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良,前兩天你已經基本上了解清楚什麽是“龍脈”了,那為師今天就帶你去周邊的山嶺趕龍,加深你的印象。


    要想趕得“真龍”,必須要先學會“格龍”,要懂得如何“格龍”,首先就要學會如何使用風水羅盤,因為風水羅盤在日後的陰陽宅風水之中,都是缺不可少的。


    現在就教你羅盤的使用方法,你認真看一下,學會這個不是很難!”李誠軒望著張誌良,一步一步教他最實用的風水術。


    “好的!師父!…”張誌良在李誠軒的指引下,對學習風水術的興趣越來越濃鬱。


    “風水術中,羅盤扮演著核心角色。它所展現的陰陽兩種天地間氣,通過兩條不同性質的線條在羅盤上相互交織,揭示了吉兇之地的奧秘。


    這種風水術數,正是《周易》中“天地生萬物,而萬物生其中”思想的直觀體現。


    風水學中,時間與方位是兩大核心要素。不同方位的氣運各異,而不同時間的氣場及運勢亦會有所變化。


    因此,在某些特殊時段,如羅猴日,使用羅盤需格外謹慎。


    此外,若處於磁場、氣場紊亂的環境,如機械化工廠或家電周圍,羅盤亦可能無法準確工作。


    在家居風水方麵使用羅盤時,務必確保所有家用電器關閉,以免幹擾羅盤的使用。


    同時,我們還需要掌握羅盤的讀取方法:首先,羅盤指南針的箭頭所指即為南方。


    其次,若指針在靜止後與實際方位存在顯著偏差,可能意味著該區域的風水磁場不穩定。


    再有,若指針長時間晃動無法停下,亦或指針出現上下動、不平衡的情況,則說明指南針受到了周圍環境的幹擾,需及時調整。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羅盤來剖析家居風水,為生活帶來更多和諧與平衡。


    在羅盤上,我們能看到一圈圈刻滿文字的內盤或圓盤,通常每一圈被稱為一層。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也就是我們經常要用到的地盤。


    羅盤之中分為天盤、地盤、人盤,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地盤。


    不管是格來龍、格水口、陽宅布局、陰宅立向等,很多方麵上都需要使用到地盤。”李誠軒直接指出羅盤使用中的重點。


    “羅盤設計有四個小孔,每孔都穿入兩根魚絲或膠線,以十字形布局固定在四邊中間。這些魚絲或膠線用於確定坐向,是羅盤定向的重要工具。


    羅盤中央,我們看到一個圓形天池,也就是指南針,它由頂針、磁針、海底線、園柱形外盒和玻璃蓋組成。


    指南針的磁針指向南端,箭頭所指即為南向。在使用時,需確保磁針的指北端與海底線重合,以保證方向的準確性。


    內盤是緊鄰指南針的轉動圓盤,其麵上印有許多同心圓圈,每個圓圈上都刻有不同的字符,用於表示不同的方位和意義。”李誠軒一邊講解,一邊用手指明。


    “羅盤的種類繁多,層數不一,但無論何種羅盤,其中間都必須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


