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繼承皇位的手段本就有些不太光彩。


    因此他反而要比所有人都更為在乎皇位的正統性。


    李治深知李世民這些年來在李承乾的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


    更知道李世民絕對不會輕易做出更換太子的決定。


    可以說此時無論是李泰還是李治都還沒能達到能讓李世民改變這一想法的條件。


    並且李承乾那邊暫時也還沒有真正讓李世民徹底失望。


    因此在李治看來此時最應該做的便是繼續韜光養晦,將自己該做的事情全部做好。


    即便李泰願意去動別的心思自己也沒有必要和他一起摻和。


    段師子的話說完以後李治便接口說道:“無論朝臣們是否願意接受魏王,本王都不會參與其中。


    眼下本王為難的是如何提醒父親才能讓他重視此事。”


    劉安開口道:“實在無法殿下便幹脆讓翟都督自行向陛下匯報。


    他此時人在京城又剛好職責所在,即便不經殿下同意直接稟報此事料來也是無可厚非。”


    李治搖頭道:“此事還是本王親自出麵為好。


    不過此事無論如何稟告都免不了要得罪我那四哥,想來也是讓人頭疼啊!”


    段師子開口道:“殿下又何必去提官員結黨之事?


    不如直接提醒陛下他如今的做法很可能會引來朝臣們借機生事對太子進行攻訐便好。”


    李治聽了這話以後頓時眼前一亮。


    朝臣結黨這種事情確實不好提及。


    這種事別說是李泰在做,李治自己也同樣在做。


    便是連太子李承乾也無法免俗,他也要設法拉攏自己的朋黨。


    因此想要繞過這個問題便隻能從這件事的本質上考慮。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李世民這些時日對李泰有些太好。


    以至於讓朝中大臣和李泰自己都受到了誤導。


    想通了這些李治便趕緊提筆給李世民寫了一封密折。


    在奏折裏李治先是將百騎司搜集的情報以風聞的形式模棱兩可的交代了一番。


    隨後他才開始奉勸李世民多多關注朝堂之上的形勢並且盡快緩和與李承乾之間的關係。


    不得不說李治的這封奏折實在是太過及時了。


    翟長孫在給李治送出那份密報的時候李泰就已經開始有所動作。


    而翟長孫在收到情報以後又著實猶豫了兩天。


    他完全可以直接將情報密奏給李世民。


    但當他想到自己如今的成績正是李治所賜予的時候馬上就猶豫了起來。


    他和李承乾以及李泰兩人之間完全沒有交集,因此也根本無需考慮這封密報會對兩人有哪些影響。


    但當他想到李治也有機會在此事當中獲利的時候就不由自主的多想了一些。


    到最後翟長孫還是決定先將這件事上報給李治,無論李治要如何選擇他都會全力支持。


    也正是在他將情報傳遞給李治的這段時間,李泰的魏王府裏也幾乎從未斷絕過有著眾多官員參與的飲宴。


    這一日已經觀望了多日的高士廉終於還是沒忍住找到了李泰。


    “殿下,若是老臣判斷不錯的話殿下是想要讓一眾大臣們對太子發難吧?”


    李泰和高士廉剛一落座高士廉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


    李泰道:“正如恩師所料,本王確實已有此意。”


    高士廉聽了李泰的話以後皺眉道:“殿下,恕老臣直言,殿下如此作為恐怕未必能夠達成目的。”


    李泰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本王與恩師的看法大為不同。


    在本王看來如今太子的德行已經完全不配繼承皇位。


    而本王作為嫡次子,既未做出過有損德行之事又在朝堂內外頗有才名。


    加之父皇近日與本王如此親近,想來便是已經動了更換太子的心思。


    在本王看來如今所欠缺的可能便是一些外力來促使父皇下定決心。”


    高士廉道:“太子殿下往日表現出的能力足以擔當大任。


    即便如今太子的表現如此不堪朝中大臣們也是從未有人提及想要更換太子。


    殿下可曾想過,你之行事並不符合諸位大臣的想法。


    而沒有朝中大臣的支持殿下便是鬧得再兇又如何能夠撼動太子之位?”


    李泰開口道:“朝中大臣也好,軍中元老也罷。


    彼等便是再如何想要維護皇家正統也總要考慮民意。


    如今太子的所作所為馬上就要傳遍這長安城內外,到時那些大臣們難道還敢違背天下百姓的民意不成?”


    高士廉聽了李泰的話以後頓時連聲問道:“殿下怎能如此糊塗?


    你命人散播太子的醜事能有何用?


    可有人敢於當著天下人的麵出來指證太子?


    便是有人敢於指證,殿下又以為陛下會不會讓太子承認?


    殿下如此一鬧除了讓陛下大為惱火之外又能得到何種好處?”


    李泰道:“老師所想的也不過是一種可能。


    又怎知父皇不會借此機會換掉太子?


    須知太子與父皇的矛盾已有多日,以父皇的脾氣又豈能容忍太子如此與他對立?”


    高士廉搖頭道:“虧你還在秘書監任職了如此長的時間。


    怎會看不出陛下如今對你的寵愛隻是浮於表麵?


    陛下真正所想的不過是想要利用殿下來給太子施加壓力好讓太子開口服軟罷了。


    陛下為培養太子已經花費了十幾年的心血,豈會因為父子間的一時矛盾做出如此衝動之事?”


    李泰聽了高士廉的話以後頓時臉色一變。


    不過隻是轉瞬之間就從心裏否定了高士廉的判斷。


    李泰的性格從來都是如此,一旦讓他得到誇獎或是看到好處他馬上就會忘乎所以。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這個死胖子非常容易飄。


    而隻要他一開始飄也就意味著此時的他已經再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導了。


    同時也意味著他馬上就要因為自己的愚蠢而付出代價。


    所以接下來李泰又找了各種理由來和高士廉辯論。


    總之就是無論高士廉如何反對他都要開始發動輿論,逼迫李承乾讓出太子之位。


    到最後高士廉終於承認自己無法改變李泰的想法,於是隻好歎息一聲告辭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