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大婚
陛下,您的將軍皇後是個兄控 作者:小麻雀的葉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聽她這樣說,沈妃便覺得眼前發黑,自己這一雙兒女怎麽這樣不讓人省心。
嘉柔公主看她臉色不好,一疊聲地問:“母妃,母妃你怎麽了?”
沈妃緩了片刻,心裏明白,建昭帝必然能查出蘇慕宇來見過嘉柔,這一局,是沈家落了下風。
不管蘇慕宇是怎麽想的,事情已經發生,他和沈家這一次必然遭了陛下的厭棄,唯一能做的隻有小心翼翼,將這段日子熬過去。
沈妃拍拍嘉柔公主的手:“你這次做了錯事,這三個月,便乖乖在你的陽瑞殿裏反思。”
看女兒麵上還有不服,沈妃嚴厲了語氣:“本宮這次為了你的事,已經遭了陛下的懲罰,你若想連累你哥哥和你外祖一家,就繼續鬧吧。”
這話說得重,嘉柔公主看沈妃的臉色,也不敢再鬧,乖乖點頭答應:“母妃,我知錯了。”
“你也不必擔心,”女兒雖然闖下大禍,可看她這樣,沈妃終極不忍,安慰道,“你隻安心待著,三個月禁足一過,此事便沒什麽了。”
將嘉柔公主安撫好,沈妃便得迴自己的宮裏禁足。
沈家在宮中有安排好的宮人,並不全在沈妃身邊伺候,倒是方便了此時替她傳消息。
她在迴宮路上,讓小太監給父親帶話,時間太短,她隻讓小太監告訴沈老爺,今日之事與三皇子有關。
沈家老爺知道之後,明白沈家和三皇子犯了建昭帝的忌諱,思索對策的同時,他怎麽也想不明白,蘇慕宇為何想讓自己的妹妹嫁給顧雲烈。
以顧家和沈家的關係來看,嘉柔公主就算能如願嫁到顧家,也定然不會被顧雲烈好好對待,蘇慕宇為什麽要把自己的親妹妹往火坑裏推?
沈妃父女二人想不明白,可蘇慕宇自己卻有充足的理由。
木北墨冒著巨大的風險,親自來救木葉,足見他對木葉的重視。現在木北墨已經登基,木葉也手握重兵。
蘇慕宇常年與顧家兄妹為敵,清楚木葉的性子,知道她必然會報複自己。
而自己欺辱木葉一事,未必能永遠瞞住顧雲烈,一旦顧雲烈或他身後的烈月軍知曉,必然會對他不利。
他清楚自己皇子的身份並不足以保護他,就在他為此事煩惱的時候,嘉柔求賜婚卻被父親拒絕的消息傳到他的耳朵裏了。
他立即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一旦自己的妹妹嫁給顧雲烈,他的利益就和顧雲烈甚至整個顧家息息相關,看在嘉柔的份上,也不會對他做什麽。
今日賞花宴上的事,自有宮裏的耳目告訴蘇慕宇,他並不心疼被關禁閉的妹妹,隻是生氣這樣好的機會居然被她浪費,不僅沒能拿下顧雲烈,還害得母妃被連累。
沈家為此事煩心的時候,顧家已經替顧雲烈挑好了正妻的人選,顧太師為自己的長子選擇了吏部侍郎殷大人的嫡女,殷元霜。
沈家老爺是吏部尚書,吏部原是鐵板一塊,顧太師對吏部的諸多權力頗為眼熱,可惜從來插不了手。
這次的事情倒是給了他這個機會,建昭帝惱怒沈家和三皇子太過貪心,想要略施懲戒,因此將吏部的官員調動了幾名,削弱了沈家對吏部的掌控。
殷侍郎就是新調到吏部的官員,殷家雖也有些權勢,但並非顧沈兩家一般的高門望族,能做到侍郎,基本上全靠他自身的本事。
顧太師早有拉攏之心,看他被調為侍郎後,更是決定兩家結為姻親,不惜將長子顧雲烈的婚事,作為拉攏的手段。