    從北方開始,依次排列著壬子癸、醜艮寅等二十四個方位,每個方位都有其獨特的象征和含義。


    在使用羅盤測量陽宅的坐向時,需要保持正確的姿勢。雙手平穩地支配著外盤,雙腳略微分開,將羅盤置於胸腹之間的位置,確保羅盤處於水平狀態。


    然後,以自己的背靠為坐,麵對的方向即為向,即可開始進行立向的操作。


    這時,羅盤上的十字魚絲線應與房屋的正前、正後、正左、正右四正位精準重合。若十字線定向不準確,所測坐向便會出現偏差。


    固定十字魚絲位置後,用雙手大拇指轉動內盤,天池隨之轉動。持續轉動內盤,直至磁針靜止並與天池內的紅線完全重合。


    磁針小孔一端需與紅線上的兩個小紅點精準重合,這是至關重要的。


    此時,顯示坐向的魚絲線與內盤各層相交,所需的各種數據便顯示在這條魚絲線所穿越和涵蓋的區域上。


    特別要注意的是,二十四山那一層即代表坐向,魚絲線所指的“山”即為向,而坐方上的“山”則代表坐。例如,向山為子,坐山為午,則稱之為坐午向子。


    得出宅中的坐向後,將羅盤置於全屋的中心點,便可依據坐向推算出全屋的方位,也就是對應的宮位。”李誠軒一邊說,一邊進行實地操作演示。


    “使用羅盤測量陰宅的坐向時。在墓前持羅盤於腰間位置,或者直接將羅盤平放於墓碑前方的平地上。


    調整盤麵使指針對準磁北點,以“天心十道”壓住的前後度數即為山向度數,靠墓碑方為山,靠身體方為向。


    通常為確保準確度,會從墓碑前開始測,逐步後退多選一到兩個點進行測定。


    若墓碑光滑平整,則可先把羅盤的邊框平壓在墓碑上測定,再後退幾步檢查是否一致。”為了教熟張誌良,李誠軒不惜帶他到附的舊墳進行實操。


    “羅盤作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工具,當它的周圍被精心配備了八卦、陰陽以及五行之後,仿佛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對於氣場的感應能力也隨之變得極其靈敏。


    那些古代的聖賢們,憑借他們超凡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學識,僅僅通過細致地觀察羅盤天池內部,出現的任何一絲一毫的異常情況。


    就能夠精準地推測出此處,氣場即將可能產生的種種變化,而這種奇妙無比的方法,正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奇針八法”。


    當羅盤的指針開始不停地擺動,並且逐漸偏離了中線時,那就暗示著這片土地下麵很有可能隱藏著,形狀怪異的石頭或者深邃不見底的水潭。


    倘若有人選擇在此地定居生活,那麽極有可能會遭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災禍與不幸。


    然而,如果指針在巽巳丙位頻繁地泛起波動,那便意味著在地下大約九尺左右的地方,或許掩埋著珍貴的古代器物等等物品。


    而且,居住在這裏的人往往容易出現沉迷於酒色的女子、擅長巫術的異人,亦或是孤獨無依、生活貧苦的可憐之人。


    除此之外,羅盤所展現出來的針象遠不止於此。還有諸如兌針、轉針、沉針、投針、側針、逆針以及正針等多種令人稱奇的針象。


    每一種針象,都各自對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場特性,它們猶如一部部無言的史書,默默地向後人訴說著,這塊土地曾經經曆過的風風雨雨。


    不得不提的是,風水羅盤這件凝聚了古人無盡智慧的瑰寶,不僅僅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易經》以及河洛原理,更是巧妙地參考借鑒了日月五星,以及天象星宿的運行規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既是大自然奧秘的解碼器,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指引。


    通過觀察羅盤的指針擺動,古人能夠推知地氣的變化,從而選擇適宜的居住地。然而,要精通其使用方法,需深入研究和實踐,方可充分發揮其效用。


    “誌良,這樣的講解,你能理解嗎?知道怎麽使用了嗎?”李誠軒不惜大費口舌,一邊演練,一邊講解羅盤上麵的知識點。


    “師父,有您這樣的教導,我一看就明白了!如果是我自己看,簡直就是一頭霧水!”張誌良笑嘻嘻的迴答。


    “孺子可教呐!…”李誠軒也感到欣慰。


    “還是師父教導有方,傾饢相授,徒弟才能學到真本事……”張誌良的態度誠懇。


    “走!師父帶你去格龍……”能收到一個悟性高的徒弟,李誠軒很開心。


    “好咧!…跟著師父學藝就是開心!…嘿!嘿!嘿!……”張誌良笑得很開心。


    “格來龍,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格入首龍,也就是在穴星後麵的過峽束氣處,用羅盤上的地盤對著來龍山頂測量,壓在哪一山上就是什麽龍。


    格入首龍是用羅盤檢測來龍入首在何方位。經雲:“千裏來龍總是空,到頭一節是真龍。”


    例如a是父母山,b是穴星山,c是父母山腳下的出脈處,與穴星山腳下的入脈處之間的最低最窄點,d是穴星山腳下入脈處與過峽中的最高點。


    那麽就用羅盤在最低最窄的c點處,對準最高的d點測量,便可以知道入首所落在二十四山中的哪一個字上,就是那個字為入首龍。”李誠軒一邊擺出幾推沙石山峰,一邊用羅盤測量演示。


