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玄衛的初試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 作者:泥巴超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養心殿內,崇禎端坐在書案前,麵前是玄天策模擬的情報網絡,以及端妃供述後更新的行動方案。王承恩站在一旁,神情凝重,顯然也被複雜的局勢所震撼。
“陛下,玄衛已按照您的吩咐展開排查。”王承恩拱手說道,“臣剛收到消息,他們在端妃的密室中找到了一些新的線索。”
崇禎抬起頭,目光冷峻:“是什麽線索?”
王承恩從懷中取出一份密封的文卷,雙手呈上:“是一份隱藏得極深的名單,上麵記錄了多名朝中重臣和地方官員的名字,其中一些人,與魏忠賢生前關係匪淺,但部分名字卻出人意料。”
崇禎接過文卷,緩緩展開,燭光下,名單上的名字清晰可見。每一個名字都像是一枚重磅炸彈,砸在朝堂與大明政局的脆弱平衡上。
“李邦華、黃道周……”李辰低聲念著名單上的名字,眉頭越皺越緊。
“李邦華,”王承恩試探著說道,“如今擔任內閣次輔,本就是東林黨的人。怎麽會與餘黨牽連?”
崇禎的手指輕輕敲擊書案,目光深邃:“偽造的可能性不大。端妃的密室隱藏得極為隱秘,且玄衛確認過,名單上的墨跡已經存在許久,與魏忠賢時代的筆跡吻合。”
他將文卷放下,冷冷說道:“若這份名單屬實,那麽魏忠賢餘黨的影響遠比朕想象得更深。東林黨與宦官派的鬥爭隻是表麵,真正隱藏在底層的,是一種更危險的利益鏈條。”
“陛下,”王承恩遲疑片刻,低聲問道,“是否立即將名單上的人逐一調查,甚至直接拿下?”
“不急。”崇禎擺了擺手,語氣平靜卻充滿寒意,“這些人若真是餘黨的同黨,輕舉妄動隻會打草驚蛇。朕需要的不是匆忙的清算,而是掌握他們所有的聯係,將背後的勢力一網打盡。”
他起身走到窗邊,望向漆黑的夜空,聲音低沉:“讓玄衛繼續深挖,尤其是名單上的地方官員。地方的動靜,往往能更早反映出他們的真實企圖。”
玄衛的行動迅速展開。名單上的幾名地方官員成了重點目標,他們的日常行蹤、資金流向、上下級關係網,全部被秘密監控。與此同時,玄衛的一小隊人馬奉命返迴端妃的密室,對每一處細節進行更深入的排查。
幾天後,玄衛的統領王安親自帶著一份報告進入養心殿。他單膝跪地,將一份詳細的情報呈上:“陛下,這是關於名單中幾位地方官員的調查結果。”
崇禎接過報告,目光快速掃過上麵的內容。名單上的幾位地方官員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在任期內大幅增加了對某些特定商賈的支持,例如優先審批倉儲、運輸許可,甚至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官倉物資。而這些商賈,最終都能與陳正豐的綢緞行產生聯係。
“果然是一張網。”崇禎將報告放下,冷笑道,“他們通過地方官員將利益輸送到商賈,再由商賈向餘黨提供支持。這種網絡,朕絕不能容忍。”
“王安,”崇禎目光一轉,語氣淩厲,“派玄衛繼續深挖陳正豐的賬目和物流記錄,找出每一筆資金的流向。地方官員的調查暫時按住,尤其是那些表麵上站在東林黨陣營的,朕要知道他們到底扮演了什麽角色。”
“微臣明白。”王安低頭領命,隨即退下。
王安離開後,崇禎靠在書案前,陷入沉思。這份名單讓他意識到,朝堂上的鬥爭不僅僅是黨派之間的矛盾,而是一場利益與權力的交織。他的目光落在玄天策的虛擬界麵上:“玄天策,模擬名單暴露後的幾種可能局勢。”
係統迅速給出分析:
1. **立即清算**:快速行動抓捕名單上的人員。短期內可震懾餘黨,但可能因證據不足引發朝堂震動,導致內部矛盾激化。
2. **隱秘跟蹤**:保持現狀,繼續追查名單上的關聯網絡,逐步完善證據鏈。時間較長,但可全麵掌控全局。
3. **分化對立**:將名單中部分信息暗中傳遞給東林黨與宦官派,挑起內部互相猜忌,分散敵人力量。
崇禎看著分析結果,冷笑一聲:“分化對立雖可一用,但眼下還不是時候。先完成證據鏈的收集,等時機成熟,朕會讓他們自相殘殺。”
他拿起名單,將其中幾位重點目標圈出,冷聲自語:“既然你們選擇跟魏忠賢餘黨沆瀣一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窗外,夜風吹過,宮燈微晃。養心殿內,崇禎的眼中閃爍著冷厲的光芒,下一步的布局已經悄然展開,而這張隱藏了多年的大網,也將在他的手中逐步收緊。
夜風透過窗縫吹入養心殿,卷起燭火搖曳不定。崇禎合上密報,將名單置於桌案上,冷冽的目光在夜色中愈發顯得深邃。他知道,這份名單僅僅是冰山一角,但它卻揭開了一個巨大陰謀的入口。
“承恩。”崇禎突然開口,聲音低沉且穩重。
王承恩立刻上前,低頭恭敬道:“陛下有何吩咐?”
