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聽了高士廉的話以後不由眉頭一皺。
少頃之後他開口對高士廉問道:“可是那些傳言本就是事實,學生為何不能利用?”
高士廉開口道:“陛下一心想要維護太子的正統自然會為此竭盡全力。
此時外界越是反對太子陛下便越會大力扶持。
他寧可花費更大的精力來教導太子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選擇出了錯誤。”
李泰皺眉道:“那老師以為學生此時該如何操作才是正解?”
高士廉的手指在座椅的扶手上敲打了半天以後終於有了主意。
隻聽他開口道:“殿下應當立即停止對那些流言的參與。
借助殿下如今的職位多多在陛下麵前表現一番。
想要使陛下放棄太子而選擇殿下唯有殿下的表現更加優秀方可。”
李泰聽了這話以後低頭沉思了起來。
他現在和父皇接觸的機會要比之前多了很多。
自上任以來的幾次奏對也應該還算讓其滿意。
最主要的是自己如今能夠近距離的觀察父親處理政務時的態度和方法。
結合高士廉對自己的指點能夠使自己處理政務的能力快速提高。
再想到李承乾如今的表現李泰的心裏便有了幾分底氣。
想到這裏他對高士廉點頭道:“學生已經知道該如何行事。
幸得老師提醒學生方不致誤入歧途。”
高士廉笑道:“殿下剛剛進入朝堂許多事自然陌生。
隻需稍加時日殿下自己便能分析出其中的利弊。”
高士廉的點撥使得李泰很快便從對李承乾不利的謠言中抽身出來。
但是到了此時這件事有沒有他的參與都已經不是那麽重要。
就在元日假期的這幾天李承乾趁著無人監督自己,幾乎每天都在太子府中胡作非為。
太子府中的校場上李承乾一大早便開始作妖。
巨大的校場上此時分布著十幾座帳篷,帳篷之外還分別圍起了護欄。
中間的一座最大的帳篷就是李承乾的王庭。
周圍的那些帳篷就代表著一個個草原部落。
他將自己精心挑選的侍衛分成五人一組,然後分派到一個個部落中。
這些侍衛不但打扮的很像突厥人,仔細看的話甚至就連長相都十分相似。
隻見他將自己打扮成了一名突厥可汗的樣子滿臉痛苦的躺在地上。
此時他對身邊的侍從們說道:“我現在是突厥可汗,馬上就要病死了。
你等一會要用突厥的風俗來給我辦喪事。
等一下都給我好好演,誰若是演得不好本太子便殺了他。”
身邊的一大群侍衛此時全都滿臉恐懼的快速點頭。
李承乾見這些人點頭以後又假裝痛苦的表演了一陣隨後才假裝自己已經死去。
侍衛們見此趕緊紛紛上馬繞著李承乾的“屍體”就開始痛哭流涕。
此時這些人的哭聲絕對都是發自內心的。
因為他們在奔走了一陣之後全都滿臉痛苦的開始用隨身攜帶的刀子割破自己的臉頰。
這好好的一個大活人為了陪太子演場戲就要自己給自己毀容換做是誰都得哭出聲來。
李承乾等到這些人的表演結束以後馬上就高興的從地上爬了起來。
隻聽他對著眾人說道:“你等表演的都很好,等下本太子要重重的打賞你們。”
他的話說完以後那些侍衛全都捂著自己的臉頰對李承乾行禮拜謝。
李承乾見此繼續高興的說道:“等本太子繼承皇位以後每年都要到金城去打獵。
到時候本太子也要如同突厥人一般將頭發解開縱情馳騁在草原之上。”
一眾侍衛聽了李承乾的話以後紛紛開始在口中稱頌李承乾英明神武。
然而一個個心裏卻全都對李承乾大為鄙夷。
放著堂堂的大唐皇帝不做,整天就隻想著學習胡人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太子怕不是腦子有什麽問題吧?
