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洛陽四百裏外,兗州陳留郡酸棗縣。
“孟德!……孟德!”
張邈不等馬車停穩就跳了下來,往曹操軍帳奔走而去。
“孟卓兄!你可迴來了。”不等張邈開口,曹操一臉歡喜地搶著說道:“看來孟卓兄帶迴來的是一個好消息。”
“何止是好消息。”張邈從袖中掏出一份帛書,遞了過去。
曹操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令後將軍袁術領荊豫聯軍,出魯陽,北上討董。命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率本部兵馬,進兵滎陽,奪成皋。本盟主將親率河內之甲,陳兵孟津。”
“好!好啊!早就該如此行事了。”曹操請戰一個多月,終於等來了聯盟軍的進攻命令。
曹操雖然身份不低,當過濟南相,級別相當於一郡太守。在他逃離洛陽之前,還擔任過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典軍校尉,但他現在卻沒有太多的實權。
好在有陳留衛茲以及曹氏宗親的資助,讓他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隊伍,掛靠在好友張邈麾下。
“本初還給我們送來了兩千援兵。”張邈望向身後不遠處的軍隊,補充道。
“哦?是誰帶隊?”
“周喁!丹陽太守周昕之弟。”
“看來是為了監督我軍啊!”曹操倒也並不在意由誰來統領,他現在隻想盡快發兵洛陽,拯救漢室。
“孟卓兄,既然那周喁是袁本初派過來的,不如我們就拜他為軍師,一致聽其號令。”
“賢弟如此大度,令愚兄佩服。”
曹操朝軍帳內的夏侯淵喊道:“妙才!!”
“兄長所喚何事?”一位身著鎧甲,腰係佩劍的英俊青年走出帳外。
“讓元讓、子廉、子孝、文謙、曼成速速整頓兵馬,隨我出迎援軍。”
曹操口中的幾人正是夏侯惇、曹洪、曹仁以及新招募的遊俠頭目——樂進和地方豪強勢力——李典。
“諾!”
一炷香過後,周喁在曹操、張邈及一眾將士的簇擁下,步入軍帳。
不出片刻,濟北相鮑信領著其弟鮑韜和一眾親衛,也從隔壁軍營趕了過來。
鮑信、鮑韜麾下有士卒兩萬,加上曹操的五千人,張邈的三千人以及周喁帶來的二千人,合計三萬人,也算得上聲勢浩大。
隨後,周喁宣讀了盟主將令,約定明日卯時大軍開拔。
此時,弘農王劉禪的大軍浩浩蕩蕩出濟南、濟北,一路沿黃河西進,抵達了兗州濟陰郡鄄城縣。
“報!”
鄄城城外,劉禪麾下的五萬大軍剛剛駐紮下來,就有細作來報。
而中軍帳內,劉禪、盧植和荀攸三人居於上位,正與一眾武將商議接下來的行軍路線。
“啟稟殿下,聯盟軍正在朝洛陽集結。”
“這個袁紹,真是滑頭!”劉禪聽後,不禁罵道。“這聯盟軍早不打,晚不打,偏偏看到咱們派兵來了,就提前發起進攻。”
“袁紹這是怕殿下搶了先手。”荀攸直言不諱地說道。“不過,殿下勿憂,我料他們必敗無疑。”
“哦?荀師為何如此肯定?”劉禪饒有興趣地問道,他作為穿越者,自然知道在討伐董卓的幾場戰鬥中,聯盟軍是輸得一敗塗地。
“董卓麾下的西涼軍,常年征戰塞外,是我大漢的精銳之師。怎麽可能是一幫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能夠相提並論的!”
“公達所言甚是。”盧植點頭稱是。對於大漢精銳的戰鬥力,他心裏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昔日先帝下詔,升董卓為並州牧,就是想要他交出手中兵權。誰料董卓這廝竟敢違背詔令,拒不交權。”盧植神色黯然。
“或許,那時候此賊子就有了謀逆之心。”
“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啊。董賊勢大,當群起而攻之。”
要正麵硬剛董卓,劉禪帶來的五萬兵馬是完全不夠的,這就需要借助聯盟軍的力量。但令劉禪沒想到的是,袁紹竟然不等自己支援,就提前出擊。
“河東、南陽方向的動向如何?”
“稟殿下!河內袁紹、王匡主力,準備南渡,與魯陽袁術夾擊洛陽!”
“軍情屬實?”劉禪有些難以置信,按照他前世的記憶,這幾部人馬是依次對洛陽發起進攻,何時竟能如此協同?
“屬下所言句句屬實!”