“即刻調派玄衛,再次加強對李邦華的監視。”崇禎的手指輕輕敲擊桌案,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此人身居高位,若他真的與餘黨有關,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發朝堂大亂。但若隻是被利用,則更值得細查。”
王承恩沉聲應道:“奴才明白,臣必定安排妥當。”
“此外,”崇禎稍作停頓,目光落在名單中的其他名字上,“將名單中的地方官員細化監控,尤其是那些長期與陳正豐有直接聯係的人。這些人牽涉廣泛,但並非每一條線都能通向幕後主使,務必仔細篩查,避免打草驚蛇。”
王承恩心頭一凜,連忙點頭稱是。
隨著崇禎的一聲令下,玄衛的行動迅速展開。京師綢緞行的暗賬被一一剖開,物流記錄、人員往來、資金流動,所有可能的線索都被逐一排查。一條條暗線從京城向外延展,逐漸牽連到地方官場的貪腐網絡。
與此同時,玄衛密探對李邦華的監控也在悄無聲息中加緊。這個平日裏舉止端正的東林黨重臣,似乎並未表現出明顯的異常,但正是這種平靜,更讓李辰感到不安。
“陛下,”王承恩再次前來匯報,“玄衛在京師綢緞行的後院發現了另一份密賬,記載了一些不尋常的物資調撥。其中特別提及了‘北倉’與‘關外’兩個地點,似乎與軍需有關。”
“北倉和關外?”崇禎的眉頭微微蹙起,隨即站起身,緩步走到窗前,“看來,餘黨不僅在朝中滲透,還試圖通過控製軍需物資擾亂邊防。”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是否要立即追查北倉與關外的具體情況?”
崇禎沉思片刻,語氣低沉卻堅定:“傳令遼東守將袁崇煥,加強對關外區域的防範,尤其是與後金勢力可能存在的物資聯係。至於北倉,讓玄衛秘密調查,不得打草驚蛇。”
隨著一項項命令的下達,崇禎逐漸掌握了大局的主動權。然而,他心中也越發清楚,魏忠賢餘黨的網絡遠比預想中更加龐大。他們不僅盤踞在朝堂與地方,甚至試圖通過邊疆事務施加更大的影響。
“玄天策。”崇禎再次喚出係統界麵,聲音冷靜卻透著一絲殺氣,“模擬名單中關鍵人物的下一步行動,特別是李邦華是否會受到外部力量的刺激或威脅。”
係統的冷靜提示音在腦海中響起:【模擬中……根據現有情報,李邦華近期可能接觸東林黨內部核心人物,試圖消除自身嫌疑。此外,若其確與餘黨有關,名單的暴露或引發其提前采取行動。建議:進一步監視其與東林黨的往來,同時以宮中密令試探其忠誠。】
“密令?”崇禎嘴角勾起一絲冷笑,“很好,那就以朕的名義,看看他的反應。”
當天夜裏,崇禎親自草擬了一道密令,以隱晦的措辭暗示魏忠賢餘黨的調查即將深入,要求李邦華盡快上奏相關事務的細節。這道密令通過王承恩秘密遞送,以測試李邦華的態度。
與此同時,玄衛繼續在各地行動,名單中的地方官員逐漸浮現出更複雜的關係網。有的官員似乎僅僅是利益的附庸,而另一些,則顯然在餘黨的網絡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幾日後,王承恩帶來了最新的消息:“陛下,李邦華收到密令後,立刻向錢謙益請教對策,似乎有些慌亂。但同時,他也遞交了一份詳細的自查奏折,試圖表明清白。”
崇禎翻看著李邦華的自查奏折,冷笑著說道:“表麵上清白的自查,未必能掩蓋內心的真實恐懼。他的表現說明,他有問題,但暫時還不想撕破臉。”
他將報告擱下,語氣冷冽:“讓玄衛盯緊他與東林黨的互動,特別是看看錢謙益的反應。朕倒要看看,接下來他們如何自證清白。”
窗外,夜風陣陣,吹動宮燈的光影。崇禎的計劃,已悄然推進,而等待餘黨的,將是一場徹底的清算。
“陛下,玄衛已按照您的吩咐展開排查。”王承恩拱手說道,“臣剛收到消息,他們在端妃的密室中找到了一些新的線索。”
崇禎抬起頭,目光冷峻:“是什麽線索?”