李承乾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並沒有人能夠確定。
但是李世民的腦子卻是在元日的假期剛剛結束時就開始疼了起來。
太子左庶子於誌寧和新任的太子右庶子張玄素兩人在開工的第一天就聯袂找上了李世民。
“陛下,太子殿下於東宮之內大力弘揚突厥之風,且多次派人偷盜民間牛馬供自己享樂。
如今被害百姓怨聲載道,民間更是對太子德行大為質疑。
臣等雖多次勸阻但殿下仍然不改其心,還請陛下親自下旨申飭。”
太子左庶子於誌寧首先開口道。
李世民聽了他的話以後開口道:“不知兩位大人可知為何太子之前一直規矩守禮卻突然之間變成如此模樣?”
於誌寧開口道:“臣等自問對太子的管教從未放鬆,太子為何如此臣確實不知。”
李世民歎息道:“太子剛剛大病一場心情本就煩悶。
兩位愛卿是否應當稍稍放鬆一些對太子的約束以免使其心生抵觸?”
李世民的話說完以後張玄素馬上開口道:“陛下有命臣等自是不敢不從。
但若是因此致使太子養成不良習性臣等也將無能為力。”
李世民聽了張玄素的話以後又是眉頭一皺。
這張玄素剛剛由給事中調任東宮便多次對太子的行為表示不滿。
莫非是其與太子之間曾有齟齬?
想到這裏李世民又馬上在心裏否定了這個推斷。
因為他突然想到張玄素在自己身邊的時候也是這種態度。
李世民開口對於誌寧和張玄素二人說道:“兩位愛卿的擔憂朕能夠理解。
但太子的身體此時也確實未曾痊愈。
兩位愛卿是否應該多多考慮此點給太子減輕一些壓力?”
於誌寧開口道:“陛下,太子乃是儲君,如今又早已成年。
倘若連區區身體上的病痛都無法克服將來又如何能夠繼承大統?”
李世民聽到於誌寧又開始拿李承乾的能力說事便有些頭疼。
他連忙開口對兩人說道:“兩位愛卿的想法朕已經知悉。
等朕處理完手中的公務便與皇後一起到東宮走上一遭。
想來有皇後出麵應該能夠疏導一下太子的情緒。”
於誌寧和張玄素兩人對視了一眼之後齊聲道:“陛下英明,臣等靜候陛下的佳音。”
少頃之後他開口對高士廉問道:“可是那些傳言本就是事實,學生為何不能利用?”
高士廉開口道:“陛下一心想要維護太子的正統自然會為此竭盡全力。
此時外界越是反對太子陛下便越會大力扶持。
他寧可花費更大的精力來教導太子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選擇出了錯誤。”
李泰皺眉道:“那老師以為學生此時該如何操作才是正解?”
高士廉的手指在座椅的扶手上敲打了半天以後終於有了主意。
隻聽他開口道:“殿下應當立即停止對那些流言的參與。
借助殿下如今的職位多多在陛下麵前表現一番。
想要使陛下放棄太子而選擇殿下唯有殿下的表現更加優秀方可。”
李泰聽了這話以後低頭沉思了起來。
他現在和父皇接觸的機會要比之前多了很多。
自上任以來的幾次奏對也應該還算讓其滿意。
最主要的是自己如今能夠近距離的觀察父親處理政務時的態度和方法。
結合高士廉對自己的指點能夠使自己處理政務的能力快速提高。
再想到李承乾如今的表現李泰的心裏便有了幾分底氣。
想到這裏他對高士廉點頭道:“學生已經知道該如何行事。
幸得老師提醒學生方不致誤入歧途。”
高士廉笑道:“殿下剛剛進入朝堂許多事自然陌生。
隻需稍加時日殿下自己便能分析出其中的利弊。”
高士廉的點撥使得李泰很快便從對李承乾不利的謠言中抽身出來。
但是到了此時這件事有沒有他的參與都已經不是那麽重要。
就在元日假期的這幾天李承乾趁著無人監督自己,幾乎每天都在太子府中胡作非為。
太子府中的校場上李承乾一大早便開始作妖。
巨大的校場上此時分布著十幾座帳篷,帳篷之外還分別圍起了護欄。
中間的一座最大的帳篷就是李承乾的王庭。
周圍的那些帳篷就代表著一個個草原部落。