“如此,那聯盟軍可還有勝算?”劉禪依次看向盧植和荀攸。
盧植沉思不語,似乎還在衡量兩者的實力對比。
“也難取勝!”荀攸不假思索地答道。
“董賊控製洛陽城後,從西涼調兵三萬。後又吞並丁原麾下人馬,不下兩萬。國舅何進、何苗亡故後,其麾下兵馬也盡皆落入董賊之中,連同洛陽禁衛軍,足有五萬之眾。”
“十萬精銳啊!”劉禪倒吸了一口涼氣。
“殿下先前說得沒錯,董賊勢大,當群起而攻之。”盧植起身,看向身後掛著的輿圖。
“但我們距離聯盟軍太遠了,等我們趕到戰場時,怕是他們已經敗了。”劉禪說出了內心的擔心。
“是啊,根本救援不及。”一眾武將也跟著低聲議論著。
盧植並沒有在意眾人的反應,隻見他用手指微曲,依次劃過輿圖上的梁縣、孟津兩地,最後落在了滎陽縣上。
“如今之計,我軍隻能輕裝簡行,盡全力救援此處。”
“此計可行。”荀攸也讚同道。“可令五千騎兵星夜兼程,馳援鮑信、張邈所部。”
“魏延、太史慈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各率騎兵兩千,隻帶十日糧草,火速進兵滎陽。”盧植下令道。
“多派斥候,探明沿途情況。遇到敵軍主力切莫戀戰,等聯盟軍和董卓軍開戰,再直插敵軍側翼!”
“諾。”
“劉備聽令!”
“學生在。”
“你率精銳步卒五千,潛行至敖倉一帶,伺機而動。”
“遵命。”
“管亥聽令!”
“屬下在。”
“命你率步卒五千,進軍虎牢關,沿路多樹旌旗,虛張聲勢!但切莫與敵軍交戰。”
“謹記軍令!”
“眾將依令而行,而老夫將親率主力,直抵虎牢關。”盧植字字鏗鏘,仿佛又迴到了昔日領軍平定黃巾的時候。
得令的幾名校尉紛紛走出了大帳,此刻穩坐帳中的劉禪心癢難耐。
“盧師……”
“殿下,你身為主將,可不能私自出戰。”不待劉禪說完,盧植立刻駁迴他心中的想法。
同時,他又用極為嚴厲的眼神依次掃過關羽、張飛二人,顯然是在警告他們不要陪弘農王亂來。
劉禪隻好暫時作罷,領著二人起身返迴了自己的營帳。
“孟德!……孟德!”
張邈不等馬車停穩就跳了下來,往曹操軍帳奔走而去。
“孟卓兄!你可迴來了。”不等張邈開口,曹操一臉歡喜地搶著說道:“看來孟卓兄帶迴來的是一個好消息。”
“何止是好消息。”張邈從袖中掏出一份帛書,遞了過去。
曹操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令後將軍袁術領荊豫聯軍,出魯陽,北上討董。命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率本部兵馬,進兵滎陽,奪成皋。本盟主將親率河內之甲,陳兵孟津。”
“好!好啊!早就該如此行事了。”曹操請戰一個多月,終於等來了聯盟軍的進攻命令。
曹操雖然身份不低,當過濟南相,級別相當於一郡太守。在他逃離洛陽之前,還擔任過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典軍校尉,但他現在卻沒有太多的實權。
好在有陳留衛茲以及曹氏宗親的資助,讓他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隊伍,掛靠在好友張邈麾下。
“本初還給我們送來了兩千援兵。”張邈望向身後不遠處的軍隊,補充道。
“哦?是誰帶隊?”
“周喁!丹陽太守周昕之弟。”
“看來是為了監督我軍啊!”曹操倒也並不在意由誰來統領,他現在隻想盡快發兵洛陽,拯救漢室。
“孟卓兄,既然那周喁是袁本初派過來的,不如我們就拜他為軍師,一致聽其號令。”
“賢弟如此大度,令愚兄佩服。”
曹操朝軍帳內的夏侯淵喊道:“妙才!!”
“兄長所喚何事?”一位身著鎧甲,腰係佩劍的英俊青年走出帳外。
“讓元讓、子廉、子孝、文謙、曼成速速整頓兵馬,隨我出迎援軍。”
曹操口中的幾人正是夏侯惇、曹洪、曹仁以及新招募的遊俠頭目——樂進和地方豪強勢力——李典。
“諾!”
一炷香過後,周喁在曹操、張邈及一眾將士的簇擁下,步入軍帳。
不出片刻,濟北相鮑信領著其弟鮑韜和一眾親衛,也從隔壁軍營趕了過來。
鮑信、鮑韜麾下有士卒兩萬,加上曹操的五千人,張邈的三千人以及周喁帶來的二千人,合計三萬人,也算得上聲勢浩大。
隨後,周喁宣讀了盟主將令,約定明日卯時大軍開拔。
此時,弘農王劉禪的大軍浩浩蕩蕩出濟南、濟北,一路沿黃河西進,抵達了兗州濟陰郡鄄城縣。
“報!”
