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幹政
重生時,我正和竹馬的兄長荒唐 作者:流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啟稟皇上,許尚書有欺君之罪。臣仔細閱讀他的治水計劃,按照他的規劃,遠遠不止二十萬兩白銀,也非今年可以完工。”
“皇上,黃河綿延千裏,橫貫十幾個行省,要想徹底治理,絕非一日之功,也絕不是朝廷一方的努力,還有賴於各地行省一起。”許尚書迴複。
“許尚書,你當初可是立下軍令狀的,如今怎可出爾反爾?”宋尚書怒道。
“宋尚書,你從哪裏看出我出爾反爾?今年的二十萬兩白銀,我主要解決黃河上遊的問題,清理瘀堵,上遊的問題清理了,再加上各地修築堤壩,臣可保證,今年的洪災將大大的減弱。”
“你剛才還說黃河綿延千裏,如今又說隻治理上遊,不覺得前後矛盾嗎?我看你是想從戶部騙取資金。為何不集思廣益,想一個完全之法。”
“國庫緊張,臣隻能擇重點先治理。”許計劃對著皇帝躬身。
對於許尚書的治理計劃,隆啟帝是清楚的,按照他的想法,治理黃河是個三五年的大計,今年關鍵的問題解決,預防像去年那樣的大洪災。
“宋愛卿,你可有什麽萬全之策?”隆啟帝對著宋尚書問道。
“臣目前沒有,但全國這麽多能人異士,朝中這麽多大臣,大家集思廣益,說不定就能有。”宋尚書道。
隆啟帝轉向大家,問大家如何看。
眾人開始議論紛紛,這治理黃河曆朝曆代都在幹,各種辦法都用過,但一勞永逸到現在也沒有。
許尚書提出的規劃費錢費時,但若能落實,三五十年內,倒能平安無事。
隻不過,這些年邊境戰事頻發,各地洪災旱災交替,國庫空虛,隻怕是難以執行。
“皇上,臣有一想法,自古便有鎮水獸伏波安瀾的做法,相傳,在大禹治水時,便有鑄造大鼎放入黃河中鎮守,臣以為,不如仿效此法,鑄造鎮水鐵牛,投入黃河咽喉,保八方平安。”
欽天監監事蘇淮實站出來道。
此言一出,有些大臣開始響應。
“許愛卿,你覺得如何?”隆啟帝問道。
“皇上,臣以為不妥。鎮水獸治水隻是傳說,確切功能無法考證,可以枕上添花,卻不能依賴於此。何況,如今全國一年的產鐵量有限,用於軍事尚且不足。黃河那麽大,肯定得十分恢宏的鎮水鐵牛,耗鐵量之大,按目前開采鐵礦的能力,難以承受。”
隆啟帝頷首。
“朕以為許愛卿言之有理。許愛卿的治理計劃,之前已經通過商議,便照此執行。戶部的撥款,勿要延遲,耽誤工程。”
宋尚書不禁側頭看了看寧王的方向。
……
下朝後,隆啟帝就被張太後叫了過去,問及的事便是黃河如何治理。
“皇帝,哀家以為,欽天監所言頗有道理。如今開國已經將近百年,是時候鑄造鎮水神獸,為國祈福了。”
“太後,目前……”
隆啟帝正想解釋,張太和揮手製止,道:
“皇帝,哀家近來睡眠不寧,曾找天師算了一卦,天師雲,開國百年,當鑄造鎮國之獸,以安四方,則哀家與皇上自安。欽天監鑄造鎮水鐵牛的說法,正好與天師之說吻合,哀家以為,這是天數。”
“太後,既然有此想法,此事朕會好好琢磨,再做定論。”隆啟帝道。
“皇帝,你國事繁忙,此事便下旨交給天師去做吧。”
“太後……”
“哀家晚上沒睡好,累了。你迴去吧。”
張太後不由分說,示意隆啟帝出去。
隆啟帝隻好躬身退了出去,出了壽安宮,他龍袍飛揚,眉頭緊鎖,雙手握拳。
“皇上,你有心事?”容貴妃見皇帝一過來,麵色就很難看。
隆啟帝歎口氣,十分無奈,道:
“太後堅持要鑄造什麽鎮水神牛,按照她的要求,三年鑄成,一年的產鐵量,十之三四要用於此,各地士兵的武器又拿什麽去更新?”
