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公孫太守盛情相邀,陳宮敢不從命!”


    公孫瓚從陳宮的話裏聽出了弦外之音,看來陳宮目前尚未真正歸心,但是公孫瓚有這個信心,既然已經到了他的麾下,那收服陳宮之心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這一次東阿之行頗為順利,一舉收獲了程昱和陳宮兩位頂級謀士,公孫瓚對酸棗會盟之行充滿了信心,離縱橫天下又近了一步。


    公孫瓚隨即任命程昱為功曹、陳宮為戶曹,印信待返迴幽州北平後再配給。


    程昱沒想到公孫瓚對他如此信任,剛入麾下便授予功曹要職,當即拜謝道。


    “多謝明公,知遇之恩昱銜草結環以報!”


    “陳宮多謝大人厚愛!”陳宮也沒想到公孫瓚如此看重自己,心中不由對公孫瓚敬重幾分。


    “仲德、公台,不必多禮。還望爾等日後為我出謀劃策,多立戰功。”公孫瓚扶起二人笑道。


    程昱、陳宮皆應是。


    ......


    東阿城外。


    公孫瓚大軍駐地。


    將家事吩咐妥當後,程昱、陳宮二人就隨公孫瓚返迴了大軍營地。


    公孫瓚迴到中軍大帳,便吩咐公孫越擂鼓聚將,有要事宣布。


    公孫瓚此行參加諸侯會盟,共率領了一萬五千精兵,將大半家底都帶了出來,在這一萬五千精兵當中就有精銳騎兵三千,步兵一萬二。


    這三千精騎就是威震塞北,聞名天下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這些年就是靠這三千白馬義從縱橫塞北,讓烏桓等胡人不敢攝其鋒芒,憑借此等兵威,在關東各諸侯中實力也能排到前列。


    片刻後,諸將都聚於中軍大帳按位次坐定。


    公孫瓚坐在主位上,程昱、陳宮侍立在左右,主位下的便是以公孫越為首的軍中基層將領,隻是目前少了公孫範一人。


    “在坐的諸位都是我幽州精銳,這些年隨本將南征北戰,勞苦功高,皆賴諸位同心戮力,諸位辛苦了。”公孫瓚環視一周緩緩拱手道。


    “我等不辛苦,隻願追隨主公!”公孫越為首諸將齊聲道。


    公孫瓚看諸將士氣高漲,頓覺軍心可用,看來前身這些年做的還不錯。


    “今日我召大家前來議事,是要宣布兩件事。”


    “這第一件事,在我身邊的二位乃兗州名士程昱、陳宮,現為我軍麾下功曹、戶曹,今後大家見到二位先生要禮待有加,不得怠慢。”


    “第二件事,我軍目前離諸侯聯軍駐地酸棗已經不遠,望諸位嚴加約束部下,沿途不得騷擾百姓,有違者軍法從事。”


    “我等謹遵主公號令!”


    “散了吧,各歸本部。”公孫瓚揮手示意眾將離去。


    ......


    “聽說了嗎?主公新任命的功曹、戶曹是兗州名士。”一個麵相精瘦的士兵推了下身邊的同伴道。


    “可不是嘛,聽說一個叫程昱,另一個好像叫什麽宮來著。”那同伴道。


    “是陳宮,這你都不知道。”精瘦的士兵鄙夷同伴道。


    “切,要是哪天主公能重用我就好了。”同伴感慨道。


    “你就做白日夢吧,大字不識一個還異想天開。”


    此時這相似的一幕發生在公孫瓚大軍營地的各個角落。


    士兵們的討論不經意間流傳到了劉備營帳。


    劉備三人相對而坐,帳中氣氛稍顯沉默。


    張飛看了看劉備又看了看關羽,率先打破了寂靜,耐不住性子道。


    “大哥,這公孫瓚不就新收了兩個人才嘛,憑咱兄弟幾個天下之大有哪裏闖不得?”


    “大哥,三弟說的有理,不必自我哀歎,我等自桃園結義,征討黃巾,一路多少坎坷都不曾退縮。”


    關羽也在一旁勸慰道。


    劉備看著關羽、張飛緩緩道。


    “我劉備堂堂中山靖王之後,與公孫兄共同師從於盧植,一路走來征黃巾驅賊寇,大小三十餘戰,如今忝為一小小縣令,寄人籬下,不知何時才能匡扶漢室。”


    “二弟、三弟不必擔憂,隻是偶作感慨,我匡扶漢室、剿除逆賊之心堅定,非小小挫折便能使我退卻。”


    “大哥放心,我定當竭盡全力相助大哥早日匡扶漢室,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關羽神情堅定對麵劉備拱手而道。


    “俺也一樣!”張飛拱手大聲道。


    “有二弟、三弟助我,必能掃平逆賊,匡扶漢室。”劉備拉著關羽、張飛的手道。


    隨即,三人相視而笑。


    ......


    中軍大帳。


    眾將離去後,公孫瓚對程昱二人道。


    “仲德、公台,你二人營帳就安排在我大帳之側,日夜有我親兵宿衛,可保安全無虞。”


    “臣拜謝明公(大人)!”程昱二人拱手而拜。


    “好了,今日時候不早,仲德、公台歇息去吧!”


    二人出了營帳後不久,就見程昱折返迴來。


    “仲德去而複返,是有何事?”


    “明公,臣此來是為公台直言,公台此行尚未真心歸附實有緣由,望明公......”


    公孫瓚打斷了程昱的求情。


    “仲德不必多慮,公台遲疑我早有預料,我自有辦法讓其真心歸附。”


    “明公英明,是昱多慮矣!”


    程昱慚愧道,旋即退出了營帳。


    公孫瓚當然知道陳宮並未真心歸附,但是公孫瓚並不擔心,陳宮就像那家雀一樣,既然已經選擇停留了一戶人家,那離築巢就不遠了。


    目前公孫瓚最牽掛的事不是陳宮何時真心歸附。


    而是距離公孫範等五十精騎離開軍營已有多日,不知安危如何,按日子算,順利的話,公孫範一行應該在快馬趕往酸棗的路上了。


    公孫瓚大軍地處東郡,距會盟諸侯聯軍駐地陳留酸棗近在咫尺,不日即可到達,公孫瓚隻能寄希望於公孫範此行順利,能與他按期在酸棗會和。


    此時,在冀州魏郡的官道上。


    一行五十餘騎,皆騎白馬,正快馬疾馳不分晝夜趕往酸棗。


    為首的那人正是公孫範,此外公孫範旁還有一騎尤其引人注目。


    隻見那人高大威猛,身著白袍,麵容俊秀,雙眼炯炯有神,一身英姿讓人不由得心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公孫瓚,從十八路諸侯會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菜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菜的蝸牛並收藏重生公孫瓚,從十八路諸侯會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