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浮濯停步門檻前,忘了放下兩邊挽起的高袖,就此行進。
隻是,靜心計量的兩腿間距,較之尋常,多了幾寸。
腳底生風。
千人驚懼,兩兩對眼,靜得嫋嫋香煙,落地也有聲息。
沒人敢再問。
隻有商影雲喉頭發緊,小心湊近:“……望枯,你是說,讓我們砸了這佛像?”
望枯:“不錯,就是這一座。”
她腦袋往後頭落,靠在一邊頸側,再看佛像。
它五官橫飛,向上浸著笑的嘴角,如今一經倒掛,成了個驢蹄子,醜態百出。又因佛臉飽經風霜,便來了更多陰鷙將他籠罩,佛呈鬼麵,輕吐寒氣。
風浮濯走路沒聲兒,一手奪走了望枯手中的李子,一手不容置喙攬過她的腰,往案台前拖拽,直至抵在他身前。
“坐好。”風浮濯把李子往衣襟上擦拭,紫紅色的汁水染了白衣,便再舉起此物,“洗了麽?”
他有氣生,卻無處撒。
——想來,石子都敢吞,這世上還有什麽是她望枯不敢做的?
望枯被他強硬扳正了背,才迷迷瞪瞪看去來人。風浮濯見她坐穩了身,就收迴攬腰之手。
前者眸光一定,落在後者精壯的長臂上。
——倦空君何必包得如此嚴實呢。
他這樣會吃苦,又去莫欺穀曆練,原先的縫合處還未好,就疊上新的、溝溝壑壑的瘢痕,而筋脈如粗根,從上往下蔓延開來,還一顫一顫,愈發勃勃生機著。偏巧上麵沾了些熱水,一滴從凸起筋脈處一路舔舐去他掌心,隨即氤氳出大片清霧。
剛好隻是糊了望枯的雙眼。
酸李子不解渴,倒是借著這口甘霖,竟也能在荒漠裏,覓來泉眼。
她深吸一口氣,權當緩神,從“色令智昏”裏剝離開來,在抬頭看到風浮濯一雙結了冰霜的眼後,更暗下決心,再不占佛子便宜了:“……的確忘了洗,倒是倦空君,從莫欺穀出來,瞎了的眼睛也治好了,還隔這麽遠也能看得清楚,讓人佩服。”
風浮濯一歎,看她有一瞬“失魂落魄”,心也揪了起來,低聲認錯:“待到我洗幹淨後,就給你拿過來,隻是砸佛像之事,不要親自動手,可好?”
望枯:“原來倦空君也聽到了。”
——那為何不知誇獎她一句?
“自然,望枯想行何事就行何事,我無權幹涉,”風浮濯再拿帕子,擦起望枯被果子暈染的指節,“但是望枯,離這佛像遠點,‘他’不是好人。”
望枯見狀,當下收迴斷論——
看來倦空君不是不會哄人,隻是跟遷就孩子似的,時時憂思過慮。
但望枯天生叛逆。
她輕巧落地:“那更該讓我來了,這佛像拿了倦空君的名頭,卻把倦空君當作壞人欺負,真是個白眼狼……因此,倦空君省點力氣,交給我隻管放寬心。”
風浮濯屏息凝神:“……你都知道?”
他好似又長高了,如今望枯要攀上他的肩,還需更加努力墊腳:“別唬我了,這佛像分明與倦空君兩模兩樣,這些人認不出來,是因為不敢認真看你——再者,既然我幫了倦空君,是不是就算倦空君欠我一次了?”
