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仲氏末路(下)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 作者:大貓艾瑞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遼麾下驍騎軍,借周氏私兵“作亂”之機,迅速突入壽春東南門,乃霍驍定下的策略。
驍騎軍乃張遼親手訓練,雖人數不多,卻戰力驚人。
眼下,驍騎軍二營突騎兵打頭陣,他們身披黑光鎧,揮舞寒光閃爍的騎槍,往來衝陣。
不少驚恐的袁術軍士卒,被串刺於騎槍之上,或被戰馬撞飛,內髒碎裂而亡!
驍騎軍一營弓騎兵,身著更為靈活的鎖環甲,緊隨二營同僚,驅策戰馬突入袁術軍中。
他們收起騎弓,拔出特製的厚背馬刀,人借馬力,不斷劈砍,瞬間便是頭顱手臂橫飛,慘叫連連!
在張遼指揮調度之下,驍騎軍不斷突入城中,如同一群自地獄而來的修羅,不斷屠戮眼前的袁術軍士卒。
見他們如此兇悍善戰,連“盟友”,周良率領的周氏私兵,亦心生畏懼,一時呆愣在原地。
張遼見周良等人被驍騎軍震懾,心道這幫世家子弟果不堪大用,但眼下打開城門,乃是第一要務!
於是怒喝下令道:
“爾等世家私兵,速去打開城門!放我大軍入城,不得有誤!”
周良第一次上陣殺敵,確有些恍惚,聽張遼怒喝,不禁臉上一紅,連忙指揮手下,繼續推開壽春大門,幫劉備軍搶占城門!
“狗賊安敢如此!”樂就大罵道。
他麾下士卒,已與驍騎軍,周氏私兵戰在一處。眼見周良還要繼續打開城門,連忙拍馬舞刀,欲直取“叛賊”!
張遼見樂就領兵攻來,又衣甲華麗,暗忖此人必是袁術軍大將。
當下便不打話,僅在幾名親衛掩護下,挺手中天狼槍,縱馬向樂就衝殺而來!
樂就見敵將來襲,反應倒也不算慢,立刻揮刀相迎。
今夜破城,霍驍以張遼與驍騎軍為先鋒,張遼不欲與樂就糾纏,於是暴喝一聲,全力出手!
樂就被張遼氣勢所懾,頓時手忙腳亂,戰不到三合,便被張遼一槍貫喉,倒撞馬下,死於非命!
張遼一槍刺死樂就,又殺退欲為其報仇的親兵,大喝道:
“袁術軍賊將已死!皇叔有令,爾等被迫從賊,投降免死,切莫自誤!”
袁術軍大多是步兵,倉促之間,根本無法抵擋驍騎軍衝陣。又見主將樂就戰死,聽張遼迫降,士氣瞬間土崩瓦解。
少部分袁術軍,在驚恐驅使下四處奔逃,大部分卻丟下手中兵刃,戰戰兢兢之下,選擇了認命投降!
張遼命周良與其家族私兵,將這些解除武裝的降兵嚴加看管,又再度指揮驍騎軍,將死忠於樂就的親軍部曲,盡數誅滅!
至此,壽春東南城門徹底被劉備軍占據,霍驍,胡車兒,魏延等將已統領後續大軍,不斷蜂擁殺入壽春城中。
主公劉備當機立斷,亦派陳到率白毦親軍加入戰鬥,務必要將壽春一鼓而下,並鄭重下令霍驍前往壽春皇宮,擒拿偽帝袁術!
當下壽春城中硝煙,火光四起,已是一片混亂。
霍驍當然知道擒拿袁術,對自家主公的意義。
況且......那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斷不可再落入其他“有心人”手中!
不過,霍驍也憂心身為“內應”的龐統安危,於是一麵依照龐統書信所言,命親隨大將胡車兒率兵前往接應。
一麵親率魏延,陳到等人,繼續向壽春皇宮進軍,擒拿袁術,尋找玉璽下落。
此刻的壽春皇宮中,袁術尤自沉醉未醒,身為當今仲氏朝廷第一權臣的楊弘,正火速進宮,稟報今夜壽春亂局!
