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望枯久病方醒,舉家綢繆了兩月之久、坐落荷花之中的“月下蓮歡宴”,因早秋顧覽,而無疾而終,“倉皇”轉去室內。
望枯幾個晃眼的、鯉魚狀的河燈還沒看明白,就被沃家兄妹簇擁著落座,還連哄帶騙吃了好些“十全大補”的山珍。
這侯府就叫“沃府”,因沃姓曆代出名人,早已冠了尊貴之意。而沃父也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將軍,家丁都叫他“沃將軍”,承了祖輩的衣缽,一輩子驍勇善戰。其夫人為“裴氏”,母族是近百年的新起之秀,門當戶對,賢良溫淑。
二人成親為媒妁之言,時過境遷,已相伴至垂老,隻知說些漂亮話,再給小輩碗裏添些菜。圓桌上唯一的主角,仍是屬於望枯的。
望枯被捧得暈頭轉向,若是飄著油水、不見大魚大肉的,還能勉強喝上一口,明擺著是綠葉的,幹脆不伸筷子。
這戶人家是有錢,但吃得太過“寒酸”,擺盤跟作畫似的,確有幾分智趣。可臉盆大的盤子卻隻放幾粒黃米、雕花器皿隻浮著幾根白菜,而咂巴咂巴吃下,又一個賽一個稀奇,要麽寡淡無味,要麽酸甜苦辣俱全。
還有一碗,她嗅兩口都就已胃裏反酸,霎時擺手拒之。
裴氏心細:“宛兒,這忍冬燉百合是如何做的?莫非買了不新鮮的來?”
望枯極為後怕:“……不必,是我吃飽了。”
沃老將軍也會打圓場:“仙人不沾人間煙,自然吃不了太多。”
裴氏賠笑:“是、是,當初一聽眷兒說,撿迴個楚楚可人、瘦不扶風的姑娘,我就跟著焦心,便什麽都想備著點,如今想來,倒是我憂思過度了。”
楚楚可人。
瘦不扶風。
又拿著不想幹的辭藻往她身上套。
望枯偏頭看去身旁的沃元眷,掛起怨念相:“那時,我如此兇神惡煞,還出言不遜,你為何不怕我呢?”
沃元眷連忙放下碗筷,一與她對視,又紅了耳根子:“……怕,相當怕。”
望枯:“……”
這戶人家就說不出真話麽?
望枯肯賞臉,是因她哪裏都是白紙一張,想多見些世麵。但曉撥雪曆經千帆,早已沒了以己度人的興致,獨飲一杯溫水,隻與望枯交談。
曉撥雪別有深意:“望枯,吃飽了麽?”
望枯抹一把嘴:“差不多了。”
裴氏忌憚曉撥雪,看人下菜,隨即拽起沃老將軍:“今日這接風宴實在招待不周,想必二位吃飽了、留在此地也不慎快意,若要早些休憩,或是在府上消消食,都請隨意,我們兩個老東西就不在你們麵前晃悠了。”
“好,”望枯隨之起身,心裏揣著事,如今嘴上空閑,可算逮到此個時機,“對了,諸位可認得沃若若?”
“哐當——”
無人應,誰的筷子先落地。
二位主子也變得戰戰兢兢,濁眼大震,驀地跪地行大禮。
沃老將軍聲聲擲地:“神女參上,受草民一拜,沃若若確是我沃氏祖輩,卻早已沒了瓜葛!還望神女們高抬貴手!莫要怨憤我們沃氏子孫!”
沃元眷不明就裏,跟著跪了去。
倒是沃元芩無動於衷,還再飲一杯,卻已喝得腦袋直歪,衣衫不整,昏聵敬天地。
她儼然醉了:“父親,神女什麽都未說,何必急著認下所有罪責呢?”
她媚骨伏案,已從他們的幾分虛情、幾分假意裏,分割開來,自成離岸。
裴氏噙著淚:“芩兒……此事是沃家的百年罪責,洗脫不得的。”
沃元眷茫然失措:“芩兒,母親……究竟生了何事?為何我渾然不明白?”
