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妃子的供述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 作者:泥巴超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冷宮深處,寒意刺骨。密室的火燭跳動,將端妃的影子拉長,投映在冰冷的牆麵上。她被捆縛著跪在地上,頭發散亂,麵色蒼白,已經沒有了昔日端莊嫵媚的模樣。四周隻有隱約的腳步聲和鐵鏈輕微的碰撞聲,仿佛在無聲地壓迫著她。
崇禎站在暗處,目光冷冷地注視著她。他的手輕輕搭在書案上,手指緩慢敲擊著木質表麵,每一下都像是在敲擊著端妃緊繃的神經。
“端妃,”崇禎緩步走上前,語氣沉冷,“到現在,你還不打算說實話嗎?”
端妃抬起頭,目光中有倔強,也有掩飾不住的惶恐。她的嘴唇微微顫抖,但最終咬緊牙關:“陛下,臣妾冤枉!這次刺殺與臣妾無關,那些所謂的證據是有人栽贓嫁禍!”
“冤枉?”崇禎冷笑一聲,雙手負在身後,緩緩踱步,“朕已經查到,你與陳正豐暗中聯絡,宮中刺客的行動路線與你家商行調撥物資的記錄高度重合。到現在,你竟還在狡辯?”
端妃低下頭,渾身微微顫抖,但依舊緊咬著牙關:“臣妾沒有,家中事物都是家中兄長打理,根本不知道什麽物資,更不知陳正豐是何人,跟刺客又有何聯係!”
崇禎停下腳步,眼中露出一絲寒意。他催動心鏡術,感知端妃的情緒波動。果然,在她表麵鎮定的背後,是難以掩飾的恐懼與動搖。她的內心深處似乎有某種掙紮,夾雜著對背後主謀的深深畏懼。
“你怕。”崇禎忽然開口,聲音冰冷,目光如劍般刺入端妃的內心,“你在怕什麽?怕說出真相之後會招來報複?還是害怕朕現在就讓你死?”
端妃猛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低下頭,不敢對視。
“告訴朕,你的幕後主使是誰。”崇禎俯身靠近她,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壓,“否則,從現在開始,你會一點點失去所有。冷宮的寒冷和孤寂,隻是開始,招了隻死你一人,不招,你會是最後一個去死。”
端妃終於繃不住了,眼淚從她的眼角滑落,雙手顫抖著拽緊了衣袖:“陛下,臣妾……臣妾是被逼的!”
“被逼?”崇禎冷哼,“朕不想聽廢話,朕要知道——是誰?”
端妃咬緊牙關,片刻後終於低聲說道:“是……是魏忠賢的一名舊黨,陳正豐隻是個傳話的,真正的幕後指使,是他背後的人。他們用陳正豐的綢緞行掩蓋資金往來,還威脅臣妾替他們打通宮中的物資渠道。如果臣妾不從,他們……他們會殺了臣妾!”
崇禎目光銳利:“他的名字呢?”
端妃的臉色更加蒼白,聲音顫抖:“臣妾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們從未說過,但……但他手下的人都稱唿他‘天中君’。”
“天中君?”崇禎眉頭微皺,這個名字顯然是某種代號,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大的陰謀。他的腦海中浮現玄天策的情報網絡,迅速推測這可能是一位在宮外擁有強大資源的舊黨頭目。
“還有呢?”崇禎繼續追問,“宮外是否還有其他聯係?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麽?”
端妃已經完全崩潰,哽咽著說道:“臣妾真的不知道太多,隻知道他們最近急於調動資金,說是為了……為了支持什麽‘大計’,可能是與北方的某些勢力有關。”
北方?崇禎的心中猛然一緊,腦海中迅速聯想到遼東戰事與後金的試探性進攻。他意識到,魏忠賢餘黨在宮內搞刺殺,或許隻是整個陰謀的冰山一角。宮外,他們很可能正策劃一場更大的危機。
崇禎站直身體,目光冰冷地看著跪在地上的端妃:“你說的,朕會派人驗證。如果發現你有半句虛言,就算你死在冷宮,朕會送你的九族下去陪你。”
端妃連連叩頭,痛哭道:“臣妾不敢,臣妾說的都是真的!”
