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商貿政策的阻力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 作者:泥巴超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外晨光熹微,殿內卻劍拔弩張。昨日的朝議因財政危機而戛然而止,今日崇禎召集滿朝文武,準備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他環顧四周,目光從每一張麵孔上掠過。或是臉色凝重,眼中隱有疑慮;或是嘴角微微緊抿,似乎在暗自戒備;還有依舊站在一旁的,冷眼旁觀,嘴角帶著意味不明的笑意。
崇禎緩緩起身,聲如洪鍾:“國庫空虛,邊疆急需,朕已思索良久。依靠現有稅賦,已無可能解決當下困局。唯一的出路,是開源——開放更多沿海港口,減少商人關稅,鼓勵海貿發展,以此增加稅收,激活經濟。”
他話音剛落,大殿內便如炸開了鍋。
“陛下,此策不可行!”錢謙益第一個站出,神色激動,“沿海商貿固然可以增加稅收,但也會帶來外族文化的衝擊,破壞地方秩序!陛下,眼下危機重重,斷不可因一時之利而損我大明根基!”
“正是如此!”顧時康接道,神情鄭重,“開放港口將導致地方士紳失去對糧食和商品的控製權,甚至可能引發物價波動,百姓生活更會雪上加霜。”
其他朝臣紛紛附和,聲音此起彼伏。
“商貿雖利,卻非長久之策。舍本逐末,隻會動搖國本!”
“沿海開放,豈不是任由商人作亂?他們貪婪無度,必將擾亂社會秩序!”
“陛下,臣等懇請三思!”
崇禎眉頭微蹙,目光冷冷掃視這些反對者。他在心中再次催動“心鏡術”,洞察眾人的真實情緒。
錢謙益的內心湧動著複雜的念頭:“若商貿開放,地方士紳的經濟權力必受影響,東林黨在地方的根基也將動搖。絕不能讓皇帝輕易推行此策!”
而顧時康內心的焦慮則更為直接:“港口開放會削弱士紳對商品市場的壟斷權,士紳派的支持者恐怕會因此倒向朝廷。我必須想辦法阻止!”
至於那些附和者,大多心懷僥幸。他們或是擔憂自己在地方上的利益受損,或是單純為了站隊反對皇帝的改革。
崇禎看透了他們的虛偽,心中冷笑。他清楚,這些人的反對並非出於真心為國,而是為自己的小算盤。他沉聲開口,打斷了眾人的喧囂:“你們隻看到阻力,卻不願去找解決之道。這便是我大明朝堂的現狀嗎?”
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崇禎繼續道:“朕問你們,若無商貿開放,國庫空虛如何解決?增稅你們不許,削減開支你們也反對。難道要等著大明江山斷送在你們手裏?”
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寒意,殿中一片死寂。周延儒張了張嘴,卻不敢輕易接話。
崇禎沒有等待他們迴應,而是繼續說道:“朕並非要全麵開放沿海,而是試點。廣東、福建、江浙三地,先行開放港口,降低商稅,以此觀察效果。這三地皆為沿海重鎮,若能成功,國庫便有望緩解,百姓負擔亦可減輕。”
錢謙益神色微變,連忙開口:“陛下,試點雖比全麵開放穩妥,但仍需謹慎——”
“朕已決定!”崇禎果斷打斷,語氣不容置疑,“試點區域,朕會派人全程監管,絕不允許任何擾亂秩序之事發生。至於效果如何,半年後自見分曉。”
他的目光掃過錢謙益與顧時康,帶著一絲警告的意味:“若有誰繼續阻撓,便是與大明為敵!”
眾臣低頭沉默。崇禎知道,他們表麵順服,內心卻未必完全認同。但試點政策已定,他們即使不滿,也隻能暫時按兵不動。
退朝後,崇禎召見了玄衛首領王安。王安低頭聽命,神色冷峻:“陛下,有何吩咐?”
“盯緊東林黨和士紳派的動作。”崇禎冷冷道,“試點計劃會觸及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會輕易作罷。任何試圖阻撓之人,無論地位高低,皆立刻上報!”
“臣明白。”王安拱手,沉聲應道。
“此外,派人秘密前往試點地區,提前與地方官府接洽,務必保證試點政策的落實。”崇禎補充道,“朕絕不容許此策在開始之前就被扼殺。”
王安領命退下,崇禎站在窗前,望著外麵的天光。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試點政策的推行將迎來更多反對與挑戰,但他已經沒有退路。
“沿海商貿與財政困局,是大明的生死攸關之事。”崇禎在心中低語,“若連這都無法推動,朕又如何逆天改命?”