王承恩從懷中取出一份密封的文卷,雙手呈上:“是一份隱藏得極深的名單,上麵記錄了多名朝中重臣和地方官員的名字,其中一些人,與魏忠賢生前關係匪淺,但部分名字卻出人意料。”
崇禎接過文卷,緩緩展開,燭光下,名單上的名字清晰可見。每一個名字都像是一枚重磅炸彈,砸在朝堂與大明政局的脆弱平衡上。
“李邦華、黃道周……”李辰低聲念著名單上的名字,眉頭越皺越緊。
“李邦華,”王承恩試探著說道,“如今擔任內閣次輔,本就是東林黨的人。怎麽會與餘黨牽連?”
崇禎的手指輕輕敲擊書案,目光深邃:“偽造的可能性不大。端妃的密室隱藏得極為隱秘,且玄衛確認過,名單上的墨跡已經存在許久,與魏忠賢時代的筆跡吻合。”
他將文卷放下,冷冷說道:“若這份名單屬實,那麽魏忠賢餘黨的影響遠比朕想象得更深。東林黨與宦官派的鬥爭隻是表麵,真正隱藏在底層的,是一種更危險的利益鏈條。”
“陛下,”王承恩遲疑片刻,低聲問道,“是否立即將名單上的人逐一調查,甚至直接拿下?”
“不急。”崇禎擺了擺手,語氣平靜卻充滿寒意,“這些人若真是餘黨的同黨,輕舉妄動隻會打草驚蛇。朕需要的不是匆忙的清算,而是掌握他們所有的聯係,將背後的勢力一網打盡。”
他起身走到窗邊,望向漆黑的夜空,聲音低沉:“讓玄衛繼續深挖,尤其是名單上的地方官員。地方的動靜,往往能更早反映出他們的真實企圖。”
玄衛的行動迅速展開。名單上的幾名地方官員成了重點目標,他們的日常行蹤、資金流向、上下級關係網,全部被秘密監控。與此同時,玄衛的一小隊人馬奉命返迴端妃的密室,對每一處細節進行更深入的排查。
幾天後,玄衛的統領王安親自帶著一份報告進入養心殿。他單膝跪地,將一份詳細的情報呈上:“陛下,這是關於名單中幾位地方官員的調查結果。”
崇禎接過報告,目光快速掃過上麵的內容。名單上的幾位地方官員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在任期內大幅增加了對某些特定商賈的支持,例如優先審批倉儲、運輸許可,甚至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官倉物資。而這些商賈,最終都能與陳正豐的綢緞行產生聯係。
“果然是一張網。”崇禎將報告放下,冷笑道,“他們通過地方官員將利益輸送到商賈,再由商賈向餘黨提供支持。這種網絡,朕絕不能容忍。”
“王安,”崇禎目光一轉,語氣淩厲,“派玄衛繼續深挖陳正豐的賬目和物流記錄,找出每一筆資金的流向。地方官員的調查暫時按住,尤其是那些表麵上站在東林黨陣營的,朕要知道他們到底扮演了什麽角色。”
“微臣明白。”王安低頭領命,隨即退下。
王安離開後,崇禎靠在書案前,陷入沉思。這份名單讓他意識到,朝堂上的鬥爭不僅僅是黨派之間的矛盾,而是一場利益與權力的交織。他的目光落在玄天策的虛擬界麵上:“玄天策,模擬名單暴露後的幾種可能局勢。”
係統迅速給出分析:
1. **立即清算**:快速行動抓捕名單上的人員。短期內可震懾餘黨,但可能因證據不足引發朝堂震動,導致內部矛盾激化。
2. **隱秘跟蹤**:保持現狀,繼續追查名單上的關聯網絡,逐步完善證據鏈。時間較長,但可全麵掌控全局。
3. **分化對立**:將名單中部分信息暗中傳遞給東林黨與宦官派,挑起內部互相猜忌,分散敵人力量。
崇禎看著分析結果,冷笑一聲:“分化對立雖可一用,但眼下還不是時候。先完成證據鏈的收集,等時機成熟,朕會讓他們自相殘殺。”
他拿起名單,將其中幾位重點目標圈出,冷聲自語:“既然你們選擇跟魏忠賢餘黨沆瀣一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窗外,夜風吹過,宮燈微晃。養心殿內,崇禎的眼中閃爍著冷厲的光芒,下一步的布局已經悄然展開,而這張隱藏了多年的大網,也將在他的手中逐步收緊。
夜風透過窗縫吹入養心殿,卷起燭火搖曳不定。崇禎合上密報,將名單置於桌案上,冷冽的目光在夜色中愈發顯得深邃。他知道,這份名單僅僅是冰山一角,但它卻揭開了一個巨大陰謀的入口。
“承恩。”崇禎突然開口,聲音低沉且穩重。
王承恩立刻上前,低頭恭敬道:“陛下有何吩咐?”
