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浮濯聽不到望枯喊疼。
隻是好似一朝迴溯空桑山上,讓渺渺幽穀開出一道火紅的路。
正所謂,冰火兩重天。
佛門講究六根清淨,絕不惱怒。但他也想望枯捫心自問——
為何不用死生咒。
佛身金丹入體,方圓百裏鬼魅都該敬而遠之。
可望枯用血引魂,已是鋌而走險;憑身作為器皿收留冤魂,更是劍走偏鋒。她不知金丹與邪祟互斥,但自毀至此,已是令人發指。
還是說,去日苦多,她願以身先死。
心性好生豁達。
風浮濯無話可說。
他一板一眼拿走望枯手中的匕首,隨意劃拉手心,試試鋒利。
他斂其傷,歲暮的初霜結在眼中。
有疼意。
況且還不輕。
旁人匪夷所思:“……”
把玩什麽不好,怎麽一個二個都逮著刀尖玩。
凡人不懂天上語。
天人隻歎一愁風。
風浮濯忘了佛光普渡,忘了仁義禮智信。
忘了初見時,多看她一眼都算出格,而今卻捧著她的手不肯放下。
下一瞬,他還傾身吻上她的掌心——
風浮濯隻好助她破了這個死生咒。
結靡琴的銳利,是為自戒而生。而今輕含女子掌心青筋,以利齒咬破,淺嚐清血,已是他人間二十三年,佛修三百多年,做過最傷天害理的事。
適時,死生咒一起,日月輪轉。
滾滾梵音,淌入望枯的兩袖;血跡斑斑,埋入風浮濯的雙眼。
因此,前者一改傷痕,皮囊揮別那層霧蒙蒙的病弱感,美而出塵;後者卻添百傷,落難成遍體刀傷、黯然失意的慈麵佛。
這下,無人不信,他確為倦空君了。
端寧皇後擠上前來:“倦空佛參上,受凡人一拜,倦空佛一生救世,如今我的女兒命懸一線,隻有您能救了……”
起先,風浮濯送一幹人來此停仙寺,已是折損三十年修為。被弋禎法師知曉後,果真將他叫去對弈,雖未明著數落,但字裏行間都是讓他再省己身——“莫要忘了當初為何不讓你剃度。”
他當然不忘弋禎法師的一片冰心。當初不允他剃度,是說風浮濯身無一物,才更該先顧己,後言他。況且長發是身體受之發膚,理應好好足惜。
而今卻一破再破。
他終是做不到自憐二字。
風浮濯閉眼:“好,且待我稍做整頓。”
望枯混沌的意識也隨風浮濯的淨骨而喚迴籠中,掌心傷口還詼諧成趣,成了一點抹不去的朱砂痣,點在元寶紋之中。
她又逡巡幾方,最終落在風浮濯身上:“你這迴救我,又用了多少年修為?”
風浮濯稍頓:“……一百年。”
但自望枯開智滿打滿算,也不過一百九十八年的修為,風浮濯直接葬送一百年,已是險些嚇倒在地:“太多了,我還不起的。”
風浮濯見狀,安之若素——還好扯謊了。
若說出一百五十年的實情。
後果不堪設想。
風浮濯:“無須你還,此事是我心甘情願。”
望枯不信什麽心甘情願。
無非是他順風走了幾百年,而今屢屢逆行,才不甚甘心。
但他行善事。
又難以辯駁。
望枯翻身而起,擋在風浮濯身前:“皇後娘娘,他還是救不了續蘭公主。”
端寧皇後似笑不笑:“望枯莫要聽錯了,他方才是應了本宮的,倦空君怎會見死不救呢?”
望枯:“我聽清了,但皇後娘娘無須聽信,他隻是胡言亂語罷了。”
風浮濯:“……望枯。”
縱使他拈來厲聲,望枯也不會偃旗息鼓。
望枯側身看他:“是仙君擅自用了我的死生咒在前,那是不是該讓我給仙君做主一迴呢?”
