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乾清宮,崇禎靜坐於書案前,輿圖鋪展在眼前,紅藍標記點綴其間,代表各地糧倉的分布規劃。他輕敲桌麵,思索片刻後,召集了戶部葉知秋與玄衛王安入宮。


    “葉愛卿,朕命你親自負責糧倉儲備係統的全麵推行,”崇禎緩緩開口,目光堅定,“從河南開始,將試點經驗推廣到全國,設立三層儲備模式:鄉糧倉、州糧倉與國庫直轄倉。”


    葉知秋微微躬身,雖有遲疑,還是應道:“陛下,糧倉係統雖然益處明顯,但地方士紳可能會以‘土地調配’為由進行抵製。畢竟,糧倉占地會觸及他們的利益。”


    “士紳的利益不能淩駕於百姓生存之上。”崇禎語氣冷冽,“王安,玄衛的任務是確保地方士紳不敢有任何阻撓。必要時,可以直接查封。”


    王安單膝跪地,低聲應道:“臣遵旨。”


    消息傳至地方,河南某州的士紳率先發難。他們串聯地方官員,以“糧倉選址不當,影響村莊水利”為借口,試圖拖延工程進度。


    “這些糧倉最終是為官府服務,與百姓無關!”一名士紳在集會上大聲煽動,“他們占我們的地,卻從不問我們的死活!”


    消息很快傳到崇禎耳中。他冷笑一聲:“這些人果然還是要靠雷霆手段解決。”隨即命令玄衛迅速出動,查封了數名帶頭鬧事的士紳私宅,搜出他們蓄意破壞糧倉計劃的證據。


    次日,玄衛在該州張貼告示,公開士紳的罪行,並宣布查獲的糧食將充入新建的鄉糧倉,供受災村莊優先使用。這一舉動震懾了其他地方的士紳,同時也安撫了百姓的情緒。


    不久後,全國第一批國庫直屬糧倉在河南開倉運行。葉知秋親自前往視察,身著便服,與前來領取救濟糧的村民交談。


    一位麵容消瘦的老農激動地拉住崇禎的手:“大人,這糧倉可救了咱們全村的命啊!再也不用擔心收成不好吃不上飯了!”


    葉知秋輕輕拍了拍老人的肩膀,溫聲說道:“隻要大家齊心協力,這些糧倉就是你們生活的保障。”


    為了提高糧倉係統的經濟效益,崇禎命戶部推出“糧票”製度。村民可以通過糧票換取糧食,也可在特定商貿場所使用。


    葉知秋在朝會上提出此項措施後,部分頑固派官員強烈反對,認為此舉會“擾亂經濟秩序”。


    崇禎掃視群臣,緩緩說道:“大明的經濟秩序不是士紳和權貴的壟斷,而是百姓的福祉。朕不會允許任何人妨礙糧倉改革的推進。”


    隨著糧倉係統的逐步完善,各地糧食儲備顯著增加,糧價波動趨於平穩。一些受到災害影響的地區迅速恢複了生產。


    崇禎在朝會上宣布:“全國糧倉儲備係統的目標不僅是應對天災,更是為大明的長治久安奠定基礎。任何阻礙此計劃者,皆以國法論處!”


    一個陰沉的清晨,乾清宮內彌漫著壓抑的氣息。崇禎站在書案前,手中拿著一份由玄衛傳來的緊急密報。他眉頭緊鎖,目光落在文中顯眼的幾個字:“後金大股軍隊集結邊疆,意圖不明。”


    “陛下,這些情報顯示,後金已經調動了兩萬精銳騎兵至遼東邊界附近,糧草供應充足,疑似為長期駐紮做準備。”王安站在一旁,語氣低沉。


    “長期駐紮?”崇禎喃喃重複,心中迅速推演各種可能性。他抬起頭:“這不是普通的邊防調整,他們在試探我們,或者……準備大規模進犯。”