畢竟吏部不僅是六部之首,還掌管著天下文官的任免、科考、升降、調動等諸多事務。若能在吏部有自己的勢力,對顧家頗有助益。
殷家對這門親事自然百般願意,能與顧家攀上這層關係,意味著殷家從此就是南宛排得上號的名門。
建昭帝清楚顧太師的打算,隻是這次的事讓他知道三皇子不是個安分的,他身後的沈家也不安分。
顧家雖也手握重權,但基本都在文官,何況自己並無有顧家血脈的皇子,顧家在皇族中,隻有一位太子妃,威脅遠比皇子小。
顧家的軍中勢力隻有顧雲烈一支,而顧雲烈的性子建昭帝清楚,這一支烈月軍雖在顧雲烈手中,顧太師也難以插手。相較而言,沈家多結交武官更讓他忌憚。
因此,建昭帝在太師上書之後,立即下旨,為顧雲烈和殷元霜二人賜婚。
沈家也不敢有異議,沈尚書知道這是建昭帝對自己的敲打,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他對吏部官員調動以及顧雲烈成親一事,都毫無意見,還告訴蘇慕宇不可對此事置喙。
顧雲烈的婚事,就這樣在各方勢力的算計中被定下來。顧府忙著為他的婚事準備,闔府上下都忙忙碌碌,倒是他這個當事人,毫不在意一般,每日照常去軍營,處理烈月軍中的諸項事務。
烈月的兄弟們猜不透他的心思,也不敢明著問他,隻是他這樣子實在太詭異,到最後還是齊宇出麵:“老大,你大喜的日子已經定了,聖上也叫你好生準備著,軍裏的事有兄弟們呢,你不用天天過來的。”
顧雲烈知道是兄弟們關心他:“婚事沒什麽我要操心的,我爹自會準備周全,不會跌了顧家的麵子。我隻用把殷姑娘好生接來,拜堂就好了。”
“我叫我們家的人打聽了,殷姑娘溫柔嫻雅,被教得很好,會是個好的當家主母。”齊宇歎口氣,他知道這婚事從頭到尾,顧太師就沒問過他家大帥的意思,可事到如今,隻能這樣勸勸。
“她和我一樣,都對這門婚事做不了主,我會好好待她。”
婚事定在六月初六,花轎是禦賜的,用金線繡了各異的鳳凰,幾乎夠得上公主出嫁的待遇,足見顧雲烈頗得聖寵。
京中百姓愛戴這位常勝將軍,更對顧府心有好奇,幾乎傾城圍觀顧家大公子娶親。
顧雲烈騎著高頭大馬,走在花轎前麵,他本就是南宛首屈一指的武將,京城內多的是芳心暗許的姑娘,今日身著紅衣,更顯麵容英俊。
圍觀的人太多,顧雲烈花了一個多時辰才把花轎接到顧府。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這場婚事都被京中百姓津津樂道。
顧家對這個知書達理的大少奶奶很是滿意,婚後夫妻二人也是相敬如賓,一時傳為美談。
八月的秋闈,顧家四公子顧雲峰高中解元。即使知道主考是由顧府的親家安排的,也沒人敢說什麽,隻說顧府這叫雙喜臨門,顧家公子個個是青年才俊,前途無量。
這些事,樁樁件件的前因後果,都由西淩的探子詳細記錄,飛書送至木北墨的書案,又由狼衛呈給木葉。
狼七送來的時候,很是擔心了一陣木葉看到之後會怎樣,畢竟他十分清楚顧雲烈在木葉心裏的分量,也知道郡主此次出征和南宛結仇。
出乎他的意料,木葉壓根就沒看這封信件,把它隨手塞在處理不完的軍務文書下麵,假裝自己沒見過這封信。
木葉不看,狼七也不敢多說。
隻是如今即將要出兵燕赤,要猜測南宛會不會乘虛而入,木葉就得了解南宛朝中的動向。她從厚厚一摞文書中,準確地將這份信件抽出,展開閱覽。
與顧雲烈有關的事占的篇幅不多,木葉將其他事看完後,有心將這一部分跳過,但看到“中毒”“賜婚”“娶親”等字眼時,還是忍不住仔細看一遍。
