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看到李進迴來,驚喜不已,飛奔著迎上前,激動地問道:“季節,你迴來了,可曾請來張醫師?”


    李進看著曹彰輕輕地點頭,隨後用手比劃著告訴曹彰,張仲景已經在前廳等候。


    曹彰感激地拍著李進的肩膀:“季節,你辛苦了,先去休息,迴頭我有好禮物送你!”


    李進恭敬地向曹彰施禮後退去。


    曹彰立刻向徐庶和司馬朗吩咐著:“元直、你迴去按照我剛才的吩咐,加緊製作。伯達,你先替我招唿張醫師,我去更衣,馬上就過來。”


    徐庶和司馬朗答應著離開,曹彰則迅速迴轉房間去更換衣服。


    片刻後,曹彰更換好一副來到前廳,司馬朗已經陪張仲景就座,看到曹彰進來,三人趕忙一起起身相迎。


    曹彰看向張仲景,此人四十多歲的年紀,身形消瘦,雙目有神。


    曹彰恭敬地向著張仲景施禮:“張使君醫者仁心,千裏奔波,在下曹彰在此拜謝了!”


    張仲景趕忙還禮:“下官雖然在朝為官,但始終以醫者自居,治病救人,本就是分內之事。公子能以秘方相贈,可救天下萬千病患,才是萬民之福。下官不過稍作奔波,又算得了什麽?敢問公子,患者現在何處,下官馬上為其診治。”


    曹彰趕忙說道:“張使君一路辛苦,豈可不做休息,就去診治的道理?我已經安排人準備熱水香湯,為使君沐浴洗塵,更備下酒宴接風。待先生休息一日,明日再去診治也不遲。”


    張仲景卻皺起了眉頭,著急地說道:“病患瞬息萬變,尤其是瘟疫,更是時刻會害人性命,豈能耽擱?公子的一片盛情,下官心領。還是先請公子帶下官去診治病患之後再說。”


    曹彰看到張仲景的表情,知道他身為名醫,果然是醫者父母心,心生敬佩,也不敢再做欺瞞,起身恭敬的行禮:“張使君懸壺濟世,急病患之所及,這份仁心,在下深感敬佩,故不敢再有隱瞞,其實在下的女友並未患病。”


    張仲景聽了曹彰的話一愣,驚愕地瞪大眼睛看著曹彰:“公子此話何意?”


    曹彰趕忙將事情的由來經過,詳細地向張仲景做了一番解釋。


    張仲景聽完以後恍然大悟,長出了一口氣,隨後笑道:“原來是這樣,並無人患病,那下官心裏反而踏實了。那我就配合公子演好這場戲就是了。”


    曹彰見張仲景首先是為無人患病慶幸,卻絲毫沒有埋怨之心,對他更加敬佩。


    “多謝張使君,其實我請您到許都來,除了幫我演戲,助我的女友渡過此劫難,還有一事相求。”曹彰趕忙向張仲景解釋著。


    “公子還有何差遣,請盡管吩咐。”張仲景迴應道。


    “張使君,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希望您可以留在許都。我可為使君提供一切方便,您可安穩地住下去。”曹彰向張仲景表達了挽留之意。


    “多謝公子厚意,公子的意思,莫非也是想讓我為您效命?”張仲景馬上察覺到了曹彰背後的用意。


    “在下的確是有這個想法和打算,不知張使君能否答應?”曹彰見張仲景直接點破話題,也不再含蓄,直接開口詢問著。


    “曹公子,下官其實隻想行醫濟世,我在荊州為官,也不過是因為州郡所舉,無法推辭。我若貪圖官職,何必遠赴許都,留在荊州便是。公子厚意,下官心領了,但我還是希望可以為更多需要醫治的蒼生去服務,不願為官。”張仲景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曹彰的邀請。


    曹彰笑著對張仲景說道:“張使君,你說你希望可以救治更多的病人,可我卻覺得,你迴到荊州,不但救不了更多的人,反而會讓更多人得不到救治!”


    “我迴到荊州,為何救不了更多人?”張仲景很不服氣地反駁著。


    “據我所知,您身為長沙太守,自然不能隨意出入民居,為百姓診治。所以您發出安民告示,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專門為百姓治病,可有此事?”曹彰向張仲景詢問道。


    “確有此事,每逢初一、十五,我都會專門為來自各方的民眾診治,其餘時間處理政務,兩者並無影響。”張仲景迴答道。


    “好,那在下請問,除了初一、十五,若是有人患病,又該如何找使君診治?“使君醫術高超,天下慕名造訪者不計其數,使君又如何能做到在短短一日內麵麵俱到?就算初一、十五,使君你全天不休地接待病患,又能為幾人診治?那些沒能看上的人豈不是又要在等半個月?!”