“即刻調派玄衛,再次加強對李邦華的監視。”崇禎的手指輕輕敲擊桌案,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此人身居高位,若他真的與餘黨有關,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發朝堂大亂。但若隻是被利用,則更值得細查。”
王承恩沉聲應道:“奴才明白,臣必定安排妥當。”
“此外,”崇禎稍作停頓,目光落在名單中的其他名字上,“將名單中的地方官員細化監控,尤其是那些長期與陳正豐有直接聯係的人。這些人牽涉廣泛,但並非每一條線都能通向幕後主使,務必仔細篩查,避免打草驚蛇。”
王承恩心頭一凜,連忙點頭稱是。
隨著崇禎的一聲令下,玄衛的行動迅速展開。京師綢緞行的暗賬被一一剖開,物流記錄、人員往來、資金流動,所有可能的線索都被逐一排查。一條條暗線從京城向外延展,逐漸牽連到地方官場的貪腐網絡。
與此同時,玄衛密探對李邦華的監控也在悄無聲息中加緊。這個平日裏舉止端正的東林黨重臣,似乎並未表現出明顯的異常,但正是這種平靜,更讓李辰感到不安。
“陛下,”王承恩再次前來匯報,“玄衛在京師綢緞行的後院發現了另一份密賬,記載了一些不尋常的物資調撥。其中特別提及了‘北倉’與‘關外’兩個地點,似乎與軍需有關。”
“北倉和關外?”崇禎的眉頭微微蹙起,隨即站起身,緩步走到窗前,“看來,餘黨不僅在朝中滲透,還試圖通過控製軍需物資擾亂邊防。”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是否要立即追查北倉與關外的具體情況?”
崇禎沉思片刻,語氣低沉卻堅定:“傳令遼東守將袁崇煥,加強對關外區域的防範,尤其是與後金勢力可能存在的物資聯係。至於北倉,讓玄衛秘密調查,不得打草驚蛇。”
隨著一項項命令的下達,崇禎逐漸掌握了大局的主動權。然而,他心中也越發清楚,魏忠賢餘黨的網絡遠比預想中更加龐大。他們不僅盤踞在朝堂與地方,甚至試圖通過邊疆事務施加更大的影響。
“玄天策。”崇禎再次喚出係統界麵,聲音冷靜卻透著一絲殺氣,“模擬名單中關鍵人物的下一步行動,特別是李邦華是否會受到外部力量的刺激或威脅。”
係統的冷靜提示音在腦海中響起:【模擬中……根據現有情報,李邦華近期可能接觸東林黨內部核心人物,試圖消除自身嫌疑。此外,若其確與餘黨有關,名單的暴露或引發其提前采取行動。建議:進一步監視其與東林黨的往來,同時以宮中密令試探其忠誠。】
“密令?”崇禎嘴角勾起一絲冷笑,“很好,那就以朕的名義,看看他的反應。”
當天夜裏,崇禎親自草擬了一道密令,以隱晦的措辭暗示魏忠賢餘黨的調查即將深入,要求李邦華盡快上奏相關事務的細節。這道密令通過王承恩秘密遞送,以測試李邦華的態度。
與此同時,玄衛繼續在各地行動,名單中的地方官員逐漸浮現出更複雜的關係網。有的官員似乎僅僅是利益的附庸,而另一些,則顯然在餘黨的網絡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幾日後,王承恩帶來了最新的消息:“陛下,李邦華收到密令後,立刻向錢謙益請教對策,似乎有些慌亂。但同時,他也遞交了一份詳細的自查奏折,試圖表明清白。”
崇禎翻看著李邦華的自查奏折,冷笑著說道:“表麵上清白的自查,未必能掩蓋內心的真實恐懼。他的表現說明,他有問題,但暫時還不想撕破臉。”
他將報告擱下,語氣冷冽:“讓玄衛盯緊他與東林黨的互動,特別是看看錢謙益的反應。朕倒要看看,接下來他們如何自證清白。”
窗外,夜風陣陣,吹動宮燈的光影。崇禎的計劃,已悄然推進,而等待餘黨的,將是一場徹底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