原來如此。
容貴妃也沉吟起來。
她看了看隆啟帝,對太後的橫插政事也十分不滿。
他即便貴為皇帝,但手中的權力被分得七零八落,並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她摸了摸肚子,若以後她的孩子登上皇位,她這個做母後的,一定要好好的為他鋪路。
“皇上,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駁迴太後?”
“貴妃,你父親所轄之地,占據了全國鐵礦開采量的三分之一,若得你父親相助,此事或有轉圜之地。”隆啟帝滿含期待。
容貴妃的母族不僅手握三十萬兵權,當地生產鐵礦,都在其管轄之下,全國的軍器生產,將近一半有賴於此。
若他不願將鐵拿出來做鎮水神牛,聯合幾方軍隊,上奏朝廷,要將鐵器繼續用於保證軍器的供應,張太後定然無可奈何。
“皇上言之有理,我這就給父親寫信。”
“貴妃,還是你能懂朕。”
第二天,皇帝上朝的時候,朝中又開始爭吵鑄造鐵牛的事情,明明昨天皇帝已經做了決定,今天還有人敢提出來,並取得許多的附和,看來,暗地裏,太後的命令已經傳達過了。
隆啟帝強壓著心裏的怒火。
就在此時,張太後派太監送來了已經寫好的聖旨,上麵寫著任命張天師為鐵牛鑄造總監,負責監督鑄造鐵牛,三年之內,鑄造神牛八尊,各地務必配合雲雲。
隆啟帝眉頭一皺,手指攏起。
司禮太監等著他發話,就要蓋上玉璽。
隆啟帝心底冷笑。
他緩緩將太後擬的聖旨卷起來,從懷中掏出另一份聖旨,對司禮太監道:
“此事朕已有準備。”
他昨晚已經擬好聖旨,上麵的內容與太後的相差無二,隻是內容更加的寬泛,並未寫明鑄造完成的時間,以及具體的鐵牛數量、重量。
司禮太監微微眯眼,道:
“皇上,此事要不要再與太後商議?”
皇帝涼薄的目光看過去,司禮太監隻好閉上了嘴。
聖旨一出,張天師跪下領旨,朝上也安靜了下來,有人歡喜有人憂。
許計劃深深歎了口氣。
寧王嘴角微微上揚。
張天師手握聖旨退迴一邊,誌得意滿,有了這個聖旨,他就可以號令天下三大產鐵區,將鐵胚收入囊中。
“皇上,黃河綿延千裏,橫貫十幾個行省,要想徹底治理,絕非一日之功,也絕不是朝廷一方的努力,還有賴於各地行省一起。”許尚書迴複。
“許尚書,你當初可是立下軍令狀的,如今怎可出爾反爾?”宋尚書怒道。
“宋尚書,你從哪裏看出我出爾反爾?今年的二十萬兩白銀,我主要解決黃河上遊的問題,清理瘀堵,上遊的問題清理了,再加上各地修築堤壩,臣可保證,今年的洪災將大大的減弱。”
“你剛才還說黃河綿延千裏,如今又說隻治理上遊,不覺得前後矛盾嗎?我看你是想從戶部騙取資金。為何不集思廣益,想一個完全之法。”
“國庫緊張,臣隻能擇重點先治理。”許計劃對著皇帝躬身。
對於許尚書的治理計劃,隆啟帝是清楚的,按照他的想法,治理黃河是個三五年的大計,今年關鍵的問題解決,預防像去年那樣的大洪災。
“宋愛卿,你可有什麽萬全之策?”隆啟帝對著宋尚書問道。
“臣目前沒有,但全國這麽多能人異士,朝中這麽多大臣,大家集思廣益,說不定就能有。”宋尚書道。
隆啟帝轉向大家,問大家如何看。
眾人開始議論紛紛,這治理黃河曆朝曆代都在幹,各種辦法都用過,但一勞永逸到現在也沒有。
許尚書提出的規劃費錢費時,但若能落實,三五十年內,倒能平安無事。
隻不過,這些年邊境戰事頻發,各地洪災旱災交替,國庫空虛,隻怕是難以執行。
“皇上,臣有一想法,自古便有鎮水獸伏波安瀾的做法,相傳,在大禹治水時,便有鑄造大鼎放入黃河中鎮守,臣以為,不如仿效此法,鑄造鎮水鐵牛,投入黃河咽喉,保八方平安。”
欽天監監事蘇淮實站出來道。
此言一出,有些大臣開始響應。
“許愛卿,你覺得如何?”隆啟帝問道。
