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開頭,自然是阿娘的口吻,那麽這個歪歪扭扭的字跡,莫非就是阿娘的字跡?自己不曾教過阿娘寫字,她是什麽時候學會寫字的?


    “張誠吾兒,我很好,杏兒也很好,杏兒有孕了,但是身體還很好。家中一切都好。勿念。保重身體,照顧好自己。勿念。母字。”


    阿娘的信沒有什麽文采,就隻是這麽簡單的保平安的話。但是張誠從這簡單的文字中看到多少牽掛不舍。張誠捧著這張紙,滿臉的淚水。


    離家千裏,一份來自母親的家書,徹底打碎了張誠日常裝出來的淡然。生平第一次收到


    母親的來信,張誠內心洶湧澎湃,無限的思念。


    在燈下無聲的哭了許久,張誠才擦幹了臉,把這封信好好的收藏起來。然後從信封裏抽出另外一張紙,這次是趙杏兒那雋秀的字跡了。


    “我教了母親識字寫字,母親學的很認真,現在母親大略能讀下《千字文》了,寫字也在練習中,母親要我跟你說,不要笑她寫的字醜。


    張村一切正常,木作坊那麵很安靜。車輛廠這麵最近同學們參與改進技術,主要是利用煉鐵爐的熱氣讓木材快速烘幹,以及提出一些快速切割材料的方法,你看到會吃驚的。蜜蜂的產量都很好。很順利。我哥哥最近在寫一個叫做《從零起步養蜜蜂》的小書,名字有趣吧?


    其它各項生意都很穩定。收入正常。放心,我替你看著呢。


    另外記賬的辦法,我研究明白了。我準備增開一門課程,教授居家、小生意和工坊的倉儲管理和賬目管理的方法,就是你說的進銷存那些,你覺得可好?


    我身子還好,肚子並沒有變得很大,行動還都正常呢。我好擔心生小孩會影響我的課業,估計到時候會有幾天時間不能去上課了。不知道該怎麽辦……


    你在鹹陽還好嗎?不許和女人們往來。你多久能迴家一次呢?想你。”


    趙杏兒的信並不很長,這封信是私信,和趙杏兒的課業是分開的,課業混雜在同學的作業集中。私信隻有這麽薄薄的一張。


    紙短情長,文字中能觸摸到趙杏兒的嬌憨和情緒。張誠也是深深的沉浸在相思之中。


    張誠和趙杏兒的愛情,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過程,兩個人是幼年玩伴,又在學校有那麽長時間相處。雖然兩人有師生的名分,但是一來年齡相仿,二來大秦也沒有那麽嚴格的師生身份的隔閡,天地君親師這樣的說法還沒有出現,即使有師徒的名分,在中國曆史很長時間,師生相戀乃至結為伴侶,也都沒有什麽非議。


    兩個人最初隻是彼此好感,然後在工地上相處日久,就形成了生活上的互相吸引,張誠做了簡單的表達,趙杏兒慨然應諾,後來的事情就都是按照大秦的風俗來的。


    並沒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對張誠來說,如果要在大秦成家娶妻,那總要找到一個和自己多少有點共同語言的,趙杏兒是這一班同學中最出色的一位,自己所說所想,趙杏兒能懂。人長得好看,性格也好。這就成了。對趙杏兒來說,張誠是自己所見範圍最博學、最有才華的一個,在同齡人中,趙杏兒對張誠的傾慕是不同的。這也就成了。


    兩個人的戀愛算不上什麽浪漫,更談不上什麽刻骨銘心。但是成親以後,隨著共同的生活,兩人之間卻增添了很多甜蜜。或者這叫做先結婚後戀愛吧?


    -----------------


    許記商行,老掌櫃將那本《三視圖製圖規範》遞給許記的大匠:“看看。這是我從張誠那裏拿迴來的,他說這是個好東西,你看看這東西可有用處?”


    大匠翻開這小冊子,從頭讀到尾。合上後再想了想,這才篤定的說:“大掌櫃,這東西無用。”


    “哦?無用?怎麽說?”


    “這不過是把樣品工件製作成圖紙的方法,但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對工匠要求很高,工匠至少要識字和懂得計算,我們的工匠做不到這個。樣品和圖紙並無區別,我覺得還是使用樣品更好一些。”


    大工匠沒說的是,如果一切都製成圖紙,那麽很多匠人不傳之秘就不再是秘密了,這個事情想起來就覺得恐懼。


    “據說寺工內部對這個方法很推崇,內部正在推行這個方法。”


    大匠翻了翻小冊子,撇了撇嘴:“這個小冊子的印刷之法,是小張府佐所創吧?這個三視圖的方法,大概也是小張府佐提出來的,他當然會這麽說,甚至不排除讓我們外麵的人先用起來,然後再推廣到寺工內部的意思。這方法果真要是在寺工內部大行其道,小張府佐的職位還不得提個好幾級?這個方法就叫……牆外開花牆內香,小張府佐會不會利用我們呢?”


    老掌櫃沉下臉來。“這種話怎麽能說出來?你下去吧。”大匠躬身離開,老掌櫃把小冊子合上,隨手放到身後的一個木架上,歎口氣“竟然是個無用之物。”


    眼力、見識、心胸,在這個時候決定了每個人的取舍選擇,這份在寺工被當做是利器的三視圖製圖規範,在許氏商行被當做是無用之物,放在木架上落灰。


    很多年以後,老掌櫃對自己當初的判斷歎息不已。


    -----------------


    張誠並不知道許掌櫃對三視圖的看法和處置。三視圖這項技術當然是個好技術,張誠隻是盡力將它散發出去,就如同公孫尼子印行《荀子》散布天下一樣。一項技術散布的越廣,它的價值才可能越大,也越有可能長久存在。


    張誠開始給趙杏兒寫迴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指神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指神蓋並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