    早朝上,崇禎將邊疆情報展示給群臣,試探敵情的意圖立刻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錢謙益拱手說道:“陛下,後金軍隊雖集結,但並未越境。我大明剛剛經曆改革,國庫資金緊張,實不宜輕舉妄動。臣建議,以邊防穩固為主,不應主動挑起衝突。”


    “錢大人此言有理,但若敵軍趁虛而入,後果如何?”兵部尚書程靖出列反駁,“陛下,臣以為,應先發製人,調動精銳,主動出擊,震懾敵軍。”


    “主動出擊?”錢謙益冷笑,“大明此時內憂未除,貿然對外,隻會兩麵受敵!”


    一時間,朝堂上爭執不休,各派意見針鋒相對。


    崇禎靜靜聽著朝堂的爭論,目光平靜,但內心卻在迅速權衡。他清楚,後金此舉很可能是試探大明邊防的反應。如果應對失當,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危機。


    片刻後,他緩緩起身,聲音低沉卻擲地有聲:“敵未動,我不動。若敵動,我必先動!”


    他掃視朝堂,語氣淩厲:“朕不會讓邊疆百姓再受戰火荼毒。立即命遼東總兵加強防禦,調動精銳騎兵布防要地。同時,玄衛要深入後金內部,探明他們的真實意圖。”


    兵部尚書躬身道:“臣即刻著手調動兵力,確保遼東邊防萬無一失!”


    在遼東,邊防軍已經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將領楊鎮峰在大營中召開緊急會議,他身著盔甲,滿臉肅穆,指著地圖上的關鍵據點說道:“敵軍若從此地突襲,我軍必須用最快速度合圍,否則平原地帶難以防守。”


    “可若他們分兵佯攻,我們的防禦線會被拉長,無法兼顧。”副將提出擔憂。


    楊鎮峰沉思片刻,拳頭猛然砸在桌案上:“不論敵軍計策如何,守住要塞就是我們的底線!”


    就在此時,探馬急報:“敵軍數百人逼近邊界,但未越界,似在試探我軍反應。”


    “試探?”楊鎮峰冷笑,“既然他們想試探,那就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他立刻下令,調動精銳騎兵布置伏擊陣,一旦敵軍挑釁,立刻反擊。


    與此同時,玄衛的密探深入後金腹地,以商人身份潛入敵軍駐紮的營地。夜晚的敵營中,火光搖曳,士兵們的笑聲隱約傳來。


    “聽說了嗎?大明的邊疆防守不堪一擊,咱們主帥說,再給他們點壓力,遲早能讓他們自動退讓。”


    “這次糧草準備得這麽足,看來是打算長久對峙啊。”


    密探將這些信息一一記錄下來,並注意到敵營內多處新建的糧倉,顯然為長期駐紮做了充分準備。


    情報送迴京城後,崇禎在乾清宮的書案前看著玄天策的最新分析圖,心中已有定論:“他們不僅僅是在試探,而是為一場持久戰做準備。”


    崇禎意識到,邊疆的緊張局勢不僅是軍事問題,大明的糧倉儲備係統此刻成了穩定局勢的關鍵。


    “若糧草充足,軍隊可鎮守邊疆;若糧草短缺,敵軍必趁虛而入。”崇禎對次輔陳子敬說道,“邊疆的糧倉必須優先擴建,任何延誤,嚴懲不貸!”


    “陛下,臣明白。”陳子敬滿臉凝重,立即調動人手,將各地儲備糧迅速調往邊疆。


    雖然邊疆局勢暫時被控製,但崇禎心中明白,後金的行動不過是開始。一場更大的挑戰正在醞釀,而他必須在確保改革穩定的同時,做好迎接外敵入侵的準備。


    他站在乾清宮的窗前,目光深邃:“內憂已現端倪,外患亦步步緊逼。大明,絕不能倒在這個關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巴超酷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巴超酷的並收藏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