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群起攻之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 作者:大貓艾瑞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袁術稱帝,已過去月餘。因其僭越稱帝之舉,“仲氏”政權幾乎已成天下公敵!袁術本人,更是眾叛親離。
先是其藩屬江東孫策,命手下名士張紘,撰文怒斥袁術竊據天命,背叛大漢朝廷,隨後以天子所授討逆將軍,吳侯名義,進軍丹陽!
袁術之兄,河北袁紹,麵對朝廷使者荀攸質問,也絲毫不敢怠慢,其號召天下袁氏門生故吏,勿要附逆袁術,隻言袁家四世三公,乃大漢忠臣,袁術謀逆,實乃天人公憤之舉。
袁紹一向與其弟袁術不合,此次袁術還未與其商議,便以袁氏名義擅自稱帝,更讓其大為光火。
不過此時,袁紹正與曹操爭奪河內歸屬,雙方關係逐漸惡化。與袁紹交好的河內太守張揚,莫名被楊醜殺害,欲投曹操。
袁紹便收買黑山軍出身的眭固,以為主報仇之名,襲殺楊醜,河內郡頓時亂成一片。
可歎袁紹終究是優柔寡斷,又被幽州公孫瓚所擾,並未及時派兵接應眭固,導致曹操趁虛而入,派大將曹仁等斬殺眭固,一舉奪下河內郡。
至此,袁紹勢力白白失去了一次南下中原的大好時機!
袁術驕橫傲慢,對自己庶出的兄長袁紹,一向也毫無敬重之意,故二人兄弟間幾無親情可言。此時袁紹對曹操與袁術相爭,已起坐山觀虎鬥之意!
而袁紹死敵,幽州公孫瓚,身為大漢名將,大儒盧植高足,亦是皇叔劉備同窗,其也命麾下長史關靖撰寫檄文,聲討袁術謀逆稱帝之舉。
至於益州劉璋,荊州劉表,與皇叔劉備一般,皆為漢室宗親,一方牧守。他們自是支持漢室,聲援許都朝廷,怒斥袁術竊據大寶,圖謀造反。
各地諸侯態勢,相繼被燭龍秘諜掌握,匯聚至首領霍驍手中。簡而言之,袁術稱帝之舉,已不斷攪動天下大勢,讓這個亂世變得更加波譎雲詭!
霍驍身為燭龍秘諜首領,又統領主公劉備麾下白毦親軍,責任重大。但他捫心自問,自己並非諸葛丞相那樣的大才,更難做到事必躬親,殫精竭慮。相反,其作為穿越者,卻頗為“務實”!
訓練燭龍秘諜,滲透各大勢力,收集情報,他交由自己的“私人”參軍,袁雪筠負責。日常招收新兵,整訓白毦親軍等事宜,則交給陳到負責。
陳到此前在下邳平叛,表現出色,對這位曆史上與趙雲齊名的忠勇大將,霍驍一直頗為欣賞,遂向主公保舉其為奮威校尉,擔任白毦親軍副統領。
有袁雪筠與陳到,二位專業人士“輔佐”,霍驍樂得當起甩手掌櫃。陳到此時與霍驍年紀相仿,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對自己這位“上司”的提拔,倒是頗為感激。但雪筠卻對霍驍恨得牙癢癢,無奈這位“小師弟”確實入門尚晚,不通諜報刺探之術,雪筠隻好勉為其難,擔起重任。
自燭龍秘諜組建以來,霍驍對這位美貌的小師姐,倒是頗有虧欠之感,公務之餘,他時常約上好友糜竺等人,與雪筠一起出遊圍獵。霍驍,雪筠二人關係,倒是日漸親密。其實,雪筠不知霍驍打算,他已向主公主動請纓,率兵馳援淮南,完成己方擴張大業!故尋常軍務,必須托付得宜人手,自己方可抽身!
