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堂的氣氛逐漸發生變化。自頑固派陰謀敗露以來,崇禎以雷霆手段清除了一批阻礙改革的舊派勢力,同時通過一係列精密的人事調整,將更多的新生代官員推向權力中心。


    清晨,禦書房內,崇禎召集內閣成員進行一次秘密議事。


    “東林黨與宦官派的核心勢力已然動搖,但朕要的是徹底的變革。”他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的每一人,“朝堂需要新的血液,地方需要執行力更強的能臣。接下來,朕要將改革深入到人事領域。”


    戶部尚書首先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新生代官員在地方已經展現出非凡的執行力,若能進一步參與朝廷決策,改革之路必然更加穩固。”


    “不錯。”禮部尚書也附和道,“尤其是葉知秋等人,已成為地方治理的典範。他們不僅讓兩廣局勢穩定,還贏得了百姓的支持。”


    崇禎點頭,隨即拿出一份奏折,指著幾個人名說道:“這幾人,朕打算調迴京城,你們分別補充內閣和六部的空缺。”


    “這是個大手筆。”陳子敬看了一眼名單,眼中透出幾分驚訝,“這些人多數都是寒門出身,他們的能力雖毋庸置疑,但恐怕會遭到朝中舊派的反對。”


    “反對?”崇禎冷笑,“朕已經給過他們機會,但他們選擇站在改革的對立麵。既然如此,他們就不再有資格影響朝廷決策。”


    話音剛落,整個禦書房內頓時寂靜無聲。


    數日後,一道道任命文書自紫禁城發出,傳遍地方。


    “葉知秋調任戶部尚書,負責全國稅製改革的執行和協調。”


    “張子嶽升任兵部侍郎,統領邊防軍務。”


    “陳子敬調任內閣次輔,協助陛下處理政務。”


    這些新生代官員的調動,標誌著改革派從地方邁向中央,直接參與朝廷核心決策。


    消息傳開後,不少舊派官員私下竊語。


    “陛下這是要扶持這些新人,徹底替代我們了!”一名東林老臣憤然說道。


    “還能怎麽辦?頑固派失敗後,我們連反對的底氣都沒有。”另一人歎息,“隻能看著他們登上朝堂。”


    盡管怨聲載道,但舊派勢力已是大勢已去,難以再興風作浪。


    新生代官員的上任迅速展現了他們的執行力和影響力。


    在戶部,葉知秋以強硬的手段清理賬目,將一批隱瞞地方賦稅的官員直接革職,挽迴了巨額損失。他還組織了一次全國賦稅數據的重新審查,為改革提供了精準的依據。


    在兵部,張子嶽帶領軍隊巡視邊疆,修繕了數十年未曾整修的防禦工事,穩定了邊境局勢。


    在內閣,陳子敬則以高效的決策和無懈可擊的邏輯贏得了內閣大臣們的認可,逐漸成為崇禎最重要的心腹之一。


    朝堂上,這些年輕人以銳氣和才幹迅速站穩腳跟,逐漸形成了一股改革的核心力量。


    皇城的權力中樞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生代官員的崛起和崇禎的強力推動,讓東林黨和宦官派的舊勢力接連失利。頑固派失去核心領袖後,這些舊勢力如同散落的沙礫,但他們並未完全放棄掙紮。


    在京城一處隱秘的府邸內,幾名東林黨餘黨和宦官勢力的代表再次聚首。


    “葉知秋、張子嶽這些小輩不過是些乳臭未幹的年輕人,憑什麽接管朝廷要務?”一名東林黨官員氣憤地拍桌說道,“陛下居然將如此重任交給他們,這是對我們的羞辱!”


    宦官趙錦端起茶盞,眼中閃過一抹陰冷:“的確,陛下是決心扶持新生代,但這些年輕人不可能毫無破綻。他們的經驗不足,政策執行中一定會留下漏洞,我們可以從中挑刺。”


    “你是說,要讓他們自己犯錯,然後借機反撲?”另一人問道。


    “沒錯。”趙錦點頭,“朝廷的運轉複雜至極,那些年輕人根本不可能麵麵俱到。隻要他們在某些關鍵事務上失誤,我們就能抓住機會,重新奪迴話語權。”


    東林黨一人略顯擔憂地說道:“陛下對他們的信任如此之高,即便出現失誤,陛下恐怕也不會輕易改變立場。”