待袁術被心急如焚的楊弘喚醒,聽聞壽春世家私兵反戈一擊,起兵叛亂,已接應劉備軍攻入城中,不由目瞪口呆,如墜夢中。
“如今大事已不可為,請陛下速速隨我等殺出重圍,再另做打算!”
楊弘焦急萬分,也顧不得施禮,連忙喊道。
袁術目光呆滯,看向楊弘,梁綱等人,喃喃自語道:
“殺出重圍?朕......朕又還有何處可去???”
楊弘見袁術麵如死灰,心中亦湧起一陣悲哀之意。
是啊,壽春淪陷,仲氏王朝倒了,袁術還有何處可去?自己......又有何處可去?
楊弘見袁術牢牢係在身上的傳國玉璽,急中生智道:
“昔日漢高祖數敗於項羽,丟棄妻子,幾乎喪命!卻在垓下一戰定天下,建立大漢數百年基業!陛下如今傳國玉璽在手,依舊是天命所歸!”
“我等先逃出壽春,南下廬江,命那廬江太守劉勳勤王!此人受陛下大恩,想必不敢置之不理!若劉勳不肯迎陛下,我等便尋機,前往陛下兄長袁本初治下。此人雄踞河北,同為袁家血脈,若陛下肯以......仲氏帝號與傳國玉璽相讓,我等必能托庇於其麾下!”
袁術聞言,卻是死死護住身上的玉璽,先是大怒,隨即又失魂落魄道:
“傳國玉璽乃朕性命所係,怎可讓給袁紹那賤婢之子!朕寧願死於此地!”
楊弘聞言,已是心中不耐,今時不同往日,袁術已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竟還驕橫自矜,口出狂言。
其強壓怒火,循循善誘道:
“小不忍則亂大謀,陛下乃袁本初之弟,即便萬不得已,將帝號與傳國玉璽相讓,也不失封王之尊!若被那劉備所擒,恐要被扣上謀逆之罪,受那千刀萬剮!”
“陛下乃英明之主,怎可在此束手待斃?”
梁綱見楊弘言之鑿鑿,其又對主公袁術頗為忠心,當下也急切道:
“陛下,如今末將麾下尚有三千精兵,若我等速速突圍,當有機會逃離壽春!楊大人所言有理,陛下何不暫且忍耐,以待他日東山再起!”
梁綱依舊忠心耿耿,但對楊弘來說,這位“陛下”的價值......已遠不如其身上的傳國玉璽!
袁術昏聵無能,將大好基業葬送,若其肯“聽從”自己安排,那便還好。若其再胡亂行事,自己少不得要尋機奪下傳國玉璽,另投他處。
劉備不肯接納自己這“逆臣”,但想必那許都曹操,甚至江東孫策等勢力,都對這傳國玉璽頗有興趣!
自己正可借這傳國玉璽,作為進身之階,另謀一番功業,甚至......那廬江劉勳,也未必不能是合作對象!
袁術本就是貪生怕死之人,其方才不過是灰心喪誌,發泄一番。
如今細細想來,若被那自命漢室宗親的劉備,押往許都,甚至......就地千刀萬剮......
袁術頓時膽氣全無,連忙說道:
“好,好!那便依兩位愛卿所言,我等速速逃離壽春,再做其他打算!”
楊弘見袁術服軟,不由心中暗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一絲怨毒念頭,又再度湧上心頭,其“大義凜然”道:
“此番壽春城破,皆是壽春世家大族背叛所致!由此可見,昔日這些世家中人勾結閻象,袁渙兩逆臣,必是實情!請陛下下令,命人前往殺此二人,以雪陛下之恨!”
袁術如今早已是昏聵無能,被楊弘挑撥之下,亦是大怒道:
“枉朕當年待此二人甚厚,他二人竟吃裏扒外,意欲勾結外人,顛覆我仲氏基業!梁將軍,派人速往壽春大獄,將此二人明正典刑!”
梁綱聞言,隻得拱手領命,指派數名信賴的親兵前往。
隨後,楊弘,袁術在梁綱與三千精兵護衛下,先擊潰宮外陳奇率領的兩千世家“叛軍”,再借道離此最近的壽春東北城門,慌不擇路,棄城而逃!
