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地鑒境 一步一裏
從雜魚開始刷經驗修仙 作者:水煮多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慎一隻腳站在距離地麵一尺多高的地方,淩空站立。當他的左腳落下的時候,整個人的身體一下子落下去。
“有意思!”王慎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王慎抬頭,他聽到了外麵雨落下的聲音,聽到了雲層之中傳來的雷聲。
推門,和煦的風裹著雨迎麵吹來。
“春雨,又是一年嗎?”
似他這般修行當真是應了那一句話“山中無甲子,歲月不知年。”
春風春雨之中,王慎身形一晃,橫亙在天地之間的雨幕便被撞開了一塊。
他在雨中飛馳。在飛馳的過程中,王慎發現自己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了,這一步便是一裏多地。
沒過多久他便來到數百裏的一座城池,這座城池隸屬大雍,這是一座邊城,也是一方重鎮,因為城池的那一側便是蜀國。
這座城卡在了兩國來往的一處交通要衝之上。
王慎再次來到這座城池的時候感覺一種緊張的氣氛。
他來到了縣城之中的一處酒樓之中,要了一桌子的菜。
這樣的天,這個是時間段,來這裏吃飯的人並不多,整個酒樓除了王慎隻有一桌子客人。
“你們說這是不是要打仗了,讓人提心吊膽的!”
“蜀國的皇帝死了,聽說太子也出問題了,蜀國亂了,這裏又是邊城,自然第小心提防了。”
“這蜀國亂了跟咱們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了,蜀國亂了,邊疆不穩,是有可能打仗的。”
王慎一邊吃著飯,一邊聽著另外一桌子人的談論,蜀國的事情與他無關,他就隻是聽一新鮮事而已。
他一個人吃了一大桌子的菜,酒足飯飽之後離開。
“剛才那個年輕人看著麵生啊,一個人吃了那麽一大桌子菜!”
“我年輕的時候也很能吃的,我不是吹牛,我一個曾經一個人吃了一頭豬!”
“我記得你上次說的是吃了一隻羊的。”
王慎購買了足夠的東西,準備下一輪的閉關。
出了城,入了山。去了三十多裏路,王慎便聽到林子裏有聲響。
粗重的唿吸聲,有些雜亂的腳步聲,是一個人。吧嗒一聲,腳步聲停了下來,唿吸聲還在。
王慎又向前走了幾裏地,看到了一個人倒在山間的小道上,背後還有傷痕,春雨落在他的身上,身下一攤血水,看樣子是傷的不輕。
他走到近前看了一眼,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模樣還算是周正,不過的臉色有些蒼白,右手還死死的攥著一把劍,看樣子像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哥。
這個年輕人背上的傷有劍上,有暗器留下的傷痕。
這春雨落在身上還是帶著幾分涼意的,要是繼續這麽趴在這裏,這個人用不了多久就會沒命的。
“既然遇到了也算是緣分。”
王慎記得這附近有一座山神廟,就提著這個年輕人來到了山中一座荒廢的山神廟中,將他放在裏麵。
“是生是死,看你自己的造化!”
“多,多謝恩公!”這個時候年輕人居然醒了,睜開眼睛看著王慎。
王慎隻是笑了笑,擺擺手,然後離開。他又迴到了山中,繼續閉關修行。
外麵的春雨還在下,外麵的世道還不太平,隻是這些事情已經和他無關。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將第二處的地衝竅通開。
這一方山石內外便是兩個天地。
外麵日升日落,春去秋來。裏麵一人修不論日月與春秋。
京城之中,有一處特別的機構。
在最深處的一處房間之中,一個身穿道袍的男子,看著三十多歲男子,圓臉,麵色紅潤,留著一縷胡須,最引人矚目的是他那一雙丹鳳眼。
這人站在一麵方形銅鏡麵前。
那銅鏡古樸厚重,四周有山嶽、江河、湖泊、飛鳥、走獸.鏡麵模糊的很,連站在他身前的那個道人也隻在上麵留下了一個模糊的身影。
片刻功夫之後,原本模糊的鏡麵突然泛起了波光,而後起了漣漪,就好似原本平靜的水麵之丟進去了一粒小石子。
那鏡麵之中出現了兩個字,當中一個字算是清晰,是一個“王”字,另外一個字則要模糊的多,隱約看出來似乎是一個“真”字,旁邊似乎有什麽。
這兩個字就好似拿著筆,蘸著墨,在水麵上寫的一樣,很快就變得模糊不清。
過不一會功夫,那鏡麵便複又恢複到最開始的狀態,裏麵映出了那個道人模糊的影子。
道人站在銅鏡麵前沉思了一會,然後轉身離開,來到了一旁的書房之中,拿起筆墨,在紙上寫下了一行字。
王鎮,王禛,王慎,王縝.