“許是什麽……虧心事罷?”沃元芩一笑,便是醉,也醉得明明白白,“哥哥何必要知道,不知者反倒可幸。”
沃元眷被刺痛似的,落魄垂首,無顏再看她與望枯。
望枯漠看此戲:“沃元眷,我不是定人生死的判官,更不是你們口中的神女。我問這些,並非是想知道什麽,而是——”
僅僅為了她自己的過往。
分明誆騙他們說出實情就能了結的事。
她卻索然無味了。
望枯又道:“罷了,我心不在此,又無心去管。更不必把那些莫須有的惡事、好事,冠在我頭上——‘妖女’、‘神女’,我一個也不當。”
窗外刮起一陣妖風。
此風將二老衝散,雙膝顫顫巍巍,如他們不堪一擊的身骨;婢女難以置信,又怕又驚;而沃元眷,由浮雲遮眼,看不清眼前的所有人……才後覺其中有幾個,還不是人。
有些謠傳,並非謠傳。
誰曾想,隱忍一時辰,卸下求全假麵後,仍是到了不歡而散的地步。
望枯的心是捂不熱的。
眾山群頹,唯峭壁石花不亂。
沃元芩一飲,一笑:“神女大人又騙人了。”
望枯不願逗留:“沃元芩,你想如何?”
沃元芩兩眼迷離:“不如何,我為神女信徒,該盡我應盡的本分。”
望枯拉走曉撥雪:“沃元芩,我不後悔先救了你。但你從不說真話,我也從未答應與你做這樁買賣。”
那彼此注定是兩路人。
庭前寂寥,沃元芩的話語飄零已久:“不答應又何妨?我情願做神女大人的信徒。”
且迎風高歌。
且做一輩子的。
……
此夜多愁,門前搖錢樹婆娑得厲害,卻“一毛不拔”,要想再尋片葉子,還需躬身采摘去。
三時辰前,這裏站滿了翹首以盼、要一睹神女真容的家丁。
如今油燈寂然,孤院裏了無人氣,陰冷得好似臘月天。
曉撥雪兀自關了窗:“這兩棵樹我也觀摩了數日,若非今日見你采摘,至今我還被蒙在鼓裏。”
望枯攥了一夜“假花”,手掌上,左橫一個紫藤印,右染一個桃花紅,像是在將她戲弄:“原來如此,還以為是我沒見過的‘親眷’呢。”
曉撥雪:“你應當早已覺察了。”
望枯不置可否,她的確了然,否則怎會對同根“痛下狠手”,一摘就是一捧花。
她也曾聽過,那些搖頭晃腦的小兒背誦著“人之初,性本善”的詩文,才時時信以為真。
後來才知,詩文隻是詩文,並非事事勉強的來。
望枯終能大言不慚說一句,草木更通善性了。
涼風散了故裏秋。
一別閑適兩處憂。
……
神女已醒,舉州歡慶。
望枯乘花車遊街,所行之處皆有桂子飄香。哪怕昨夜風中狂亂,使得此日天色昏暗,也因兩路栽滿金燦燦的花,也似點了盞燈,往看客心間添起暖意。
股肱之臣“沃府”卻大傷銳氣。對外隻說是昨夜變天,雙雙惹了風寒,怕在麵聖時,染給皇帝,便將護送神女之事,派給兩個孩兒。
沃元眷如舊來接應望枯。
他胡茬未理,卻也溫潤如玉:“姑娘,我失約了。雖沒能摘來搖錢花,卻摘來了這個……”
是九月剛盛的茉莉。
沃元眷看她一眼:“假花有錢可製,新花一年卻隻見得一迴,如此好的景致,浪費太可惜,便貿然摘了來。”
望枯坐在花車上,身著沃元芩今早親自送來的衣裳,接過他握在手中一路、在人聲鼎沸時才敢送出手的一枝花。
花也因此有了溫度。
——凡是花草,她都將加倍顧惜。去了停仙寺,便捧一池水養養它。
而人潮裏的歡唿雀躍聲,望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也隨心攢下,若來日碰著正兒八經救世的“神女”,還能傳述一番。
如此悠悠蕩蕩,也終於來到金碧輝煌的停仙寺。