她指向空中徘徊魂,好心提醒:“況且,若仙君再不送它們一程,就都要飛幹淨了。”
結靡琴已成雙弦,風浮濯自當彈不成了,更稱“結靡”其名。他隻是將結靡琴弦擲去天上,一線成弓,一線成羽,前後夾擊,護著一百八十個亡魂走。
未有差池,但風浮濯輕歎個不休。
……唐突、失策。
望枯又看端寧皇後,風浮濯在後,說話也有底氣:“可是皇後娘娘,你心術不正,怎好意思覥著臉等他來救?”
端寧皇後如今是,既不端,也不寧。
念著倦空君,才顧及幾分薄麵:“望枯,本宮知曉你時常口無遮攔,但既然在仙君麵前,還是莫要說些不合時宜的話了,險些惹人誤會。”
望枯記得踮起腳在風浮濯耳畔,卻忘了藏聲,撲閃一雙“不知者無罪”的眼:“仙君,她是裝的,你不能信。”
眾人:“……”
端寧皇後咬緊牙根:“……”
試問誰人聽不見。
望枯的體香,非但不易察覺,還隻可意會——那是,澆在黃沙塞外天的一場及時雨,鼻息間彌漫的野性與澄澈,名為林間。
此味撲身而上,衝淡了風浮濯與生俱來的肅穆,隻是輾轉空中的手,順理成章扶上望枯的腰。
——腰身真如枯枝細,身子真如洛水柔,若踮著腳晃晃悠悠倒去地上,許是又要傷個慘重。
待望枯身子站正,又微不可聞鬆開手。
風浮濯靜氣如初:“信與不信,在傷病前不值一提。”
望枯:“……”
怎會如此油鹽不進?
端寧皇後欣喜若狂:“好、好!詠婉!速將續蘭公主帶來!倦空君應了!莫要耽擱他的時辰!”
望枯終於明了,彼時同一地的桑落為何要痛罵他是非不分。
風浮濯就與結靡琴弦一個模子,至死止戰,憑善渡惡。
倒是能擔天真無邪一詞。
望枯:“仙君,你自詡救人救世,但有些人活著,就是禍亂源頭,你今日救了她,明日就能禍害更多人。”
風浮濯沉吟著,複而闔眼:“人所界定的是非,與佛無關,佛祖視世間眾生皆平等。”
“我不可見死不救。”
他的道義,望枯明白。
但一日有人,就不可平等。
怎又不算助紂為虐。
宮女詠婉來得真是快,而懷中所抱的卻不是續蘭公主。
而是那日禦花園前,屈身在望枯身旁的三色狸奴。
許是真佛顯世,那詠婉嚇得花容失色,順勢不見蹤影。
定睛一看,原是飄落成一張白紙人了。
端寧皇後像毫無所覺,抱著它喜笑歡顏:“蘭兒,母妃真給你請來倦空君了。”
即便倦空君來了,貓兒不通人性,也照樣不管不顧。
端寧皇後攢眉:“蘭兒,你不似先前那樣聽話了,怎麽東張西望的,莫要耍性子,快學母妃說,‘見過倦空佛’。”
滿院人,滿院燈,但聲音無不沉在殘葉堆裏,蒼涼到底。
望枯心起一念——
秋日到了。
風浮濯為佛身,才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本事:“你抱錯了。”
端寧皇後還真聽了進去,大叫一聲後,撒開手來,嚇得狸奴直往苑外逃竄。
她後怕道:“如今黑燈瞎火的,本宮都看花了眼,多謝仙君提及……詠婉!莫要糊弄本宮,為何不把續蘭公主抱來!”
望枯蹲下身,像隨地拾起銀杏葉一般,不計前嫌撿走那片紙人:“詠婉在這兒呢,她的手都被你踩在腳下了。”
端寧皇後驚嚇連連:“啊——”
望枯當這紙人是竹蜻蜓,把玩不夠,還要放飛:“續蘭公主已死了,對嗎?”
端寧皇後美目泛紅,道不盡的委屈,都成了她淹沒城牆的勢氣:“胡說!本宮將她護得好好的,她怎會死?”
