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財易碎,落水卻能咕咚作響。而魂魄承載一世性命,卻輕得沒有聲息,隻是河煙輕飄,難敵此季雨。
沒有念想,正是最好的念想。
望枯盯著崖下的水渦出神,旁人卻炸開了鍋,義憤填膺,爭做好漢。
一人擼起袖子:“是你把符咒毀了的?”
望枯:“嗯,是我。”
“嗬!口氣不小啊!”
“他們上劫峰弟子!都是烏合之眾,土匪一群!”
望枯:“並非,符咒就是蒼師兄布下的,他是個好人。”
罵她無妨,罵宗門無妨,罵蒼寸……更無妨。
但不能從她而起。
省得蒼寸火冒三丈,要將她連人帶鋪丟出書房,再無容身之處。
“……起內訌了?”
“上劫峰不是出了名的幫親不幫理嗎?如今這是?”
“諸位!她可是望枯!揚言要殺我們的那個!”
此言一出,馬後炮一個接著一個來。
“她啊!我說怎的這樣麵熟。”
“我方才就想說了!是你們都不聽!”
“路清絕知道罷?三番幾次被她戲耍,麵兒都丟幹淨了!她可是出了名的目中無人!”
“莫非……她是自個兒立不了功,也不讓旁人好過?”
望枯倦怠了:“‘她’是誰?師兄們大可站在我麵前,正大光明地對‘我’說。”
幾人頻頻後退,顯露鼠膽,還要佯裝鎮定自若。
“你殺完鬼還想滅口嗎!”
望枯握緊斷劍,垂下放在身後:“當然不會,說話而已,宗門之下隻有比試台才可動武,再者,我弱女子一個,不如師兄們魁梧,更沒有殺人的本事。”
這些人是四四方方的軍隊,一進則齊頭並進,一退則全軍撤退——望枯越是說得正經,他們越是退得狠。
弱女子……
誰信?
一人色厲內荏:“罷了,男兒不記女兒過,今日就當你是收不住劍,讓它不慎飛了出來,下迴可就……”
又一道青光閃過,急斬此人耳後。
望枯這次得以看清了自己的劍氣。
裹著葉的雙纏藤,好似開了點點黃花,細而不幼。
可惜太溫良,斷不了那人的耳後發。
望枯手腕一轉:“並非收不住劍,這迴也是有意為之。”
“什、什麽。”
“你明知不可動武!為何還要如此!”
“這不是動武,”望枯一縷打垂得恰到好處,雨打劍上,冷光畢露,“隻是挑釁。”
總說美人與雨,共繪詩畫。
可若是,沒了傘呢?
……
劍拔弩張的氣焰剛燃起一瞬,又被雨水澆滅,常升孤煙。
“……今日還有要事!來日再找你算賬!”
“是啊!不跟她一般見識!”
“走走走!救鬼要緊!”
望枯努嘴,劍也黯然:“……”
話本總說,男子睚眥必報,激不得的。初一唾罵,等不到十五就能歸還罵聲;花出去五枚銅錢,恨不得討迴五兩銀子;今日拔劍相向,就要提防能否活過此夜。望枯好不容易生了劍氣,還想趁此機會摸清緣由呢——
可惜是騙人的。
她往迴走去,說是救鬼,卻不問鬼的意願,盡是那喧賓奪主的作派。
古琴為雅樂,再想高山流水覓知音,奈何過往遊魂應是清貧之子,不懂琴律;胡舞為宴禮,豪情萬丈,心靈神往,遊魂見了難免有豔羨。
至於喪禮,繁華落幕後,終抵不過一塊題字碑文——名與屍身,皆在何方?
修士怡然,未必不是出於好心。
但觀者困守其中,是庸人自擾。
望枯若是鬼魂,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載歌載舞,難免徒增煩憂。
綠茵叢中過斷劍——劍氣驟起。
但劍氣不會無端生出,望枯手心滾燙,好似在替她叫囂著一股狠勁。
她試著舉劍,那悒悒不樂的魂也翩翩而來,不自覺緊盯這抹盎然的綠。
好似再說:春在何處,此心與鄉共在此方。
望枯鄭重其事:“你想活嗎?”
“它”,或,”她”,擺擺頭,釋平生:“已是死身,何來存活之說?”
言罷,她自敢跪去斷劍前,以答恩情。
“多謝。”
望枯舉劍揮去,刀沾亡魂才覺重。
劍起劍落,她就地魂飛魄散。
這一片,雨也停了,像是為它讓開離世路。
望枯思慮多日的困惑,隨此無味的一縷風,參透幾分。
弦斷,聲起:“有人殺鬼了——”
此個動靜,一唿百應。
人是,鬼也是。
“她果真不死心!”