寺還是那個寺,可一眼望去,階梯上下,有長桌擺去,酒肉飄香。滿是黃袍與明幡奪人眼目,才深知別淺為何總將“停仙寺頭牌”掛在嘴邊。其份量,恐有一鼎之重。
沃元芩恭候在最前,昨日幾多瘋癲,今日又增添幾分精明。
沃元芩伸出手:“神女大人,一路辛苦。”
與這樣一個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人來往,雖是拂了望枯本心,但也好過讓什麽不明不白的人牽著。
她著青衣,而沃元芩著紅衣,花為柳作襯,鄭重邁去高台香檀上,竟也相得益彰。
而路遇幾人,望枯卻不可當作無物。
一是子禪小和尚。見望枯走近,他頻頻後退,躲在住持後頭,踉蹌著對廟宇磕頭,師兄們隻顧著賞論“神女”,唯一個與他交好的和尚,笑罵他是“見了美人而羞怯”——
望枯卻心知,他是認出她了。
並追悔把油燈留了下來。
他很聰慧。
子禪按下不表,而祉州裏分外可靠的啞巴阿蓑,如今也隨統領阮瑎升了官職,身著羽衣站在兩側。
不敢怒,不敢言,卻一副什麽都明晰的模樣,處變不驚。
既能撞見他,自然也少不了阮瑎。
隻見阮瑎拿著火把,站在最高處等她二人。
那黑黢的臉,像是駐守邊疆而來。
阮瑎隻是退後兩步,雙手奉上火種:“神女大人,請賜福人間。”
而台下“信徒”,伏道大片。
卻有一人,在人群中涕泗滂沱,喊得最是賣力。
商影雲鬢角生白發:“求神女賜福人間!求神女賜福人間!”
望枯接過火把,一舉燎了檀中香。
這時,紙絮紛飛,宛若永生花,到天穹一方。
“謝神女賜福——謝神女賜福——”
高聲起,心卻落。
一年前,她是惡人。
一年後,她坐實了惡人身。
卻僅僅是她當了迴假的救世主,而被抬上神明之位。
望枯無可奈何,更不貪戀其中。
如此譏諷,如此往複。
望枯幾個晃眼的、鯉魚狀的河燈還沒看明白,就被沃家兄妹簇擁著落座,還連哄帶騙吃了好些“十全大補”的山珍。
這侯府就叫“沃府”,因沃姓曆代出名人,早已冠了尊貴之意。而沃父也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將軍,家丁都叫他“沃將軍”,承了祖輩的衣缽,一輩子驍勇善戰。其夫人為“裴氏”,母族是近百年的新起之秀,門當戶對,賢良溫淑。
二人成親為媒妁之言,時過境遷,已相伴至垂老,隻知說些漂亮話,再給小輩碗裏添些菜。圓桌上唯一的主角,仍是屬於望枯的。
望枯被捧得暈頭轉向,若是飄著油水、不見大魚大肉的,還能勉強喝上一口,明擺著是綠葉的,幹脆不伸筷子。
這戶人家是有錢,但吃得太過“寒酸”,擺盤跟作畫似的,確有幾分智趣。可臉盆大的盤子卻隻放幾粒黃米、雕花器皿隻浮著幾根白菜,而咂巴咂巴吃下,又一個賽一個稀奇,要麽寡淡無味,要麽酸甜苦辣俱全。
還有一碗,她嗅兩口都就已胃裏反酸,霎時擺手拒之。
裴氏心細:“宛兒,這忍冬燉百合是如何做的?莫非買了不新鮮的來?”
望枯極為後怕:“……不必,是我吃飽了。”
沃老將軍也會打圓場:“仙人不沾人間煙,自然吃不了太多。”
裴氏賠笑:“是、是,當初一聽眷兒說,撿迴個楚楚可人、瘦不扶風的姑娘,我就跟著焦心,便什麽都想備著點,如今想來,倒是我憂思過度了。”
楚楚可人。
瘦不扶風。
又拿著不想幹的辭藻往她身上套。
望枯偏頭看去身旁的沃元眷,掛起怨念相:“那時,我如此兇神惡煞,還出言不遜,你為何不怕我呢?”
