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查茶吧
蒙冤入獄,我破案成神你跑什麽 作者:藍鯊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這也不對。
如果是金榆發射的薄刃,如果許滿實不是倒退著走的,那許滿實應該臉朝下、頭朝門的方向撲倒才對……或者,是許滿實突然遇襲,轉過了身,再仰麵倒下。
但掙紮痕呢?為什麽沒有?
難道是許滿實倒下之後,金榆就撲上去,點住了許滿實的定身穴和啞穴?以防止其掙紮動彈和喊叫?
可是這麽做有什麽必要嗎?
屋裏就他二人,咋的都是金榆的嫌疑最大,何況金榆要殺許滿實,在哪兒不行?非得把嫌疑罪名往自己頭上攬?
除非……這是金榆玩的一招大花樣兒——欲蓋彌彰、故布疑障。
總之,各種可能性都有。
葉風反複推敲之下,越推可能性就越多。
幹脆,一拉戚鈞,去了金瑞兒的酒樓喝酒。
戚鈞卻在懷疑他別有企圖。
“你是想通過金瑞兒,了解金榆那個人吧?”
葉風微笑點頭。
還真是自己人最了解自己人啊。
隻是戚鈞有些不讚同。“要讓金瑞兒知道了,會傷心的。”
其父深陷殺人風波,葉風他倆非但沒幫其父洗清罪名,反而因懷疑,在通過其側麵打聽其父,擱誰誰都會生氣。
這是有利用熟人的嫌疑。
葉風繼續微笑,騎上馬就走。
他相信金瑞兒不會這麽想。
雖然表麵上看來,他打問金榆的事情,是出於破解案情的需要,合情合理,但隻有戚鈞清楚:葉風問那些是已經把金榆當成了嫌疑人在查底。
金瑞兒果然沒有戚鈞了解葉風。
聽問就滿不在乎地迴答了,隻當作是合情合理。
“我爹他是個很寬容的人,寬容到幾乎沒有什麽事情是他在乎的那種。”
金瑞兒說著,給二位爺斟滿酒,再給自己斟一碗,端起來一飲而盡,再一抹嘴,放下碗,笑得好看,卻又帶著苦意地再道:“我不在他在乎的範圍之內。”
所以,就算她是嫡出,也還是自小就非常渴望溫暖的親情。所以,才會在訂了親後,為了那份虛假的溫暖,任性逃家,任性地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然,現在的金榆不認為自己的代價慘重了。
因為她獲得了更好的、更向往的生活,成長為了自己渴望的人,得到溫暖,也成了別人的溫暖。
“我極少迴家,偶爾迴去探望過母親就會走,更是很少看到父親了。您要說他會得罪誰?在我的印象裏,引不起他在乎的人和事兒,他也根本不可能得罪。”
金瑞兒說著,再豪飲下一碗酒。
親情,她隻認母親的。至於父親,很淡了。現在說起來,都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
葉風沒說話,隻陪著戚鈞默默地喝酒。
他是真怕自己不小心說錯了什麽,會泄露出真實的想法。
而且他看得出,戚鈞對金瑞兒也多了一些些小心翼翼。
不是喜歡上了對方,就以單純的戚鈞來說,就是單純的不想惹朋友更傷心。
真正願意承受孤獨,連親情都摒棄的又有幾人?
包間裏的氣氛,就這樣沉浸在金瑞兒的“灑脫”裏,像彌漫著孤寂而堅強的風,吹得安安靜靜。
直到最後,葉風終於問出聲。
“你父親的渴望是什麽?”
有渴望才會有動力,為了達成願望,每個人都在窮心竭力。
有人會用正確的方法,有人則會將道路越走越狹窄。
葉風不吝於用最大的惡意揣測涉案中的任何人。
金瑞兒聽問,從那種情緒中脫離,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兒,才不確定地迴答:“是種文人豪情?希望再現大唐盛世。具體的我也說不好。他最珍愛的就是他書房牆上掛著的那張大唐盛世圖。”
這個迴答,多多少少讓葉風有些意外。
不過轉爾又釋然了。
國朝之大,人數眾多,不是隻有他葉風希望國朝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還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希望。
而有著這樣希望的人,且願意為之努力的人,應該不會是兇手。
起碼,這樣的人不會對著另一個同樣有著相同想法的人出手。許滿實應該也是同樣的人。
案子,又陷入到迷霧之中。
葉風離開酒樓之後,就再次去往翰林院,將許滿實在一年之內送出去的茶葉,能找出來的,都盡可能聞了個遍。
隻要別人沒有扔,他都讓找出來,一一嗅聞個遍。
許滿實的家鄉,離著新都的距離——快馬加鞭也要四日,再步行走山徑至少兩日。一來一迴的功夫怎麽著都得十幾日去。
而據查,許滿實總是在送茶葉,走到哪裏,送到哪裏。每次說辭還不同。
比如:這是本月的新茶,這是秋茶,這是冬茶雲雲。
那茶葉是怎麽來的呢?