待徐州糧草軍械齊備,兵馬集結完畢。主公劉備與軍師徐庶,於下邳州牧府中,召集徐州留守文武,商議出兵討伐袁術大計。連一向駐守東海,琅琊二郡的臧霸,孫觀二將,也一並到場。
“諸位同僚,想來已知悉,我軍此次出兵淮南,已是刻不容緩!據我軍秘諜來報,袁術已在淮南召集十萬大軍,意圖強攻雲長將軍駐守的鍾離城!鍾離乃我軍進襲淮南跳板,不容有失,故庶與主公商議,我徐州軍主力,當火速馳援鍾離,與雲長將軍三萬大軍匯合,共抗袁術!”
徐庶得燭龍秘諜情報,對淮南局勢了如指掌。他也知關羽雖驍勇善戰,陳登擅長軍略,但二人三萬兵力,恐怕還是獨木難支!
“十萬大軍!?那袁術實力竟如此雄厚!我徐州軍可能與之抗衡?”
糜竺一向掌管內政後勤,對軍略一事卻知之甚少,聽到袁術竟能動員十萬大軍,不免心中惴惴不安。
“子仲兄不必驚訝,那袁術橫征暴斂,不恤民力,倉促聚集起十萬大軍,也並非不可能。隻是其每日所費糧草,恐是天文之數!僅憑淮南一地,自是難以持久!”
霍驍執掌秘諜,自然深知袁術底細,於是向糜竺出言解釋道。
“仲平將軍所言無差!袁術兵力雖廣,糧草卻難以持久,且軍中大多為烏合之眾。袁術倒行逆施,軍心民心盡失,這十萬大軍,也未必會為其效死力!反觀我徐州軍,兵力雖寡,卻操練得法,熟於戰陣,兩者不可同日而語!此役我與主公,將率援軍三萬,馳援鍾離,與雲長將軍合兵六萬,共破袁術!”
徐庶微笑道,仿佛已是成竹在胸。
還未等徐庶話音落地,張飛就大大咧咧道:
“大哥,二哥上次率軍三萬,便讓那紀靈麾下六萬大軍,龜縮淮南,不敢相爭!如今我軍有六萬之眾,破袁術十萬足矣!俺願隨大哥,軍師前往,親手取下那逆賊袁術狗頭!”
劉備聞三弟所言,笑道:
“翼德不可急躁,討伐袁術事關重大!我軍此次精銳盡出,你與仲平,皆隨我與軍師出征,此戰定要畢其功於一役,覆滅袁術!”
張飛聽聞有仗可打,自是興奮不已,哈哈大笑道:
“二哥在淮南建功,讓俺心癢難耐,此役俺定要與大哥,二哥並肩破敵,大戰一場!”
霍驍聽聞主公點將之意,心中也激動萬分。攻下淮南,再取廬江,己方便可擴張勢力,與江東孫策劃江而治!
即便曹老板再起事端,待己方實力大增,也與曹軍有正麵一戰之力!況且曹老板當下,因河內之事,已與袁紹交惡,恐怕曆史上的官渡一役,也遲早到來。此時攻伐袁術,奪取江淮之地,正是大好時機!
聽聞主公此言,場內諸將皆是興奮不已。
長史陳珪卻一向老成持重,他出言道:
“主公,軍師,我方此前上書朝廷,約曹操共討袁術。為何袁術這十萬大軍,並未分兵防禦曹操,皆與我方相爭?難道曹操失約,並未出兵?”
劉備與徐庶對望一眼,答道:
“漢瑜有所不知!曹操此次倒並未推脫,據秘諜迴報,其已出兵八萬,兵臨汝南,但卻遲遲並未攻打袁術!我與軍師計議,恐是曹操有意拖延,意圖讓袁術先與我軍相爭,消耗兵力,減輕其汝南方向壓力!”
陳珪皺眉道:
“若曹操有此詭計,我軍豈非為他人作嫁衣?”
