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九州大地上,紛爭如同家常便飯。


    大周皇朝延續至今,已經三萬多年,其國運之長足為人類曆史之冠。


    然而,這個曾經輝煌的霸主已經逐漸衰落,如今隻剩下了名義上的正統,而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


    人類的世界早已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各個諸侯國各自為政,爭奪領土,


    紛爭持續了數千年。之所以還沒有徹底滅亡大周皇室,一方麵是因為畏懼那已經成仙的三位子皇的怒火,


    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麵,各諸侯國都沒有足夠的實力統一整個九州,


    相互之間相互製衡,相互對峙,都害怕自己成為那個出頭鳥,引起其他諸侯國的聯合攻擊。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大周皇朝得以延續至今。


    至今,人類九州的戰火依舊不斷,然而已經出現了五位霸主,


    分別是齊、晉、宋、秦、楚五個諸侯國。


    每個國家都有武道玄仙級別的強者坐鎮,武道真仙和天仙級別的將領輔佐,文道仙人治理國家,安撫民眾。


    在那個強權林立的晉國鄉下,一個名叫子膳的男嬰悄然降生。


    他的到來並沒有引起特別的注意,沒有異常的出生狀況,父母也並未離世,他看起來與其他鄉村嬰兒無異,


    如果說有什麽特別之處,那便是他的五官俊朗,眼神明亮,從小就能看出他將來的出眾容貌。


    出生於一個酒藝世家,直到六歲那年,父親才開始傳授他酒藝。


    這個男童表麵上看似沉默寡言,但在學習製酒技藝時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能夠迅速領悟,並且能夠觸類旁通,


    甚至創新製酒方法,使得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僅僅一年時間,父親便覺得已無技可教。


    再過一年,子膳的製酒技藝已經超越了父親,名聲遠播,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品嚐他的美酒,


    一時之間,他的名聲大噪,甚至有人推測,如果子膳能夠踏入仙門,或許能夠成為酒藝界的仙人。


    隨後,子膳開始獨立探索和研究製酒技藝,他與酒藝有著天生的緣分,許多技巧他能無師自通。


    數年後,他憑借製酒技藝為家庭積累了豐厚的財富,於是他開始尋求學業,學習閱讀和武術。


    由於找不到酒仙的修煉之路,他根據家族傳承的酒藝修煉法,開始自行探索酒藝的修行之道。


    又是數年過去,子膳的酒藝日益精湛,他的學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子膳憑借著對酒道的獨特理解,自行創出了一套粗陋的酒道修行法,從而正式踏入了酒道之門,


    開始了煉精化氣的修煉過程。同時,他在文和武的道路上也開始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門徑。等到他成年之後,他開始在晉國的各地遊曆。


    他向當地的文士和武者求道,與各種酒藝高手交流切磋,分享心得體會。


    甚至,他還敢於向各地的名酒、名士和武師發起挑戰。


    隨著他的連戰連勝,他的名聲在晉國迅速傳播開來,成為了受人尊敬的智者。


    十年的遊曆生涯中,他日行千裏,走遍了晉國的每一個角落。


    他見識了市井生活的百態,也目睹了權貴們的奢華生活。


    他欣賞過山川的美麗,也經曆過刀光劍影的洗禮。


    這些年的閱曆和積累,使他的性格更加沉穩,思想更加成熟,實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他的酒藝更是達到了巔峰,每一道美酒都令人讚歎不已,各有其獨特的妙處。


    十年的遊曆和打磨之後,他迴到了自己的故鄉,開了一家酒肆。


    每天,他的店裏都賓客滿門。他高超的技藝吸引了眾多的名酒子弟爭相拜師學藝,甚至還有不少文人武者上門求學。


    在人類的九州之中,大晉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由於前來求學的人實在太多,子膳思考著如何傳承自己的酒藝,他認為酒藝不僅僅是技術,


    更是一種道,一種包含思想和哲理的藝術。經過深思熟慮,


    他創立了酒神學府,開始收徒講授自己的酒藝之道。


    酒神學府的名字寓意著庖酒中的酒神,以及酒神中所包含的人生感悟,


    每一種味道都代表了一種對生活的理解,一種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


    在晉國,子膳的名聲如雷貫耳。他開設學府,收納弟子,不僅普通百姓紛紛送子子前來學習,


    連貴族階層也派遣子弟前來。子膳並沒有根據學生的出身來區分對待,他對所有學生都是一視同仁。


    在學府中,學生們同住同酒,三人共享一室,享用同樣的餐酒。


    無論是學習酒的學生還是文人武者,最初都要接受相同的課程,包括文學、武術、製酒技巧等


    如果學生感到不滿,可以隨時離開,但一旦離開,就永遠失去了在酒神學府學習的機會。這種製度淘汰了不少意誌不堅定的人。


    最重要的是,無論學習哪種課程,都與酒道緊密相連,並且子膳會給予深入人心的解釋。


    例如,在討論文人如何輔佐君主時,子膳提出了“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觀點,


    他認為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而是需要像文火慢燉一樣,逐步改變,才能最終達到目標。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討論閱讀方法時,子膳比喻說,閱讀應當像品味美酒一樣,


    從容不迫地享受其中的味道,這樣才能夠領略其深層的意蘊;如果草率行事,


    匆匆忙忙地閱讀,就無法真正體會到書中的精華。他還強調,讀書應該像挑選酒一樣,


    吸取其中的營養,摒棄無用的部分,這樣才能真正受益,如果一味接受所有信息,不加選擇和消化,就會導致消化不良。


    在討論武道時,他主張精於一技勝於粗通萬法。在談及庖酒技藝時,


    他強調學酒首先要學做人,首先要做得有道德。


    子膳深知每個學徒的資質和特點,因此在教學後期,他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能力,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


    他比喻教學就像製酒,要根據材料的特性來調整製酒方法,沒有固定的公式,隻有適合口味的做法。


    例如,對於那些對酒感興趣但天賦一般的學徒,子膳教導他們藥膳的知識,


    並提出了一係列的理念,如治療疾病應先通過酒療,如果酒療無效,再考慮藥物治療;酒補充勝過藥物補充,


    高階飲酒相當於酒療,低階飲酒相當於藥物,疾病往往從口入,


    通過飲酒來養生等。他還整理了大晉的藥膳知識,創新推出了藥膳學科。


    對於那些喜歡動手實踐的學徒,子膳教他們各種工藝技術,


    並引導他們發明了新的酒房工具,如洗碗機、自動翻炒機等,以節省人力。


    他還鼓勵那些熱愛素酒且心懷善良的學徒研究替代肉類的素酒食材,減少動物殺戮,並由此創立了墨酒學科。


    對於那些出身名門望族,喜歡燒烤和獵酒的學徒,


    子膳則給予了特別的指導,以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洪荒當酒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醋不加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醋不加辣並收藏我在洪荒當酒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