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郡,劇縣城樓。


    簡雍正在有條不紊地布置城防。


    自從橋蕤返迴東郡後,劉禪隻好委派他來防守劇縣。簡雍此人略懂些軍事,相比孔融要強上不少。


    而劇縣城的防守主要在外圍,城中劉禪僅留下了一千名步卒,主要還得依賴城中青壯百姓從中協助。


    劉禪麾下的軍隊全部都派了出去。


    趙雲、魏延各自率領兩千騎兵,悄然埋伏在劇縣東西兩側。


    劉備、關羽、管亥三人則統領五千兵馬,順利拿下劇縣東南方向的平壽縣之後,偃旗息鼓藏於城內。


    如今北海郡北麵的諸縣,可謂是堅壁清野,就等著各路黃巾軍前來進攻。


    同時劉禪還給泰山郡太守寫了一封書信,讓他拖住郡內以張饒為首的黃巾軍。


    朱虛縣和淳於縣的黃巾勢力,在獲悉劉禪揮軍廣縣後,當即發兵直指劇縣。顯然,他們並沒有打算救徐和,反而還想借他之力來阻擋劉禪迴援。


    司馬俱火速揮師北上,與管承匯聚在劇縣城下,其總兵力足有兩萬餘人。


    至於劇縣東南的平壽縣。


    司馬俱並未放在眼裏,僅僅分出五千兵馬將其圍了起來,以防被城中守軍突襲後路。


    “哈哈,這城中果真空虛。”


    司馬俱仔細觀察著劇縣城上守軍們的裝束,立刻判斷出其中百姓居多。


    “司馬頭領,趕快下令進攻吧!”隨行的張闓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仇恨。


    作為劇縣的前任主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重返此城。而他此刻帳下卻沒有一兵一卒,此前那些騎卒,也都被管承連哄帶騙拐走了。


    即便黃巾軍成功拿下整個劇縣,想必也沒他那一份了。畢竟,活在亂世也是要講究實力的,他如今孤身一人,又哪來的資格分一杯羹呢?


    眾人之所以還賣他幾分麵子,不過是看在他還知曉些情報罷了。


    “闓兄所言極是,遲則生變,趕緊下令吧。”管承也催促著司馬俱。


    “那就依承弟所言。”司馬俱顯得格外熱忱,他湊近管承又繼續補充道:“昨日我說過的話,賢弟不妨再考慮考慮?”


    原來,司馬俱眼看著劇縣即將到手,便心生野心,想勸說管承投靠自己,這樣他就有足夠的實力當上整個青州的黃巾渠帥。


    據他手中的情報來看,如今的青州渠帥張饒正被泰山郡太守牽製著,脫不開身。而東萊郡的李條雖然勢力不小,但距離劇縣太遠,至少還需要兩天才能抵達。


    等他們到達這裏時,他司馬俱早已拿下了劇縣。


    而一旦他坐擁了這樣一座糧倉,再拉攏其餘黃巾勢力入夥,就易如反掌了。


    即使這些首領們不願意,可他們手下的士卒可不會管那麽多。這些忍凍挨餓的底層黃巾士卒見到司馬俱有糧食,自然會主動前來投靠的。


    到那時,青州的黃巾渠帥就非他莫屬了。


    想到此處,司馬俱意氣風發,手中令旗揮舞,頓時號鼓齊鳴。


    兩萬黃巾軍開始朝劇縣城發起攻擊。


    他們這次準備不可謂不充足,竟連雲梯這些簡單的攻城器械都帶過來了,顯然他們對劇縣的糧食覬覦已久。


    城下鼓聲未落,而劇縣東西兩側卻同時響起一陣馬蹄聲。平原上,頓時掀起陣陣黃沙,整個大地都隨之震動。


    趙雲、魏延率領的四千騎兵突然殺了出來,正朝著黃巾軍陣發起衝擊。


    而劇縣西南方向,劉禪率領的步卒也迅速趕到。


    劉備領著眾將士,從平壽城出擊,一舉擊潰城外駐軍之後,火速補上東南麵的缺口。


    如此一來,劉禪麾下的多支軍隊,正好圍成一個口袋,把這兩萬黃巾軍困在劇縣城下。


    四麵夾擊,輪番進攻之下,黃巾軍士氣全無,迅速潰敗。戰鬥如同割草一般,已沒有任何懸念。


    這就是騎兵的威力,不愧為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之王。


    這也是為何,劉禪不辭千裏都要去幽州搞些戰馬迴來。在這平原地帶,騎兵實在是太強了,其機動性、衝陣能力無不發揮得淋漓盡致。


    “快往平壽縣撤。”


    司馬俱不敢戀戰,連忙收集殘兵往平壽縣退去。那裏距離他的大本營不遠,可以駐守待援。


    可惜,當他們抵達平壽城時,迴應他們的是漫天的箭矢。


    平壽縣也並非空城一座,劉備竟還留了部分弓弩手駐守於此。


    “走,往都昌縣。”


    司馬俱隻得改道,往東北而走。


    最終,隻逃出來兩千人馬,而管承、張闓皆死於亂軍之中。


    次日淩晨,都昌縣西。


    姍姍來遲的李條愉快地接納了司馬俱的勢力。


    其實,他早就料到弘農王麾下軍隊的戰鬥力驚人,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


    果不其然,司馬俱他們因貪功冒進,而敗得非常慘。不過,也總算消耗了弘農王的一些兵力。


    當劉禪率領部隊追擊到都昌縣時,士兵們已經略顯疲態。也幸好有探馬提前將李條所部的情況,告知了劉禪。


    他當即下令,原地駐守待援。


    兩軍對壘,劉禪與李條在大約兩百丈的田野上,同時擺好陣勢。


    從規模上看,劉禪的軍隊少了許多,大約隻有一萬兩千名士卒,且步卒居多。


    “報!”正當劉禪休整之時,一名斥候疾馳而來。“殿下,大事不好。後方十餘裏外出現了大批黃巾軍。”


    “人數有多少?”劉禪心中一緊,連忙追問。


    “迴殿下,估計有近兩萬人。”斥候的聲音中也帶著一絲惶恐。


    以一萬敵四萬,又是平原上遭遇,無險可守,也難怪他心生恐懼。


    “是誰統領的?”


    劉禪眉頭微皺,他不知道身後的這兩萬黃巾軍是從哪來的。


    “是泰山郡的張饒。”


    “這……!”劉禪頓時一陣無語,心中暗罵:“這泰山太守是幹什麽吃的,連郡內的黃巾軍都牽製不住。”


    原來,那張饒竟略知兵法。


    他一招虛張聲勢,隻利用少量兵力就將泰山郡太守徹底牽製住了。


    而他自己則親率主力部隊,沿東麵山脈繞過廣縣,直逼劇縣城下。剛好遇見劉禪與李條對峙,張饒也就趁機殺奔過來,想坐收漁翁之利。


    如今敵方人數翻了個倍,形勢瞬間逆轉,劉禪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突圍?


    趁敵人還未合圍之前,此刻突圍還來得及。不過,他麾下士卒必定會受到重創。


    “若不突圍的話……”劉禪心中突然想到一個計策。


    如今張饒、李條這兩條大魚都來了,如果放他們走,那以後要想再找他們就麻煩了。


    而要是能吃下他們,整個青州豈不是就一戰而定了。


    “拚了!”劉禪最終下定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穿越昭寧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樸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樸鴨並收藏阿鬥穿越昭寧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