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測試心鏡術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 作者:泥巴超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光穿過厚重的寢殿窗簾,灑在朱由檢書案上。崇禎靜靜地坐在龍椅上,雙手交疊,思緒卻未平靜。他閉上眼,迴憶昨夜玄天策係統的夢境覺醒,那股全新的力量仍讓他心潮澎湃。他清晰地記得係統對“心鏡術”的描述——感知人心,洞察隱意。今天,他決定在早朝中試用這項能力。
內侍王承恩輕聲提醒:“陛下,早朝時間已到。”
他點了點頭,平靜地起身,微微整理龍袍,便向金鑾殿走去。他知道,今天的朝堂將是第一次驗證他新得能力的場所。
金鑾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恭候皇帝駕臨。一陣高唿“皇上駕到”聲後,百官齊齊跪拜,山唿“萬歲”。崇禎大步走上禦座,威嚴的目光掃過眾臣。表麵看似平靜,心中卻已經默念心鏡術的啟動方式。
當一股暖流湧入識海,整個殿堂的氛圍驟然不同了。大臣們的情緒仿佛化作無形的漣漪,在他的感知中擴散開來。平靜、緊張、隱忍、虛偽……這些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讓李辰感到一陣眩暈,但他很快穩住了心神。
“果然,這能力非比尋常。”
剛想適應,內閣首輔周延儒率先站出,朝著禦座行禮後開口:“陛下,近來遼東防線吃緊,軍糧不足,臣建議調撥內庫銀兩以解燃眉之急。”
崇禎微微點頭,表情不動聲色,但心鏡術已經在發揮作用。他感知到周延儒表麵恭敬,但內心卻帶著幾分試探和觀望。他的真實意圖顯然並非單純為了解決邊疆問題,而是在試探皇帝的底線,看皇權是否還足夠強硬。
“果然,東林黨這幫人,個個是深藏不露。”崇禎暗自冷笑,但並未立即表態。
“遼東戰事事關大明存亡,軍糧自然不能缺。但內庫銀兩亦需合理分配,不能過度消耗。”他語氣沉穩,不露破綻。
周延儒心中一動,他沒想到這位年輕皇帝竟如此滴水不漏。他想進一步說些什麽,卻發現皇帝的目光冷冷落在他身上,那目光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
隨後,東廠提督曹化淳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奴才以為遼東軍務固然重要,但內庫開支尚需斟酌。若貿然調撥,恐朝中其他事務無以為繼。”
他話音剛落,百官議論紛紛。曹化淳的表態看似為大局考慮,實則是在為宦官勢力爭取資源控製權。崇禎微微一笑,心鏡術已經捕捉到了他的真實意圖。
在他的感知中,曹化淳的內心充滿算計與隱秘。表麵上他以大局為重,實際上卻試圖借機強化東廠的地位,以確保宦官集團在資源分配中占據優勢。
“曹提督,朕知道你憂心內庫開支。但遼東的戰事事關國本,你認為若不及時補充軍糧,邊疆一旦失守,該如何向天下交代?”崇禎的語氣轉為嚴厲,隱隱帶著壓迫。
曹化淳額頭滲出一層冷汗,連忙躬身道:“陛下所言極是,奴才隻是擔憂後續支應問題。”
“後續支應問題,朕自有定奪。”崇禎語氣淡然,卻讓曹化淳不敢再多言。
正當朝堂議論聲漸消之時,忽然有一名禦史站了出來。他臉色焦急,語氣急促:“陛下,臣昨夜接到密報,有人暗中勾結遼東敵寇,意圖通敵!”
此言一出,百官嘩然。崇禎心中一震,麵色卻不變:“大膽!是誰如此猖狂?”
