氏想的深一些,結結巴巴道:“那、那我們住哪兒……”


    他們三房一共也就一間半房,一間她和陸文元並幺兒一起住,陸景堂同三郎四郎住一間。


    那半間他們做不了主,肯定就是他們自己住的那間房留給三房。


    陸文達笑道:“有那麽多地,大兄賣一畝去,還怕沒地方住嗎?”


    時下一畝下等田,也要七八兩銀子,他在縣城一月房租兩百文,七八兩銀,夠他們租三年了。


    說是這麽說,陸文達心裏很清楚,他大兄絕不會賣地。


    至於他們一家人住哪兒,那就不關他的事了,他可是分了那麽多田地給他們。


    家裏的田地若是狠狠心全賣了,加起來能賣一百多兩。


    這麽多錢,陸文達說不要就不要了,自然是心中多有盤算。


    目前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順利科舉,大房二房都有孩子中了毒症,不說會不會牽連他,便是分了家,他們若是要分錢給孩子治病,他本就貧瘠的盤纏會變得更少。


    家中就這麽些錢,除非他將分給他的田地賣掉,但阿爹絕不會允許他賣地。


    那他要這些地有什麽用,又變不來錢。


    不如要現錢劃算,田地分給兩個兄長,大房的兩個兒子都染了毒,大哥大嫂這把年紀,也不太可能再生了。


    若是二郎五郎皆病死,這一房便絕了戶,屆時有阿爹阿娘幫他,那田地遲早落入他手中。


    至於二房……三郎染了毒,四郎不一定能逃得掉,便是逃過了,才十來歲的小娃娃,日後如何尚不好說。


    聽阿爹說,他原有個小叔叔,便是十來歲的時候意外病逝。


    況且,他借田地之由,多要了兩間房。


    倒不是貪這麽兩間破茅屋,純粹是想將大房二房攆出去,那疫病可不是開玩笑的,他一時間走不了,便讓染了病的大房二房走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崽崽後被大佬追著喂飯[慢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猶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猶枝並收藏穿成崽崽後被大佬追著喂飯[慢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