西淩的密探終究不能詳盡記敘,隻能用盡可能簡潔的話,將事情複述出來。可木葉看著白紙上工整的蠅頭小楷,幾乎能想象到大婚的熱鬧場麵,就像烈月兄弟們曾經開玩笑時說過的那樣。
她眼裏有隱隱的光,但看到太子妃為新人送了一筆厚禮後,那微弱的光便消失了,仿佛隻是桌案上油燈的燭光映在她眼中,而那一絲微弱的喜悅和溫柔,更像是一種錯覺。
從未出現,也不該出現。
顧家將權勢伸到了吏部,那建昭帝近期內就不會派顧雲烈出征。
他要的是顧沈兩家勢均力敵,如今顧家得勢沈家失勢,正是他平衡的結果。顧雲烈若是出征大勝,顧家權勢就太過了,建昭帝絕不會這樣做。
除去烈月軍,南宛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軍隊,不會來攪西淩的局。
木葉想通這點後,便再無後顧之憂。
與木北墨將出兵燕赤之後的事做了大致的安排之後,木葉便率丹宸軍三萬,應燕赤王室要求,出兵燕赤,助其平叛。
西淩出兵的消息,自然到了上官榮耳中,他立馬意識到了西淩的打算,隻是他已經與王室撕破了臉,自立為燕王,再無退路。
上官榮並非認命之人,西淩雖強於燕赤,他卻不覺得自己必敗。領兵的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丫頭,三萬兵聽起來多,可其實也不過是新練出來的兵。
這樣看來,他並非必敗,甚至有不小的贏麵。
上官榮將自己的部下,幾乎盡數調往燕赤腹地的陵臨,其他關城隻留尋常的守軍。
木葉並不意外上官榮的兵馬調動,三萬丹宸,陵臨之前的任何關城都無與其一戰的能耐,她大可帥軍直下,深入燕赤。
穆允就是這樣想的,他對丹宸戰力自信得很,覺得日下三關也不是什麽難事,烈月軍曾經做得到,丹宸軍自然也做得到。
木葉笑著說他:“你這麽急做什麽,上官榮想要我們一路得勝,盡快深入燕赤,你就這麽聽話,要順他的心意?”
</p>
聽她這樣說,沈妃便覺得眼前發黑,自己這一雙兒女怎麽這樣不讓人省心。
嘉柔公主看她臉色不好,一疊聲地問:“母妃,母妃你怎麽了?”
沈妃緩了片刻,心裏明白,建昭帝必然能查出蘇慕宇來見過嘉柔,這一局,是沈家落了下風。
不管蘇慕宇是怎麽想的,事情已經發生,他和沈家這一次必然遭了陛下的厭棄,唯一能做的隻有小心翼翼,將這段日子熬過去。
沈妃拍拍嘉柔公主的手:“你這次做了錯事,這三個月,便乖乖在你的陽瑞殿裏反思。”
看女兒麵上還有不服,沈妃嚴厲了語氣:“本宮這次為了你的事,已經遭了陛下的懲罰,你若想連累你哥哥和你外祖一家,就繼續鬧吧。”
這話說得重,嘉柔公主看沈妃的臉色,也不敢再鬧,乖乖點頭答應:“母妃,我知錯了。”
“你也不必擔心,”女兒雖然闖下大禍,可看她這樣,沈妃終極不忍,安慰道,“你隻安心待著,三個月禁足一過,此事便沒什麽了。”
將嘉柔公主安撫好,沈妃便得迴自己的宮裏禁足。
沈家在宮中有安排好的宮人,並不全在沈妃身邊伺候,倒是方便了此時替她傳消息。
她在迴宮路上,讓小太監給父親帶話,時間太短,她隻讓小太監告訴沈老爺,今日之事與三皇子有關。
沈家老爺知道之後,明白沈家和三皇子犯了建昭帝的忌諱,思索對策的同時,他怎麽也想不明白,蘇慕宇為何想讓自己的妹妹嫁給顧雲烈。
以顧家和沈家的關係來看,嘉柔公主就算能如願嫁到顧家,也定然不會被顧雲烈好好對待,蘇慕宇為什麽要把自己的親妹妹往火坑裏推?