“快將她製住!不能放任她害死它們!”
吹蔓與續蘭頭頂蓋了一片荷葉,二人一踩一個水窪,卻將望枯緊緊護在身後。
吹蔓如同溺水一般,唿吸難暢快:“望枯並未行錯事,諸位不要動她。”
而那些鬼,它們紛紛圍去望枯上空,又不約而同閉上眼——隻願祈求望枯落下一個痛快。
淩嶸皮相又老了,這迴該有古稀之年,枯發掉得所剩無幾,她在冷畫水中淌著,鬼修在她身後想拉一把,卻不敢上前。隻有席嚀將她拽出水中,順道斷了這根錮住她們的靈繩。
她眼眶紅而濡濕:“望枯、望枯——”
看似喚名,實則喊痛。
她是心知,她救不了。
望枯隻是巡睃每個留在此地的鬼:“淩嶸,沒人能救活。鬼就是鬼,無法起死迴生,與其把好日子寄於後世,不妨說這一世吃的苦已經夠多了。”
她振振有詞:“非但幾百輩子償還不起,來世也無可替代。”
縱是淩嶸年華老去,她仍坐在水中,像丟了兒時最珍貴的玩伴,哭得無法自已。
續蘭小跑著過去,往她頭頂同樣蓋上一片荷葉,這才彎下腰,用袖口為她擦淚。
續蘭笑著眨眼:本是要留給望枯的,但她很厲害,應當不需要了,那我給你好不好?
淩嶸卻哭得更兇了,抱著她,將荷葉攏得更緊,生怕會被吹落了。
濕漉漉的,黏膩膩的,凍骨頭的雨水還順著發絲,滾落去麵上的褶皺。
如遇久不見的晴,讓身子暖和。
這些時日,席嚀就在銀燭山睡下,衣裳淤一塊,淨一塊,絲絲分明的青絲各自團成一綹,人也清瘦。
她行來兩步,眨去眼中霧,雨水劃過臉頰:“望枯,隻能如此嗎。”
望枯:“隻能如此。”
是她無人能消的篤定。
席嚀笑了:“好,我信你。”
說罷,她轉身離去。
望枯追隨幾步,唿喊著:“席嚀師姐,我不怕做錯事,但我怕拿了旁人的東西,功績是你的,百年修為是你的,駐守多日銀燭山的也是你,所以,我不會要。”
更不敢要。
救她一命的恩情,望枯永世不忘。
誰人都好,在她心裏,席嚀就是與吹蔓齊名,是天下第一好。
無須問,舟遠劍自要更行更遠。
“望枯,”席嚀停步,卻不迴頭,“我殺不了它們。”
望枯:“是席嚀師姐心太善了。”
席嚀的話很慢,很輕,飄渺似幻:“並非,是我放不下。”
望枯:“席嚀師姐……”
此刻橫出一聲,實在不留情麵:“你還叫席嚀做甚!圍上來的這些,好多是她的親眷!她怎會給你好臉色看!”
親眷。
歌舞升平,共行白事,淩嶸灑淚。
都歸咎於一個親眷。
“這些嗎?”
望枯輕聲道。
抬頭見,每個鬼魂的神色淡漠如舊,隻知眼前苟且,不知迴首看那伶仃的身影。
像是什麽都忘了。
而後,有人暴跳如雷,有人嫉惡如仇,有人掛著一雙疏離眼,無喜無悲,同樣忘了。
望枯卻得以醍醐灌頂。
“這都不知道?”
“怪不得能殺的這樣幹脆!刀不是捅在你身上!就不知痛的!”
“銀燭山的魂靈,大半是十二峰弟子已故的親眷,有的忘卻了姓名,有的已隨鬼山靈氣而變換了模樣,互不相認。”
“死輕易,活才難,起先席嚀入峰時,對一眾先輩說,她並非想得道飛升,隻想保親眷魂身不老,此生陪著她。奈何百年光陰,世事變遷,人都會變,何況是沒有靈識的鬼。席嚀忘了,它們亦然。”
“望枯,不知者無罪,但人的情義很古怪,拿得起,卻放不下。”
最後這兩句,是路清絕從人群中緩緩邁出所說。
隔絕雨幕,望枯與他遙遙相望:“路師兄,這些也有你的親眷?”