望枯:“她就是死了,那人皮也是你親手扒的。”
她是口說無憑。
但倘若不去威逼利誘,定會僵持不下。
端寧皇後捂著耳朵大喊大叫:“不是!不是!蘭兒是被那巫蠱偶害的!那個瘋女人住進了巫蠱偶的身裏!她們要向蘭兒索命!”
一滴滾燙的蠟,落入望枯心口。
凝著她不可言說的惘然。
望枯卻步步逼近:“她埋在何處?”
端寧皇後:“本宮說了千百迴,她就在宮中!既然詠婉指望不上!那本宮自己去找!”
望枯:“她已製成煙火而去了?”
端寧皇後如瘋如魔:“望枯!你為何如此血口噴人!就是不肯放過本宮!她根本就沒有死!她一直都活著!”
望枯向前走去,又踩在黃薑花圃上,摘下僅剩的完好無損的一朵:“可為何,我會覺得她埋在此地呢?”
說罷,土地塌陷,望枯也避之不及,跟著下墜。
風浮濯飛身要救,卻隻抓住她一縷沾泥的衣擺。
而向下看,望枯正好好地端坐棺槨上,下方為爛土,撞見這輪咫尺的皎月,晃眼之餘,又狐疑著把花遞去:“仙君是要這花嗎?”
風浮濯:“……”
自然不是。
但他不言語,也鬼使神差地接過。
隻道是,花有命理亦有情,不被碾落不成泥……
甚好。
端寧皇後尖銳的嘶吼打攪眾人:“啊——”
長鳴令耳歇。
確與那日續蘭公主的驚叫聲如出一轍。
她披頭散發,疾跑而來,眼珠子像被珠釵紮過,猩紅非常,見她猛然推開風浮濯後,望枯慌忙跳出深坑。
若非她凡人身,定是墮魔之相。
端寧皇後什麽禮儀尊卑都拋之腦後,一身華袍髒了個渾然,哪有國母姿態:“蘭兒!母妃在此地!是不是被他們這些妖魔鬼怪嚇著了!莫怕,母妃這就來了!”
她掀不開棺,生而不沾陽春水的十指嵌入棺材膛,卻反被棺材咬住,疼得又是一聲悲鳴。
“啊——”
適才侍衛們見了這麽些怪事,見皇後眼下遇難才迴了魂,驅著縫在一塊兒、擰擰巴巴的四肢往坑邊圍。
幾人還未拽,端寧皇後就哭個沒完,捏出個細嗓子,像唱戲的角兒:“母妃,他們不讓蘭兒見您!”
淚還懸在頰邊,又怒目圓瞪,聲色粗獷:“何人不允你!本宮看誰敢!”
她力大無窮,撂倒若幹人,致使他們疼得翻來覆去——
她莫不是,在分飾自己與續蘭公主?
望枯隔岸觀火看得津津有味。不曾想,身後站出一個影子,還她對她耳畔一吐清氣,惹得望枯發絲紛亂成吳鉤月,俱是饒有興致。
卻隻對望枯。
休忘塵:“看什麽呢?好看嗎?”
望枯連忙為他騰地:“不好看。”
休忘塵輕笑:“又是故意唱反調?”
望枯麵無表情:“並未。”
就是。
話不說兩句,就有另一人不容置喙提溜望枯後衣領,讓她腳心離地,權當物件來迴打量:“還真有點本事啊?身上竟然真沒帶傷?”
是那才認一日,便一月未見的師尊,柳柯子。
“怎麽可能,指定是倦空君幫襯了大半。”
路清絕抱劍走出時,臭臉熏人眼,毒目飲人血。
“是的,都是倦空君的功勞,”望枯向他攤開手,“可是路師兄,師尊放我下來時,你接住我好不好?我怕摔疼了。”
路清絕:“……”
他將這把清絕劍抱得更緊已是氣度非凡。
席嚀也現身,如一盞夜明珠,洗淨望枯風塵仆仆的眼:“能依傍旁人,也是師妹的本事罷……來,手給我。”
蒼寸緊隨其後,唉天歎地,又圓一圈的下巴極具富態:“席嚀,她這樣何時能長大?明日就能被撂倒!”