那禦史略顯遲疑,似乎有些難言之隱。崇禎微微眯眼,心鏡術再次啟動。他捕捉到禦史內心的猶豫與恐懼,分明是在顧忌某些勢力的報複。腦海浮現禦史的身份:周靖安,出身江南世家,年僅三十有餘,卻以剛直不阿聞名於朝,自幼飽讀詩書,因文章義正辭嚴而被推舉入仕,在東林黨的支持下躋身禦史台。
周靖安性格剛毅,素來以“鐵麵無私”著稱。擔任禦史以來,他屢次上疏彈劾權臣宦官,即使冒著得罪人的風險也從不退縮。然而,他並非不諳世事的書生,在應對複雜的朝堂鬥爭時表現出了極高的敏銳度。
此次他舉報東廠提督曹化淳,並非全憑一時的義憤。他早已收到關於曹化淳與遼東商賈私通的線索,但因證據尚不足以定罪,他遲遲未發作。直到昨夜,一名密探將關鍵證據送至周靖安手中,揭示東廠可能暗中勾結敵寇,通風報信,這才讓他決定冒險在朝堂上公開此事。
“朝堂之上,直言無忌!若有實據,朕必嚴懲不貸!”崇禎語氣堅定,目光如炬。
周靖安聽此,咬牙跪地說道:“陛下,臣懷疑此事與東廠有關。近來東廠提督曹化淳私下與邊疆商人接觸頻繁,這些商人中可能藏有敵方密探。”
曹化淳麵色大變,急忙跪地辯解:“陛下,奴才絕無二心!這定是有人汙蔑!”
崇禎感知到他內心的慌亂與恐懼,這反應讓他更加確定,曹化淳的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麵對這一局麵,崇禎思索片刻。他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巧妙地利用心鏡術觀察朝堂其他大臣的情緒反應。很快,他注意到一名站在東林黨陣營中的年輕官員,雖未發一言,但神色間露出複雜情緒。
心鏡術讓崇禎捕捉到他內心的波動——他知道某些真相,但礙於身份不敢開口。
“劉大人,”崇禎突然點名,“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那名年輕官員明顯一愣,連忙出列行禮:“陛下,臣……臣不敢妄言。”
“朕讓你說,你便放膽說。”皇帝聲音柔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大人猶豫了一瞬,終於咬牙道:“陛下,臣聽聞東廠確實曾私下聯絡遼東某些商人,但其中細節尚未查清,不能輕下定論。”
此話一出,曹化淳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但他也不敢隨意反駁。
崇禎微微點頭,心中已有計較。他利用心鏡術確認了劉大人的內心並無虛假,說明這一指控極有可能屬實。
崇禎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目光掃視百官,語氣堅定而冷冽:“大明朝堂,容不得貪墨通敵之輩。東廠若有任何違法亂紀之事,朕必嚴懲不貸!”
曹化淳的身體明顯一震,連忙伏地請罪:“陛下,奴才絕無不臣之心!願自請徹查,還奴才清白!”
“好!”崇禎當機立斷,“即刻派人徹查此事,若有半點隱瞞,朕必不輕饒!”
“臣遵旨!”劉大人立即領命。
崇禎站起身,威嚴的目光掃視百官,語氣冷然:“此事務必徹查,朕要一個明確的交代!散朝!”
隨著金鑾殿內一聲悠長的鍾鳴,百官依禮退下,文武分流,走出大殿的氣氛卻遠未平息。
禦史周靖安被幾名同僚圍住,其中有人低聲勸道:“周大人,方才在朝上言辭過激,此事關乎東廠總管,須得小心行事。”
周靖安神色平靜,但眼中依舊透露堅定:“若事關通敵,豈能容情?朝堂之上,我自問無愧於心!”
站在一旁的東廠屬官卻冷笑一聲,話中帶刺:“周大人既要清算東廠,不知是否準備好後果?莫要連累了自己。”
另一側,曹化淳麵色陰沉,袖中雙手攥緊。他慢步走出金鑾殿,眼神餘光瞥向周靖安的背影,臉上掠過一抹陰鷙之色。
這一切,盡數落入殿門前的崇禎眼中。他負手而立,神情沉靜,目光卻如鷹隼般銳利。他知道,今日朝堂看似平靜的漣漪,已然埋下更大的風波。內侍王承恩小聲問:“陛下,可要召曹化淳覲見?”
