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甜頭
重生時,我正和竹馬的兄長荒唐 作者:流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旭隻好隨著二人進去。
好酒好菜都早已準備好,但陸旭無心於這些,仍追問為什麽呈上來的東西沒做修改。
劉昌嗬嗬笑著,道,陸大人別急,這事說來話長,來來,先吃點菜,喝口酒。
酒至半巡,陸旭才算聽明白了,他們根本就沒打算修改啊。
“劉大人,你不修改,我怎能往上呈報,這裏麵仔細對賬,收支差額在二十萬兩白銀,這要是被上司發現,我這烏紗帽會不保,兩江督撫也必會首當其衝。”
劉大人稍一沉吟,道:
“陸大人無需著急,這件事情你隻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餘的事情交給我們即可。”
陸旭抬頭望去,劉昌和譚啟霖臉上都掛著淡笑,表情平靜,仿佛這件事早就在他們計劃之中。
陸旭隻覺得背脊骨一涼,從胸口將房契掏出來,道:
“劉大人,在下不才,可沒有這麽大的本事,能做成這樣的大事,還請另找高明吧。”
這等於空手套白狼,讓朝廷多給他們撥款二十萬兩白銀啊。
這要是被稽查出來,指定是要掉烏紗帽,他可沒打算做這樣的事情。
劉昌肥厚的手掌拍在陸旭的肩膀上,勸慰道:
“陸兄多慮了,我劉某不是幹事不靠譜的人,陸兄大可放心。這房契上已經寫上你的名字,想改也改不了啊。”
旁邊的譚啟霖也趕忙道:
“陸大人,後麵的事情我們都打點好了,我們也不敢拿督撫大人的前途開玩笑。”
兩人齊齊望向陸旭,等他迴話。
陸旭驚疑 之際,問道:
“祁大人那裏,也都打通了?”
譚啟霖看了一眼劉昌,對著陸旭點頭,示意他放心。
劉昌將房契塞迴陸旭的衣襟中。
“陸大人,你是戶部新人,若犯點錯,也是正常,你說是不是?”
陸旭沉吟,說的倒也是,自己剛來戶部,沒有經驗,如果真的被發現了,到時就說自己沒注意看錯了,頂多被斥責一通。
並且,如果祁大人那裏也被打點了,那這事十有八九也出不了問題。
猶豫間,旁邊的美貌丫鬟又靠過來給他倒酒,嬌滴滴的道:“陸大人,陪奴家喝一杯!”
“劉大人,若真被發現,我能開脫,那督撫大人那裏,可豈不是欺……如何解釋?”陸旭本想說欺君之罪的。
劉昌哈哈一笑,道:“陸大人仁慈,倒替我們大人擔憂起來了。您放心,兩江地區,每年要幹的民生事情多著呢,多跟朝廷預支一點,也是為了更好的為百姓謀福利,自有說法,就算皇上知道了,也不會真怪罪的。”
陸旭心裏稍稍踏實下來,但仍麵露憂色。
譚啟霖見狀,勸了一杯酒,湊近在他耳邊道:
“陸大人,你以為,隻有我們那裏這麽做啊。”
“啊……?”陸旭驚詫。
劉昌在旁邊嗬嗬笑了。
……陸旭迴到鎮國將軍府的時候,一個人在書房坐了許久,把房契拿出來看了又看,最後放入了最下麵的抽屜,鎖了起來。
第二天下值前,他就把兩江行省的收支公文正常提交給了祁侍郎,祁侍郎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並未說什麽。
接下來的幾天,他便惴惴不安的等著,看上麵會不會有什麽反應,如果上司把他叫過去,他就打算如劉昌所說的那樣,裝傻充憨,自己確實是個新人,犯點錯總是正常的。
但一切安靜如常,沒有人來指出=任何的問題,他的同僚們也如往常一樣,各忙各的。
“全國這麽多的行省,有問題的不可能就兩江地區,難道真的如劉昌所言,這樣的事,其實都是心照不宣的?”