風浮濯與望枯身上的青荇香再次相撞時,他狠狠閉上了眼。
再悶聲應下:“……隨時都可向我討要。”
這輩子不夠,下輩子也可償還給她。
望枯笑吟吟:“好。”
再然後,風浮濯輕輕退後三步。
……
能從莫欺穀毫發無損地走出來,就意味著他已順利成魔了。
這一段生死一線,那一片連綿大山,橫豎都是惡人貪欲幻化而出的。
而淨骨還能再生,僅僅因他每日不忘默背佛經、牽掛蒼生、心念始終如一,而佛光用以洗滌這亂山裏的濁氣,最是簡易,這才得來一陣平步青雲。
唯有一座緋色山頭,像是散滿了催情罌粟,一入便是美人鄉。
山上有遍野杞柳,它們化為人形女子,因長久浸在情欲之中,對男子前仆後繼,而他一介佛士進入,更是待宰之羊進了狼窩。風浮濯本就是個瞎子,又將耳朵也劃破,再分出靈力給自身罩了條“淨身咒”,即,凡是心懷叵測靠近他五步以內,便會退後十步,若還要鍥而不舍走近,就退後二十步……以此類推。
但他也知道,倘若隻與其中一個“幻境”合歡徹夜,都會魔氣大漲,更不至耽擱數日。
君子自好,孑然淩雲。若要“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唯有生生世世身心如一,受盡苦難的風浮濯才有可乘之機。
因此,他能熬到最後,隻憑一句無心之言。
——若過此情關的是望枯,莫欺穀可會幻化出成千上百個九尺男兒?
望枯耳根子本就軟,此心湛藍,無憂處世,最是,最是,最是討人喜歡。
男子無須服藥,也如狼似虎,隻是哄幾句不著調的話,也能把落入此地的姑娘吃幹抹淨。
正是這一記猜想,叫風浮濯敗興失意,悶海愁山。
望枯屬於天地,他卻妄圖私藏。
因此,當情欲勢不可擋時,風浮濯隻得肖想與他的心上人雲雨合歡。
但他甚至都不敢喚出她的名。
在陰雨綿綿的七月天,風浮濯沾染了滿身泥濘。
這一次後,他再也擔不起過去那個高風亮節的佛君之身了。
卻當了這千年來,有且唯一的佛魔雙修者。
而今,又至佛堂上,兵荒馬亂的兩個月隻成追憶。
他一側耳,心上人附上輕語,恰似風沙過境,再遇潤物好雨。
但進了風浮濯耳裏,就是有濕而粘膩的泥浪澆打,誘他墮落。
若無“倦空君”三字似警鍾迴蕩。
恐怕會傾身咬上她的唇。
……
商影雲忽而大喊:“這佛像怎能說砸就砸呢!”
望枯迴過神,刹那間的寂靜,再次歸還去沸反盈天之地——
原是風浮濯用了什麽法子,停了一瞬的時辰,怪不得無人打攪。
而他都要悄無聲息地離去了,聽聲又駐足。
風浮濯:“可以砸了。”
如此輕描淡寫。
卻留眾人震懾無言。
酒大娘驀然果敢:“本尊都下令了!說明不幹淨的東西真的在此佛堂裏!大夥兒還不快快動手!”
望枯趁機扔了案上兩根燭火,大火一舉燎了佛龕之上的錦布,幾次試探佛像眉梢,燒幹它最後一絲悲憫。
麵龐猶至黑雲。
商影雲一看覆水難收,幹脆抄起家夥砸去:“……罷了!大夥兒都上!”
阮瑎護著王孫貴族往外走,阿蓑則帶領宦海高官再開另一條路,但看他們一步三迴頭、滿是瞠目結舌的神色,恐是也想摻和一腳。
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民,趁著火大吞聲,還要添油加醋:“恭送聖上——恭送各位大人——”
而望枯對小啞巴“情有獨鍾”,禾兒和續蘭一樣,個頭小,玩性大,還想法子要添一份力。
望枯幹脆帶她去門外功德池裏,撈來一捧銅板,再兜於衣上:“禾兒,不妨我們比比……誰先砸上那佛像的眼睛罷?”