徐庶笑道:
“漢瑜大人多慮了,那曹操雖詭計多端,但其乃朝廷司空,位列三公。討伐偽帝袁術,宣揚漢室威嚴,正可固其威信,助長其手中天子之勢,曹操絕不會一直袖手旁觀!若庶所料無差,隻要我軍出兵淮南,其必不甘讓主公拔得頭籌,定也會出兵攻打汝南!如今主公與曹操,雖雙方互相牽製,卻可令那袁術束手束腳,被迫分兵應對!”
霍驍對此,也是心中了然,他說道:
“元直軍師所言甚是!那袁術雄踞豫,揚二州,經營多年,據我軍秘諜探明,其全部軍力恐不下二十萬!不但實力遠在我軍之上,那曹孟德恐怕都望塵莫及,如今天下諸侯,恐怕隻有其兄河北袁紹,能穩壓其一頭!討伐袁術,若要萬無一失,恐需多家攜手,群起而攻之!”
劉備對霍驍此言,頗為讚許,道:
“仲平之言,甚合我心!袁術背漢自立,謀逆稱帝,已是罪不容誅。曹操驕橫跋扈,挾天子以令諸侯,袁曹二人皆為我大敵!但事有輕重緩急,我欲先討袁術,日後再與曹操相爭!此次出兵,幹係重大,劉備就仰賴諸公了!”
“請主公(大哥)下令!”堂下眾文武齊聲應道。
劉備眼中神采奕奕,肅然下令道:
“好!曹操詭計多端,不得不防!宣高(臧霸),仲台(孫觀),你二人繼續固守東海,琅琊,防備兗州於禁,昌豨,若徐州境內有變,更要及時馳援,不得有誤!”
臧霸,孫觀自歸降以來,率兩萬原泰山軍鎮守二郡,與劉備心腹簡雍,孫乾親密合作,將東海,琅琊治理得井井有條,頗受劉備信賴。
當下臧霸出言道:“我與仲台受主公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必為主公守好徐州門戶,除死方休!”
孫觀也慨然允諾:“主公放心,我與宣高大哥,必固守徐州,人在城在!”
劉備溫言撫慰道:“有宣高,仲台二位將軍在,我徐州無憂矣!”
隨即又對陳到,糜竺等人道:
“叔至(陳到),你率軍一萬,駐守下邳,與宣高,仲台互成掎角之勢,策應徐州各地!子仲(糜竺),漢瑜(陳珪),你二人執掌徐州政事,繼續招納新兵,擴充我軍實力!長文(陳群)你負責軍需事宜,為我軍籌措糧草,運往淮南前線,不得有誤!”
陳到,糜竺,陳珪,陳群四人,皆拱手領命。
布置完徐州“大後方”,劉備這才繼續下令道:
“元直,翼德,仲平,你三人隨我起兵三萬,出征淮南,馳援雲長!此役事關我漢室威嚴,袁術大逆不道,篡漢稱帝,罪不容誅!此次我軍精銳盡出,定要將其徹底覆滅!諸位皆為漢室忠臣,望諸公各司其職,助我劉備一臂之力!劉備在此代大漢朝廷,代天子,拜托諸位了!”言畢,劉備拱手施禮,以示其誠!
“諾!”堂下文武紛紛拱手迴禮,轟然允諾道。
三日之後,大漢左將軍,皇叔劉備,自徐州起兵,率三萬精銳主力,前往淮南鍾離,與關羽匯合。而小沛呂布,也依照前約,以大漢平東將軍名義,率大將張遼,秦宜祿,統帥五千並州鐵騎為偏師,協助劉備討伐逆賊袁術!並留萬餘步軍,以高順為主將,成廉為副將,謀士陳宮輔佐,三人一齊鎮守小沛!
此外,果如徐庶所料,待劉備,呂布二人起兵,曹操也以大漢司空名義,率八萬曹軍,進襲袁術治下豫州大郡汝南!