    “格定入首龍的方法,隻能是:龍、水、峰等一切數據皆是穴星山頂下盤。穴星山孕育出穴位,穴星山和穴位是母子關係。


    穴位才是核心,穴星山雖然孕育著穴位,但也不能超越穴位,一切風水數據都應該以穴位為中心點,而不應該以穴星山為中心點。


    過峽是老龍的剝換,由頑到嫩、由粗到細,束氣指過峽中的最細窄處,如吹氣球的氣口,是剝換中發生質變之處。


    過峽束氣猶如母子之間的臍帶,是輸送養分的、可以任意彎曲的管道,不能把臍帶錯認成母親。


    臍帶隻能是一個輸送管道,就好比如一個瓜蒂,但最終的果還是以瓜為主,那個瓜才是真正的果實,才是真正的穴位。”李誠軒不僅要講得細,還要想辦法講得形象易懂。


    “要想迅速且高效地找尋到穴位,了解入首龍無疑是關鍵所在。因為一旦知曉了入首龍的具體情況,就能以此為依據來確定穴位的位置,進而解決立向放水之類的重要問題。


    從風水學的角度來看,除了在對入首龍進行格定時,會采用以穴星立極這樣獨特的方法之外,像其他一些關鍵的風水數據,比如山峰、水流以及砂土等等,都是以穴位作為基準點來立極,並在穴位處進行下盤操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玄空風水學中,對於入首龍的格法和三合、翻卦風水有著明顯的區別。


    這裏所說的入首龍,乃是相較於穴位來講,距離其最為接近的那一段龍身。


    通常情況下,需要在穴頂棺腰部位進行下盤操作,然後將所得到的數據與穴星頂部相對照,如此一來,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入首龍的具體方位了。


    《天玉經》雲:“零堂正向須知好,認取來山腦”。穴星,是穴位來脈的最後一節龍,即入首龍,必須要起頂,要有來山“腦”, 穴星不論大小,起頂是其本質特征。


    起頂才算穴星,沒有起頂隻是來脈而不是穴星;即使來脈渾厚、粗雄、綿長、分水脊非常明顯,但在其最後起頂之前是入首龍的脈線。


    在最後起頂之後才是穴位的脈線;起頂,有時即使很小,隻要相對明顯,也是龍氣的又一次頓駐,也是穴星。


    脈線有時很長,而穴星更近;有時脈線粗渾,而穴星很小;有時脈線在穴後,而穴星在左右;有時穴星像父母山腿上、胳膊上的一個關節,而父母山高大矗立,但不可錯認父母山是穴星。


    有時父母山高大矗立,山頂落脈,脈到穴距離較遠,中間再起頂,甚至數個起頂,最近的起頂比起父母山來雖然低小不起眼,也是穴星,也不可錯認父母山是穴星。


    入首龍呈現出一條筆直的線條形態,就好似從人體頭頂的百會穴延伸至雙眉之間的連線那般,但它們的長度卻並非整齊劃一。


    通常情況下,支龍相對較為短小,有時候甚至還不足十米;而隴龍則往往長得多,其長度偶爾能夠超過百米之遙。


    入首龍在風水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它可是確定房屋或建築朝向時的關鍵依據之一呢!


    當我們進行立向操作的時候,首要條件便是確保立向與入首龍,處於同一個八卦方位之中,並且不能超出這個範圍。不僅如此,還要成功地收納到入首龍所蘊含的正神之氣。


    倘若入首龍既不顯得僵直生硬,也沒有陡峭險峻、急速傾瀉之勢,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最為理想的狀態莫過於讓入首龍和立向,完全處在同一條直線之上,這樣一來,龍氣便可以毫無阻礙地貫穿整個穴位。


    在此種情形之下,所得之氣必然極為旺盛,毫無疑問這就是真正龍真穴的所在之處!