沒過多久,這一張紙上就寫下了一些名字,都是兩個字,都姓王,第二個字之中都含有一個“真”。
道人看了一下桌子上的這張紙。
他拿起這張紙走出了書房,見他出來,立即有一個年輕的道人走上前來。
“師尊。”
“去找這些人之中與眾不同的。”道人將那一張紙遞給了子弟。
“是,找到之後呢!”
“找到再說。”
“是,弟子這就去辦!”年輕的道人推開。
中年道人來到屋外,外麵天空,此時京城的天空也陰沉的厲害,似乎有風暴在醞釀之中。
轟隆,雷鳴滾滾,雨水從天而降。
京城在下雨,數千裏之外的西蜀也在下雨,這雨已經下了兩天。
山洞之中,王慎已經找到了左腳的地衝竅,在經絡壁上開始打孔。
山洞外,藤蔓長得很快,已經爬滿了封住洞口的山石,即使到了跟前仔細的看,也不會從外麵看出來裏麵還有一處山洞。
在一場場雨中,夏天過去,外麵的天氣變得涼爽起來。
千裏之外的寧隆府,武陽縣。
縣城之中來了兩個年輕人,這兩個人的身份很不一般,縣裏的幾位大人對這兩個年輕人十分恭敬。
“這就是兩位大人要的關於王慎的資料。”
其中一個人從那縣令大人手裏接過來一看,不過寥寥幾行字。
“他是個孤兒?”
“對,是個孤兒。”
“誰是青河幫主?”
“在下就是。”一旁一個體態肥胖的中年男子急忙笑著上前。
“說說這個王慎。”
“這得從青河幫的第一任幫主雷梁說起了”
寧隆府,一處宅院之中,兩個人在喝茶,其中一個是裴瑾,另外一個人斜躺著,看著十分的懶散。
“要是被你師父看到你這個樣子,少不了挨罰吧?”裴瑾笑著道。
“哎,整日規規矩矩的,人都失去了天性,說說這個王慎,你似乎和他很熟?”
“也不是很熟,隻能說算是半個朋友吧。”
“朋友,你幫過他?”
“幫過。”裴瑾點點頭。“怎麽說呢,我看好他。”
“細說說。”
“他當時應該不過五品龍虎境,就敢設計對付武陽縣真正的霸主,青河幫的雷梁,對方人多勢眾且不說,他本身應該是四品江河無漏,背後又有金頂寺強援。
最後居然被他幹成了,這是絕對的人才啊!”裴瑾這說的都是實話。
“你想招攬他?”
“想過,但是最終沒有這麽做。”
“為什麽?”
“雷梁的背後可是金頂寺,我們裴家人惹不起這樣的龐然大物!”裴瑾如實道。
“伱最後一次見他是什麽時候?”
“嗯,到現在有兩年多,快三年的時間了。”裴瑾思索了一番之後道。
“說說當時的具體情況。”
裴瑾將當時的大概情況和眼前這個人說了一遍。
“你覺得當時王慎的修為是什麽境界?”
“三品參玄?”
“原因呢?”
“一個四品涇河無漏境的修士不至於讓你大駕光臨。”裴瑾道。
“照你所說,從他和陳正殺雷梁到你們上次見麵,前後不過九年的時間,他便從一個五品龍虎境到了三品參玄境。
這是天下奇才,如此人物,縱使在那幾處修行聖地也是屈指可數!”
“是啊,所以你這次來是為招攬他?”裴瑾道,他覺得王慎到參玄境的時間可能還要更短一些。
“嗯,我倒是想,就怕欽天監這一池水太小了,容不下他呀!”那人端起桌子上的清茶一飲而盡。
“他擅長的是掌法?”