“皇上,臣以為不妥。鎮水獸治水隻是傳說,確切功能無法考證,可以枕上添花,卻不能依賴於此。何況,如今全國一年的產鐵量有限,用於軍事尚且不足。黃河那麽大,肯定得十分恢宏的鎮水鐵牛,耗鐵量之大,按目前開采鐵礦的能力,難以承受。”
隆啟帝頷首。
“朕以為許愛卿言之有理。許愛卿的治理計劃,之前已經通過商議,便照此執行。戶部的撥款,勿要延遲,耽誤工程。”
宋尚書不禁側頭看了看寧王的方向。
……
下朝後,隆啟帝就被張太後叫了過去,問及的事便是黃河如何治理。
“皇帝,哀家以為,欽天監所言頗有道理。如今開國已經將近百年,是時候鑄造鎮水神獸,為國祈福了。”
“太後,目前……”
隆啟帝正想解釋,張太和揮手製止,道:
“皇帝,哀家近來睡眠不寧,曾找天師算了一卦,天師雲,開國百年,當鑄造鎮國之獸,以安四方,則哀家與皇上自安。欽天監鑄造鎮水鐵牛的說法,正好與天師之說吻合,哀家以為,這是天數。”
“太後,既然有此想法,此事朕會好好琢磨,再做定論。”隆啟帝道。
“皇帝,你國事繁忙,此事便下旨交給天師去做吧。”
“太後……”
“哀家晚上沒睡好,累了。你迴去吧。”
張太後不由分說,示意隆啟帝出去。
隆啟帝隻好躬身退了出去,出了壽安宮,他龍袍飛揚,眉頭緊鎖,雙手握拳。
“皇上,你有心事?”容貴妃見皇帝一過來,麵色就很難看。
隆啟帝歎口氣,十分無奈,道:
“太後堅持要鑄造什麽鎮水神牛,按照她的要求,三年鑄成,一年的產鐵量,十之三四要用於此,各地士兵的武器又拿什麽去更新?”
原來如此。
容貴妃也沉吟起來。
她看了看隆啟帝,對太後的橫插政事也十分不滿。
他即便貴為皇帝,但手中的權力被分得七零八落,並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她摸了摸肚子,若以後她的孩子登上皇位,她這個做母後的,一定要好好的為他鋪路。
“皇上,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駁迴太後?”
“貴妃,你父親所轄之地,占據了全國鐵礦開采量的三分之一,若得你父親相助,此事或有轉圜之地。”隆啟帝滿含期待。
容貴妃的母族不僅手握三十萬兵權,當地生產鐵礦,都在其管轄之下,全國的軍器生產,將近一半有賴於此。
若他不願將鐵拿出來做鎮水神牛,聯合幾方軍隊,上奏朝廷,要將鐵器繼續用於保證軍器的供應,張太後定然無可奈何。
“皇上言之有理,我這就給父親寫信。”
“貴妃,還是你能懂朕。”
第二天,皇帝上朝的時候,朝中又開始爭吵鑄造鐵牛的事情,明明昨天皇帝已經做了決定,今天還有人敢提出來,並取得許多的附和,看來,暗地裏,太後的命令已經傳達過了。
隆啟帝強壓著心裏的怒火。
就在此時,張太後派太監送來了已經寫好的聖旨,上麵寫著任命張天師為鐵牛鑄造總監,負責監督鑄造鐵牛,三年之內,鑄造神牛八尊,各地務必配合雲雲。
隆啟帝眉頭一皺,手指攏起。
司禮太監等著他發話,就要蓋上玉璽。
隆啟帝心底冷笑。
他緩緩將太後擬的聖旨卷起來,從懷中掏出另一份聖旨,對司禮太監道:
“此事朕已有準備。”
他昨晚已經擬好聖旨,上麵的內容與太後的相差無二,隻是內容更加的寬泛,並未寫明鑄造完成的時間,以及具體的鐵牛數量、重量。
司禮太監微微眯眼,道:
“皇上,此事要不要再與太後商議?”
皇帝涼薄的目光看過去,司禮太監隻好閉上了嘴。
聖旨一出,張天師跪下領旨,朝上也安靜了下來,有人歡喜有人憂。
許計劃深深歎了口氣。
寧王嘴角微微上揚。
張天師手握聖旨退迴一邊,誌得意滿,有了這個聖旨,他就可以號令天下三大產鐵區,將鐵胚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