    趙錦冷笑道:“那就讓地方出問題。隻要改革在地方引發混亂,陛下不得不重新依賴我們這些‘老臣’。”


    幾日後,東林黨和宦官勢力的殘餘勢力開始暗中活動。他們選擇從距離京城較遠的幾個地區下手,通過買通地方官吏和士紳,散布針對新政的謠言,試圖挑動百姓的不滿。


    在北方的一個州縣,謠言悄然流傳:“朝廷的新稅製是為了搜刮更多的錢,根本不會減免賦稅。這些年輕官員根本不懂得地方百姓的苦難。”


    與此同時,一些士紳暗中煽動百姓罷工、鬧事,甚至拒絕繳納賦稅。地方出現的小範圍騷亂迅速蔓延,引起了部分中立官員的關注。


    “這些騷亂雖然規模不大,但會對改革的執行造成極大阻礙。”一名支持新政的官員擔憂地說道。


    “這些騷亂背後顯然有人在推動。”葉知秋收到消息後,迅速展開調查。他深知,如果不能迅速平息這些事件,不僅會影響改革進程,更會給頑固派提供反擊的借口。


    為了控製局勢,葉知秋親自派遣調查小組前往騷亂地區,徹查謠言和幕後推手的來源。同時,他迅速調配一支由新政支持者組成的地方官員隊伍,直接進入騷亂核心地區,與百姓溝通。


    在北方某縣,一名新生代官員當著村民的麵說道:“百姓們,朝廷的新稅製已經明文規定減免賦稅,過去那些壓在你們身上的負擔將會被清除。如果有人告訴你們改革是為了掠奪,那他就是在欺騙你們。”


    “但那些官差還是來收錢了啊!”一名村民不滿地喊道。


    “那些是貪汙犯,是背叛了朝廷的人。你們的總督大人已經命令,所有隱瞞新政的地方官吏都將被嚴懲!”他揚起一卷卷宗,展示了已經查處的地方貪官名單。


    村民們麵麵相覷,不少人開始動搖。


    與此同時,玄衛的密探迅速查出了幕後推動者的名單,包括數名買通地方士紳的東林黨餘黨和宦官派成員。這些人被當場抓獲,並由當地官府公開審判。


    隨著地方動亂被迅速平息,東林黨和宦官派的陰謀徹底敗露。玄衛提交的情報被呈至崇禎的案頭,詳細記錄了這些人從策劃到執行的所有細節。


    “陛下,這是他們最後的掙紮。”王安說道,“但他們的動作已經太過明顯,毫無章法可言。”


    崇禎冷笑一聲:“他們以為煽動地方騷亂就能撼動朕的決心?這隻會讓他們的下場更加慘烈。”


    不久後,所有參與陰謀的士紳和官員被革職查辦,牽連的宦官勢力也遭到徹底清洗。東林黨僅存的幾名核心成員被貶斥出京,從此徹底失去了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舊派勢力的失敗進一步鞏固了新生代官員的地位。他們在地方的表現讓百姓看到了改革的成效,在朝堂的強硬態度則贏得了更多中立官員的支持。


    葉知秋在奏折中向崇禎寫道:“新老交替,乃時代必經之變革。陛下的信任與決心,已成為大明改革的定海神針。臣等必將竭盡所能,扶持新政,不負所托。”


    崇禎看著這封奏折,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頑固派的失敗不僅是一次權力鬥爭的勝利,更是新生代改革派逐漸走向權力中心的重要標誌。


    這場新老交替的背後,皇權的力量正悄然增強。


    禦書房中,崇禎看著奏報,麵露滿意之色。削弱舊派勢力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改革,更是為了讓皇權從黨派和士紳的爭鬥中解脫,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陛下,葉知秋等人表現出色,改革派的力量已成氣候。”王承恩說道,“但舊派的根基未完全拔除,仍需時間鞏固。”


    “時間?”崇禎微微一笑,“有了這些新人,時間就是朕的盟友。朕會一步步讓這些陳舊的勢力徹底退出大明的曆史舞台。”


    夜晚,紫禁城內的燈火依舊明亮。崇禎站在禦書房外,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


    “新生代官員正在成長,他們是改革的希望,也是朕的未來。”他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從未有過的自信。


    風吹過,他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無比高大。這是大明的一個新起點,也是崇禎皇權穩固的關鍵時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巴超酷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巴超酷的並收藏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