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約一個月之前李世民突然親自前往了李泰位於延康坊的府邸。


    當日父子倆不但聊到深夜而且轉過天來李世民還親自下旨免除了延康坊內其他居民一年的稅賦。


    而李泰府裏的上下官員聽說也都得了不少好處。


    這件事看似是突然發生但是仔細想來也是早有預兆。


    李泰自幼便在一眾兄弟中以聰慧出名。


    若非李治這個bug級的人物出現他的學識可以算作是一眾兄弟中最為出色的。


    自從他進入到秘書監任職以後更是有了無數機會能夠接觸到李世民。


    這讓李泰從李世民的身上學到了不少政治方麵的知識。


    不僅如此,李泰還通過與李世民的接觸逐漸掌握了一些李世民處理政務的習慣。


    這就使得他在與李世民一起論政的時候往往都能極其貼合李世民的心意。


    這樣一來李承乾可就更加被動了。


    他作為太子整天不務正業惹李世民生氣。


    而李泰這邊不但一直表現的像個乖寶寶而且說話辦事還總能滿足李世民的心意。


    試想換作你是李世民的話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倘若李泰隻是做到了這一步其實也沒什麽。


    畢竟李承乾墮落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李泰這段時間的表現還無法撼動李承乾的地位。


    可是眼下李承乾的墮落卻同時給了李泰另一個機會,那就是快速拉攏朝堂之上那些尚未站隊的官員。


    根據翟長孫提供給李治的情報來看這段時間開始頻繁和李泰走動的官員中四五品的官員足有二十多人。


    這個數字看似不多,但實際上已經算是非常大的一股勢力了。


    如今身在長安城的京官一共才有七百多人。


    除去最近幾年李世民提拔上來的技術官員之外,能夠在討論政務時說得上話的四五品官員加在一起也才六七十人。


    這二十多人就占據了其中的三成。


    這也就難怪翟長孫會給自己發來密報了。


    如今太子李承乾整日在長安太子府裏胡作非為惹李世民生氣。


    而嫡親二皇子李泰則是一邊討取李世民的歡心一邊拚命拉攏朝臣。


    這不是妥妥的一出爭儲大戲嗎?


    這要是換作之前的李治他肯定是什麽話都不說的躲在一旁看戲。


    可如今在他手裏掌握著百騎司的情況下,李泰做出的這些事情他可就不能當做什麽都不知道了。


    可是這件事是否插手卻是讓李治非常頭疼。


    自己若隻是將情況如實上報吧顯得他好像有些小題大做挑撥離間的意思。


    但是李治若是直接將這件事當做沒有發生吧,想來要不了多久朝堂之上就會被李泰折騰起一陣風雨。


    到時候李世民苦惱之下肯定會埋怨李治沒有提前警示於他。


    一個不好李世民還有可能會懷疑李治是誠心想在一旁看戲。


    “翟長孫這封密報實在是不該送給本王啊!”


    李治頭疼的想了半天之後終於滿臉痛苦的搖頭說道。


    陪在一旁的劉安,柴龍以及段師子三人不知李治為何發出如此感歎於是相互疑惑的對視了一眼。


    “咳”


    劉安幹咳了一聲之後開口問道:“殿下,可是百騎司查到了何等大案?”


    李治聽了劉安的話以後苦笑一聲將密報的內容告訴了劉安三人。


    這種事情在外人麵前雖然敏感但是卻沒有必要對劉安等人隱瞞。


    劉安聽了李治的講述以後開口道:“殿下,翟都督既然將此事報於殿下自然便已經考慮過殿下的難處。


    奴才想來翟都督隻是想以此事向殿下表明態度。


    至於是否上奏陛下大可由殿下隨意做主。”


    李治聽了劉安的話以後苦笑道:“此事哪有如此簡單?


    百騎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沒有建樹,不久之前剛剛才靠著一樁大案做出了一番成績。


    眼下正是父皇對百騎司寄予厚望之時。


    此時本王應該做的乃是要讓百騎司更多為父皇分憂豈能為了置身事外而隱瞞這一情況?”


    段師子開口道:“可是殿下,陛下所做的種種舉動明顯都在助長魏王殿下的野心。


    屬下以為這或許是陛下有意為之,說不得陛下心中已有定計。


    殿下若是將此事上報會不會反倒阻礙了陛下的計劃?”


    李治搖頭道:“以本王對父親大人的了解來看他對此事的影響絕對不曾深入考慮。


    父親如今所做一切不過是因為惱恨太子不思進取,胡作非為而給予的警告。


    但魏王對此卻是毫不自知。


    他如今所做之事非但超出了父親的預想而且直接將奪嫡之心擺上了台麵。”


    柴龍道:“既是魏王一廂情願之事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殿下又何必為此惹得兩頭不快,妄做了小人。”


    李治道:“此事絕對不可輕視。


    本王對魏王了解頗深,他此時既然已經開始大肆聯絡朝臣定然已經有了詳細謀劃。


    萬一他若是發動這些朝臣不斷攻訐太子,那麽不需多久朝堂之上就會形成一股罷免太子的風氣。”


    劉安道:“殿下怕是多慮了,陛下怎會允許這種風氣盛行?”


    李治道:“倘若太子所做之事突然在民間廣為流傳會是如何?


    朝中大臣若是以此攻訐太子,那父親要如何阻止?”


    “殿下在朝中人脈更是深厚,魏王如此作為就不怕反倒便宜了殿下嗎?”


    柴龍開口道。


    不等李治開口一旁的劉安便接口道:“陛下心中一直便想要維護嫡庶有別,長幼有序的正統。


    倘若太子真的因為私德而被朝臣彈劾最有希望接任太子的還真有可能就是魏王殿下。”


    段師子搖頭道:“此事倒也未必。


    長久以來魏王殿下都是較為親近年輕官員或是朝中元老家的二代子弟。


    如此做法雖然看似能在朝堂之上為其提壯聲勢,但卻不知如此一來便等於主動得罪了那些頂級大佬。


    如今這些人的年紀雖已不小但在朝中主事的時間卻不會太短。


    試想這些人又豈會願意接受一個有意疏遠他們的人成為太子?”


    段師子的話與李治心中所想不謀而合,但是李治卻知道眼下這些還不是他需要考慮的重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