窗外陽光漸漸灑滿紫禁城,但崇禎的心中卻清楚,這條路才剛剛開始,而前方的風暴,也將更加猛烈。
退朝後,乾清宮內燈火通明。崇禎站在巨大的輿圖前,雙手負於身後,目光凝視著標注著廣東、福建、江浙的幾個點位。這些地方既是大明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也是權貴勢力最盤根錯節之地。
“王安。”崇禎低聲喚道,玄衛首領立刻從陰影中現身,低頭拱手:“臣在。”
“朕要你派出精銳玄衛,分赴三地,秘密調查地方官府與士紳的關係。務必摸清他們可能的阻撓手段。”崇禎語氣平靜,但透著不容抗拒的威嚴,“尤其是地方糧商、鹽商的動向,他們與朝中士紳聯係最為密切。”
“臣明白。”王安點頭,目光中閃過一抹冷光,“臣將安排最可靠的人手,若有阻礙,絕不姑息。”
崇禎略一點頭,又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安排玄衛內部建立一支‘試點專員’隊伍,由朕直接指揮。這些人將作為朝廷代表,直接監督試點計劃的推行。他們不僅要與地方官府對接,還要直接聯係商人和民眾,確保政策能夠落到實處。”
王安應聲領命,轉身隱入黑暗。
崇禎目光一沉,轉而吩咐貼身宦官王承恩:“傳旨給楊時年,讓他起草細致的商貿細則和港口稅收減免方案,務必在五日內完成,並與戶部尚書陳子敬協同擬定試點地區的物資調配計劃。”
“陛下,若地方士紳反彈過於激烈,是否需要暫緩——”王承恩試探性地問道。
“無需!”崇禎語氣果斷,目光銳利如刀,“試點開放是定局,誰敢拖延,朕便直接治他的罪。”
王承恩聞言,立刻低頭應是。
崇禎揮退所有人,獨自站在輿圖前。夜風透過窗欞吹來,卷起燭火,映照在他嚴峻的臉龐上。他心中清楚,這項政策不僅會觸動地方士紳的利益,也會激怒朝中東林黨和保守派,但他別無選擇。
“阻力越大,證明方向越正確。”崇禎喃喃自語,語氣中多了一份冷冽,“朕會用行動告訴所有人,誰才是真正掌握大明未來的人。”
他環顧四周,目光從每一張麵孔上掠過。或是臉色凝重,眼中隱有疑慮;或是嘴角微微緊抿,似乎在暗自戒備;還有依舊站在一旁的,冷眼旁觀,嘴角帶著意味不明的笑意。
崇禎緩緩起身,聲如洪鍾:“國庫空虛,邊疆急需,朕已思索良久。依靠現有稅賦,已無可能解決當下困局。唯一的出路,是開源——開放更多沿海港口,減少商人關稅,鼓勵海貿發展,以此增加稅收,激活經濟。”
他話音剛落,大殿內便如炸開了鍋。
“陛下,此策不可行!”錢謙益第一個站出,神色激動,“沿海商貿固然可以增加稅收,但也會帶來外族文化的衝擊,破壞地方秩序!陛下,眼下危機重重,斷不可因一時之利而損我大明根基!”
“正是如此!”顧時康接道,神情鄭重,“開放港口將導致地方士紳失去對糧食和商品的控製權,甚至可能引發物價波動,百姓生活更會雪上加霜。”
其他朝臣紛紛附和,聲音此起彼伏。
“商貿雖利,卻非長久之策。舍本逐末,隻會動搖國本!”
“沿海開放,豈不是任由商人作亂?他們貪婪無度,必將擾亂社會秩序!”
“陛下,臣等懇請三思!”
崇禎眉頭微蹙,目光冷冷掃視這些反對者。他在心中再次催動“心鏡術”,洞察眾人的真實情緒。
錢謙益的內心湧動著複雜的念頭:“若商貿開放,地方士紳的經濟權力必受影響,東林黨在地方的根基也將動搖。絕不能讓皇帝輕易推行此策!”
而顧時康內心的焦慮則更為直接:“港口開放會削弱士紳對商品市場的壟斷權,士紳派的支持者恐怕會因此倒向朝廷。我必須想辦法阻止!”
至於那些附和者,大多心懷僥幸。他們或是擔憂自己在地方上的利益受損,或是單純為了站隊反對皇帝的改革。
崇禎看透了他們的虛偽,心中冷笑。他清楚,這些人的反對並非出於真心為國,而是為自己的小算盤。他沉聲開口,打斷了眾人的喧囂:“你們隻看到阻力,卻不願去找解決之道。這便是我大明朝堂的現狀嗎?”