等了幾天無事發生,這天提前下值,早早的就去了莊子上找王鍾兒。
王鍾兒怨怨哀哀的楚楚可憐,她一個妙齡女子,住在這偏僻的莊子上,連個下人都沒有,吃飯洗衣都是靠她自己。
陸旭一見麵就遞給她兩張百兩的銀票,說朝廷有事,這段時間迫不得已。
“鍾兒,我讓車夫明天帶你去買個丫鬟和嬤嬤。你自己要用的人,自己挑的更滿意。”
王鍾兒這才破涕為笑。
陸旭這些天心裏壓力過大,到了王鍾兒這裏,縱情發泄一番,終於身心舒坦了。
天氣漸漸轉暖,路上的行人已經開始換上薄夾襖。
陸昶不在,林詩詩依然帶著春雨堅持跟著章太醫學習,兩人在看病行醫的基礎上,鼓搗出許多養生的方子。
癸水如期而至,林詩詩無奈,明明自己身體康健,陸昶臨行前,也跟她行周公之禮了,可是這肚子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她本來還期待著,說不定這次有了,等陸昶迴來,能給他一個驚喜。
張媽媽勸她不要著急,孩子也是看緣分的。緣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餘氏吃著外麵大夫開的藥,但效果依然不明顯,仍是不好不壞的。
莊嬤嬤見這麽拖下去,餘氏氣力耗盡,現在連日常生活都有些困難,便又跑去求陸懷喜,想請個更好的大夫過來。
陸懷喜道:“這個毛病,跟以前老夫人的如出一轍,老夫人都是吃的府醫開的藥,靜心調理,修心養性,讓餘氏好好修養著,現在府裏一應事情,又不需要她操心。”
言外之意,自然是不同意另請大夫。
莊嬤嬤可並不認同陸懷喜的話,老夫人那是年紀大了,餘氏才多大,四十而已。
府醫每天過來把脈,都覺得好生奇怪,明明吃著溫補的湯藥,又喝著枸杞燕窩,這身體的寒涼卻並不見好轉。
莊嬤嬤總擔心時間長了,這身體就垮了。
可她不敢說。
隻好趁著陸旭過來看餘氏的時候,跟陸旭說,希望他做主,去給餘氏換個大夫來看看。
陸旭默了默,道:
“兩個大夫都說,天暖了會好轉,如今天氣轉暖,且等著看一看。”
在他看來,頻繁更換大夫也不是好事,搞不好就成為試藥的了。
他留下一張百兩的銀票給餘氏,讓她買些好東西補一補。
莊嬤嬤看著屋裏還沒撤退的炭火,很是無語,這天氣,跟大夫口中說的豔陽高照,且等吧。
好酒好菜都早已準備好,但陸旭無心於這些,仍追問為什麽呈上來的東西沒做修改。
劉昌嗬嗬笑著,道,陸大人別急,這事說來話長,來來,先吃點菜,喝口酒。
酒至半巡,陸旭才算聽明白了,他們根本就沒打算修改啊。
“劉大人,你不修改,我怎能往上呈報,這裏麵仔細對賬,收支差額在二十萬兩白銀,這要是被上司發現,我這烏紗帽會不保,兩江督撫也必會首當其衝。”
劉大人稍一沉吟,道:
“陸大人無需著急,這件事情你隻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餘的事情交給我們即可。”
陸旭抬頭望去,劉昌和譚啟霖臉上都掛著淡笑,表情平靜,仿佛這件事早就在他們計劃之中。
陸旭隻覺得背脊骨一涼,從胸口將房契掏出來,道:
“劉大人,在下不才,可沒有這麽大的本事,能做成這樣的大事,還請另找高明吧。”
這等於空手套白狼,讓朝廷多給他們撥款二十萬兩白銀啊。
這要是被稽查出來,指定是要掉烏紗帽,他可沒打算做這樣的事情。
劉昌肥厚的手掌拍在陸旭的肩膀上,勸慰道:
“陸兄多慮了,我劉某不是幹事不靠譜的人,陸兄大可放心。這房契上已經寫上你的名字,想改也改不了啊。”
旁邊的譚啟霖也趕忙道:
“陸大人,後麵的事情我們都打點好了,我們也不敢拿督撫大人的前途開玩笑。”
兩人齊齊望向陸旭,等他迴話。
陸旭驚疑 之際,問道:
“祁大人那裏,也都打通了?”
譚啟霖看了一眼劉昌,對著陸旭點頭,示意他放心。
劉昌將房契塞迴陸旭的衣襟中。
“陸大人,你是戶部新人,若犯點錯,也是正常,你說是不是?”