“不急,”崇禎轉身邁步,“靜觀其變即可。”
他心中冷笑,心鏡術已讓他看透了人心波動,下一步他將以雷霆手段,撥開這場暗湧的迷霧。
內侍王承恩輕聲提醒:“陛下,早朝時間已到。”
他點了點頭,平靜地起身,微微整理龍袍,便向金鑾殿走去。他知道,今天的朝堂將是第一次驗證他新得能力的場所。
金鑾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恭候皇帝駕臨。一陣高唿“皇上駕到”聲後,百官齊齊跪拜,山唿“萬歲”。崇禎大步走上禦座,威嚴的目光掃過眾臣。表麵看似平靜,心中卻已經默念心鏡術的啟動方式。
當一股暖流湧入識海,整個殿堂的氛圍驟然不同了。大臣們的情緒仿佛化作無形的漣漪,在他的感知中擴散開來。平靜、緊張、隱忍、虛偽……這些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讓李辰感到一陣眩暈,但他很快穩住了心神。
“果然,這能力非比尋常。”
剛想適應,內閣首輔周延儒率先站出,朝著禦座行禮後開口:“陛下,近來遼東防線吃緊,軍糧不足,臣建議調撥內庫銀兩以解燃眉之急。”
崇禎微微點頭,表情不動聲色,但心鏡術已經在發揮作用。他感知到周延儒表麵恭敬,但內心卻帶著幾分試探和觀望。他的真實意圖顯然並非單純為了解決邊疆問題,而是在試探皇帝的底線,看皇權是否還足夠強硬。
“果然,東林黨這幫人,個個是深藏不露。”崇禎暗自冷笑,但並未立即表態。
“遼東戰事事關大明存亡,軍糧自然不能缺。但內庫銀兩亦需合理分配,不能過度消耗。”他語氣沉穩,不露破綻。
周延儒心中一動,他沒想到這位年輕皇帝竟如此滴水不漏。他想進一步說些什麽,卻發現皇帝的目光冷冷落在他身上,那目光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
隨後,東廠提督曹化淳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奴才以為遼東軍務固然重要,但內庫開支尚需斟酌。若貿然調撥,恐朝中其他事務無以為繼。”
他話音剛落,百官議論紛紛。曹化淳的表態看似為大局考慮,實則是在為宦官勢力爭取資源控製權。崇禎微微一笑,心鏡術已經捕捉到了他的真實意圖。
在他的感知中,曹化淳的內心充滿算計與隱秘。表麵上他以大局為重,實際上卻試圖借機強化東廠的地位,以確保宦官集團在資源分配中占據優勢。
“曹提督,朕知道你憂心內庫開支。但遼東的戰事事關國本,你認為若不及時補充軍糧,邊疆一旦失守,該如何向天下交代?”崇禎的語氣轉為嚴厲,隱隱帶著壓迫。
曹化淳額頭滲出一層冷汗,連忙躬身道:“陛下所言極是,奴才隻是擔憂後續支應問題。”
“後續支應問題,朕自有定奪。”崇禎語氣淡然,卻讓曹化淳不敢再多言。
正當朝堂議論聲漸消之時,忽然有一名禦史站了出來。他臉色焦急,語氣急促:“陛下,臣昨夜接到密報,有人暗中勾結遼東敵寇,意圖通敵!”
此言一出,百官嘩然。崇禎心中一震,麵色卻不變:“大膽!是誰如此猖狂?”