路清絕:“有。”
望枯丟開劍:“好,我認錯便是。”
路清絕輕嗬一聲:“並非是要你認錯,座下何人不想殺?但他們誰又不是講究一個道義,你不動,自有人守在最後,再屠戮幹淨。”
旁人囁嚅無言,卻又虎視眈眈——席嚀不要第一,多的是人要。
望枯深吸一氣:“我該如何找到席嚀的親眷?”
路清絕:“找不到的。”
望枯:“我不信。既然如此易忘,席嚀本性細心,怎會不留記號告誡自己?”
路清絕微怔:“是留了。”
望枯:“何處?”
路清絕先將四方人瞪走,這才卷起衣袖:“在我手臂上。”
望枯:“為何會在路師兄手臂上?”
路清絕嘖了聲:“席嚀來十二峰沒多久,就以心狠而聞名,記號都往身上留,我看不下去,就把刀奪來,刻在我身。”
望枯刮目相看:“路師兄,原是我錯怪你了,你的的確確是個大好人。”
路清絕噎聲:“……”
隻見他長臂之上,從左往右,由淺及深,共有四個像字是卻不像字、而是更像圖符的刀疤。
若以木棍作比照,分別是五條豎著的,一條橫卻在下方緊緊相連四條豎著的,類似“三”字且都是橫躺的,豎著一條又在底方橫來一條的。
淩嶸淚眼婆娑,隨之趕到:“我了然席嚀,這些是算籌數。”
續蘭也跟著點頭。
淩嶸:“算籌並非人人能懂,席嚀為世家女,本不該習得,但她母親經商多年,想讓她入仕為官,多少能派上用處,便什麽都教給她了。”
因此,經她指認,這幾個數字正是——
望枯:“五、九、三、六?”
魂靈中有一個橫衝直撞的身影,將它們攪作一團。
路清絕眼疾手快拿清絕劍斬去攔截,將最先的一魂攔住,卻始終捂著頭,不住震顫,遮掩麵容。
望枯:“為何要躲?你是不肯見席嚀嗎?”
它喃喃自語:“娘別打我……我不會算數……別打我……”
望枯:“……”
魚兒上鉤,卻是池魚。
這樣下去可不是法子。
望枯:“路師兄,可否幫我剖金丹?”
她也掀衣袖——倘若,巫蠱邪祟還在望枯身中,親眷若見到,可會像席嚀一樣,喚醒仇恨?
隻是,需讓它們一一進到她的身,才分真假。
沒有念想,正是最好的念想。
望枯盯著崖下的水渦出神,旁人卻炸開了鍋,義憤填膺,爭做好漢。
一人擼起袖子:“是你把符咒毀了的?”
望枯:“嗯,是我。”
“嗬!口氣不小啊!”
“他們上劫峰弟子!都是烏合之眾,土匪一群!”
望枯:“並非,符咒就是蒼師兄布下的,他是個好人。”
罵她無妨,罵宗門無妨,罵蒼寸……更無妨。
但不能從她而起。
省得蒼寸火冒三丈,要將她連人帶鋪丟出書房,再無容身之處。
“……起內訌了?”
“上劫峰不是出了名的幫親不幫理嗎?如今這是?”
“諸位!她可是望枯!揚言要殺我們的那個!”
此言一出,馬後炮一個接著一個來。
“她啊!我說怎的這樣麵熟。”
“我方才就想說了!是你們都不聽!”
“路清絕知道罷?三番幾次被她戲耍,麵兒都丟幹淨了!她可是出了名的目中無人!”
“莫非……她是自個兒立不了功,也不讓旁人好過?”
望枯倦怠了:“‘她’是誰?師兄們大可站在我麵前,正大光明地對‘我’說。”
幾人頻頻後退,顯露鼠膽,還要佯裝鎮定自若。
“你殺完鬼還想滅口嗎!”
望枯握緊斷劍,垂下放在身後:“當然不會,說話而已,宗門之下隻有比試台才可動武,再者,我弱女子一個,不如師兄們魁梧,更沒有殺人的本事。”
這些人是四四方方的軍隊,一進則齊頭並進,一退則全軍撤退——望枯越是說得正經,他們越是退得狠。
弱女子……
誰信?
一人色厲內荏:“罷了,男兒不記女兒過,今日就當你是收不住劍,讓它不慎飛了出來,下迴可就……”
又一道青光閃過,急斬此人耳後。
望枯這次得以看清了自己的劍氣。
裹著葉的雙纏藤,好似開了點點黃花,細而不幼。
可惜太溫良,斷不了那人的耳後發。
望枯手腕一轉:“並非收不住劍,這迴也是有意為之。”
“什、什麽。”
“你明知不可動武!為何還要如此!”