席嚀:“何須長大,況且師尊方才不讓我等下來,不就是想看望枯如何應對麽?”
望枯落地:“席嚀師姐方才就來了?”
席嚀:“是的……隻可惜,師尊說你很有本事,不允我下這高台來幫襯。”
望枯:“……”
此話半成揶揄,半成謬讚,隻是從狗嘴吐不出象牙的休忘塵道出,便是百成貶義。
又見城牆落下一冷一熱兩束光,竟是拖拽桑落而來的襄泛。桑落力大如牛,雙腳鏟進地裏三寸,還讓襄泛吃了不少冷拳頭。
桑落:“把我叫來做什麽?我最恨來這破地方!更不可能專程來看她!”
望枯:“那桑宗主是專程來護我的?”
桑落:“癡人說夢!”
說罷,卻一巴掌掄去襄泛後背。
害得襄泛唇角滲血,金丹險碎,幸好皮糙肉厚,也不過多計較:“……望枯,別來無恙!方才我就想問了,為何你會知曉屍身埋在此地的?”
望枯:“因為,土。”
滿院春色都敗落,何況太後死在此處,卻遲遲不拔黃薑花餘下的陪襯綠葉,不是欲蓋彌彰是什麽?再者,土地鬆散又坑坑窪窪,望枯走兩步都能察覺不對——填坑不實,一看便知是初次埋屍,又手無寸鐵,唯恐被人瞧到,隻是草草了事。
無他,是因望枯先前在商影雲手下,時時偷這個懶,才如此明晰。
所以望枯隻是六分猜忌,四分搖擺。
不曾想,她賭對了。
襄泛還想再寒暄幾句,就見休忘塵拔出偷來天光的蔓發劍,奪走所有人的目——
蔓發劍劍氣全開,明滅著道義與正氣。
可休忘塵這一劍,卻再次不長眼——
隻因,它刺穿了端寧皇後的身。
隻是好似一朝迴溯空桑山上,讓渺渺幽穀開出一道火紅的路。
正所謂,冰火兩重天。
佛門講究六根清淨,絕不惱怒。但他也想望枯捫心自問——
為何不用死生咒。
佛身金丹入體,方圓百裏鬼魅都該敬而遠之。
可望枯用血引魂,已是鋌而走險;憑身作為器皿收留冤魂,更是劍走偏鋒。她不知金丹與邪祟互斥,但自毀至此,已是令人發指。
還是說,去日苦多,她願以身先死。
心性好生豁達。
風浮濯無話可說。
他一板一眼拿走望枯手中的匕首,隨意劃拉手心,試試鋒利。
他斂其傷,歲暮的初霜結在眼中。
有疼意。
況且還不輕。
旁人匪夷所思:“……”
把玩什麽不好,怎麽一個二個都逮著刀尖玩。
凡人不懂天上語。
天人隻歎一愁風。
風浮濯忘了佛光普渡,忘了仁義禮智信。
忘了初見時,多看她一眼都算出格,而今卻捧著她的手不肯放下。
下一瞬,他還傾身吻上她的掌心——
風浮濯隻好助她破了這個死生咒。
結靡琴的銳利,是為自戒而生。而今輕含女子掌心青筋,以利齒咬破,淺嚐清血,已是他人間二十三年,佛修三百多年,做過最傷天害理的事。
適時,死生咒一起,日月輪轉。
滾滾梵音,淌入望枯的兩袖;血跡斑斑,埋入風浮濯的雙眼。
因此,前者一改傷痕,皮囊揮別那層霧蒙蒙的病弱感,美而出塵;後者卻添百傷,落難成遍體刀傷、黯然失意的慈麵佛。
這下,無人不信,他確為倦空君了。
端寧皇後擠上前來:“倦空佛參上,受凡人一拜,倦空佛一生救世,如今我的女兒命懸一線,隻有您能救了……”
起先,風浮濯送一幹人來此停仙寺,已是折損三十年修為。被弋禎法師知曉後,果真將他叫去對弈,雖未明著數落,但字裏行間都是讓他再省己身——“莫要忘了當初為何不讓你剃度。”
他當然不忘弋禎法師的一片冰心。當初不允他剃度,是說風浮濯身無一物,才更該先顧己,後言他。況且長發是身體受之發膚,理應好好足惜。
而今卻一破再破。
他終是做不到自憐二字。
風浮濯閉眼:“好,且待我稍做整頓。”
望枯混沌的意識也隨風浮濯的淨骨而喚迴籠中,掌心傷口還詼諧成趣,成了一點抹不去的朱砂痣,點在元寶紋之中。
她又逡巡幾方,最終落在風浮濯身上:“你這迴救我,又用了多少年修為?”