禾兒煞是驚喜,重重點頭,小跑著迴去長梯之盡。
常繞廟宇的頹然金輝,由屋內火光取而代之。卻無黑煙,反倒因佛身塗抹了鎏金顏料,而散出些許粉塵,又從窗欞飛去碧空。
再抬頭,有一條“小遊龍”盤桓在廟宇上空,頗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意味。
一半像夜裏星河,勾勒粲然;一半浩蕩自由,遊蕩青天。
哪樣都像為風浮濯再不被附庸的賀禮。
……
風浮濯掐準申時末現身,木桶水在大火上溫著,正是給姑娘沐浴的好時機。
一場“惡戰”後,廟宇門前“摞著”幾層灰頭土臉的百姓,卻暢快淋漓,燒了衣裳也爽朗;而以子禪為首,進進出出的和尚們痛心疾首,隻恨自己步子慢,不能從莽夫手上救下幾樣上好的香檀。
如此摧殘,不知修繕幾月才能好。
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沃元芩與沃元眷還未離去,且坐布衣行列,前者站出身,撫恤人心:“但求住持們寬心,聖上明天就會派出大量人手修葺新像,至多一個月又能重新開張了,而我身為磐中酒老板,可叫些生意場上的姐妹替我在外宣揚停仙寺,斷不會讓施主散去旁處的。”
酒大娘見縫插針:“姑娘,您竟是磐中酒老板?我這有好酒你要不要啊?”
沃元芩莞爾:“要的,如若有個好價,說不定還要更多。”
酒大娘喜不自勝:“好說好說!姑娘要多少就有多少!”
而這沃元眷,是被沃元芩推搡來望枯身側的。這公子隻要碰著她,就不由口拙:“我適才看到,倦空君的手裏也拿了根茉莉,還插在後院那口井旁,如此一枝獨秀,卻也能養起來,當真稀罕。”
望枯前頭的衣裳再次破破爛爛,還燒幹成一塊兒,背上卻濕得更狠,許是商影雲看出她不怕死,總要站在漩渦之中。於是一盆水澆上,至少火勢蔓不到身上來了。
她臉頰也有灰,雙目卻鋥亮,當即扯謊:“嗯,我給他的。”
風浮濯站在一側,卻並未急著行進。
君子不該偷聽旁人語。
……但“魔頭”無畏。
“原來如此,倦空君倒是細心,還給神女披了衣裳,想來你們二位的關係非同一般,極是要好……”沃元眷失笑,自知即將要說的話會大煞風景,但今日不說,唯恐來日就再無時機了,“神女大人,實不相瞞,我心有鬱結。”
望枯心下了然:“說。”
沃元眷微微俯首:“接風宴之時,神女所言,可都是真的?”
望枯:“真的。”
沃元眷釋然笑了:“果然是真的……我雖與神女隻有幾麵之緣,卻已認定神女不是扯謊之人。神女今日肯與我說真話,我已是歡欣。”
望枯疑慮重重:“可我不僅不是神女,還是那妖女。我帶來了如此多的不幸,為何還要歡欣呢?”
沃元眷搖頭:“可哪怕您並無傳言那般神乎其神,卻仍有這麽多人心甘情願追隨於您。由此知曉,您無論如何,都不是那坊間流傳的妖女。”
望枯似懂非懂:“……是麽。”
沃元眷笑意闌珊:“你看,眼前就有一些了。”
自此,他站起身,單膝跪在望枯身旁。
沃元眷突然鄭重其事:“因此我得以深知,我與神女,是各分兩個天地的。”
望枯思索一番才坦言:“沃元眷,你好似在與我道別。”
沃元眷:“不是好似,是我自知隻能如此。”
幾分悲戚,他一笑置之。
沃元眷:“人間說話沒有新意,所以今日,我也隻能對神女說一句,‘歲歲平安’罷了。”
望枯木訥點頭:“嗯……你也是。”
沃元眷輕笑:“好。”
他就此走後,海闊天空。
風浮濯待他走遠了,才行至拐角處。
卻與迎麵而來的望枯再次撞了個滿懷。
望枯昂頭:“我還想去找倦空君呢。”
風浮濯:“熱水已好了,現在去麽?”
望枯抻個懶腰:“剛好,我也乏了。”
風浮濯跟在她身後,像是坦白了他的偷聽,又像是想找個契機道明自己在莫欺穀的這幾個月:“我原以為你會多問幾句。”
望枯搖頭:“‘歲歲’那麽長,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罷?”