嗅聞之下也發現,茶葉的日期的確略有偏差,但偏差還就是在一個月之內。
“去車馬行問問吧。”戚鈞陪葉風轉悠得頭都有些暈了,聽葉風說起茶葉的日期,就建議道。
感覺這案子就像大海撈針,更感覺葉風就仿佛是在雞蛋裏頭挑骨頭,逮著個線頭就累死個爹的到處查察。
葉風點頭答應,二人又滿城開始轉悠,去各個車馬行打聽消息。
這次,打聽到了結果。
“您問許大人啊?他每月裏都會有包裹托我們運來的。有時是大包裹,有時很小。”
有四家車馬行的掌櫃,是這麽迴答的。且報出來的地址,也的確是許滿實家鄉所在。
一次運送的費用可不低,那兒太偏僻了。
戚鈞就感慨:“如果滿朝上下的官員,都像許滿實一般,肯為了家鄉出銀出力到這地步,那國朝得是什麽樣兒的啊?”
感慨加向往,都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
然後,悄悄聲問葉風:“你們那後世,就是那樣兒的吧?”
想去。
葉風搖頭。
搖完又點頭,點完又輕搖了兩下。
“是盛世,不過,飽滿思淫欲,你懂的。”
貧困中,隻思一日三餐從何來;暖腹時,想要的就多了,且隻會更多。
滿朝文武務實奮力的時代,隻怕還真就盛唐的時期才有,也是他、以及後世許多人的向往。
戚鈞理解了,迴了句:“那金榆應該很貪。”
做事是需要底氣的。
底氣在很多時候來源於財力。
就像他和葉風,要想做事,還得想盡辦法弄銀子呢。
如果是金榆發射的薄刃,如果許滿實不是倒退著走的,那許滿實應該臉朝下、頭朝門的方向撲倒才對……或者,是許滿實突然遇襲,轉過了身,再仰麵倒下。
但掙紮痕呢?為什麽沒有?
難道是許滿實倒下之後,金榆就撲上去,點住了許滿實的定身穴和啞穴?以防止其掙紮動彈和喊叫?
可是這麽做有什麽必要嗎?
屋裏就他二人,咋的都是金榆的嫌疑最大,何況金榆要殺許滿實,在哪兒不行?非得把嫌疑罪名往自己頭上攬?
除非……這是金榆玩的一招大花樣兒——欲蓋彌彰、故布疑障。
總之,各種可能性都有。
葉風反複推敲之下,越推可能性就越多。
幹脆,一拉戚鈞,去了金瑞兒的酒樓喝酒。
戚鈞卻在懷疑他別有企圖。
“你是想通過金瑞兒,了解金榆那個人吧?”
葉風微笑點頭。
還真是自己人最了解自己人啊。
隻是戚鈞有些不讚同。“要讓金瑞兒知道了,會傷心的。”
其父深陷殺人風波,葉風他倆非但沒幫其父洗清罪名,反而因懷疑,在通過其側麵打聽其父,擱誰誰都會生氣。
這是有利用熟人的嫌疑。
葉風繼續微笑,騎上馬就走。
他相信金瑞兒不會這麽想。
雖然表麵上看來,他打問金榆的事情,是出於破解案情的需要,合情合理,但隻有戚鈞清楚:葉風問那些是已經把金榆當成了嫌疑人在查底。
金瑞兒果然沒有戚鈞了解葉風。
聽問就滿不在乎地迴答了,隻當作是合情合理。
“我爹他是個很寬容的人,寬容到幾乎沒有什麽事情是他在乎的那種。”
金瑞兒說著,給二位爺斟滿酒,再給自己斟一碗,端起來一飲而盡,再一抹嘴,放下碗,笑得好看,卻又帶著苦意地再道:“我不在他在乎的範圍之內。”
所以,就算她是嫡出,也還是自小就非常渴望溫暖的親情。所以,才會在訂了親後,為了那份虛假的溫暖,任性逃家,任性地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然,現在的金榆不認為自己的代價慘重了。
因為她獲得了更好的、更向往的生活,成長為了自己渴望的人,得到溫暖,也成了別人的溫暖。
“我極少迴家,偶爾迴去探望過母親就會走,更是很少看到父親了。您要說他會得罪誰?在我的印象裏,引不起他在乎的人和事兒,他也根本不可能得罪。”
金瑞兒說著,再豪飲下一碗酒。
親情,她隻認母親的。至於父親,很淡了。現在說起來,都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
葉風沒說話,隻陪著戚鈞默默地喝酒。
他是真怕自己不小心說錯了什麽,會泄露出真實的想法。
而且他看得出,戚鈞對金瑞兒也多了一些些小心翼翼。
不是喜歡上了對方,就以單純的戚鈞來說,就是單純的不想惹朋友更傷心。
真正願意承受孤獨,連親情都摒棄的又有幾人?
