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片寧靜,唯有星光點綴著夜空。而在周延儒的府邸內,氣氛卻格外凝重。一群身著官服的官員齊聚於府中書房,燈火通明,卻低聲交談著。他們每一個人都帶著複雜的表情,既有焦慮,也有憤怒。


    周延儒坐在主位,目光冷峻,語氣壓抑著怒意:“今日朝堂上的發言,你們都聽到了。那個葉知秋,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子,竟敢在陛下麵前直指士紳的問題。這分明是要削我們的根基!”


    另一名官員點頭附和:“周大人所言極是。稅製改革若以河南、山西為試點,最終勢必擴展至全國。屆時,士紳的賦稅將大幅增加,我們的影響力也會被逐步削弱。”


    “不能坐以待斃。”周延儒冷聲說道,“陛下已經試圖以改革為由,架空我們清流。若我們再不反擊,後果不堪設想。”


    “周大人,”一名中年官員率先開口,語氣裏帶著隱隱的不滿,“陛下決意推進稅製改革,試點方案已成定局。我們之前的奏章並未改變他的決心,這樣下去,清流遲早被邊緣化。”


    “邊緣化?”另一名老臣冷笑一聲,拂袖而起,“若改革全麵推行,士紳的財權被削,我們還如何維係地方的治理?東林黨的根基,不就在地方士紳和他們的支持之上嗎?”


    這話刺中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要害。地方士紳不僅是東林黨的盟友,更是他們實際權力的延伸。如果士紳失去了對賦稅的控製權,東林黨便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


    周延儒端坐在主位,目光陰沉。他用手指輕輕敲擊桌案,書房內立刻安靜下來。沉默片刻後,他開口,語氣低沉:“稅製改革是一場針對我們的戰爭。陛下的試點看似緩和,但實則是用兩地的成效壓製我們的聲音。若我們坐視不管,清流將再無與皇權抗衡的機會。”


    另一名官員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道:“周大人,士紳的反對情緒日益高漲,尤其是河南和山西兩地。稅製改革後,他們的土地收益將大幅減少,很多人已對此表達了強烈不滿。”


    周延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士紳的不滿正是我們的機會。陛下依賴這些地方試點來推進改革,而士紳掌握著地方的資源和民心。隻要我們能聯合他們,讓試點失敗,陛下的計劃自然難以為繼。”


    另一名年輕官員皺眉:“聯合士紳雖是良策,但試點失敗如何製造?陛下已派改革派官員監督試點,玄衛又對地方士紳嚴加監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燒身。”


    周延儒冷冷一笑,低聲說道:“不需要大動作,稍作引導即可。糧倉是河南和山西的命脈,隻需讓糧倉出現管理混亂,百姓怨聲四起,便可讓朝廷的改革聲譽大受打擊。至於具體執行,就讓士紳自己解決。”


    另一名年長官員補充道:“糧倉之外,賦稅更是士紳的死穴。若我們能煽動他們以‘保護民生’為由拒絕繳納新稅,朝廷的試點將麵臨資金短缺,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打擊。”


    “拒絕繳稅?”年輕官員顯得有些猶豫,“這樣是否過於激進,容易引來朝廷的雷霆反擊?”


    周延儒擺了擺手,語氣淡定:“不是拒絕,而是拖延。拖延的理由,可以是賬目混亂,也可以是農戶減產。隻要理由充分,玄衛也難以直接追責。”


    此話一出,書房內的氣氛頓時緩和了許多。幾名官員開始紛紛補充計劃:


    “我們可以讓士紳聯合上書,以‘地方賦稅過重,百姓難堪負擔’為由請求緩行改革。”


    “在輿論上,也可暗示稅製改革不利於地方經濟,讓百姓誤以為朝廷的政策會讓他們生活更加困苦。”


    雖然討論表麵上以“維護地方穩定”為名,實際卻是要用民心來對抗皇權。一名官員低聲問道:“周大人,這些計劃雖可行,但若陛下追究,我們會否被牽連?”


    周延儒目光冰冷,聲音低沉:“我們什麽都不用親自做,隻需引導士紳去執行。玄衛再如何嚴密,也不可能找到直接證據。”


    另一名官員補充道:“如此一來,即便試點失敗,罪責也在地方士紳,與我們無關。”


    聽到這裏,書房內的人紛紛點頭稱是,氣氛也逐漸輕鬆起來。然而他們誰都沒有注意到,黑暗中有一雙眼睛正將這一切默默記錄。


    **玄衛的潛入**


    不遠處,一名身影隱藏在黑暗中,屏息靜氣地傾聽著書房內的對話。這是玄衛的一名精銳探子,經過層層偽裝,潛入了周延儒府邸,伺機獲取情報。


    探子記錄下了關鍵的內容,特別是“試點暴露問題”的計劃。他悄無聲息地退出府邸,將情報迅速傳迴玄衛指揮所。


    次日,崇禎在禦書房內接到了玄衛送來的情報。他展開文書,目光一瞬不瞬地盯著上麵的字句,眼中逐漸浮現出冷意。


    “試圖挑動地方士紳,製造試點的混亂?”崇禎冷笑一聲,語氣中透著譏諷,“東林黨果然不甘寂寞。”


    王安站在一旁,恭敬地匯報:“陛下,探子獲取的情報確鑿。周延儒正試圖聯合河南、山西的地方士紳,利用他們的反對情緒掀起試點風波。”


    崇禎沉吟片刻,在識海唿喚玄天策。他命令道:“模擬試點中的各種可能性,重點分析地方士紳的反應及其對中央權威的威脅。”


    玄天策的光幕迅速亮起,複雜的數據流轉動,最終形成一幅預測圖。屏幕上清楚地顯示,如果地方士紳的反對情緒得不到遏製,試點期間可能出現以下幾種問題:


    1. 糧倉管理混亂,影響賑災和糧食分配。


    2. 士紳煽動地方官員,激化百姓對賦稅的抵觸情緒。


    3. 中央與地方關係進一步緊張,影響改革推進。


    光幕上閃爍著警告字樣:**“若不及時幹預,地方勢力可能形成第二波反對浪潮,威脅中央權威。”**


    崇禎的目光變得更加冷冽。他緩緩合上折子,沉聲說道:“既然他們要從試點入手,朕便用試點反擊。”


    王安拱手問道:“陛下有何打算?”


    “第一,玄衛必須加強對河南、山西的監控,特別是地方士紳的動向。任有異動,立即匯報。”崇禎語氣堅定,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第二,朕要親自派出改革派的官員前往試點,監督改革的實施。葉知秋是最佳人選,他的身份和能力,正好能平衡地方與中央的矛盾。”


    “第三,展開輿論攻勢。”崇禎繼續說道,“朕要讓百姓明白,這場改革是為了他們的利益,而士紳的反對隻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讓民心站在朝廷這邊,地方的反對自然難成氣候。”


    王安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欽佩:“陛下聖明,此計必能瓦解東林黨的陰謀。”


    夜晚,崇禎獨自站在禦書房的窗前,凝視著京城的萬家燈火。他心中清楚,東林黨的密謀隻是改革阻力的一部分,更大的挑戰還在未來。


    “周延儒,你以為朕不知道你的計劃?”崇禎低聲自語,語氣中透著冰冷的威懾,“朕會讓你們明白,改革不是誰都能阻擋的。”


    窗外的燈火微微搖曳,卻映照出崇禎目光中的不屈與冷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巴超酷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巴超酷的並收藏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