沈妃父女二人想不明白,可蘇慕宇自己卻有充足的理由。
木北墨冒著巨大的風險,親自來救木葉,足見他對木葉的重視。現在木北墨已經登基,木葉也手握重兵。
蘇慕宇常年與顧家兄妹為敵,清楚木葉的性子,知道她必然會報複自己。
而自己欺辱木葉一事,未必能永遠瞞住顧雲烈,一旦顧雲烈或他身後的烈月軍知曉,必然會對他不利。
他清楚自己皇子的身份並不足以保護他,就在他為此事煩惱的時候,嘉柔求賜婚卻被父親拒絕的消息傳到他的耳朵裏了。
他立即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一旦自己的妹妹嫁給顧雲烈,他的利益就和顧雲烈甚至整個顧家息息相關,看在嘉柔的份上,也不會對他做什麽。
今日賞花宴上的事,自有宮裏的耳目告訴蘇慕宇,他並不心疼被關禁閉的妹妹,隻是生氣這樣好的機會居然被她浪費,不僅沒能拿下顧雲烈,還害得母妃被連累。
沈家為此事煩心的時候,顧家已經替顧雲烈挑好了正妻的人選,顧太師為自己的長子選擇了吏部侍郎殷大人的嫡女,殷元霜。
沈家老爺是吏部尚書,吏部原是鐵板一塊,顧太師對吏部的諸多權力頗為眼熱,可惜從來插不了手。
這次的事情倒是給了他這個機會,建昭帝惱怒沈家和三皇子太過貪心,想要略施懲戒,因此將吏部的官員調動了幾名,削弱了沈家對吏部的掌控。
殷侍郎就是新調到吏部的官員,殷家雖也有些權勢,但並非顧沈兩家一般的高門望族,能做到侍郎,基本上全靠他自身的本事。
顧太師早有拉攏之心,看他被調為侍郎後,更是決定兩家結為姻親,不惜將長子顧雲烈的婚事,作為拉攏的手段。
畢竟吏部不僅是六部之首,還掌管著天下文官的任免、科考、升降、調動等諸多事務。若能在吏部有自己的勢力,對顧家頗有助益。
殷家對這門親事自然百般願意,能與顧家攀上這層關係,意味著殷家從此就是南宛排得上號的名門。
建昭帝清楚顧太師的打算,隻是這次的事讓他知道三皇子不是個安分的,他身後的沈家也不安分。
顧家雖也手握重權,但基本都在文官,何況自己並無有顧家血脈的皇子,顧家在皇族中,隻有一位太子妃,威脅遠比皇子小。
顧家的軍中勢力隻有顧雲烈一支,而顧雲烈的性子建昭帝清楚,這一支烈月軍雖在顧雲烈手中,顧太師也難以插手。相較而言,沈家多結交武官更讓他忌憚。
因此,建昭帝在太師上書之後,立即下旨,為顧雲烈和殷元霜二人賜婚。
沈家也不敢有異議,沈尚書知道這是建昭帝對自己的敲打,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他對吏部官員調動以及顧雲烈成親一事,都毫無意見,還告訴蘇慕宇不可對此事置喙。
顧雲烈的婚事,就這樣在各方勢力的算計中被定下來。顧府忙著為他的婚事準備,闔府上下都忙忙碌碌,倒是他這個當事人,毫不在意一般,每日照常去軍營,處理烈月軍中的諸項事務。
烈月的兄弟們猜不透他的心思,也不敢明著問他,隻是他這樣子實在太詭異,到最後還是齊宇出麵:“老大,你大喜的日子已經定了,聖上也叫你好生準備著,軍裏的事有兄弟們呢,你不用天天過來的。”
顧雲烈知道是兄弟們關心他:“婚事沒什麽我要操心的,我爹自會準備周全,不會跌了顧家的麵子。我隻用把殷姑娘好生接來,拜堂就好了。”
“我叫我們家的人打聽了,殷姑娘溫柔嫻雅,被教得很好,會是個好的當家主母。”齊宇歎口氣,他知道這婚事從頭到尾,顧太師就沒問過他家大帥的意思,可事到如今,隻能這樣勸勸。
“她和我一樣,都對這門婚事做不了主,我會好好待她。”
婚事定在六月初六,花轎是禦賜的,用金線繡了各異的鳳凰,幾乎夠得上公主出嫁的待遇,足見顧雲烈頗得聖寵。