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崇禎繼續道:“朕問你們,若無商貿開放,國庫空虛如何解決?增稅你們不許,削減開支你們也反對。難道要等著大明江山斷送在你們手裏?”
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寒意,殿中一片死寂。周延儒張了張嘴,卻不敢輕易接話。
崇禎沒有等待他們迴應,而是繼續說道:“朕並非要全麵開放沿海,而是試點。廣東、福建、江浙三地,先行開放港口,降低商稅,以此觀察效果。這三地皆為沿海重鎮,若能成功,國庫便有望緩解,百姓負擔亦可減輕。”
錢謙益神色微變,連忙開口:“陛下,試點雖比全麵開放穩妥,但仍需謹慎——”
“朕已決定!”崇禎果斷打斷,語氣不容置疑,“試點區域,朕會派人全程監管,絕不允許任何擾亂秩序之事發生。至於效果如何,半年後自見分曉。”
他的目光掃過錢謙益與顧時康,帶著一絲警告的意味:“若有誰繼續阻撓,便是與大明為敵!”
眾臣低頭沉默。崇禎知道,他們表麵順服,內心卻未必完全認同。但試點政策已定,他們即使不滿,也隻能暫時按兵不動。
退朝後,崇禎召見了玄衛首領王安。王安低頭聽命,神色冷峻:“陛下,有何吩咐?”
“盯緊東林黨和士紳派的動作。”崇禎冷冷道,“試點計劃會觸及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會輕易作罷。任何試圖阻撓之人,無論地位高低,皆立刻上報!”
“臣明白。”王安拱手,沉聲應道。
“此外,派人秘密前往試點地區,提前與地方官府接洽,務必保證試點政策的落實。”崇禎補充道,“朕絕不容許此策在開始之前就被扼殺。”
王安領命退下,崇禎站在窗前,望著外麵的天光。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試點政策的推行將迎來更多反對與挑戰,但他已經沒有退路。
“沿海商貿與財政困局,是大明的生死攸關之事。”崇禎在心中低語,“若連這都無法推動,朕又如何逆天改命?”
窗外陽光漸漸灑滿紫禁城,但崇禎的心中卻清楚,這條路才剛剛開始,而前方的風暴,也將更加猛烈。
退朝後,乾清宮內燈火通明。崇禎站在巨大的輿圖前,雙手負於身後,目光凝視著標注著廣東、福建、江浙的幾個點位。這些地方既是大明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也是權貴勢力最盤根錯節之地。
“王安。”崇禎低聲喚道,玄衛首領立刻從陰影中現身,低頭拱手:“臣在。”
“朕要你派出精銳玄衛,分赴三地,秘密調查地方官府與士紳的關係。務必摸清他們可能的阻撓手段。”崇禎語氣平靜,但透著不容抗拒的威嚴,“尤其是地方糧商、鹽商的動向,他們與朝中士紳聯係最為密切。”
“臣明白。”王安點頭,目光中閃過一抹冷光,“臣將安排最可靠的人手,若有阻礙,絕不姑息。”
崇禎略一點頭,又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安排玄衛內部建立一支‘試點專員’隊伍,由朕直接指揮。這些人將作為朝廷代表,直接監督試點計劃的推行。他們不僅要與地方官府對接,還要直接聯係商人和民眾,確保政策能夠落到實處。”
王安應聲領命,轉身隱入黑暗。
崇禎目光一沉,轉而吩咐貼身宦官王承恩:“傳旨給楊時年,讓他起草細致的商貿細則和港口稅收減免方案,務必在五日內完成,並與戶部尚書陳子敬協同擬定試點地區的物資調配計劃。”
“陛下,若地方士紳反彈過於激烈,是否需要暫緩——”王承恩試探性地問道。
“無需!”崇禎語氣果斷,目光銳利如刀,“試點開放是定局,誰敢拖延,朕便直接治他的罪。”
王承恩聞言,立刻低頭應是。
崇禎揮退所有人,獨自站在輿圖前。夜風透過窗欞吹來,卷起燭火,映照在他嚴峻的臉龐上。他心中清楚,這項政策不僅會觸動地方士紳的利益,也會激怒朝中東林黨和保守派,但他別無選擇。
“阻力越大,證明方向越正確。”崇禎喃喃自語,語氣中多了一份冷冽,“朕會用行動告訴所有人,誰才是真正掌握大明未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