包間裏的氣氛,就這樣沉浸在金瑞兒的“灑脫”裏,像彌漫著孤寂而堅強的風,吹得安安靜靜。
直到最後,葉風終於問出聲。
“你父親的渴望是什麽?”
有渴望才會有動力,為了達成願望,每個人都在窮心竭力。
有人會用正確的方法,有人則會將道路越走越狹窄。
葉風不吝於用最大的惡意揣測涉案中的任何人。
金瑞兒聽問,從那種情緒中脫離,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兒,才不確定地迴答:“是種文人豪情?希望再現大唐盛世。具體的我也說不好。他最珍愛的就是他書房牆上掛著的那張大唐盛世圖。”
這個迴答,多多少少讓葉風有些意外。
不過轉爾又釋然了。
國朝之大,人數眾多,不是隻有他葉風希望國朝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還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希望。
而有著這樣希望的人,且願意為之努力的人,應該不會是兇手。
起碼,這樣的人不會對著另一個同樣有著相同想法的人出手。許滿實應該也是同樣的人。
案子,又陷入到迷霧之中。
葉風離開酒樓之後,就再次去往翰林院,將許滿實在一年之內送出去的茶葉,能找出來的,都盡可能聞了個遍。
隻要別人沒有扔,他都讓找出來,一一嗅聞個遍。
許滿實的家鄉,離著新都的距離——快馬加鞭也要四日,再步行走山徑至少兩日。一來一迴的功夫怎麽著都得十幾日去。
而據查,許滿實總是在送茶葉,走到哪裏,送到哪裏。每次說辭還不同。
比如:這是本月的新茶,這是秋茶,這是冬茶雲雲。
那茶葉是怎麽來的呢?
嗅聞之下也發現,茶葉的日期的確略有偏差,但偏差還就是在一個月之內。
“去車馬行問問吧。”戚鈞陪葉風轉悠得頭都有些暈了,聽葉風說起茶葉的日期,就建議道。
感覺這案子就像大海撈針,更感覺葉風就仿佛是在雞蛋裏頭挑骨頭,逮著個線頭就累死個爹的到處查察。
葉風點頭答應,二人又滿城開始轉悠,去各個車馬行打聽消息。
這次,打聽到了結果。
“您問許大人啊?他每月裏都會有包裹托我們運來的。有時是大包裹,有時很小。”
有四家車馬行的掌櫃,是這麽迴答的。且報出來的地址,也的確是許滿實家鄉所在。
一次運送的費用可不低,那兒太偏僻了。
戚鈞就感慨:“如果滿朝上下的官員,都像許滿實一般,肯為了家鄉出銀出力到這地步,那國朝得是什麽樣兒的啊?”
感慨加向往,都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
然後,悄悄聲問葉風:“你們那後世,就是那樣兒的吧?”
想去。
葉風搖頭。
搖完又點頭,點完又輕搖了兩下。
“是盛世,不過,飽滿思淫欲,你懂的。”
貧困中,隻思一日三餐從何來;暖腹時,想要的就多了,且隻會更多。
滿朝文武務實奮力的時代,隻怕還真就盛唐的時期才有,也是他、以及後世許多人的向往。
戚鈞理解了,迴了句:“那金榆應該很貪。”
做事是需要底氣的。
底氣在很多時候來源於財力。
就像他和葉風,要想做事,還得想盡辦法弄銀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