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你們說的那個拿著巨錘的大漢已經帶著三十萬士兵正在攻我魏國?\"此時此刻,另一場緊張的對話也正發生在臨接齊、魏兩國和趙地的一個駐點。二十萬大軍駐紮於此,齊軍決定將此軍駐於邊境上是為了便於互相增援——既可以迅速救援魏國,也可以提防秦國從趙地進攻至自己的領域。


    這樣一來,便可以在必要的時候互相支持,形成穩固的三角關係。接到消息的一群齊國 ** ,震驚於秦滅匈之後緊接著對準魏國的消息,頓時麵色嚴峻,\"立即準備集合軍隊,支援魏國!”一位中年的將領——田假,齊王建同為兄弟,在軍帳內下達指令。身為齊軍總司令,他決定留下五萬齊軍在此鎮守,並帶領剩下的大 ** 速趕往魏國。在他率領出征的這十五萬人之中,還包括一萬名技術精湛的勇士。


    這群勇士堪稱齊軍之精銳,是由各地征募而來的勇者所組成的一支精英隊,他們的能力等同現在特聘的雇傭兵。每一人為以一對十的悍勇之士。這批技擊之士在戰勝晉國的過程中威名大震。


    不過這些勇將們雖勇力驚人但也常表現出過分自信與傲慢的問題,加上齊王及統帥田文之間的 ** 爭,讓曾經輝煌一時的軍隊,現隻剩下這一萬名最後成員。


    盡管人數隻有這麽多,可他們的戰鬥力仍是讓人敬畏的存在。


    與此同時,燕國大軍統帥將渠也接到了魏國的求援信,並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氣勢磅礴地奔向魏國。


    這十五萬大軍之中,有五萬是燕國最精銳的遼東騎兵。


    這些遼東騎兵主要由遼東胡人組成,擅長騎射,是一支極其強悍的部隊。


    就這樣,楚、齊、燕三國各自率領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魏國都城大梁進發。


    “又是沒有魏軍駐守的城池!”


    魏國都城大梁以北的一座城池外,易風帶領著大軍緩緩行進。但還未等他靠近城池,易風便遠遠看到城門敞開著,城牆上與城門口空無一人。


    顯而易見,城中的魏軍早已撤離。一路走來,最初幾座城池被易風的軍隊輕而易舉地占領,局勢非常順利。


    然而隨著他們越來越接近大梁,易風發現前方的城池內魏軍和官宦們均已撤走,隻剩下無法離開的平民還留在城中。


    無疑,這些守軍早就聽說了他們進軍的消息,提前撤出了。但這反而節省了不少兵力。沿途每一座由秦軍通過的城市,無一例外豎起了秦國的旗幟,象征它們歸屬秦國。


    對於攻下的城池或是因魏軍撤離而占據的城市,易風會根據不同城池的大小安排不同數量的駐軍留守。


    大型城池留駐約四五千元的士兵,小型的僅有一千人而已。


    進入這座城後,易風將城內的魏國旗號全部更換為秦軍的旗幟,以昭告眾人這座城已易手秦國。


    “讓全軍在此休整一天。”進入城後,易風對身後的將領們下達命令。


    這裏是距離大梁城最近的北部城池,再前行十餘裏便是大梁城。


    所以易風打算讓部隊在此先休整一日,以便明日兵臨城下。也許很快就要對大梁城發動猛攻,因此現在讓士兵們養精蓄銳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魏國應該早已收到他們進入其境內的消息,估計也在全力準備迎戰。


    明天的大戰勢必極為艱辛。


    易風不禁心中思索道:“也不知道楚國、齊國和燕國有沒有派遣救援部隊。”他知道這三國一定不願意坐視魏國覆滅而不加援手。因為他們很清楚,若是魏國倒台,他們三國任何一個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


    他們都意識到,單獨對抗秦國是沒有勝算的,唯有攜手合作,才是唯一可能生存下去的方法。


    “小山,多派些斥候前往大梁城附近打探情況。”易風對著身旁的張小山吩咐道。


    這次要攻打的是魏國的首都大梁城,並且其他三國很可能也會派遣援軍,因此,易風決定先派人弄清具體狀況。


    此時,魏國也已知曉他們的動向,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秦軍探子會泄露行蹤。


    “是,將軍!”張小山彎腰應命,隨即派出十隊人馬前往大梁城偵查。其餘軍隊則開始在城內休整。


    距離魏國首都大梁城以北數裏外的一處險要地帶,魏國的將領魏假已在此部署好防線。


    同時,他還陸續集結了很多從其他城市撤迴的魏軍士兵。如今駐紮在此地的魏國部隊加上那三萬魏武卒,共計已有二十萬人。這二十萬魏軍駐守在這道防線上,靜待其他國家的援軍到來。