風浮濯稍頓:“……一百年。”
但自望枯開智滿打滿算,也不過一百九十八年的修為,風浮濯直接葬送一百年,已是險些嚇倒在地:“太多了,我還不起的。”
風浮濯見狀,安之若素——還好扯謊了。
若說出一百五十年的實情。
後果不堪設想。
風浮濯:“無須你還,此事是我心甘情願。”
望枯不信什麽心甘情願。
無非是他順風走了幾百年,而今屢屢逆行,才不甚甘心。
但他行善事。
又難以辯駁。
望枯翻身而起,擋在風浮濯身前:“皇後娘娘,他還是救不了續蘭公主。”
端寧皇後似笑不笑:“望枯莫要聽錯了,他方才是應了本宮的,倦空君怎會見死不救呢?”
望枯:“我聽清了,但皇後娘娘無須聽信,他隻是胡言亂語罷了。”
風浮濯:“……望枯。”
縱使他拈來厲聲,望枯也不會偃旗息鼓。
望枯側身看他:“是仙君擅自用了我的死生咒在前,那是不是該讓我給仙君做主一迴呢?”
她指向空中徘徊魂,好心提醒:“況且,若仙君再不送它們一程,就都要飛幹淨了。”
結靡琴已成雙弦,風浮濯自當彈不成了,更稱“結靡”其名。他隻是將結靡琴弦擲去天上,一線成弓,一線成羽,前後夾擊,護著一百八十個亡魂走。
未有差池,但風浮濯輕歎個不休。
……唐突、失策。
望枯又看端寧皇後,風浮濯在後,說話也有底氣:“可是皇後娘娘,你心術不正,怎好意思覥著臉等他來救?”
端寧皇後如今是,既不端,也不寧。
念著倦空君,才顧及幾分薄麵:“望枯,本宮知曉你時常口無遮攔,但既然在仙君麵前,還是莫要說些不合時宜的話了,險些惹人誤會。”
望枯記得踮起腳在風浮濯耳畔,卻忘了藏聲,撲閃一雙“不知者無罪”的眼:“仙君,她是裝的,你不能信。”
眾人:“……”
端寧皇後咬緊牙根:“……”
試問誰人聽不見。
望枯的體香,非但不易察覺,還隻可意會——那是,澆在黃沙塞外天的一場及時雨,鼻息間彌漫的野性與澄澈,名為林間。
此味撲身而上,衝淡了風浮濯與生俱來的肅穆,隻是輾轉空中的手,順理成章扶上望枯的腰。
——腰身真如枯枝細,身子真如洛水柔,若踮著腳晃晃悠悠倒去地上,許是又要傷個慘重。
待望枯身子站正,又微不可聞鬆開手。
風浮濯靜氣如初:“信與不信,在傷病前不值一提。”
望枯:“……”
怎會如此油鹽不進?
端寧皇後欣喜若狂:“好、好!詠婉!速將續蘭公主帶來!倦空君應了!莫要耽擱他的時辰!”