鄄城城外,劉禪麾下的五萬大軍剛剛駐紮下來,就有細作來報。
而中軍帳內,劉禪、盧植和荀攸三人居於上位,正與一眾武將商議接下來的行軍路線。
“啟稟殿下,聯盟軍正在朝洛陽集結。”
“這個袁紹,真是滑頭!”劉禪聽後,不禁罵道。“這聯盟軍早不打,晚不打,偏偏看到咱們派兵來了,就提前發起進攻。”
“袁紹這是怕殿下搶了先手。”荀攸直言不諱地說道。“不過,殿下勿憂,我料他們必敗無疑。”
“哦?荀師為何如此肯定?”劉禪饒有興趣地問道,他作為穿越者,自然知道在討伐董卓的幾場戰鬥中,聯盟軍是輸得一敗塗地。
“董卓麾下的西涼軍,常年征戰塞外,是我大漢的精銳之師。怎麽可能是一幫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能夠相提並論的!”
“公達所言甚是。”盧植點頭稱是。對於大漢精銳的戰鬥力,他心裏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昔日先帝下詔,升董卓為並州牧,就是想要他交出手中兵權。誰料董卓這廝竟敢違背詔令,拒不交權。”盧植神色黯然。
“或許,那時候此賊子就有了謀逆之心。”
“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啊。董賊勢大,當群起而攻之。”
要正麵硬剛董卓,劉禪帶來的五萬兵馬是完全不夠的,這就需要借助聯盟軍的力量。但令劉禪沒想到的是,袁紹竟然不等自己支援,就提前出擊。
“河東、南陽方向的動向如何?”
“稟殿下!河內袁紹、王匡主力,準備南渡,與魯陽袁術夾擊洛陽!”
“軍情屬實?”劉禪有些難以置信,按照他前世的記憶,這幾部人馬是依次對洛陽發起進攻,何時竟能如此協同?
“屬下所言句句屬實!”
“如此,那聯盟軍可還有勝算?”劉禪依次看向盧植和荀攸。
盧植沉思不語,似乎還在衡量兩者的實力對比。
“也難取勝!”荀攸不假思索地答道。
“董賊控製洛陽城後,從西涼調兵三萬。後又吞並丁原麾下人馬,不下兩萬。國舅何進、何苗亡故後,其麾下兵馬也盡皆落入董賊之中,連同洛陽禁衛軍,足有五萬之眾。”
“十萬精銳啊!”劉禪倒吸了一口涼氣。
“殿下先前說得沒錯,董賊勢大,當群起而攻之。”盧植起身,看向身後掛著的輿圖。
“但我們距離聯盟軍太遠了,等我們趕到戰場時,怕是他們已經敗了。”劉禪說出了內心的擔心。
“是啊,根本救援不及。”一眾武將也跟著低聲議論著。
盧植並沒有在意眾人的反應,隻見他用手指微曲,依次劃過輿圖上的梁縣、孟津兩地,最後落在了滎陽縣上。
“如今之計,我軍隻能輕裝簡行,盡全力救援此處。”
“此計可行。”荀攸也讚同道。“可令五千騎兵星夜兼程,馳援鮑信、張邈所部。”
“魏延、太史慈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各率騎兵兩千,隻帶十日糧草,火速進兵滎陽。”盧植下令道。
“多派斥候,探明沿途情況。遇到敵軍主力切莫戀戰,等聯盟軍和董卓軍開戰,再直插敵軍側翼!”
“諾。”
“劉備聽令!”
“學生在。”
“你率精銳步卒五千,潛行至敖倉一帶,伺機而動。”
“遵命。”
“管亥聽令!”
“屬下在。”
“命你率步卒五千,進軍虎牢關,沿路多樹旌旗,虛張聲勢!但切莫與敵軍交戰。”
“謹記軍令!”
“眾將依令而行,而老夫將親率主力,直抵虎牢關。”盧植字字鏗鏘,仿佛又迴到了昔日領軍平定黃巾的時候。
得令的幾名校尉紛紛走出了大帳,此刻穩坐帳中的劉禪心癢難耐。
“盧師……”
“殿下,你身為主將,可不能私自出戰。”不待劉禪說完,盧植立刻駁迴他心中的想法。
同時,他又用極為嚴厲的眼神依次掃過關羽、張飛二人,顯然是在警告他們不要陪弘農王亂來。
劉禪隻好暫時作罷,領著二人起身返迴了自己的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