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結束了。
可惜那個時候完成第二卷的時候沒有立即進行總結,不過那時可能會對自己有太多的滿意,反而變成自賣自誇,所以現在迴過頭去看第二卷的創作,其實對於自己也能夠有更中肯的看法。
雖然第二卷相較於第一卷來說,在語言和筆法上依然沒有什麽進步,甚至因為嚐試過每日堅持寫一萬字左右而顯得有些精力不足,所以難免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稚嫩粗糙。但是在第二卷中還是做到了一些莽撞的試驗,比如加入了更多故事作為敘述,比如以三條不同的線路作為脈絡去塑造人物,比如從各方麵的襯托去勾勒出兩個重要人物的形象(寧愚和井舜)。
遺憾的是,在完成第二卷的時候,隻能承認,發掘出的問題已經成了無可挽迴的事情,這本書從一開始的基調就沒能把控好,歸咎於筆力的幼稚和思維的遲滯,所以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哪怕最初構建時有足夠的高光,但是最終都不得不因為總體基調和行為風格變成平淡的敘述,自然也就失去了跌宕起伏的氣魄,比如黃草庭和武山的隕落,比如於琅和周厭的九死一生,比如顧枝終於知曉自己的身世,比如扶音的指尖毒。
說是總結,當然更像是一場自我檢討和對大家的歉意(如果還有朋友堅持到這裏,再次感謝)。
若是找出一些值得說道的地方,其實在這一卷中塞進去了不少東西,有關於世界觀構建必不可少的背景介紹,有關涉人物塑造和升華的過往與未來,還有一些在寫作過程中自己的感悟與感慨(簡稱私貨),其實在將自我的見解和看法寫出來的時候難免忐忑,畢竟那些說教和所謂的感悟其實都還是有著很大的局限,就那樣借著人物的口誇誇其談,真是讓人不安。
第一卷的時候沒有通過初審,那個時候就已經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所以沒有自不量力地再次嚐試,反而是在第二卷故事行進到鋪展世界觀的時候,才敢於去再次嚐試申請審核,結果不出所料,失敗了(笑)。
並沒有什麽挫敗和失望,因為自己都已經找出了這麽多不足來,又怎麽還敢奢望讀者能夠看得進去呢?
雖然這樣說有些信口開河的狂妄,但這本書確實是作為初涉寫作的嚐試和訓練而已(素材庫裏積攢了太多大綱和故事,不過真正創作出來肯定需要更多的試驗),遺憾於那些粗糙不足,也欣喜於那些嚐試和突破,至少讓自己明白了真正去創作一部作品並且將其最終完成,決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對於個人來說,這樣的嚐試,總歸是快樂的,因為寫作這件事情,本就是自己願意去孜孜不倦探尋的樂趣,所以其中的悲喜自消自受,自得其樂。
說迴劇情,顧枝從秦山墜落生死如何?離開出雲島的魔君寧愚又打算如何做?坐鎮光明島的光明皇帝會以井舜的身份真正現世嗎?那第三個人究竟是誰,在這樣的天下大勢中是繼續冷眼旁觀還是主動入局?華朝踏入汪洋世界意味著什麽嗎?君策的成長會走向何方?在亂世之中,扶音和卿樂他們何去何從?這場注定要到來的亂世會是何種結局?
這些問題都會在第三卷解答。三卷的基調已經定下了,所以第三卷將會是收官,故事已經構建好,同樣隻剩下筆力的創造,這一次不再誇口說有什麽創新和嚐試,隻是希望能夠給這許許多多的人物一個結局,也許不完美,也許不滿足,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未來。
(本來在完成第二卷更新的時候,第三卷就應該差不多在收尾階段了,遺憾的是,現在第三卷連一半都沒寫完,所以後麵斷更的話,請大家盡情開罵吧。)
好了,廢話說完,讓我們繼續故事吧。
可惜那個時候完成第二卷的時候沒有立即進行總結,不過那時可能會對自己有太多的滿意,反而變成自賣自誇,所以現在迴過頭去看第二卷的創作,其實對於自己也能夠有更中肯的看法。
雖然第二卷相較於第一卷來說,在語言和筆法上依然沒有什麽進步,甚至因為嚐試過每日堅持寫一萬字左右而顯得有些精力不足,所以難免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稚嫩粗糙。但是在第二卷中還是做到了一些莽撞的試驗,比如加入了更多故事作為敘述,比如以三條不同的線路作為脈絡去塑造人物,比如從各方麵的襯托去勾勒出兩個重要人物的形象(寧愚和井舜)。
遺憾的是,在完成第二卷的時候,隻能承認,發掘出的問題已經成了無可挽迴的事情,這本書從一開始的基調就沒能把控好,歸咎於筆力的幼稚和思維的遲滯,所以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哪怕最初構建時有足夠的高光,但是最終都不得不因為總體基調和行為風格變成平淡的敘述,自然也就失去了跌宕起伏的氣魄,比如黃草庭和武山的隕落,比如於琅和周厭的九死一生,比如顧枝終於知曉自己的身世,比如扶音的指尖毒。
說是總結,當然更像是一場自我檢討和對大家的歉意(如果還有朋友堅持到這裏,再次感謝)。
若是找出一些值得說道的地方,其實在這一卷中塞進去了不少東西,有關於世界觀構建必不可少的背景介紹,有關涉人物塑造和升華的過往與未來,還有一些在寫作過程中自己的感悟與感慨(簡稱私貨),其實在將自我的見解和看法寫出來的時候難免忐忑,畢竟那些說教和所謂的感悟其實都還是有著很大的局限,就那樣借著人物的口誇誇其談,真是讓人不安。
第一卷的時候沒有通過初審,那個時候就已經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所以沒有自不量力地再次嚐試,反而是在第二卷故事行進到鋪展世界觀的時候,才敢於去再次嚐試申請審核,結果不出所料,失敗了(笑)。
並沒有什麽挫敗和失望,因為自己都已經找出了這麽多不足來,又怎麽還敢奢望讀者能夠看得進去呢?
雖然這樣說有些信口開河的狂妄,但這本書確實是作為初涉寫作的嚐試和訓練而已(素材庫裏積攢了太多大綱和故事,不過真正創作出來肯定需要更多的試驗),遺憾於那些粗糙不足,也欣喜於那些嚐試和突破,至少讓自己明白了真正去創作一部作品並且將其最終完成,決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對於個人來說,這樣的嚐試,總歸是快樂的,因為寫作這件事情,本就是自己願意去孜孜不倦探尋的樂趣,所以其中的悲喜自消自受,自得其樂。
說迴劇情,顧枝從秦山墜落生死如何?離開出雲島的魔君寧愚又打算如何做?坐鎮光明島的光明皇帝會以井舜的身份真正現世嗎?那第三個人究竟是誰,在這樣的天下大勢中是繼續冷眼旁觀還是主動入局?華朝踏入汪洋世界意味著什麽嗎?君策的成長會走向何方?在亂世之中,扶音和卿樂他們何去何從?這場注定要到來的亂世會是何種結局?
這些問題都會在第三卷解答。三卷的基調已經定下了,所以第三卷將會是收官,故事已經構建好,同樣隻剩下筆力的創造,這一次不再誇口說有什麽創新和嚐試,隻是希望能夠給這許許多多的人物一個結局,也許不完美,也許不滿足,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未來。
(本來在完成第二卷更新的時候,第三卷就應該差不多在收尾階段了,遺憾的是,現在第三卷連一半都沒寫完,所以後麵斷更的話,請大家盡情開罵吧。)
好了,廢話說完,讓我們繼續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