望枯終於明了,彼時同一地的桑落為何要痛罵他是非不分。
風浮濯就與結靡琴弦一個模子,至死止戰,憑善渡惡。
倒是能擔天真無邪一詞。
望枯:“仙君,你自詡救人救世,但有些人活著,就是禍亂源頭,你今日救了她,明日就能禍害更多人。”
風浮濯沉吟著,複而闔眼:“人所界定的是非,與佛無關,佛祖視世間眾生皆平等。”
“我不可見死不救。”
他的道義,望枯明白。
但一日有人,就不可平等。
怎又不算助紂為虐。
宮女詠婉來得真是快,而懷中所抱的卻不是續蘭公主。
而是那日禦花園前,屈身在望枯身旁的三色狸奴。
許是真佛顯世,那詠婉嚇得花容失色,順勢不見蹤影。
定睛一看,原是飄落成一張白紙人了。
端寧皇後像毫無所覺,抱著它喜笑歡顏:“蘭兒,母妃真給你請來倦空君了。”
即便倦空君來了,貓兒不通人性,也照樣不管不顧。
端寧皇後攢眉:“蘭兒,你不似先前那樣聽話了,怎麽東張西望的,莫要耍性子,快學母妃說,‘見過倦空佛’。”
滿院人,滿院燈,但聲音無不沉在殘葉堆裏,蒼涼到底。
望枯心起一念——
秋日到了。
風浮濯為佛身,才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本事:“你抱錯了。”
端寧皇後還真聽了進去,大叫一聲後,撒開手來,嚇得狸奴直往苑外逃竄。
她後怕道:“如今黑燈瞎火的,本宮都看花了眼,多謝仙君提及……詠婉!莫要糊弄本宮,為何不把續蘭公主抱來!”
望枯蹲下身,像隨地拾起銀杏葉一般,不計前嫌撿走那片紙人:“詠婉在這兒呢,她的手都被你踩在腳下了。”
端寧皇後驚嚇連連:“啊——”
望枯當這紙人是竹蜻蜓,把玩不夠,還要放飛:“續蘭公主已死了,對嗎?”
端寧皇後美目泛紅,道不盡的委屈,都成了她淹沒城牆的勢氣:“胡說!本宮將她護得好好的,她怎會死?”
望枯:“她就是死了,那人皮也是你親手扒的。”
她是口說無憑。
但倘若不去威逼利誘,定會僵持不下。
端寧皇後捂著耳朵大喊大叫:“不是!不是!蘭兒是被那巫蠱偶害的!那個瘋女人住進了巫蠱偶的身裏!她們要向蘭兒索命!”
一滴滾燙的蠟,落入望枯心口。
凝著她不可言說的惘然。
望枯卻步步逼近:“她埋在何處?”
端寧皇後:“本宮說了千百迴,她就在宮中!既然詠婉指望不上!那本宮自己去找!”
望枯:“她已製成煙火而去了?”
端寧皇後如瘋如魔:“望枯!你為何如此血口噴人!就是不肯放過本宮!她根本就沒有死!她一直都活著!”
望枯向前走去,又踩在黃薑花圃上,摘下僅剩的完好無損的一朵:“可為何,我會覺得她埋在此地呢?”
說罷,土地塌陷,望枯也避之不及,跟著下墜。
風浮濯飛身要救,卻隻抓住她一縷沾泥的衣擺。
而向下看,望枯正好好地端坐棺槨上,下方為爛土,撞見這輪咫尺的皎月,晃眼之餘,又狐疑著把花遞去:“仙君是要這花嗎?”
風浮濯:“……”
自然不是。
但他不言語,也鬼使神差地接過。
隻道是,花有命理亦有情,不被碾落不成泥……
甚好。
端寧皇後尖銳的嘶吼打攪眾人:“啊——”
長鳴令耳歇。
確與那日續蘭公主的驚叫聲如出一轍。
她披頭散發,疾跑而來,眼珠子像被珠釵紮過,猩紅非常,見她猛然推開風浮濯後,望枯慌忙跳出深坑。
若非她凡人身,定是墮魔之相。
端寧皇後什麽禮儀尊卑都拋之腦後,一身華袍髒了個渾然,哪有國母姿態:“蘭兒!母妃在此地!是不是被他們這些妖魔鬼怪嚇著了!莫怕,母妃這就來了!”