風浮濯不由染笑:“……也是。”
若日子都是緩緩的,悠悠的,平淡如水的。
他願活到滄海桑田的盡頭。
隻要望枯在。
隻是,靜心計量的兩腿間距,較之尋常,多了幾寸。
腳底生風。
千人驚懼,兩兩對眼,靜得嫋嫋香煙,落地也有聲息。
沒人敢再問。
隻有商影雲喉頭發緊,小心湊近:“……望枯,你是說,讓我們砸了這佛像?”
望枯:“不錯,就是這一座。”
她腦袋往後頭落,靠在一邊頸側,再看佛像。
它五官橫飛,向上浸著笑的嘴角,如今一經倒掛,成了個驢蹄子,醜態百出。又因佛臉飽經風霜,便來了更多陰鷙將他籠罩,佛呈鬼麵,輕吐寒氣。
風浮濯走路沒聲兒,一手奪走了望枯手中的李子,一手不容置喙攬過她的腰,往案台前拖拽,直至抵在他身前。
“坐好。”風浮濯把李子往衣襟上擦拭,紫紅色的汁水染了白衣,便再舉起此物,“洗了麽?”
他有氣生,卻無處撒。
——想來,石子都敢吞,這世上還有什麽是她望枯不敢做的?
望枯被他強硬扳正了背,才迷迷瞪瞪看去來人。風浮濯見她坐穩了身,就收迴攬腰之手。
前者眸光一定,落在後者精壯的長臂上。
——倦空君何必包得如此嚴實呢。
他這樣會吃苦,又去莫欺穀曆練,原先的縫合處還未好,就疊上新的、溝溝壑壑的瘢痕,而筋脈如粗根,從上往下蔓延開來,還一顫一顫,愈發勃勃生機著。偏巧上麵沾了些熱水,一滴從凸起筋脈處一路舔舐去他掌心,隨即氤氳出大片清霧。
剛好隻是糊了望枯的雙眼。
酸李子不解渴,倒是借著這口甘霖,竟也能在荒漠裏,覓來泉眼。
她深吸一口氣,權當緩神,從“色令智昏”裏剝離開來,在抬頭看到風浮濯一雙結了冰霜的眼後,更暗下決心,再不占佛子便宜了:“……的確忘了洗,倒是倦空君,從莫欺穀出來,瞎了的眼睛也治好了,還隔這麽遠也能看得清楚,讓人佩服。”
風浮濯一歎,看她有一瞬“失魂落魄”,心也揪了起來,低聲認錯:“待到我洗幹淨後,就給你拿過來,隻是砸佛像之事,不要親自動手,可好?”
望枯:“原來倦空君也聽到了。”
——那為何不知誇獎她一句?
“自然,望枯想行何事就行何事,我無權幹涉,”風浮濯再拿帕子,擦起望枯被果子暈染的指節,“但是望枯,離這佛像遠點,‘他’不是好人。”
望枯見狀,當下收迴斷論——
看來倦空君不是不會哄人,隻是跟遷就孩子似的,時時憂思過慮。
但望枯天生叛逆。
她輕巧落地:“那更該讓我來了,這佛像拿了倦空君的名頭,卻把倦空君當作壞人欺負,真是個白眼狼……因此,倦空君省點力氣,交給我隻管放寬心。”
風浮濯屏息凝神:“……你都知道?”
他好似又長高了,如今望枯要攀上他的肩,還需更加努力墊腳:“別唬我了,這佛像分明與倦空君兩模兩樣,這些人認不出來,是因為不敢認真看你——再者,既然我幫了倦空君,是不是就算倦空君欠我一次了?”