京中百姓愛戴這位常勝將軍,更對顧府心有好奇,幾乎傾城圍觀顧家大公子娶親。
顧雲烈騎著高頭大馬,走在花轎前麵,他本就是南宛首屈一指的武將,京城內多的是芳心暗許的姑娘,今日身著紅衣,更顯麵容英俊。
圍觀的人太多,顧雲烈花了一個多時辰才把花轎接到顧府。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這場婚事都被京中百姓津津樂道。
顧家對這個知書達理的大少奶奶很是滿意,婚後夫妻二人也是相敬如賓,一時傳為美談。
八月的秋闈,顧家四公子顧雲峰高中解元。即使知道主考是由顧府的親家安排的,也沒人敢說什麽,隻說顧府這叫雙喜臨門,顧家公子個個是青年才俊,前途無量。
這些事,樁樁件件的前因後果,都由西淩的探子詳細記錄,飛書送至木北墨的書案,又由狼衛呈給木葉。
狼七送來的時候,很是擔心了一陣木葉看到之後會怎樣,畢竟他十分清楚顧雲烈在木葉心裏的分量,也知道郡主此次出征和南宛結仇。
出乎他的意料,木葉壓根就沒看這封信件,把它隨手塞在處理不完的軍務文書下麵,假裝自己沒見過這封信。
木葉不看,狼七也不敢多說。
隻是如今即將要出兵燕赤,要猜測南宛會不會乘虛而入,木葉就得了解南宛朝中的動向。她從厚厚一摞文書中,準確地將這份信件抽出,展開閱覽。
與顧雲烈有關的事占的篇幅不多,木葉將其他事看完後,有心將這一部分跳過,但看到“中毒”“賜婚”“娶親”等字眼時,還是忍不住仔細看一遍。
西淩的密探終究不能詳盡記敘,隻能用盡可能簡潔的話,將事情複述出來。可木葉看著白紙上工整的蠅頭小楷,幾乎能想象到大婚的熱鬧場麵,就像烈月兄弟們曾經開玩笑時說過的那樣。
她眼裏有隱隱的光,但看到太子妃為新人送了一筆厚禮後,那微弱的光便消失了,仿佛隻是桌案上油燈的燭光映在她眼中,而那一絲微弱的喜悅和溫柔,更像是一種錯覺。
從未出現,也不該出現。
顧家將權勢伸到了吏部,那建昭帝近期內就不會派顧雲烈出征。
他要的是顧沈兩家勢均力敵,如今顧家得勢沈家失勢,正是他平衡的結果。顧雲烈若是出征大勝,顧家權勢就太過了,建昭帝絕不會這樣做。
除去烈月軍,南宛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軍隊,不會來攪西淩的局。
木葉想通這點後,便再無後顧之憂。
與木北墨將出兵燕赤之後的事做了大致的安排之後,木葉便率丹宸軍三萬,應燕赤王室要求,出兵燕赤,助其平叛。
西淩出兵的消息,自然到了上官榮耳中,他立馬意識到了西淩的打算,隻是他已經與王室撕破了臉,自立為燕王,再無退路。
上官榮並非認命之人,西淩雖強於燕赤,他卻不覺得自己必敗。領兵的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丫頭,三萬兵聽起來多,可其實也不過是新練出來的兵。
這樣看來,他並非必敗,甚至有不小的贏麵。
上官榮將自己的部下,幾乎盡數調往燕赤腹地的陵臨,其他關城隻留尋常的守軍。
木葉並不意外上官榮的兵馬調動,三萬丹宸,陵臨之前的任何關城都無與其一戰的能耐,她大可帥軍直下,深入燕赤。
穆允就是這樣想的,他對丹宸戰力自信得很,覺得日下三關也不是什麽難事,烈月軍曾經做得到,丹宸軍自然也做得到。
木葉笑著說他:“你這麽急做什麽,上官榮想要我們一路得勝,盡快深入燕赤,你就這麽聽話,要順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