她掀不開棺,生而不沾陽春水的十指嵌入棺材膛,卻反被棺材咬住,疼得又是一聲悲鳴。
“啊——”
適才侍衛們見了這麽些怪事,見皇後眼下遇難才迴了魂,驅著縫在一塊兒、擰擰巴巴的四肢往坑邊圍。
幾人還未拽,端寧皇後就哭個沒完,捏出個細嗓子,像唱戲的角兒:“母妃,他們不讓蘭兒見您!”
淚還懸在頰邊,又怒目圓瞪,聲色粗獷:“何人不允你!本宮看誰敢!”
她力大無窮,撂倒若幹人,致使他們疼得翻來覆去——
她莫不是,在分飾自己與續蘭公主?
望枯隔岸觀火看得津津有味。不曾想,身後站出一個影子,還她對她耳畔一吐清氣,惹得望枯發絲紛亂成吳鉤月,俱是饒有興致。
卻隻對望枯。
休忘塵:“看什麽呢?好看嗎?”
望枯連忙為他騰地:“不好看。”
休忘塵輕笑:“又是故意唱反調?”
望枯麵無表情:“並未。”
就是。
話不說兩句,就有另一人不容置喙提溜望枯後衣領,讓她腳心離地,權當物件來迴打量:“還真有點本事啊?身上竟然真沒帶傷?”
是那才認一日,便一月未見的師尊,柳柯子。
“怎麽可能,指定是倦空君幫襯了大半。”
路清絕抱劍走出時,臭臉熏人眼,毒目飲人血。
“是的,都是倦空君的功勞,”望枯向他攤開手,“可是路師兄,師尊放我下來時,你接住我好不好?我怕摔疼了。”
路清絕:“……”
他將這把清絕劍抱得更緊已是氣度非凡。
席嚀也現身,如一盞夜明珠,洗淨望枯風塵仆仆的眼:“能依傍旁人,也是師妹的本事罷……來,手給我。”
蒼寸緊隨其後,唉天歎地,又圓一圈的下巴極具富態:“席嚀,她這樣何時能長大?明日就能被撂倒!”
席嚀:“何須長大,況且師尊方才不讓我等下來,不就是想看望枯如何應對麽?”
望枯落地:“席嚀師姐方才就來了?”
席嚀:“是的……隻可惜,師尊說你很有本事,不允我下這高台來幫襯。”
望枯:“……”
此話半成揶揄,半成謬讚,隻是從狗嘴吐不出象牙的休忘塵道出,便是百成貶義。
又見城牆落下一冷一熱兩束光,竟是拖拽桑落而來的襄泛。桑落力大如牛,雙腳鏟進地裏三寸,還讓襄泛吃了不少冷拳頭。
桑落:“把我叫來做什麽?我最恨來這破地方!更不可能專程來看她!”
望枯:“那桑宗主是專程來護我的?”
桑落:“癡人說夢!”
說罷,卻一巴掌掄去襄泛後背。
害得襄泛唇角滲血,金丹險碎,幸好皮糙肉厚,也不過多計較:“……望枯,別來無恙!方才我就想問了,為何你會知曉屍身埋在此地的?”
望枯:“因為,土。”
滿院春色都敗落,何況太後死在此處,卻遲遲不拔黃薑花餘下的陪襯綠葉,不是欲蓋彌彰是什麽?再者,土地鬆散又坑坑窪窪,望枯走兩步都能察覺不對——填坑不實,一看便知是初次埋屍,又手無寸鐵,唯恐被人瞧到,隻是草草了事。
無他,是因望枯先前在商影雲手下,時時偷這個懶,才如此明晰。
所以望枯隻是六分猜忌,四分搖擺。
不曾想,她賭對了。
襄泛還想再寒暄幾句,就見休忘塵拔出偷來天光的蔓發劍,奪走所有人的目——
蔓發劍劍氣全開,明滅著道義與正氣。
可休忘塵這一劍,卻再次不長眼——
隻因,它刺穿了端寧皇後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