陸旭沉吟,說的倒也是,自己剛來戶部,沒有經驗,如果真的被發現了,到時就說自己沒注意看錯了,頂多被斥責一通。
並且,如果祁大人那裏也被打點了,那這事十有八九也出不了問題。
猶豫間,旁邊的美貌丫鬟又靠過來給他倒酒,嬌滴滴的道:“陸大人,陪奴家喝一杯!”
“劉大人,若真被發現,我能開脫,那督撫大人那裏,可豈不是欺……如何解釋?”陸旭本想說欺君之罪的。
劉昌哈哈一笑,道:“陸大人仁慈,倒替我們大人擔憂起來了。您放心,兩江地區,每年要幹的民生事情多著呢,多跟朝廷預支一點,也是為了更好的為百姓謀福利,自有說法,就算皇上知道了,也不會真怪罪的。”
陸旭心裏稍稍踏實下來,但仍麵露憂色。
譚啟霖見狀,勸了一杯酒,湊近在他耳邊道:
“陸大人,你以為,隻有我們那裏這麽做啊。”
“啊……?”陸旭驚詫。
劉昌在旁邊嗬嗬笑了。
……陸旭迴到鎮國將軍府的時候,一個人在書房坐了許久,把房契拿出來看了又看,最後放入了最下麵的抽屜,鎖了起來。
第二天下值前,他就把兩江行省的收支公文正常提交給了祁侍郎,祁侍郎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並未說什麽。
接下來的幾天,他便惴惴不安的等著,看上麵會不會有什麽反應,如果上司把他叫過去,他就打算如劉昌所說的那樣,裝傻充憨,自己確實是個新人,犯點錯總是正常的。
但一切安靜如常,沒有人來指出=任何的問題,他的同僚們也如往常一樣,各忙各的。
“全國這麽多的行省,有問題的不可能就兩江地區,難道真的如劉昌所言,這樣的事,其實都是心照不宣的?”
等了幾天無事發生,這天提前下值,早早的就去了莊子上找王鍾兒。
王鍾兒怨怨哀哀的楚楚可憐,她一個妙齡女子,住在這偏僻的莊子上,連個下人都沒有,吃飯洗衣都是靠她自己。
陸旭一見麵就遞給她兩張百兩的銀票,說朝廷有事,這段時間迫不得已。
“鍾兒,我讓車夫明天帶你去買個丫鬟和嬤嬤。你自己要用的人,自己挑的更滿意。”
王鍾兒這才破涕為笑。
陸旭這些天心裏壓力過大,到了王鍾兒這裏,縱情發泄一番,終於身心舒坦了。
天氣漸漸轉暖,路上的行人已經開始換上薄夾襖。
陸昶不在,林詩詩依然帶著春雨堅持跟著章太醫學習,兩人在看病行醫的基礎上,鼓搗出許多養生的方子。
癸水如期而至,林詩詩無奈,明明自己身體康健,陸昶臨行前,也跟她行周公之禮了,可是這肚子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她本來還期待著,說不定這次有了,等陸昶迴來,能給他一個驚喜。
張媽媽勸她不要著急,孩子也是看緣分的。緣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餘氏吃著外麵大夫開的藥,但效果依然不明顯,仍是不好不壞的。
莊嬤嬤見這麽拖下去,餘氏氣力耗盡,現在連日常生活都有些困難,便又跑去求陸懷喜,想請個更好的大夫過來。
陸懷喜道:“這個毛病,跟以前老夫人的如出一轍,老夫人都是吃的府醫開的藥,靜心調理,修心養性,讓餘氏好好修養著,現在府裏一應事情,又不需要她操心。”
言外之意,自然是不同意另請大夫。
莊嬤嬤可並不認同陸懷喜的話,老夫人那是年紀大了,餘氏才多大,四十而已。
府醫每天過來把脈,都覺得好生奇怪,明明吃著溫補的湯藥,又喝著枸杞燕窩,這身體的寒涼卻並不見好轉。
莊嬤嬤總擔心時間長了,這身體就垮了。
可她不敢說。
隻好趁著陸旭過來看餘氏的時候,跟陸旭說,希望他做主,去給餘氏換個大夫來看看。
陸旭默了默,道:
“兩個大夫都說,天暖了會好轉,如今天氣轉暖,且等著看一看。”
在他看來,頻繁更換大夫也不是好事,搞不好就成為試藥的了。
他留下一張百兩的銀票給餘氏,讓她買些好東西補一補。
莊嬤嬤看著屋裏還沒撤退的炭火,很是無語,這天氣,跟大夫口中說的豔陽高照,且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