風浮濯與望枯身上的青荇香再次相撞時,他狠狠閉上了眼。
再悶聲應下:“……隨時都可向我討要。”
這輩子不夠,下輩子也可償還給她。
望枯笑吟吟:“好。”
再然後,風浮濯輕輕退後三步。
……
能從莫欺穀毫發無損地走出來,就意味著他已順利成魔了。
這一段生死一線,那一片連綿大山,橫豎都是惡人貪欲幻化而出的。
而淨骨還能再生,僅僅因他每日不忘默背佛經、牽掛蒼生、心念始終如一,而佛光用以洗滌這亂山裏的濁氣,最是簡易,這才得來一陣平步青雲。
唯有一座緋色山頭,像是散滿了催情罌粟,一入便是美人鄉。
山上有遍野杞柳,它們化為人形女子,因長久浸在情欲之中,對男子前仆後繼,而他一介佛士進入,更是待宰之羊進了狼窩。風浮濯本就是個瞎子,又將耳朵也劃破,再分出靈力給自身罩了條“淨身咒”,即,凡是心懷叵測靠近他五步以內,便會退後十步,若還要鍥而不舍走近,就退後二十步……以此類推。
但他也知道,倘若隻與其中一個“幻境”合歡徹夜,都會魔氣大漲,更不至耽擱數日。
君子自好,孑然淩雲。若要“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唯有生生世世身心如一,受盡苦難的風浮濯才有可乘之機。
因此,他能熬到最後,隻憑一句無心之言。
——若過此情關的是望枯,莫欺穀可會幻化出成千上百個九尺男兒?
望枯耳根子本就軟,此心湛藍,無憂處世,最是,最是,最是討人喜歡。
男子無須服藥,也如狼似虎,隻是哄幾句不著調的話,也能把落入此地的姑娘吃幹抹淨。
正是這一記猜想,叫風浮濯敗興失意,悶海愁山。
望枯屬於天地,他卻妄圖私藏。
因此,當情欲勢不可擋時,風浮濯隻得肖想與他的心上人雲雨合歡。
但他甚至都不敢喚出她的名。
在陰雨綿綿的七月天,風浮濯沾染了滿身泥濘。
這一次後,他再也擔不起過去那個高風亮節的佛君之身了。
卻當了這千年來,有且唯一的佛魔雙修者。
而今,又至佛堂上,兵荒馬亂的兩個月隻成追憶。
他一側耳,心上人附上輕語,恰似風沙過境,再遇潤物好雨。
但進了風浮濯耳裏,就是有濕而粘膩的泥浪澆打,誘他墮落。
若無“倦空君”三字似警鍾迴蕩。
恐怕會傾身咬上她的唇。
……
商影雲忽而大喊:“這佛像怎能說砸就砸呢!”
望枯迴過神,刹那間的寂靜,再次歸還去沸反盈天之地——
原是風浮濯用了什麽法子,停了一瞬的時辰,怪不得無人打攪。
而他都要悄無聲息地離去了,聽聲又駐足。
風浮濯:“可以砸了。”
如此輕描淡寫。
卻留眾人震懾無言。
酒大娘驀然果敢:“本尊都下令了!說明不幹淨的東西真的在此佛堂裏!大夥兒還不快快動手!”
望枯趁機扔了案上兩根燭火,大火一舉燎了佛龕之上的錦布,幾次試探佛像眉梢,燒幹它最後一絲悲憫。
麵龐猶至黑雲。
商影雲一看覆水難收,幹脆抄起家夥砸去:“……罷了!大夥兒都上!”
阮瑎護著王孫貴族往外走,阿蓑則帶領宦海高官再開另一條路,但看他們一步三迴頭、滿是瞠目結舌的神色,恐是也想摻和一腳。
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民,趁著火大吞聲,還要添油加醋:“恭送聖上——恭送各位大人——”
而望枯對小啞巴“情有獨鍾”,禾兒和續蘭一樣,個頭小,玩性大,還想法子要添一份力。
望枯幹脆帶她去門外功德池裏,撈來一捧銅板,再兜於衣上:“禾兒,不妨我們比比……誰先砸上那佛像的眼睛罷?”