沃元眷連忙放下碗筷,一與她對視,又紅了耳根子:“……怕,相當怕。”
望枯:“……”
這戶人家就說不出真話麽?
望枯肯賞臉,是因她哪裏都是白紙一張,想多見些世麵。但曉撥雪曆經千帆,早已沒了以己度人的興致,獨飲一杯溫水,隻與望枯交談。
曉撥雪別有深意:“望枯,吃飽了麽?”
望枯抹一把嘴:“差不多了。”
裴氏忌憚曉撥雪,看人下菜,隨即拽起沃老將軍:“今日這接風宴實在招待不周,想必二位吃飽了、留在此地也不慎快意,若要早些休憩,或是在府上消消食,都請隨意,我們兩個老東西就不在你們麵前晃悠了。”
“好,”望枯隨之起身,心裏揣著事,如今嘴上空閑,可算逮到此個時機,“對了,諸位可認得沃若若?”
“哐當——”
無人應,誰的筷子先落地。
二位主子也變得戰戰兢兢,濁眼大震,驀地跪地行大禮。
沃老將軍聲聲擲地:“神女參上,受草民一拜,沃若若確是我沃氏祖輩,卻早已沒了瓜葛!還望神女們高抬貴手!莫要怨憤我們沃氏子孫!”
沃元眷不明就裏,跟著跪了去。
倒是沃元芩無動於衷,還再飲一杯,卻已喝得腦袋直歪,衣衫不整,昏聵敬天地。
她儼然醉了:“父親,神女什麽都未說,何必急著認下所有罪責呢?”
她媚骨伏案,已從他們的幾分虛情、幾分假意裏,分割開來,自成離岸。
裴氏噙著淚:“芩兒……此事是沃家的百年罪責,洗脫不得的。”
沃元眷茫然失措:“芩兒,母親……究竟生了何事?為何我渾然不明白?”
“許是什麽……虧心事罷?”沃元芩一笑,便是醉,也醉得明明白白,“哥哥何必要知道,不知者反倒可幸。”
沃元眷被刺痛似的,落魄垂首,無顏再看她與望枯。
望枯漠看此戲:“沃元眷,我不是定人生死的判官,更不是你們口中的神女。我問這些,並非是想知道什麽,而是——”
僅僅為了她自己的過往。
分明誆騙他們說出實情就能了結的事。
她卻索然無味了。
望枯又道:“罷了,我心不在此,又無心去管。更不必把那些莫須有的惡事、好事,冠在我頭上——‘妖女’、‘神女’,我一個也不當。”
窗外刮起一陣妖風。
此風將二老衝散,雙膝顫顫巍巍,如他們不堪一擊的身骨;婢女難以置信,又怕又驚;而沃元眷,由浮雲遮眼,看不清眼前的所有人……才後覺其中有幾個,還不是人。
有些謠傳,並非謠傳。
誰曾想,隱忍一時辰,卸下求全假麵後,仍是到了不歡而散的地步。
望枯的心是捂不熱的。
眾山群頹,唯峭壁石花不亂。
沃元芩一飲,一笑:“神女大人又騙人了。”
望枯不願逗留:“沃元芩,你想如何?”