“據我所知是掌法和擒拿。”裴瑾道。
“他這個人重情義?”
“重情義,為了陳正與雷梁對抗,那可不是一般的決心和魄力呀!”
“嗯,我也重情義!”
坐在那人對麵的裴瑾聽後笑了。
“我說真的!”
“是。”裴瑾點點頭。
“走了,謝謝你的茶,等你去了京城記得找我,我請你吃酒。”
裴瑾將那男子送出了門。
“這廝怎麽來了,欽天監盯上王慎了?”
雲峰山上,幾個老家夥聚在一起。
“最近大雍突然在搞一次大規模的摸底調查。”
這些日子伏未休和沈驚聖兩個人下山打探了一些消息,發現大雍在各地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查。
“雖然明麵上是在調查,但是暗地裏應該是在找一個姓王的人。”
“姓王的,該不會是宗主吧?”仲可道聽後道。
“我猜他們在調查的人有可能就是宗主,也不知道宗主又做了什麽,居然引來了朝廷如此大的反應。”伏未休道。
“欽天監!”仲可道在沉默了一會之後冷冷的說出了這三個字。
“欽天監?”
“他們應該並未確定這個人就是宗主,隻是猜到了宗主的某個姓氏。是地鑒鏡!”
“地鑒境?”沈驚聖眉頭微微一皺。這個名字他曾經聽說過。
“天鑒鏡,地鑒鏡,這是兩件寶物,號稱上可知天,下可察地,中可曉人間之事!天鑒鏡不知所蹤,地鑒境就在京城欽天監中。”
“這麽厲害!這等厲害的寶物運用起來隻怕有諸多的限製吧?”伏未休聽後驚歎道。
“那是自然,限製很多,要查看人修為越高,要探知的寶物越是靈異,這效果就越差,宗主現在已經半步二品,說不定已然入了二品。
再用地鑒境查,也隻能查出一個姓氏,全名是查不全的。”
“他們為何要查宗主呢?”沈驚聖疑惑道。
“肯定是欽天監的監正察覺到了什麽很重要的事情,否則他不會費這麽大的力氣。”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欽天監暗中主導的這些調查進行的十分的迅速。
一些重要的消息快速的匯聚到了京城欽天監之中,這些消息被再次篩選分類。
前前後後經過了數月的時間,最終一份名單遞到了欽天監監正的手中,名單上隻有三個人的名字,王慎赫然在列。
名單的後麵是關於這三個人詳盡的資料。
欽天監的監正將這三個人的資料都看了一遍。
“這兩個人暗中觀察,找到這個人,不要聲張!”他的手指在王慎的名字上用力點了點。
“是,大人!”
欽天監立時運作起來。
距離京城數千裏之外的群山之中。又到了一年的冬天,大雪封山。
王慎修行的山洞外,大雪封住了山石的縫隙。
轟隆,整座山震顫了一下,山岩上的積雪出現了大量的裂痕。接著山中起了霧,又下起了雪。
四周的山野上空如常,隻有這座山下起了雪,因為天地之間的靈氣都在朝著這座山峰匯聚,靈氣的匯聚引動了水汽也匯向這裏。
水汽足夠,氣溫又低,於是就下起了雪來,還是低空下雪。
山體上的積雪出現了一道道的裂痕,大量的靈氣通過了山石的縫隙深入進了山洞之中。
從遠處往來,這座山是一片白色,濃鬱的白,與眾不同。這種情況足足持續了兩天的時間。
山洞之中,王慎睜開了眼睛,站在地麵上,感受著自身的變化。
他左腳之上的第二處地衝竅已經打通。身體之中傳來的變化讓他感到欣喜。
眼竅和耳竅的打通讓他的感知能力有了質的提升。而地衝竅的打通除了讓他可以踏空而行之外,還讓他借助了山中天地之間的靈氣再次易筋伐髓。
不同以往的是這一次的易筋伐髓是以雙腿為主。
因為早已經覺醒了眼竅,王慎已經可以內觀,他能夠“看”到自己身體裏麵的變化。
筋肉、經絡、骨骼,更加的緊密、堅韌,這是一種十分奇妙的感覺。
(本章完)
“有意思!”王慎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王慎抬頭,他聽到了外麵雨落下的聲音,聽到了雲層之中傳來的雷聲。
推門,和煦的風裹著雨迎麵吹來。
“春雨,又是一年嗎?”