    要是碰到那種極其珍貴難得的真龍大地格局,那麽入首龍大多都會與立向、案山以及朝山恰好位於同一直線上。


    這種完美的布局,無疑象征著極佳的風水運勢,仿佛天地間的靈氣都匯聚於此,令人心馳神往。


    來自父母山、進入穴星的脈線,穴星後麵的脈線無論多長、多高、多粗、多近、多有力度,也不是穴的脈線,而是入首龍的脈線。


    入首龍是直線測量的,但入穴的脈線不一定是直線形的,入穴的脈線從穴星頂落脈,或者左擺或者右擺,彎曲入穴,如草蛇灰線,隱隱隆隆,貫入穴中,是點穴的依據。”


    李誠軒還是一邊說,一邊指著周圍的山形態勢作對比,甚至是用沙盤模擬講究,而張誌良則在一旁靜靜聆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口傳心授。


    “入穴的脈線,用內堂理氣收納,重在穴後八尺,用羅盤照穴後八尺分水脊處。入首龍是穴星起頂處的一個位置點,脈線是入穴的一條線。


    入首龍所對應的要素眾多,包括了外部的墳包、碑向、明堂、案山、朝山以及來水和去水等等各個方麵。


    而脈線則著重體現在穴位內部的窩心之處,這可是安棺定向時極為關鍵的一個標準呢!


    需要注意的是,入首龍與脈線之間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有時候它們會完美地合二為一;但也存在隻有脈線卻沒有入首龍,或者僅有入首龍而不見脈線的情況。


    畢竟地理環境千差萬別,複雜多樣,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特征。


    此外,脈線還有個名稱叫做氣線,它其實就是地氣運行移動的路徑軌跡。


    根據其規模大小和重要程度,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幹脈、支脈以及小脈這三種類型。


    一般來說,氣勢磅礴的幹龍搭配著雄偉壯觀的幹脈,往往會形成繁華熱鬧的大城市;而相對較為平緩柔和的支龍與支脈相結合,則更有可能孕育出寧靜祥和的村鎮。


    至於那些小巧玲瓏的小脈線,通常就與幽靜肅穆的陰墳相互關聯!


    小脈線是入首龍起頂後落下的小氣線,穴星上落下小脈線,有時不隻一條,小脈線的特征有如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周圍平,中間凸起,如蛇形蜿蜒,止處立穴。


    第二種,石山,有石脈相連,由大到小、由粗到細,止處立穴。若石脈小而複大、細而複粗,是脈氣前行未止,穴位尚在前方。


    第三種,土山,見斷斷續續的碎石沙土混合脈,也不一定是石頭,隻要起土壘即是,脈止處立穴。


    第四種,平圓的山體,沒有明顯的凸起的脈線,下雨是的分水嶺即是脈線。


    第五種,平洋地,下雨時雨水左右分流,雨水分水嶺即是脈線,兩水交匯處即是脈止之處。


    第六種,入首龍落下脈線,來到頭又起一凸,凸處立穴,稱脈線穿心,最吉。”


    李誠軒悠然地帶著張誌良,仿如閑庭信步,他們不停地穿梭在周邊那連綿起伏、蜿蜒曲折的山嶺之間。


    每到一處,李誠軒都會停下腳步,指著那些現存的古老墳墓,詳細地向張誌良解釋,其中蘊含的奧秘和風水知識。


    如果遇到一些實在難以找到,與之相似的形象參照場景時,李誠軒就會毫不猶豫地彎下腰來,在腳下這片土地上,利用樹枝或者石子等物品,精心搭建起一個簡易的沙盤模型。


    他全神貫注地擺弄著這些小東西,仿佛在創造一件舉世無雙的藝術品一般,隻為了能夠讓張誌良更直觀、更容易理解所講授的風水學內容。


    而張誌良呢,則始終保持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他瞪大雙眼,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仔仔細細地觀察著現場的地形格局。


    與此同時,他還不忘舉起手中的手機,將這一幕幕珍貴的畫麵完整地錄製下來。


    他心裏很清楚,這樣做不僅可以方便自己,在今後隨時迴顧複習所學知識,而且萬一有什麽遺忘或不明白的地方,也能通過觀看視頻再次加深印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學風水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同道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同道長並收藏玄學風水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