他將自己精心挑選的侍衛分成五人一組,然後分派到一個個部落中。
這些侍衛不但打扮的很像突厥人,仔細看的話甚至就連長相都十分相似。
隻見他將自己打扮成了一名突厥可汗的樣子滿臉痛苦的躺在地上。
此時他對身邊的侍從們說道:“我現在是突厥可汗,馬上就要病死了。
你等一會要用突厥的風俗來給我辦喪事。
等一下都給我好好演,誰若是演得不好本太子便殺了他。”
身邊的一大群侍衛此時全都滿臉恐懼的快速點頭。
李承乾見這些人點頭以後又假裝痛苦的表演了一陣隨後才假裝自己已經死去。
侍衛們見此趕緊紛紛上馬繞著李承乾的“屍體”就開始痛哭流涕。
此時這些人的哭聲絕對都是發自內心的。
因為他們在奔走了一陣之後全都滿臉痛苦的開始用隨身攜帶的刀子割破自己的臉頰。
這好好的一個大活人為了陪太子演場戲就要自己給自己毀容換做是誰都得哭出聲來。
李承乾等到這些人的表演結束以後馬上就高興的從地上爬了起來。
隻聽他對著眾人說道:“你等表演的都很好,等下本太子要重重的打賞你們。”
他的話說完以後那些侍衛全都捂著自己的臉頰對李承乾行禮拜謝。
李承乾見此繼續高興的說道:“等本太子繼承皇位以後每年都要到金城去打獵。
到時候本太子也要如同突厥人一般將頭發解開縱情馳騁在草原之上。”
一眾侍衛聽了李承乾的話以後紛紛開始在口中稱頌李承乾英明神武。
然而一個個心裏卻全都對李承乾大為鄙夷。
放著堂堂的大唐皇帝不做,整天就隻想著學習胡人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太子怕不是腦子有什麽問題吧?
李承乾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並沒有人能夠確定。
但是李世民的腦子卻是在元日的假期剛剛結束時就開始疼了起來。
太子左庶子於誌寧和新任的太子右庶子張玄素兩人在開工的第一天就聯袂找上了李世民。
“陛下,太子殿下於東宮之內大力弘揚突厥之風,且多次派人偷盜民間牛馬供自己享樂。
如今被害百姓怨聲載道,民間更是對太子德行大為質疑。
臣等雖多次勸阻但殿下仍然不改其心,還請陛下親自下旨申飭。”
太子左庶子於誌寧首先開口道。
李世民聽了他的話以後開口道:“不知兩位大人可知為何太子之前一直規矩守禮卻突然之間變成如此模樣?”
於誌寧開口道:“臣等自問對太子的管教從未放鬆,太子為何如此臣確實不知。”
李世民歎息道:“太子剛剛大病一場心情本就煩悶。
兩位愛卿是否應當稍稍放鬆一些對太子的約束以免使其心生抵觸?”
李世民的話說完以後張玄素馬上開口道:“陛下有命臣等自是不敢不從。
但若是因此致使太子養成不良習性臣等也將無能為力。”
李世民聽了張玄素的話以後又是眉頭一皺。
這張玄素剛剛由給事中調任東宮便多次對太子的行為表示不滿。
莫非是其與太子之間曾有齟齬?
想到這裏李世民又馬上在心裏否定了這個推斷。
因為他突然想到張玄素在自己身邊的時候也是這種態度。
李世民開口對於誌寧和張玄素二人說道:“兩位愛卿的擔憂朕能夠理解。
但太子的身體此時也確實未曾痊愈。
兩位愛卿是否應該多多考慮此點給太子減輕一些壓力?”
於誌寧開口道:“陛下,太子乃是儲君,如今又早已成年。
倘若連區區身體上的病痛都無法克服將來又如何能夠繼承大統?”
李世民聽到於誌寧又開始拿李承乾的能力說事便有些頭疼。
他連忙開口對兩人說道:“兩位愛卿的想法朕已經知悉。
等朕處理完手中的公務便與皇後一起到東宮走上一遭。
想來有皇後出麵應該能夠疏導一下太子的情緒。”
於誌寧和張玄素兩人對視了一眼之後齊聲道:“陛下英明,臣等靜候陛下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