那禦史略顯遲疑,似乎有些難言之隱。崇禎微微眯眼,心鏡術再次啟動。他捕捉到禦史內心的猶豫與恐懼,分明是在顧忌某些勢力的報複。腦海浮現禦史的身份:周靖安,出身江南世家,年僅三十有餘,卻以剛直不阿聞名於朝,自幼飽讀詩書,因文章義正辭嚴而被推舉入仕,在東林黨的支持下躋身禦史台。
周靖安性格剛毅,素來以“鐵麵無私”著稱。擔任禦史以來,他屢次上疏彈劾權臣宦官,即使冒著得罪人的風險也從不退縮。然而,他並非不諳世事的書生,在應對複雜的朝堂鬥爭時表現出了極高的敏銳度。
此次他舉報東廠提督曹化淳,並非全憑一時的義憤。他早已收到關於曹化淳與遼東商賈私通的線索,但因證據尚不足以定罪,他遲遲未發作。直到昨夜,一名密探將關鍵證據送至周靖安手中,揭示東廠可能暗中勾結敵寇,通風報信,這才讓他決定冒險在朝堂上公開此事。
“朝堂之上,直言無忌!若有實據,朕必嚴懲不貸!”崇禎語氣堅定,目光如炬。
周靖安聽此,咬牙跪地說道:“陛下,臣懷疑此事與東廠有關。近來東廠提督曹化淳私下與邊疆商人接觸頻繁,這些商人中可能藏有敵方密探。”
曹化淳麵色大變,急忙跪地辯解:“陛下,奴才絕無二心!這定是有人汙蔑!”
崇禎感知到他內心的慌亂與恐懼,這反應讓他更加確定,曹化淳的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麵對這一局麵,崇禎思索片刻。他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巧妙地利用心鏡術觀察朝堂其他大臣的情緒反應。很快,他注意到一名站在東林黨陣營中的年輕官員,雖未發一言,但神色間露出複雜情緒。
心鏡術讓崇禎捕捉到他內心的波動——他知道某些真相,但礙於身份不敢開口。
“劉大人,”崇禎突然點名,“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那名年輕官員明顯一愣,連忙出列行禮:“陛下,臣……臣不敢妄言。”
“朕讓你說,你便放膽說。”皇帝聲音柔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大人猶豫了一瞬,終於咬牙道:“陛下,臣聽聞東廠確實曾私下聯絡遼東某些商人,但其中細節尚未查清,不能輕下定論。”
此話一出,曹化淳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但他也不敢隨意反駁。
崇禎微微點頭,心中已有計較。他利用心鏡術確認了劉大人的內心並無虛假,說明這一指控極有可能屬實。
崇禎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目光掃視百官,語氣堅定而冷冽:“大明朝堂,容不得貪墨通敵之輩。東廠若有任何違法亂紀之事,朕必嚴懲不貸!”
曹化淳的身體明顯一震,連忙伏地請罪:“陛下,奴才絕無不臣之心!願自請徹查,還奴才清白!”
“好!”崇禎當機立斷,“即刻派人徹查此事,若有半點隱瞞,朕必不輕饒!”
“臣遵旨!”劉大人立即領命。
崇禎站起身,威嚴的目光掃視百官,語氣冷然:“此事務必徹查,朕要一個明確的交代!散朝!”
隨著金鑾殿內一聲悠長的鍾鳴,百官依禮退下,文武分流,走出大殿的氣氛卻遠未平息。
禦史周靖安被幾名同僚圍住,其中有人低聲勸道:“周大人,方才在朝上言辭過激,此事關乎東廠總管,須得小心行事。”
周靖安神色平靜,但眼中依舊透露堅定:“若事關通敵,豈能容情?朝堂之上,我自問無愧於心!”
站在一旁的東廠屬官卻冷笑一聲,話中帶刺:“周大人既要清算東廠,不知是否準備好後果?莫要連累了自己。”
另一側,曹化淳麵色陰沉,袖中雙手攥緊。他慢步走出金鑾殿,眼神餘光瞥向周靖安的背影,臉上掠過一抹陰鷙之色。
這一切,盡數落入殿門前的崇禎眼中。他負手而立,神情沉靜,目光卻如鷹隼般銳利。他知道,今日朝堂看似平靜的漣漪,已然埋下更大的風波。內侍王承恩小聲問:“陛下,可要召曹化淳覲見?”
“不急,”崇禎轉身邁步,“靜觀其變即可。”
他心中冷笑,心鏡術已讓他看透了人心波動,下一步他將以雷霆手段,撥開這場暗湧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