下章預告“各方算計”!
驍騎軍乃張遼親手訓練,雖人數不多,卻戰力驚人。
眼下,驍騎軍二營突騎兵打頭陣,他們身披黑光鎧,揮舞寒光閃爍的騎槍,往來衝陣。
不少驚恐的袁術軍士卒,被串刺於騎槍之上,或被戰馬撞飛,內髒碎裂而亡!
驍騎軍一營弓騎兵,身著更為靈活的鎖環甲,緊隨二營同僚,驅策戰馬突入袁術軍中。
他們收起騎弓,拔出特製的厚背馬刀,人借馬力,不斷劈砍,瞬間便是頭顱手臂橫飛,慘叫連連!
在張遼指揮調度之下,驍騎軍不斷突入城中,如同一群自地獄而來的修羅,不斷屠戮眼前的袁術軍士卒。
見他們如此兇悍善戰,連“盟友”,周良率領的周氏私兵,亦心生畏懼,一時呆愣在原地。
張遼見周良等人被驍騎軍震懾,心道這幫世家子弟果不堪大用,但眼下打開城門,乃是第一要務!
於是怒喝下令道:
“爾等世家私兵,速去打開城門!放我大軍入城,不得有誤!”
周良第一次上陣殺敵,確有些恍惚,聽張遼怒喝,不禁臉上一紅,連忙指揮手下,繼續推開壽春大門,幫劉備軍搶占城門!
“狗賊安敢如此!”樂就大罵道。
他麾下士卒,已與驍騎軍,周氏私兵戰在一處。眼見周良還要繼續打開城門,連忙拍馬舞刀,欲直取“叛賊”!
張遼見樂就領兵攻來,又衣甲華麗,暗忖此人必是袁術軍大將。
當下便不打話,僅在幾名親衛掩護下,挺手中天狼槍,縱馬向樂就衝殺而來!
樂就見敵將來襲,反應倒也不算慢,立刻揮刀相迎。
今夜破城,霍驍以張遼與驍騎軍為先鋒,張遼不欲與樂就糾纏,於是暴喝一聲,全力出手!
樂就被張遼氣勢所懾,頓時手忙腳亂,戰不到三合,便被張遼一槍貫喉,倒撞馬下,死於非命!
張遼一槍刺死樂就,又殺退欲為其報仇的親兵,大喝道:
“袁術軍賊將已死!皇叔有令,爾等被迫從賊,投降免死,切莫自誤!”
袁術軍大多是步兵,倉促之間,根本無法抵擋驍騎軍衝陣。又見主將樂就戰死,聽張遼迫降,士氣瞬間土崩瓦解。
少部分袁術軍,在驚恐驅使下四處奔逃,大部分卻丟下手中兵刃,戰戰兢兢之下,選擇了認命投降!
張遼命周良與其家族私兵,將這些解除武裝的降兵嚴加看管,又再度指揮驍騎軍,將死忠於樂就的親軍部曲,盡數誅滅!
至此,壽春東南城門徹底被劉備軍占據,霍驍,胡車兒,魏延等將已統領後續大軍,不斷蜂擁殺入壽春城中。
主公劉備當機立斷,亦派陳到率白毦親軍加入戰鬥,務必要將壽春一鼓而下,並鄭重下令霍驍前往壽春皇宮,擒拿偽帝袁術!
當下壽春城中硝煙,火光四起,已是一片混亂。
霍驍當然知道擒拿袁術,對自家主公的意義。
況且......那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斷不可再落入其他“有心人”手中!
不過,霍驍也憂心身為“內應”的龐統安危,於是一麵依照龐統書信所言,命親隨大將胡車兒率兵前往接應。
一麵親率魏延,陳到等人,繼續向壽春皇宮進軍,擒拿袁術,尋找玉璽下落。
此刻的壽春皇宮中,袁術尤自沉醉未醒,身為當今仲氏朝廷第一權臣的楊弘,正火速進宮,稟報今夜壽春亂局!