“仲家帝”袁術登基不過月餘,已是“惡名”昭著,領地四處“起火”。袁術雖在汝南,淮南等地經營多年,根深蒂固,但近年來其壓榨民力,大肆修建宮室樓閣,民眾早已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自袁術稱帝後,更是驕奢淫逸,苛捐雜稅不斷,竟導致領內這富庶之地,出現民眾凍餓而死,以人為食的慘狀!(史載:“術既稱帝,淫侈滋甚,媵禦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對這一切,四世三公,高高在上的袁家嫡子,自然並不放在心上。其聽聞曹操,劉備,呂布等人來攻,也並不意外,但江東孫策來信怒罵,撕毀盟約,更進兵丹陽,卻令其暴跳如雷!
“孫策小兒,安敢叛朕!當年朕念其孤苦,收在軍中。近年更對其甚是倚重,命其征討江東之地。如今孫策小兒羽翼漸豐,竟忘恩負義,奪我城池!?來人,朕誓要發兵江東,殺此無義家奴!”
袁術完全忘了自己私匿玉璽不還,刻薄寡恩的往事,咬牙切齒怒罵道。
“陛下不可!江東孫策此時不足為慮,我軍在丹陽兵力不多,難以堅守。即便南下渡江,出兵丹陽,恐怕已於事無補!如今曹操,劉備,呂布皆來勢洶洶,三方軍力強大,不下於我軍,陛下萬勿等閑視之,當速速安排大將禦敵!”
袁術謀士楊弘,連忙進言道。
“如此,就讓那孫策小賊,再苟活幾日!傳朕旨意,命大將軍張勳,率兵六萬,堅守汝南,不得出城與曹操交戰!命車騎將軍紀靈,率十萬大軍,進攻鍾離關羽!征南將軍劉勳,率軍四萬,先行駐守廬江,防備孫策,另命其為救應使,隨時率兵援助張勳,紀靈二人!”
袁術滿臉戾氣,接連下令道。
“諾!”楊弘與左右近侍,皆不敢違背。
袁術雖狂妄,卻也並非白癡,他深知自己一旦稱帝,曹操,劉備等人必定前來討伐!但他自認兵精糧足,實力雄厚,早與楊弘定計:先防守曹操,優先擊破兵力較弱的劉備,呂布二人,再集中重兵,迴軍消滅曹操,覆滅許都朝廷,便是“仲家帝”袁術的如意算盤!
下章預告“再戰淮南”!
先是其藩屬江東孫策,命手下名士張紘,撰文怒斥袁術竊據天命,背叛大漢朝廷,隨後以天子所授討逆將軍,吳侯名義,進軍丹陽!
袁術之兄,河北袁紹,麵對朝廷使者荀攸質問,也絲毫不敢怠慢,其號召天下袁氏門生故吏,勿要附逆袁術,隻言袁家四世三公,乃大漢忠臣,袁術謀逆,實乃天人公憤之舉。
袁紹一向與其弟袁術不合,此次袁術還未與其商議,便以袁氏名義擅自稱帝,更讓其大為光火。
不過此時,袁紹正與曹操爭奪河內歸屬,雙方關係逐漸惡化。與袁紹交好的河內太守張揚,莫名被楊醜殺害,欲投曹操。
袁紹便收買黑山軍出身的眭固,以為主報仇之名,襲殺楊醜,河內郡頓時亂成一片。
可歎袁紹終究是優柔寡斷,又被幽州公孫瓚所擾,並未及時派兵接應眭固,導致曹操趁虛而入,派大將曹仁等斬殺眭固,一舉奪下河內郡。
至此,袁紹勢力白白失去了一次南下中原的大好時機!
袁術驕橫傲慢,對自己庶出的兄長袁紹,一向也毫無敬重之意,故二人兄弟間幾無親情可言。此時袁紹對曹操與袁術相爭,已起坐山觀虎鬥之意!
而袁紹死敵,幽州公孫瓚,身為大漢名將,大儒盧植高足,亦是皇叔劉備同窗,其也命麾下長史關靖撰寫檄文,聲討袁術謀逆稱帝之舉。
至於益州劉璋,荊州劉表,與皇叔劉備一般,皆為漢室宗親,一方牧守。他們自是支持漢室,聲援許都朝廷,怒斥袁術竊據大寶,圖謀造反。
各地諸侯態勢,相繼被燭龍秘諜掌握,匯聚至首領霍驍手中。簡而言之,袁術稱帝之舉,已不斷攪動天下大勢,讓這個亂世變得更加波譎雲詭!
