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在地府構建婆娑淨土,以渡化惡鬼之名,試探地府立場,卻遭到巫族大巫的驅逐。


    這位佛陀並未將其視為嚴肅的挑戰,反而以慈悲之心試圖勸說大巫放下殺戮,然而卻在大巫的憤怒之下,被直接擊敗至死!


    確實,是被直接擊敗至死!


    本以為將有一場激烈的戰鬥,卻未料這位佛陀竟自願尋死,沒有做出任何反抗。


    大巫這才意識到自己被佛門算計,但為時已晚。佛陀隕落之後,佛門立刻以此為借口,發動了對幽冥的降臨,釋伽牟尼親自降臨。


    麵對準聖級別的對手,大巫處境危急,千鈞一發之際,帝幽與祖巫土伯、十方救苦天尊果斷介入戰鬥。


    土伯迎上了燃燈古佛,十方救苦天尊則阻截了彌勒佛。


    作為葉淩天的惡屍,帝幽毫不退縮,直接對上了釋伽牟尼。


    ………


    經過一番激戰,釋伽牟尼與帝幽實力相當。無論是肉身強度還是法力神通,兩人都難分高下,但由於帝幽控製了三件極品靈寶,並占據了地理優勢,因此他似乎略占上風。


    這一戰果讓釋伽牟尼心情沉重,他原以為在踏入準聖中期之後,能夠拉近與葉淩天的差距,卻沒想到後者如此迅速地晉升到準聖後期,一躍成為他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


    這次趁著天庭眾大能剛剛獲得功德,忙於消化之際,


    忙於閉關修煉的葉淩天,以及承天效法後土地皇和孟婆,被須菩提和金燈大仙牽製。


    原本打算以絕對的力量奪取地府的一部分領土,以此來分享幽冥的權能,有機會觸及輪迴,完善佛教教義,擴大佛教的影響力。


    然而,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情,卻出現了意外。


    酆都大帝的實力遠超想象,即便是他也無法擊敗對方,甚至似乎還被對方壓製。


    想到自己連葉淩天的境界都難以達到,更別提他的惡屍了,還犧牲了一位大羅佛陀,釋伽牟尼的表情變得非常難看,他那慈悲的臉龐上首次蒙上了一層陰影。


    “阿彌陀佛,佛門涉足地府之事,乃是天意,西方當興,佛門當盛,此乃天地之趨勢。”


    “酆都大帝,你等能阻我一時,卻阻不了一世,我與大帝再見之日,便是婆娑蓮花盛開於幽冥河畔之時。”


    “那時,佛門將占據一尊二品神位,惡鬼得以超度,惡土化作佛國,一切眾生念我真經,不墮地獄,不涉輪迴。”


    在意識到無法成功後,釋伽牟尼隻能留下這幾句話,帶著佛教眾大能暫時撤退,迴去深思熟慮,以圖再來。


    對於釋伽牟尼的預言,帝幽並不懷疑。


    佛教對地府的野心由來已久,在前世的傳說中,


    佛教最終掌控了地府的一半權力,地藏王菩薩的名聲甚至超過了十方救苦天尊和酆都大帝。


    但隻要有他在,即使天意需要佛教入駐幽冥,佛教的大能們也不可能輕易地奪取地府的權力。


    必須承認,佛教的教義確實有其可取之處,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天地的演化,否則,西方二聖不會憑借他們的宏願吸引功德,結合他們多年修補洪荒西方地脈的功德,證得聖果。


    但有些事情並不合理,至少也應該改變那些不墮地獄,不涉輪迴的教義。


    在帝幽看來,輪迴的存在是為了彌補天地的不足。


    具體而言,天地間的能量是有限的,在輪迴出現之前,每次生靈的誕生都需要消耗能量,數量多了,時間長了,即便是天地也難以承受這種消耗,會本能地引發量劫,迴收能量,即便如此,也隻能是延緩,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輪迴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天地的能量守恆,生靈死亡後能夠再次輪迴轉世,不需要天地再消耗能量來培育新的靈魂,這樣的良性循環使得天地能夠存在更長的時間,無量量劫的到來時間也被推遲,天地有了更多進化到完美的可能,直至達到永恆。


    對於普通的生靈來說,他們相信頭上三尺有神明,他們懂得善惡因果,知道有幽冥地府在賞善罰惡,因此在行事時會有所顧忌,不敢過分胡作非為,他們懂得敬畏天地自然。


    對於修煉者而言,量劫並不會像三族大劫和巫妖大劫那樣可怕,他們能夠更加專注地追求道法,天地存在的時間越長,大羅金仙以下的存在就能活得更長久。


    而大羅金仙以上的存在也不會四處漂泊,隻能在混沌中遊蕩,他們可以通過領悟天地大道,讓自己的修行之路更加長遠。


    佛教的一些教義與輪迴的理念相衝突,雖然可以超度亡靈,淨化怨念,這是在為天地減輕負擔,但是不能將他們納入佛國,成為提供香火念力、超脫輪迴的信徒,而應該在惡鬼受到懲罰之後,由佛教和道教共同超度,將純淨的靈魂重新投入輪迴。


    否則,即便大勢所趨,帝幽也會將未來的地藏王菩薩囚禁在九幽之底,實質上進行鎮壓,使其失去自由。


    六千年過去了,葉淩天從沉睡中蘇醒。


    在靜謐的室內,隨著他雙眼的睜開,瞳孔中燃燒著兩團火焰,它們在旋轉中形成了微妙的兩儀圖,生死輪迴,陰陽交合,展現出無盡的宇宙真理。


    這兩團火焰,分別是九昧真火和六丁神火。過了一會兒,這些異象消失,慶雲金燈緩緩收迴,葉淩天站起身來,推門而出。


    他登高望遠,視線穿越了虛空;向上看到了三十三重天,向下則觀察到了人間的山河和九幽的深處,他的目光自由自在,心情也隨之變得更加舒暢。


    這次的閉關比預期中要順利得多,葉淩天的修行成果顯著,


    他不僅煉化了八景宮燈和玉虛琉璃燈這兩件極品先天靈寶,還將其中蘊含的火之大道修行提升到了精通的境界。


    同時,他將九昧真火和六丁神火所包含的火之大道修行提升到了準聖的境界,成功構建了火之兩儀。


    詳細來說,在將這兩種火之大道修行到大羅金仙巔峰之後,


    葉淩天休息了三百年的時間,以調整自己的狀態,模擬火之兩儀,排除各種問題,選擇最佳的構建方案。


    由於早年曾獲得先天酒具陰陽棍和極品先天靈寶善惡陶罐,他對兩儀之道的理解非常深入,造詣極高。


    再加上他曾多次得到兩儀屬性靈寶,並觀摩了善惡陶罐吞噬這些靈寶後,兩儀之道進一步演化的過程,善惡交替,陰陽轉換,最終實現了水火不相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洪荒當酒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醋不加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醋不加辣並收藏我在洪荒當酒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