崇禎轉頭對王承恩說道:“將她看押起來,繼續審問她的侍女和身邊所有人。所有可能與她有聯係的人,全部調查清楚。”
“奴才遵旨。”王承恩行禮應道,隨即招唿侍衛將端妃押走。
迴到養心殿後,崇禎再次召來玄天策,整理端妃的供詞與玄衛的情報。他盯著虛擬界麵上複雜的情報網,手指輕輕敲擊桌麵。
“天中君,北方,大計……”他低聲喃喃,目光冷峻。
“看來,亂黨已經不滿足於宮中的小動作,他們在策劃更大的陰謀。”崇禎目光中閃爍著寒光,“既然如此,我便以宮中為餌,把你們全部釣出來。”
崇禎坐在書案前,盯著玄天策整理出的最新情報網絡。虛擬界麵上,一個個名字與線索連接成複雜的網狀結構,其中,“天中君”被標記為最核心的節點。而從端妃的供述來看,這個神秘人物顯然不僅是魏忠賢餘黨的關鍵領導者,更可能是外部勢力與宮廷內部勾連的橋梁。
他沉思片刻,隨即低聲說道:“玄天策,進一步分析端妃提到的‘北方大計’是否與後金勢力有關,提取現有情報,模擬可能的關聯性。”
玄天策的冷靜提示音在腦海中響起:
【分析中……提取關鍵情報:
1. 陳正豐的綢緞行近期頻繁向北運送大批物資,其中包括大量軍需品。
2. 端妃供述中提到的‘大計’時間節點,與後金在遼東的試探性進攻時間高度吻合。
3. 天中君控製的資金網絡中,出現了與遼東邊軍貪腐勢力的資金流動記錄。
初步推測:魏忠賢餘黨可能正通過北方聯係後金勢力,試圖借外部軍事壓力,擾亂大明內政,以求掌控更大的權力。】
崇禎的目光陡然一冷,心中逐漸清晰:“他們不僅想借刺殺動搖皇權,更想利用外部勢力撼動整個國家的根基。”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向漆黑的夜空,腦海中快速構思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端妃的供述雖揭開了部分真相,但背後仍有太多未知。“天中君”是誰?這場所謂的“大計”具體目標是什麽?這些謎題必須盡快解開。
“王承恩。”崇禎轉身喊道,聲音低沉而有力。
王承恩匆匆趕來,拱手道:“陛下,奴才在。”
“立即傳令玄衛,擴大調查範圍。”崇禎語氣冷冽,“從端妃的供述入手,徹查陳正豐的商鋪與賬目。任何牽涉到北方勢力的資金流動,都要重點核實。若有必要,直接控製陳正豐。”
王承恩點頭應道:“是,奴才這就去辦。”
李辰又補充道:“此外,將京城內所有與魏忠賢餘黨關係密切的官員、商人列入監控範圍。朕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不能再給他們任何機會。”
待王承恩退下後,崇禎再次坐迴書案,目光深邃。端妃的供述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他必須小心應對每一步,否則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敵人的圈套。
“玄天策,模擬下一步行動的可能性。”崇禎在腦海中下達指令。
係統迅速生成三種方案:
1. **直接行動**:立即調動玄衛抓捕陳正豐及其關聯人物,對端妃供述內容進行快速驗證。
- 優勢:行動迅速,可迅速獲取更多信息。
- 劣勢:可能打草驚蛇,讓幕後主謀加速隱藏或反撲。
2. **分步推進**:繼續審訊端妃及其貼身人員,保持陳正豐的表麵行動,監控其與外部的接觸,伺機追蹤“天中君”。
- 優勢:行動隱秘,可逐步鎖定核心目標。
- 劣勢:需要更長時間,可能延誤對北方勢力的預警。
3. **聲東擊西**:散布虛假情報,暗示皇帝已經掌握端妃背後的全部真相,試探餘黨反應,迫使“天中君”主動現身。
- 優勢:以假亂真,可加速破局。
- 劣勢:風險較高,敵人若識破虛假情報,可能反過來利用皇帝的行動。
崇禎仔細權衡片刻,麵對一個龐大的陰謀網絡,穩紮穩打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最終選擇了分步推進方案 。
窗外的風漸漸平息,但宮廷中的暗潮卻在崇禎的掌控下悄然湧動。
崇禎站在暗處,目光冷冷地注視著她。他的手輕輕搭在書案上,手指緩慢敲擊著木質表麵,每一下都像是在敲擊著端妃緊繃的神經。
“端妃,”崇禎緩步走上前,語氣沉冷,“到現在,你還不打算說實話嗎?”