霍驍身為燭龍秘諜首領,又統領主公劉備麾下白毦親軍,責任重大。但他捫心自問,自己並非諸葛丞相那樣的大才,更難做到事必躬親,殫精竭慮。相反,其作為穿越者,卻頗為“務實”!
訓練燭龍秘諜,滲透各大勢力,收集情報,他交由自己的“私人”參軍,袁雪筠負責。日常招收新兵,整訓白毦親軍等事宜,則交給陳到負責。
陳到此前在下邳平叛,表現出色,對這位曆史上與趙雲齊名的忠勇大將,霍驍一直頗為欣賞,遂向主公保舉其為奮威校尉,擔任白毦親軍副統領。
有袁雪筠與陳到,二位專業人士“輔佐”,霍驍樂得當起甩手掌櫃。陳到此時與霍驍年紀相仿,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對自己這位“上司”的提拔,倒是頗為感激。但雪筠卻對霍驍恨得牙癢癢,無奈這位“小師弟”確實入門尚晚,不通諜報刺探之術,雪筠隻好勉為其難,擔起重任。
自燭龍秘諜組建以來,霍驍對這位美貌的小師姐,倒是頗有虧欠之感,公務之餘,他時常約上好友糜竺等人,與雪筠一起出遊圍獵。霍驍,雪筠二人關係,倒是日漸親密。其實,雪筠不知霍驍打算,他已向主公主動請纓,率兵馳援淮南,完成己方擴張大業!故尋常軍務,必須托付得宜人手,自己方可抽身!
待徐州糧草軍械齊備,兵馬集結完畢。主公劉備與軍師徐庶,於下邳州牧府中,召集徐州留守文武,商議出兵討伐袁術大計。連一向駐守東海,琅琊二郡的臧霸,孫觀二將,也一並到場。
“諸位同僚,想來已知悉,我軍此次出兵淮南,已是刻不容緩!據我軍秘諜來報,袁術已在淮南召集十萬大軍,意圖強攻雲長將軍駐守的鍾離城!鍾離乃我軍進襲淮南跳板,不容有失,故庶與主公商議,我徐州軍主力,當火速馳援鍾離,與雲長將軍三萬大軍匯合,共抗袁術!”
徐庶得燭龍秘諜情報,對淮南局勢了如指掌。他也知關羽雖驍勇善戰,陳登擅長軍略,但二人三萬兵力,恐怕還是獨木難支!
“十萬大軍!?那袁術實力竟如此雄厚!我徐州軍可能與之抗衡?”
糜竺一向掌管內政後勤,對軍略一事卻知之甚少,聽到袁術竟能動員十萬大軍,不免心中惴惴不安。
“子仲兄不必驚訝,那袁術橫征暴斂,不恤民力,倉促聚集起十萬大軍,也並非不可能。隻是其每日所費糧草,恐是天文之數!僅憑淮南一地,自是難以持久!”
霍驍執掌秘諜,自然深知袁術底細,於是向糜竺出言解釋道。
“仲平將軍所言無差!袁術兵力雖廣,糧草卻難以持久,且軍中大多為烏合之眾。袁術倒行逆施,軍心民心盡失,這十萬大軍,也未必會為其效死力!反觀我徐州軍,兵力雖寡,卻操練得法,熟於戰陣,兩者不可同日而語!此役我與主公,將率援軍三萬,馳援鍾離,與雲長將軍合兵六萬,共破袁術!”
徐庶微笑道,仿佛已是成竹在胸。
還未等徐庶話音落地,張飛就大大咧咧道:
“大哥,二哥上次率軍三萬,便讓那紀靈麾下六萬大軍,龜縮淮南,不敢相爭!如今我軍有六萬之眾,破袁術十萬足矣!俺願隨大哥,軍師前往,親手取下那逆賊袁術狗頭!”