沃元芩兩眼迷離:“不如何,我為神女信徒,該盡我應盡的本分。”
望枯拉走曉撥雪:“沃元芩,我不後悔先救了你。但你從不說真話,我也從未答應與你做這樁買賣。”
那彼此注定是兩路人。
庭前寂寥,沃元芩的話語飄零已久:“不答應又何妨?我情願做神女大人的信徒。”
且迎風高歌。
且做一輩子的。
……
此夜多愁,門前搖錢樹婆娑得厲害,卻“一毛不拔”,要想再尋片葉子,還需躬身采摘去。
三時辰前,這裏站滿了翹首以盼、要一睹神女真容的家丁。
如今油燈寂然,孤院裏了無人氣,陰冷得好似臘月天。
曉撥雪兀自關了窗:“這兩棵樹我也觀摩了數日,若非今日見你采摘,至今我還被蒙在鼓裏。”
望枯攥了一夜“假花”,手掌上,左橫一個紫藤印,右染一個桃花紅,像是在將她戲弄:“原來如此,還以為是我沒見過的‘親眷’呢。”
曉撥雪:“你應當早已覺察了。”
望枯不置可否,她的確了然,否則怎會對同根“痛下狠手”,一摘就是一捧花。
她也曾聽過,那些搖頭晃腦的小兒背誦著“人之初,性本善”的詩文,才時時信以為真。
後來才知,詩文隻是詩文,並非事事勉強的來。
望枯終能大言不慚說一句,草木更通善性了。
涼風散了故裏秋。
一別閑適兩處憂。
……
神女已醒,舉州歡慶。
望枯乘花車遊街,所行之處皆有桂子飄香。哪怕昨夜風中狂亂,使得此日天色昏暗,也因兩路栽滿金燦燦的花,也似點了盞燈,往看客心間添起暖意。
股肱之臣“沃府”卻大傷銳氣。對外隻說是昨夜變天,雙雙惹了風寒,怕在麵聖時,染給皇帝,便將護送神女之事,派給兩個孩兒。
沃元眷如舊來接應望枯。
他胡茬未理,卻也溫潤如玉:“姑娘,我失約了。雖沒能摘來搖錢花,卻摘來了這個……”
是九月剛盛的茉莉。
沃元眷看她一眼:“假花有錢可製,新花一年卻隻見得一迴,如此好的景致,浪費太可惜,便貿然摘了來。”
望枯坐在花車上,身著沃元芩今早親自送來的衣裳,接過他握在手中一路、在人聲鼎沸時才敢送出手的一枝花。
花也因此有了溫度。
——凡是花草,她都將加倍顧惜。去了停仙寺,便捧一池水養養它。
而人潮裏的歡唿雀躍聲,望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也隨心攢下,若來日碰著正兒八經救世的“神女”,還能傳述一番。
如此悠悠蕩蕩,也終於來到金碧輝煌的停仙寺。
寺還是那個寺,可一眼望去,階梯上下,有長桌擺去,酒肉飄香。滿是黃袍與明幡奪人眼目,才深知別淺為何總將“停仙寺頭牌”掛在嘴邊。其份量,恐有一鼎之重。
沃元芩恭候在最前,昨日幾多瘋癲,今日又增添幾分精明。
沃元芩伸出手:“神女大人,一路辛苦。”
與這樣一個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人來往,雖是拂了望枯本心,但也好過讓什麽不明不白的人牽著。
她著青衣,而沃元芩著紅衣,花為柳作襯,鄭重邁去高台香檀上,竟也相得益彰。
而路遇幾人,望枯卻不可當作無物。
一是子禪小和尚。見望枯走近,他頻頻後退,躲在住持後頭,踉蹌著對廟宇磕頭,師兄們隻顧著賞論“神女”,唯一個與他交好的和尚,笑罵他是“見了美人而羞怯”——
望枯卻心知,他是認出她了。
並追悔把油燈留了下來。
他很聰慧。
子禪按下不表,而祉州裏分外可靠的啞巴阿蓑,如今也隨統領阮瑎升了官職,身著羽衣站在兩側。
不敢怒,不敢言,卻一副什麽都明晰的模樣,處變不驚。
既能撞見他,自然也少不了阮瑎。
隻見阮瑎拿著火把,站在最高處等她二人。
那黑黢的臉,像是駐守邊疆而來。
阮瑎隻是退後兩步,雙手奉上火種:“神女大人,請賜福人間。”
而台下“信徒”,伏道大片。
卻有一人,在人群中涕泗滂沱,喊得最是賣力。
商影雲鬢角生白發:“求神女賜福人間!求神女賜福人間!”
望枯接過火把,一舉燎了檀中香。
這時,紙絮紛飛,宛若永生花,到天穹一方。
“謝神女賜福——謝神女賜福——”
高聲起,心卻落。
一年前,她是惡人。
一年後,她坐實了惡人身。
卻僅僅是她當了迴假的救世主,而被抬上神明之位。
望枯無可奈何,更不貪戀其中。
如此譏諷,如此往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