禾兒煞是驚喜,重重點頭,小跑著迴去長梯之盡。
常繞廟宇的頹然金輝,由屋內火光取而代之。卻無黑煙,反倒因佛身塗抹了鎏金顏料,而散出些許粉塵,又從窗欞飛去碧空。
再抬頭,有一條“小遊龍”盤桓在廟宇上空,頗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意味。
一半像夜裏星河,勾勒粲然;一半浩蕩自由,遊蕩青天。
哪樣都像為風浮濯再不被附庸的賀禮。
……
風浮濯掐準申時末現身,木桶水在大火上溫著,正是給姑娘沐浴的好時機。
一場“惡戰”後,廟宇門前“摞著”幾層灰頭土臉的百姓,卻暢快淋漓,燒了衣裳也爽朗;而以子禪為首,進進出出的和尚們痛心疾首,隻恨自己步子慢,不能從莽夫手上救下幾樣上好的香檀。
如此摧殘,不知修繕幾月才能好。
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沃元芩與沃元眷還未離去,且坐布衣行列,前者站出身,撫恤人心:“但求住持們寬心,聖上明天就會派出大量人手修葺新像,至多一個月又能重新開張了,而我身為磐中酒老板,可叫些生意場上的姐妹替我在外宣揚停仙寺,斷不會讓施主散去旁處的。”
酒大娘見縫插針:“姑娘,您竟是磐中酒老板?我這有好酒你要不要啊?”
沃元芩莞爾:“要的,如若有個好價,說不定還要更多。”
酒大娘喜不自勝:“好說好說!姑娘要多少就有多少!”
而這沃元眷,是被沃元芩推搡來望枯身側的。這公子隻要碰著她,就不由口拙:“我適才看到,倦空君的手裏也拿了根茉莉,還插在後院那口井旁,如此一枝獨秀,卻也能養起來,當真稀罕。”
望枯前頭的衣裳再次破破爛爛,還燒幹成一塊兒,背上卻濕得更狠,許是商影雲看出她不怕死,總要站在漩渦之中。於是一盆水澆上,至少火勢蔓不到身上來了。
她臉頰也有灰,雙目卻鋥亮,當即扯謊:“嗯,我給他的。”
風浮濯站在一側,卻並未急著行進。
君子不該偷聽旁人語。
……但“魔頭”無畏。
“原來如此,倦空君倒是細心,還給神女披了衣裳,想來你們二位的關係非同一般,極是要好……”沃元眷失笑,自知即將要說的話會大煞風景,但今日不說,唯恐來日就再無時機了,“神女大人,實不相瞞,我心有鬱結。”
望枯心下了然:“說。”
沃元眷微微俯首:“接風宴之時,神女所言,可都是真的?”
望枯:“真的。”
沃元眷釋然笑了:“果然是真的……我雖與神女隻有幾麵之緣,卻已認定神女不是扯謊之人。神女今日肯與我說真話,我已是歡欣。”
望枯疑慮重重:“可我不僅不是神女,還是那妖女。我帶來了如此多的不幸,為何還要歡欣呢?”
沃元眷搖頭:“可哪怕您並無傳言那般神乎其神,卻仍有這麽多人心甘情願追隨於您。由此知曉,您無論如何,都不是那坊間流傳的妖女。”
望枯似懂非懂:“……是麽。”
沃元眷笑意闌珊:“你看,眼前就有一些了。”
自此,他站起身,單膝跪在望枯身旁。
沃元眷突然鄭重其事:“因此我得以深知,我與神女,是各分兩個天地的。”
望枯思索一番才坦言:“沃元眷,你好似在與我道別。”
沃元眷:“不是好似,是我自知隻能如此。”
幾分悲戚,他一笑置之。
沃元眷:“人間說話沒有新意,所以今日,我也隻能對神女說一句,‘歲歲平安’罷了。”
望枯木訥點頭:“嗯……你也是。”
沃元眷輕笑:“好。”
他就此走後,海闊天空。
風浮濯待他走遠了,才行至拐角處。
卻與迎麵而來的望枯再次撞了個滿懷。
望枯昂頭:“我還想去找倦空君呢。”
風浮濯:“熱水已好了,現在去麽?”
望枯抻個懶腰:“剛好,我也乏了。”
風浮濯跟在她身後,像是坦白了他的偷聽,又像是想找個契機道明自己在莫欺穀的這幾個月:“我原以為你會多問幾句。”
望枯搖頭:“‘歲歲’那麽長,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罷?”
風浮濯不由染笑:“……也是。”
若日子都是緩緩的,悠悠的,平淡如水的。
他願活到滄海桑田的盡頭。
隻要望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