劉備聞三弟所言,笑道:
“翼德不可急躁,討伐袁術事關重大!我軍此次精銳盡出,你與仲平,皆隨我與軍師出征,此戰定要畢其功於一役,覆滅袁術!”
張飛聽聞有仗可打,自是興奮不已,哈哈大笑道:
“二哥在淮南建功,讓俺心癢難耐,此役俺定要與大哥,二哥並肩破敵,大戰一場!”
霍驍聽聞主公點將之意,心中也激動萬分。攻下淮南,再取廬江,己方便可擴張勢力,與江東孫策劃江而治!
即便曹老板再起事端,待己方實力大增,也與曹軍有正麵一戰之力!況且曹老板當下,因河內之事,已與袁紹交惡,恐怕曆史上的官渡一役,也遲早到來。此時攻伐袁術,奪取江淮之地,正是大好時機!
聽聞主公此言,場內諸將皆是興奮不已。
長史陳珪卻一向老成持重,他出言道:
“主公,軍師,我方此前上書朝廷,約曹操共討袁術。為何袁術這十萬大軍,並未分兵防禦曹操,皆與我方相爭?難道曹操失約,並未出兵?”
劉備與徐庶對望一眼,答道:
“漢瑜有所不知!曹操此次倒並未推脫,據秘諜迴報,其已出兵八萬,兵臨汝南,但卻遲遲並未攻打袁術!我與軍師計議,恐是曹操有意拖延,意圖讓袁術先與我軍相爭,消耗兵力,減輕其汝南方向壓力!”
陳珪皺眉道:
“若曹操有此詭計,我軍豈非為他人作嫁衣?”
徐庶笑道:
“漢瑜大人多慮了,那曹操雖詭計多端,但其乃朝廷司空,位列三公。討伐偽帝袁術,宣揚漢室威嚴,正可固其威信,助長其手中天子之勢,曹操絕不會一直袖手旁觀!若庶所料無差,隻要我軍出兵淮南,其必不甘讓主公拔得頭籌,定也會出兵攻打汝南!如今主公與曹操,雖雙方互相牽製,卻可令那袁術束手束腳,被迫分兵應對!”
霍驍對此,也是心中了然,他說道:
“元直軍師所言甚是!那袁術雄踞豫,揚二州,經營多年,據我軍秘諜探明,其全部軍力恐不下二十萬!不但實力遠在我軍之上,那曹孟德恐怕都望塵莫及,如今天下諸侯,恐怕隻有其兄河北袁紹,能穩壓其一頭!討伐袁術,若要萬無一失,恐需多家攜手,群起而攻之!”
劉備對霍驍此言,頗為讚許,道:
“仲平之言,甚合我心!袁術背漢自立,謀逆稱帝,已是罪不容誅。曹操驕橫跋扈,挾天子以令諸侯,袁曹二人皆為我大敵!但事有輕重緩急,我欲先討袁術,日後再與曹操相爭!此次出兵,幹係重大,劉備就仰賴諸公了!”
“請主公(大哥)下令!”堂下眾文武齊聲應道。
劉備眼中神采奕奕,肅然下令道:
“好!曹操詭計多端,不得不防!宣高(臧霸),仲台(孫觀),你二人繼續固守東海,琅琊,防備兗州於禁,昌豨,若徐州境內有變,更要及時馳援,不得有誤!”
臧霸,孫觀自歸降以來,率兩萬原泰山軍鎮守二郡,與劉備心腹簡雍,孫乾親密合作,將東海,琅琊治理得井井有條,頗受劉備信賴。
當下臧霸出言道:“我與仲台受主公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必為主公守好徐州門戶,除死方休!”
孫觀也慨然允諾:“主公放心,我與宣高大哥,必固守徐州,人在城在!”
劉備溫言撫慰道:“有宣高,仲台二位將軍在,我徐州無憂矣!”