端妃抬起頭,目光中有倔強,也有掩飾不住的惶恐。她的嘴唇微微顫抖,但最終咬緊牙關:“陛下,臣妾冤枉!這次刺殺與臣妾無關,那些所謂的證據是有人栽贓嫁禍!”
“冤枉?”崇禎冷笑一聲,雙手負在身後,緩緩踱步,“朕已經查到,你與陳正豐暗中聯絡,宮中刺客的行動路線與你家商行調撥物資的記錄高度重合。到現在,你竟還在狡辯?”
端妃低下頭,渾身微微顫抖,但依舊緊咬著牙關:“臣妾沒有,家中事物都是家中兄長打理,根本不知道什麽物資,更不知陳正豐是何人,跟刺客又有何聯係!”
崇禎停下腳步,眼中露出一絲寒意。他催動心鏡術,感知端妃的情緒波動。果然,在她表麵鎮定的背後,是難以掩飾的恐懼與動搖。她的內心深處似乎有某種掙紮,夾雜著對背後主謀的深深畏懼。
“你怕。”崇禎忽然開口,聲音冰冷,目光如劍般刺入端妃的內心,“你在怕什麽?怕說出真相之後會招來報複?還是害怕朕現在就讓你死?”
端妃猛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低下頭,不敢對視。
“告訴朕,你的幕後主使是誰。”崇禎俯身靠近她,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壓,“否則,從現在開始,你會一點點失去所有。冷宮的寒冷和孤寂,隻是開始,招了隻死你一人,不招,你會是最後一個去死。”
端妃終於繃不住了,眼淚從她的眼角滑落,雙手顫抖著拽緊了衣袖:“陛下,臣妾……臣妾是被逼的!”
“被逼?”崇禎冷哼,“朕不想聽廢話,朕要知道——是誰?”
端妃咬緊牙關,片刻後終於低聲說道:“是……是魏忠賢的一名舊黨,陳正豐隻是個傳話的,真正的幕後指使,是他背後的人。他們用陳正豐的綢緞行掩蓋資金往來,還威脅臣妾替他們打通宮中的物資渠道。如果臣妾不從,他們……他們會殺了臣妾!”
崇禎目光銳利:“他的名字呢?”
端妃的臉色更加蒼白,聲音顫抖:“臣妾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們從未說過,但……但他手下的人都稱唿他‘天中君’。”
“天中君?”崇禎眉頭微皺,這個名字顯然是某種代號,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大的陰謀。他的腦海中浮現玄天策的情報網絡,迅速推測這可能是一位在宮外擁有強大資源的舊黨頭目。
“還有呢?”崇禎繼續追問,“宮外是否還有其他聯係?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麽?”
端妃已經完全崩潰,哽咽著說道:“臣妾真的不知道太多,隻知道他們最近急於調動資金,說是為了……為了支持什麽‘大計’,可能是與北方的某些勢力有關。”
北方?崇禎的心中猛然一緊,腦海中迅速聯想到遼東戰事與後金的試探性進攻。他意識到,魏忠賢餘黨在宮內搞刺殺,或許隻是整個陰謀的冰山一角。宮外,他們很可能正策劃一場更大的危機。
崇禎站直身體,目光冰冷地看著跪在地上的端妃:“你說的,朕會派人驗證。如果發現你有半句虛言,就算你死在冷宮,朕會送你的九族下去陪你。”
端妃連連叩頭,痛哭道:“臣妾不敢,臣妾說的都是真的!”