待袁術被心急如焚的楊弘喚醒,聽聞壽春世家私兵反戈一擊,起兵叛亂,已接應劉備軍攻入城中,不由目瞪口呆,如墜夢中。
“如今大事已不可為,請陛下速速隨我等殺出重圍,再另做打算!”
楊弘焦急萬分,也顧不得施禮,連忙喊道。
袁術目光呆滯,看向楊弘,梁綱等人,喃喃自語道:
“殺出重圍?朕......朕又還有何處可去???”
楊弘見袁術麵如死灰,心中亦湧起一陣悲哀之意。
是啊,壽春淪陷,仲氏王朝倒了,袁術還有何處可去?自己......又有何處可去?
楊弘見袁術牢牢係在身上的傳國玉璽,急中生智道:
“昔日漢高祖數敗於項羽,丟棄妻子,幾乎喪命!卻在垓下一戰定天下,建立大漢數百年基業!陛下如今傳國玉璽在手,依舊是天命所歸!”
“我等先逃出壽春,南下廬江,命那廬江太守劉勳勤王!此人受陛下大恩,想必不敢置之不理!若劉勳不肯迎陛下,我等便尋機,前往陛下兄長袁本初治下。此人雄踞河北,同為袁家血脈,若陛下肯以......仲氏帝號與傳國玉璽相讓,我等必能托庇於其麾下!”
袁術聞言,卻是死死護住身上的玉璽,先是大怒,隨即又失魂落魄道:
“傳國玉璽乃朕性命所係,怎可讓給袁紹那賤婢之子!朕寧願死於此地!”
楊弘聞言,已是心中不耐,今時不同往日,袁術已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竟還驕橫自矜,口出狂言。
其強壓怒火,循循善誘道:
“小不忍則亂大謀,陛下乃袁本初之弟,即便萬不得已,將帝號與傳國玉璽相讓,也不失封王之尊!若被那劉備所擒,恐要被扣上謀逆之罪,受那千刀萬剮!”
“陛下乃英明之主,怎可在此束手待斃?”
梁綱見楊弘言之鑿鑿,其又對主公袁術頗為忠心,當下也急切道:
“陛下,如今末將麾下尚有三千精兵,若我等速速突圍,當有機會逃離壽春!楊大人所言有理,陛下何不暫且忍耐,以待他日東山再起!”
梁綱依舊忠心耿耿,但對楊弘來說,這位“陛下”的價值......已遠不如其身上的傳國玉璽!
袁術昏聵無能,將大好基業葬送,若其肯“聽從”自己安排,那便還好。若其再胡亂行事,自己少不得要尋機奪下傳國玉璽,另投他處。
劉備不肯接納自己這“逆臣”,但想必那許都曹操,甚至江東孫策等勢力,都對這傳國玉璽頗有興趣!
自己正可借這傳國玉璽,作為進身之階,另謀一番功業,甚至......那廬江劉勳,也未必不能是合作對象!
袁術本就是貪生怕死之人,其方才不過是灰心喪誌,發泄一番。
如今細細想來,若被那自命漢室宗親的劉備,押往許都,甚至......就地千刀萬剮......
袁術頓時膽氣全無,連忙說道:
“好,好!那便依兩位愛卿所言,我等速速逃離壽春,再做其他打算!”
楊弘見袁術服軟,不由心中暗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一絲怨毒念頭,又再度湧上心頭,其“大義凜然”道:
“此番壽春城破,皆是壽春世家大族背叛所致!由此可見,昔日這些世家中人勾結閻象,袁渙兩逆臣,必是實情!請陛下下令,命人前往殺此二人,以雪陛下之恨!”
袁術如今早已是昏聵無能,被楊弘挑撥之下,亦是大怒道:
“枉朕當年待此二人甚厚,他二人竟吃裏扒外,意欲勾結外人,顛覆我仲氏基業!梁將軍,派人速往壽春大獄,將此二人明正典刑!”
梁綱聞言,隻得拱手領命,指派數名信賴的親兵前往。
隨後,楊弘,袁術在梁綱與三千精兵護衛下,先擊潰宮外陳奇率領的兩千世家“叛軍”,再借道離此最近的壽春東北城門,慌不擇路,棄城而逃!
下章預告“各方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