隨即又對陳到,糜竺等人道:
“叔至(陳到),你率軍一萬,駐守下邳,與宣高,仲台互成掎角之勢,策應徐州各地!子仲(糜竺),漢瑜(陳珪),你二人執掌徐州政事,繼續招納新兵,擴充我軍實力!長文(陳群)你負責軍需事宜,為我軍籌措糧草,運往淮南前線,不得有誤!”
陳到,糜竺,陳珪,陳群四人,皆拱手領命。
布置完徐州“大後方”,劉備這才繼續下令道:
“元直,翼德,仲平,你三人隨我起兵三萬,出征淮南,馳援雲長!此役事關我漢室威嚴,袁術大逆不道,篡漢稱帝,罪不容誅!此次我軍精銳盡出,定要將其徹底覆滅!諸位皆為漢室忠臣,望諸公各司其職,助我劉備一臂之力!劉備在此代大漢朝廷,代天子,拜托諸位了!”言畢,劉備拱手施禮,以示其誠!
“諾!”堂下文武紛紛拱手迴禮,轟然允諾道。
三日之後,大漢左將軍,皇叔劉備,自徐州起兵,率三萬精銳主力,前往淮南鍾離,與關羽匯合。而小沛呂布,也依照前約,以大漢平東將軍名義,率大將張遼,秦宜祿,統帥五千並州鐵騎為偏師,協助劉備討伐逆賊袁術!並留萬餘步軍,以高順為主將,成廉為副將,謀士陳宮輔佐,三人一齊鎮守小沛!
此外,果如徐庶所料,待劉備,呂布二人起兵,曹操也以大漢司空名義,率八萬曹軍,進襲袁術治下豫州大郡汝南!
“仲家帝”袁術登基不過月餘,已是“惡名”昭著,領地四處“起火”。袁術雖在汝南,淮南等地經營多年,根深蒂固,但近年來其壓榨民力,大肆修建宮室樓閣,民眾早已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自袁術稱帝後,更是驕奢淫逸,苛捐雜稅不斷,竟導致領內這富庶之地,出現民眾凍餓而死,以人為食的慘狀!(史載:“術既稱帝,淫侈滋甚,媵禦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對這一切,四世三公,高高在上的袁家嫡子,自然並不放在心上。其聽聞曹操,劉備,呂布等人來攻,也並不意外,但江東孫策來信怒罵,撕毀盟約,更進兵丹陽,卻令其暴跳如雷!
“孫策小兒,安敢叛朕!當年朕念其孤苦,收在軍中。近年更對其甚是倚重,命其征討江東之地。如今孫策小兒羽翼漸豐,竟忘恩負義,奪我城池!?來人,朕誓要發兵江東,殺此無義家奴!”
袁術完全忘了自己私匿玉璽不還,刻薄寡恩的往事,咬牙切齒怒罵道。
“陛下不可!江東孫策此時不足為慮,我軍在丹陽兵力不多,難以堅守。即便南下渡江,出兵丹陽,恐怕已於事無補!如今曹操,劉備,呂布皆來勢洶洶,三方軍力強大,不下於我軍,陛下萬勿等閑視之,當速速安排大將禦敵!”
袁術謀士楊弘,連忙進言道。
“如此,就讓那孫策小賊,再苟活幾日!傳朕旨意,命大將軍張勳,率兵六萬,堅守汝南,不得出城與曹操交戰!命車騎將軍紀靈,率十萬大軍,進攻鍾離關羽!征南將軍劉勳,率軍四萬,先行駐守廬江,防備孫策,另命其為救應使,隨時率兵援助張勳,紀靈二人!”
袁術滿臉戾氣,接連下令道。
“諾!”楊弘與左右近侍,皆不敢違背。
袁術雖狂妄,卻也並非白癡,他深知自己一旦稱帝,曹操,劉備等人必定前來討伐!但他自認兵精糧足,實力雄厚,早與楊弘定計:先防守曹操,優先擊破兵力較弱的劉備,呂布二人,再集中重兵,迴軍消滅曹操,覆滅許都朝廷,便是“仲家帝”袁術的如意算盤!
下章預告“再戰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