    “將軍,楚國將領項燕帶著十五萬援軍已經到達西側五公裏外設營。”一名魏兵急匆匆跑來對魏假報告說。


    “是嗎?太好了!”聽到此,魏假喜形於色。


    盡管此地已有二十萬名魏軍鎮守,還有地形優勢以及構建好的大量防禦工程;但麵對聲威顯赫的易風,他依舊信心不足。


    現在得知項燕率領十五萬大軍趕到援助,他心裏終於放鬆了些。十五萬援軍使得戰局對他們有利不少。


    “報告,齊軍將領田假帶領先鋒軍已在我方東北約五公裏外落腳駐守。” 正說著,又一個士兵報告說道。


    “齊軍援軍也到了,真是太好了!” 魏假滿麵春風,心情振奮。


    隨著楚國和齊國共計三十萬兵馬加入戰線,他的焦慮減輕了許多。


    在此之前, 他對易風領軍來襲而盟軍尚未到達的情況一直感到不安。


    不過不久, 又一個魏軍探馬前來通報: “報, 將軍, 易風領其主力進入了我們北方的這座城。”


    由於敬畏易風的實力與手段, 一段時間以來魏假不斷地派出密探向北方探尋敵軍動向, 尋獲關於秦國大軍的消息。


    \"易風的軍隊也來到了北麵的城裏?\"聽到這一消息的魏假臉色突變, 不覺緊蹙了眉梢.


    因為, 秦國的主要部隊一旦在鄰近城邑出現,那麽離此地也不過區區數裏之遙。


    這也就意味,如果對方發動攻擊,則可以隨時揮軍進攻此地。


    不過,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楚國和齊國的援軍終於趕到了。現在,這三國聯軍合計兵力達五十萬,總算是有足夠的底氣與秦軍抗衡了。


    “來人,請向西邊楚國的項燕將軍和東邊齊國的田假將軍傳達信息,本將軍請他們兩位及諸位將領前來本營,共商對策以對付易風和秦軍。”魏假隨即對身邊的士兵下令。


    “是,將軍!”身邊的兩名士兵躬身應命後,分別朝著東西兩邊出發。


    楚軍和齊軍都已在魏國安排的地方駐紮下來,恰好位於魏軍兩側,形成掎角之勢,以便一方遭到秦軍攻擊時,其他兩國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側麵支援。假如秦軍逼近魏軍的防線,三國可以形成合圍態勢,這地利布局對他們相當有利。


    “報告將軍,楚國項燕將軍帶著麾下諸將已到帳外。”


    “將軍,齊國田假將軍帶著諸將亦到帳外。”


    片刻之間,前來通知項燕與田假二人的士兵返迴營地,向魏假匯報情況。


    “請他們進來!”魏假連忙說道。


    “楚國項燕拜見魏假將軍!”


    “齊國田假拜見魏假將軍!”


    “魏國魏假拜見項燕將軍與田假將軍!”


    項燕和田假率領的各路將領進入帳篷後,彼此致禮,魏假同樣禮貌地迴應。


    一陣寒暄過後,魏假請各位落座,隨即正色道,“本將軍召集各位,就是要通知你們,秦國武安君易風已經率領約三十萬大軍,來到了離我們僅數裏之遙的城市。”


    聽了這番話後,項燕、田假等人不由得眉頭緊鎖,陷入了沉默,整個帳篷裏彌漫起壓抑的氣息。盡管此時他們的聯軍總計五十萬,甚至後方尚有未抵達的燕軍,然而對方卻僅僅三十萬秦兵而已。


    但眾人的臉色絲毫不見輕鬆,隻因那三十萬秦軍之統帥是揮舞巨錘的青年。


    即便對方僅有十萬人,隻要那位揮動巨錘的少年存在,就沒有一個人敢對其輕視,畢竟他尚未滿十五歲。


    “大家覺得這場戰役如何展開?”


    見沒人出聲,過了一會兒魏假再次發問,並注視著楚軍主帥項燕與齊軍主帥田假。


    “這個……也許還是等待燕國援軍到來後再作打算吧。”田假略加思索後說。


    “嗯,不妨先把主力軍隊暫且安置在營地,觀察秦軍的動作後再做打算吧。”一旁的項燕隨即說道。


    盡管他們占據著人數上的優勢,但並沒有絕對獲勝的把握,所以,打算等到燕國的增援部隊到達後再行動,有了十多萬人的支持,他們會更加信心十足。


    目前要求他們草率決策,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畢竟任何決定關係到數十萬將士的安危,他們不能不小心謹慎。


    “那就等燕軍的增援到達後再說。”魏假點頭表示讚同,並坦誠地說自己也不希望此時與易風正麵交鋒。


    商談完畢後,項燕與田假各自率領手下的將領迴到了自己的營地。


    “啟稟大人,在前方幾裏外的那條通往魏國首都大梁城的路上部署了一支數量龐大的魏 ** 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普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普化並收藏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