“這不是動武,”望枯一縷打垂得恰到好處,雨打劍上,冷光畢露,“隻是挑釁。”
總說美人與雨,共繪詩畫。
可若是,沒了傘呢?
……
劍拔弩張的氣焰剛燃起一瞬,又被雨水澆滅,常升孤煙。
“……今日還有要事!來日再找你算賬!”
“是啊!不跟她一般見識!”
“走走走!救鬼要緊!”
望枯努嘴,劍也黯然:“……”
話本總說,男子睚眥必報,激不得的。初一唾罵,等不到十五就能歸還罵聲;花出去五枚銅錢,恨不得討迴五兩銀子;今日拔劍相向,就要提防能否活過此夜。望枯好不容易生了劍氣,還想趁此機會摸清緣由呢——
可惜是騙人的。
她往迴走去,說是救鬼,卻不問鬼的意願,盡是那喧賓奪主的作派。
古琴為雅樂,再想高山流水覓知音,奈何過往遊魂應是清貧之子,不懂琴律;胡舞為宴禮,豪情萬丈,心靈神往,遊魂見了難免有豔羨。
至於喪禮,繁華落幕後,終抵不過一塊題字碑文——名與屍身,皆在何方?
修士怡然,未必不是出於好心。
但觀者困守其中,是庸人自擾。
望枯若是鬼魂,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載歌載舞,難免徒增煩憂。
綠茵叢中過斷劍——劍氣驟起。
但劍氣不會無端生出,望枯手心滾燙,好似在替她叫囂著一股狠勁。
她試著舉劍,那悒悒不樂的魂也翩翩而來,不自覺緊盯這抹盎然的綠。
好似再說:春在何處,此心與鄉共在此方。
望枯鄭重其事:“你想活嗎?”
“它”,或,”她”,擺擺頭,釋平生:“已是死身,何來存活之說?”
言罷,她自敢跪去斷劍前,以答恩情。
“多謝。”
望枯舉劍揮去,刀沾亡魂才覺重。
劍起劍落,她就地魂飛魄散。
這一片,雨也停了,像是為它讓開離世路。
望枯思慮多日的困惑,隨此無味的一縷風,參透幾分。
弦斷,聲起:“有人殺鬼了——”
此個動靜,一唿百應。
人是,鬼也是。
“她果真不死心!”
“快將她製住!不能放任她害死它們!”
吹蔓與續蘭頭頂蓋了一片荷葉,二人一踩一個水窪,卻將望枯緊緊護在身後。
吹蔓如同溺水一般,唿吸難暢快:“望枯並未行錯事,諸位不要動她。”
而那些鬼,它們紛紛圍去望枯上空,又不約而同閉上眼——隻願祈求望枯落下一個痛快。
淩嶸皮相又老了,這迴該有古稀之年,枯發掉得所剩無幾,她在冷畫水中淌著,鬼修在她身後想拉一把,卻不敢上前。隻有席嚀將她拽出水中,順道斷了這根錮住她們的靈繩。
她眼眶紅而濡濕:“望枯、望枯——”
看似喚名,實則喊痛。
她是心知,她救不了。
望枯隻是巡睃每個留在此地的鬼:“淩嶸,沒人能救活。鬼就是鬼,無法起死迴生,與其把好日子寄於後世,不妨說這一世吃的苦已經夠多了。”
她振振有詞:“非但幾百輩子償還不起,來世也無可替代。”
縱是淩嶸年華老去,她仍坐在水中,像丟了兒時最珍貴的玩伴,哭得無法自已。
續蘭小跑著過去,往她頭頂同樣蓋上一片荷葉,這才彎下腰,用袖口為她擦淚。
續蘭笑著眨眼:本是要留給望枯的,但她很厲害,應當不需要了,那我給你好不好?