似他這般修行當真是應了那一句話“山中無甲子,歲月不知年。”
春風春雨之中,王慎身形一晃,橫亙在天地之間的雨幕便被撞開了一塊。
他在雨中飛馳。在飛馳的過程中,王慎發現自己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了,這一步便是一裏多地。
沒過多久他便來到數百裏的一座城池,這座城池隸屬大雍,這是一座邊城,也是一方重鎮,因為城池的那一側便是蜀國。
這座城卡在了兩國來往的一處交通要衝之上。
王慎再次來到這座城池的時候感覺一種緊張的氣氛。
他來到了縣城之中的一處酒樓之中,要了一桌子的菜。
這樣的天,這個是時間段,來這裏吃飯的人並不多,整個酒樓除了王慎隻有一桌子客人。
“你們說這是不是要打仗了,讓人提心吊膽的!”
“蜀國的皇帝死了,聽說太子也出問題了,蜀國亂了,這裏又是邊城,自然第小心提防了。”
“這蜀國亂了跟咱們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了,蜀國亂了,邊疆不穩,是有可能打仗的。”
王慎一邊吃著飯,一邊聽著另外一桌子人的談論,蜀國的事情與他無關,他就隻是聽一新鮮事而已。
他一個人吃了一大桌子的菜,酒足飯飽之後離開。
“剛才那個年輕人看著麵生啊,一個人吃了那麽一大桌子菜!”
“我年輕的時候也很能吃的,我不是吹牛,我一個曾經一個人吃了一頭豬!”
“我記得你上次說的是吃了一隻羊的。”
王慎購買了足夠的東西,準備下一輪的閉關。
出了城,入了山。去了三十多裏路,王慎便聽到林子裏有聲響。
粗重的唿吸聲,有些雜亂的腳步聲,是一個人。吧嗒一聲,腳步聲停了下來,唿吸聲還在。
王慎又向前走了幾裏地,看到了一個人倒在山間的小道上,背後還有傷痕,春雨落在他的身上,身下一攤血水,看樣子是傷的不輕。
他走到近前看了一眼,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模樣還算是周正,不過的臉色有些蒼白,右手還死死的攥著一把劍,看樣子像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哥。
這個年輕人背上的傷有劍上,有暗器留下的傷痕。
這春雨落在身上還是帶著幾分涼意的,要是繼續這麽趴在這裏,這個人用不了多久就會沒命的。
“既然遇到了也算是緣分。”
王慎記得這附近有一座山神廟,就提著這個年輕人來到了山中一座荒廢的山神廟中,將他放在裏麵。
“是生是死,看你自己的造化!”
“多,多謝恩公!”這個時候年輕人居然醒了,睜開眼睛看著王慎。
王慎隻是笑了笑,擺擺手,然後離開。他又迴到了山中,繼續閉關修行。
外麵的春雨還在下,外麵的世道還不太平,隻是這些事情已經和他無關。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將第二處的地衝竅通開。
這一方山石內外便是兩個天地。
外麵日升日落,春去秋來。裏麵一人修不論日月與春秋。
京城之中,有一處特別的機構。
在最深處的一處房間之中,一個身穿道袍的男子,看著三十多歲男子,圓臉,麵色紅潤,留著一縷胡須,最引人矚目的是他那一雙丹鳳眼。
這人站在一麵方形銅鏡麵前。
那銅鏡古樸厚重,四周有山嶽、江河、湖泊、飛鳥、走獸.鏡麵模糊的很,連站在他身前的那個道人也隻在上麵留下了一個模糊的身影。
片刻功夫之後,原本模糊的鏡麵突然泛起了波光,而後起了漣漪,就好似原本平靜的水麵之丟進去了一粒小石子。
那鏡麵之中出現了兩個字,當中一個字算是清晰,是一個“王”字,另外一個字則要模糊的多,隱約看出來似乎是一個“真”字,旁邊似乎有什麽。
這兩個字就好似拿著筆,蘸著墨,在水麵上寫的一樣,很快就變得模糊不清。
過不一會功夫,那鏡麵便複又恢複到最開始的狀態,裏麵映出了那個道人模糊的影子。
道人站在銅鏡麵前沉思了一會,然後轉身離開,來到了一旁的書房之中,拿起筆墨,在紙上寫下了一行字。
王鎮,王禛,王慎,王縝.