崇禎轉頭對王承恩說道:“將她看押起來,繼續審問她的侍女和身邊所有人。所有可能與她有聯係的人,全部調查清楚。”
“奴才遵旨。”王承恩行禮應道,隨即招唿侍衛將端妃押走。
迴到養心殿後,崇禎再次召來玄天策,整理端妃的供詞與玄衛的情報。他盯著虛擬界麵上複雜的情報網,手指輕輕敲擊桌麵。
“天中君,北方,大計……”他低聲喃喃,目光冷峻。
“看來,亂黨已經不滿足於宮中的小動作,他們在策劃更大的陰謀。”崇禎目光中閃爍著寒光,“既然如此,我便以宮中為餌,把你們全部釣出來。”
崇禎坐在書案前,盯著玄天策整理出的最新情報網絡。虛擬界麵上,一個個名字與線索連接成複雜的網狀結構,其中,“天中君”被標記為最核心的節點。而從端妃的供述來看,這個神秘人物顯然不僅是魏忠賢餘黨的關鍵領導者,更可能是外部勢力與宮廷內部勾連的橋梁。
他沉思片刻,隨即低聲說道:“玄天策,進一步分析端妃提到的‘北方大計’是否與後金勢力有關,提取現有情報,模擬可能的關聯性。”
玄天策的冷靜提示音在腦海中響起:
【分析中……提取關鍵情報:
1. 陳正豐的綢緞行近期頻繁向北運送大批物資,其中包括大量軍需品。
2. 端妃供述中提到的‘大計’時間節點,與後金在遼東的試探性進攻時間高度吻合。
3. 天中君控製的資金網絡中,出現了與遼東邊軍貪腐勢力的資金流動記錄。
初步推測:魏忠賢餘黨可能正通過北方聯係後金勢力,試圖借外部軍事壓力,擾亂大明內政,以求掌控更大的權力。】
崇禎的目光陡然一冷,心中逐漸清晰:“他們不僅想借刺殺動搖皇權,更想利用外部勢力撼動整個國家的根基。”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向漆黑的夜空,腦海中快速構思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端妃的供述雖揭開了部分真相,但背後仍有太多未知。“天中君”是誰?這場所謂的“大計”具體目標是什麽?這些謎題必須盡快解開。
“王承恩。”崇禎轉身喊道,聲音低沉而有力。
王承恩匆匆趕來,拱手道:“陛下,奴才在。”
“立即傳令玄衛,擴大調查範圍。”崇禎語氣冷冽,“從端妃的供述入手,徹查陳正豐的商鋪與賬目。任何牽涉到北方勢力的資金流動,都要重點核實。若有必要,直接控製陳正豐。”
王承恩點頭應道:“是,奴才這就去辦。”
李辰又補充道:“此外,將京城內所有與魏忠賢餘黨關係密切的官員、商人列入監控範圍。朕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不能再給他們任何機會。”
待王承恩退下後,崇禎再次坐迴書案,目光深邃。端妃的供述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他必須小心應對每一步,否則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敵人的圈套。
“玄天策,模擬下一步行動的可能性。”崇禎在腦海中下達指令。
係統迅速生成三種方案:
1. **直接行動**:立即調動玄衛抓捕陳正豐及其關聯人物,對端妃供述內容進行快速驗證。
- 優勢:行動迅速,可迅速獲取更多信息。
- 劣勢:可能打草驚蛇,讓幕後主謀加速隱藏或反撲。
2. **分步推進**:繼續審訊端妃及其貼身人員,保持陳正豐的表麵行動,監控其與外部的接觸,伺機追蹤“天中君”。
- 優勢:行動隱秘,可逐步鎖定核心目標。
- 劣勢:需要更長時間,可能延誤對北方勢力的預警。
3. **聲東擊西**:散布虛假情報,暗示皇帝已經掌握端妃背後的全部真相,試探餘黨反應,迫使“天中君”主動現身。
- 優勢:以假亂真,可加速破局。
- 劣勢:風險較高,敵人若識破虛假情報,可能反過來利用皇帝的行動。
崇禎仔細權衡片刻,麵對一個龐大的陰謀網絡,穩紮穩打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最終選擇了分步推進方案 。
窗外的風漸漸平息,但宮廷中的暗潮卻在崇禎的掌控下悄然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