淩嶸卻哭得更兇了,抱著她,將荷葉攏得更緊,生怕會被吹落了。
濕漉漉的,黏膩膩的,凍骨頭的雨水還順著發絲,滾落去麵上的褶皺。
如遇久不見的晴,讓身子暖和。
這些時日,席嚀就在銀燭山睡下,衣裳淤一塊,淨一塊,絲絲分明的青絲各自團成一綹,人也清瘦。
她行來兩步,眨去眼中霧,雨水劃過臉頰:“望枯,隻能如此嗎。”
望枯:“隻能如此。”
是她無人能消的篤定。
席嚀笑了:“好,我信你。”
說罷,她轉身離去。
望枯追隨幾步,唿喊著:“席嚀師姐,我不怕做錯事,但我怕拿了旁人的東西,功績是你的,百年修為是你的,駐守多日銀燭山的也是你,所以,我不會要。”
更不敢要。
救她一命的恩情,望枯永世不忘。
誰人都好,在她心裏,席嚀就是與吹蔓齊名,是天下第一好。
無須問,舟遠劍自要更行更遠。
“望枯,”席嚀停步,卻不迴頭,“我殺不了它們。”
望枯:“是席嚀師姐心太善了。”
席嚀的話很慢,很輕,飄渺似幻:“並非,是我放不下。”
望枯:“席嚀師姐……”
此刻橫出一聲,實在不留情麵:“你還叫席嚀做甚!圍上來的這些,好多是她的親眷!她怎會給你好臉色看!”
親眷。
歌舞升平,共行白事,淩嶸灑淚。
都歸咎於一個親眷。
“這些嗎?”
望枯輕聲道。
抬頭見,每個鬼魂的神色淡漠如舊,隻知眼前苟且,不知迴首看那伶仃的身影。
像是什麽都忘了。
而後,有人暴跳如雷,有人嫉惡如仇,有人掛著一雙疏離眼,無喜無悲,同樣忘了。
望枯卻得以醍醐灌頂。
“這都不知道?”
“怪不得能殺的這樣幹脆!刀不是捅在你身上!就不知痛的!”
“銀燭山的魂靈,大半是十二峰弟子已故的親眷,有的忘卻了姓名,有的已隨鬼山靈氣而變換了模樣,互不相認。”
“死輕易,活才難,起先席嚀入峰時,對一眾先輩說,她並非想得道飛升,隻想保親眷魂身不老,此生陪著她。奈何百年光陰,世事變遷,人都會變,何況是沒有靈識的鬼。席嚀忘了,它們亦然。”
“望枯,不知者無罪,但人的情義很古怪,拿得起,卻放不下。”
最後這兩句,是路清絕從人群中緩緩邁出所說。
隔絕雨幕,望枯與他遙遙相望:“路師兄,這些也有你的親眷?”
路清絕:“有。”
望枯丟開劍:“好,我認錯便是。”
路清絕輕嗬一聲:“並非是要你認錯,座下何人不想殺?但他們誰又不是講究一個道義,你不動,自有人守在最後,再屠戮幹淨。”
旁人囁嚅無言,卻又虎視眈眈——席嚀不要第一,多的是人要。
望枯深吸一氣:“我該如何找到席嚀的親眷?”
路清絕:“找不到的。”
望枯:“我不信。既然如此易忘,席嚀本性細心,怎會不留記號告誡自己?”
路清絕微怔:“是留了。”
望枯:“何處?”
路清絕先將四方人瞪走,這才卷起衣袖:“在我手臂上。”
望枯:“為何會在路師兄手臂上?”
路清絕嘖了聲:“席嚀來十二峰沒多久,就以心狠而聞名,記號都往身上留,我看不下去,就把刀奪來,刻在我身。”
望枯刮目相看:“路師兄,原是我錯怪你了,你的的確確是個大好人。”
路清絕噎聲:“……”
隻見他長臂之上,從左往右,由淺及深,共有四個像字是卻不像字、而是更像圖符的刀疤。
若以木棍作比照,分別是五條豎著的,一條橫卻在下方緊緊相連四條豎著的,類似“三”字且都是橫躺的,豎著一條又在底方橫來一條的。
淩嶸淚眼婆娑,隨之趕到:“我了然席嚀,這些是算籌數。”
續蘭也跟著點頭。
淩嶸:“算籌並非人人能懂,席嚀為世家女,本不該習得,但她母親經商多年,想讓她入仕為官,多少能派上用處,便什麽都教給她了。”
因此,經她指認,這幾個數字正是——
望枯:“五、九、三、六?”
魂靈中有一個橫衝直撞的身影,將它們攪作一團。
路清絕眼疾手快拿清絕劍斬去攔截,將最先的一魂攔住,卻始終捂著頭,不住震顫,遮掩麵容。
望枯:“為何要躲?你是不肯見席嚀嗎?”
它喃喃自語:“娘別打我……我不會算數……別打我……”
望枯:“……”
魚兒上鉤,卻是池魚。
這樣下去可不是法子。
望枯:“路師兄,可否幫我剖金丹?”
她也掀衣袖——倘若,巫蠱邪祟還在望枯身中,親眷若見到,可會像席嚀一樣,喚醒仇恨?
隻是,需讓它們一一進到她的身,才分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