沒過多久,這一張紙上就寫下了一些名字,都是兩個字,都姓王,第二個字之中都含有一個“真”。
道人看了一下桌子上的這張紙。
他拿起這張紙走出了書房,見他出來,立即有一個年輕的道人走上前來。
“師尊。”
“去找這些人之中與眾不同的。”道人將那一張紙遞給了子弟。
“是,找到之後呢!”
“找到再說。”
“是,弟子這就去辦!”年輕的道人推開。
中年道人來到屋外,外麵天空,此時京城的天空也陰沉的厲害,似乎有風暴在醞釀之中。
轟隆,雷鳴滾滾,雨水從天而降。
京城在下雨,數千裏之外的西蜀也在下雨,這雨已經下了兩天。
山洞之中,王慎已經找到了左腳的地衝竅,在經絡壁上開始打孔。
山洞外,藤蔓長得很快,已經爬滿了封住洞口的山石,即使到了跟前仔細的看,也不會從外麵看出來裏麵還有一處山洞。
在一場場雨中,夏天過去,外麵的天氣變得涼爽起來。
千裏之外的寧隆府,武陽縣。
縣城之中來了兩個年輕人,這兩個人的身份很不一般,縣裏的幾位大人對這兩個年輕人十分恭敬。
“這就是兩位大人要的關於王慎的資料。”
其中一個人從那縣令大人手裏接過來一看,不過寥寥幾行字。
“他是個孤兒?”
“對,是個孤兒。”
“誰是青河幫主?”
“在下就是。”一旁一個體態肥胖的中年男子急忙笑著上前。
“說說這個王慎。”
“這得從青河幫的第一任幫主雷梁說起了”
寧隆府,一處宅院之中,兩個人在喝茶,其中一個是裴瑾,另外一個人斜躺著,看著十分的懶散。
“要是被你師父看到你這個樣子,少不了挨罰吧?”裴瑾笑著道。
“哎,整日規規矩矩的,人都失去了天性,說說這個王慎,你似乎和他很熟?”
“也不是很熟,隻能說算是半個朋友吧。”
“朋友,你幫過他?”
“幫過。”裴瑾點點頭。“怎麽說呢,我看好他。”
“細說說。”
“他當時應該不過五品龍虎境,就敢設計對付武陽縣真正的霸主,青河幫的雷梁,對方人多勢眾且不說,他本身應該是四品江河無漏,背後又有金頂寺強援。
最後居然被他幹成了,這是絕對的人才啊!”裴瑾這說的都是實話。
“你想招攬他?”
“想過,但是最終沒有這麽做。”
“為什麽?”
“雷梁的背後可是金頂寺,我們裴家人惹不起這樣的龐然大物!”裴瑾如實道。
“伱最後一次見他是什麽時候?”
“嗯,到現在有兩年多,快三年的時間了。”裴瑾思索了一番之後道。
“說說當時的具體情況。”
裴瑾將當時的大概情況和眼前這個人說了一遍。
“你覺得當時王慎的修為是什麽境界?”
“三品參玄?”
“原因呢?”
“一個四品涇河無漏境的修士不至於讓你大駕光臨。”裴瑾道。
“照你所說,從他和陳正殺雷梁到你們上次見麵,前後不過九年的時間,他便從一個五品龍虎境到了三品參玄境。
這是天下奇才,如此人物,縱使在那幾處修行聖地也是屈指可數!”
“是啊,所以你這次來是為招攬他?”裴瑾道,他覺得王慎到參玄境的時間可能還要更短一些。
“嗯,我倒是想,就怕欽天監這一池水太小了,容不下他呀!”那人端起桌子上的清茶一飲而盡。
“他擅長的是掌法?”
“據我所知是掌法和擒拿。”裴瑾道。
“他這個人重情義?”
“重情義,為了陳正與雷梁對抗,那可不是一般的決心和魄力呀!”
“嗯,我也重情義!”
坐在那人對麵的裴瑾聽後笑了。
“我說真的!”
“是。”裴瑾點點頭。
“走了,謝謝你的茶,等你去了京城記得找我,我請你吃酒。”
裴瑾將那男子送出了門。
“這廝怎麽來了,欽天監盯上王慎了?”
雲峰山上,幾個老家夥聚在一起。
“最近大雍突然在搞一次大規模的摸底調查。”
這些日子伏未休和沈驚聖兩個人下山打探了一些消息,發現大雍在各地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查。
“雖然明麵上是在調查,但是暗地裏應該是在找一個姓王的人。”
“姓王的,該不會是宗主吧?”仲可道聽後道。
“我猜他們在調查的人有可能就是宗主,也不知道宗主又做了什麽,居然引來了朝廷如此大的反應。”伏未休道。
“欽天監!”仲可道在沉默了一會之後冷冷的說出了這三個字。
“欽天監?”
“他們應該並未確定這個人就是宗主,隻是猜到了宗主的某個姓氏。是地鑒鏡!”
“地鑒境?”沈驚聖眉頭微微一皺。這個名字他曾經聽說過。
“天鑒鏡,地鑒鏡,這是兩件寶物,號稱上可知天,下可察地,中可曉人間之事!天鑒鏡不知所蹤,地鑒境就在京城欽天監中。”
“這麽厲害!這等厲害的寶物運用起來隻怕有諸多的限製吧?”伏未休聽後驚歎道。
“那是自然,限製很多,要查看人修為越高,要探知的寶物越是靈異,這效果就越差,宗主現在已經半步二品,說不定已然入了二品。
再用地鑒境查,也隻能查出一個姓氏,全名是查不全的。”
“他們為何要查宗主呢?”沈驚聖疑惑道。
“肯定是欽天監的監正察覺到了什麽很重要的事情,否則他不會費這麽大的力氣。”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欽天監暗中主導的這些調查進行的十分的迅速。
一些重要的消息快速的匯聚到了京城欽天監之中,這些消息被再次篩選分類。
前前後後經過了數月的時間,最終一份名單遞到了欽天監監正的手中,名單上隻有三個人的名字,王慎赫然在列。
名單的後麵是關於這三個人詳盡的資料。
欽天監的監正將這三個人的資料都看了一遍。
“這兩個人暗中觀察,找到這個人,不要聲張!”他的手指在王慎的名字上用力點了點。
“是,大人!”
欽天監立時運作起來。
距離京城數千裏之外的群山之中。又到了一年的冬天,大雪封山。
王慎修行的山洞外,大雪封住了山石的縫隙。
轟隆,整座山震顫了一下,山岩上的積雪出現了大量的裂痕。接著山中起了霧,又下起了雪。
四周的山野上空如常,隻有這座山下起了雪,因為天地之間的靈氣都在朝著這座山峰匯聚,靈氣的匯聚引動了水汽也匯向這裏。
水汽足夠,氣溫又低,於是就下起了雪來,還是低空下雪。
山體上的積雪出現了一道道的裂痕,大量的靈氣通過了山石的縫隙深入進了山洞之中。
從遠處往來,這座山是一片白色,濃鬱的白,與眾不同。這種情況足足持續了兩天的時間。
山洞之中,王慎睜開了眼睛,站在地麵上,感受著自身的變化。
他左腳之上的第二處地衝竅已經打通。身體之中傳來的變化讓他感到欣喜。
眼竅和耳竅的打通讓他的感知能力有了質的提升。而地衝竅的打通除了讓他可以踏空而行之外,還讓他借助了山中天地之間的靈氣再次易筋伐髓。
不同以往的是這一次的易筋伐髓是以雙腿為主。
因為早已經覺醒了眼竅,王慎已經可以內觀,他能夠“看”到自己身體裏麵的變化。
筋肉、經絡、骨骼,更加的緊密、堅韌,這是一種十分奇妙的感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