    “使君剛才也說了,病患瞬息萬變,倘若因使君不能連續坐堂診治,導致病人病情耽擱,到底您是救他們,還是害了他們?”曹彰直截了當地向張仲景提出了質疑。


    張仲景聽完之後皺起了眉頭,意識到這的確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卻又不知該如何解決。


    “那我迴到荊州,就辭官不做,大不了雲遊天下,專心行醫就是了。”張仲景沉思片刻,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使君想法雖好,卻也不切實際。如今天下紛爭,戰亂頻發,交通閉塞,使君四處雲遊,卻讓想要求醫的病患如何得知?”


    “試問,如果不是使君在長沙擔任太守,名揚天下,我又如何得以安排屬下去相請?使君又如何能來到許都?”曹彰很嚴肅地追問著張仲景。


    張仲景聽了曹彰的話愣住了,這個問題他也沒想清楚。


    “使君,您這樣四處雲遊,想要求醫的人找不到您,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或許會因此而耽擱,甚至喪命,那您覺得您雲遊行醫到底是救人,還是害人?!”曹彰再次向張仲景拋出了這個問題。


    張仲景被曹彰說得越發的尷尬,不知道該如何迴答了。


    “何況使君現在也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已經不再是遊曆天下,增加閱曆的年紀。該是開館收徒,廣為傳播醫術的時刻。”


    “我請使君留在許都為我效力,並非入仕,而是想要開一間醫館,請使君專門坐堂行醫。”


    “我還會同時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您在許都開館行醫,讓更多人可以及時找到使君進行醫治。這樣是不是比使君留在荊州,又或是雲遊天下,要好得多?!”


    “當然,盡管使君不在為官,我也會按月為您發放薪俸,絕不會讓使君有後顧之憂。不知使君意下如何?”曹彰向張仲景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張仲景聽著曹彰開出的條件,不由得怦然心動,他遲疑片刻,開口問道:“公子的安排,倒是極為妥當,隻是您這樣做,卻對自己有什麽好處?”


    曹彰笑著說道:“當然有好處,而且好處極多。使君坐館行醫的同時,可以廣收弟子,傳播醫術。待到使君桃李滿天下時,就可以救治更多的病患。”


    “使君不願入仕,但您的弟子學會了您的醫術,他們可以入仕,可以在我父親的麾下任職,為朝廷的官員、士兵診治,這樣對我而言,豈不比隻有先生一人效力好處更大?!”曹彰向張仲景說出了自己請他效力的真實打算。


    未來曹操的部隊會征戰四方,必定隨時會有傷兵。


    而且北方天氣嚴寒,疫情時有發生,曆史上的司馬朗、王粲等名仕都是死於瘟疫。


    這些病患又豈是張仲景一人可以救治得過來?!


    但如果張仲景可以開館行醫的同時,培養出一批醫術精湛的醫官和軍醫,那可以大大減少官員的病患,也可以減少士兵因傷病的減員,那項好處可是相當大的。


    曹彰從長安返迴的路上,想到這個問題,並決定邀請張仲景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打算。


    張仲景聽了曹彰的話,手捋著胡須,輕輕點頭,越發覺得曹彰的安排更加適合自己。


    固定在許都開館行醫,可以方便病患登門就診,自己不再為官,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專門投入到醫術研究和診治病人。


    而廣為收徒,可以將自己的醫術傳播,更可以治療更多的病患,這的確也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張仲景不再猶豫,下定了決心,他起身恭敬地向曹彰施禮:“公子安排得如此周祥,下官再無異議,情願留在許都,聽候公子差遣。”


    曹彰欣喜不已,趕忙上前伸手攙扶張仲景:“張醫師無需多禮。”


    其實曹彰留下張仲景,除了剛才提到的那些好處,還有兩件事,他還沒有說。


    一是他畢竟自己也是學醫,以前也接觸過中醫,現在有這樣一位古代名醫在身邊,也可以沒事多做請教,將自己掌握的現代醫學知識和張仲景交流,兩人都可以提升自己的醫術。


    另一個想法,就是曹彰希望可以將自己腦海中記憶的一些現代中藥藥丸的藥方和熬製方法與張仲景探討研究。


    畢竟這個時代的中醫診治,還是以熬製湯藥為主,雖然效果更好,但耗時較長,而且眾多藥材也不利於軍中攜帶使用。


    如果能配製一些治療傷風感冒和其他慢性病的藥丸,既可以用於行軍,也可以適當銷售創造利潤。


    “張醫師遠道而來,自己無以為贈,就送您一件小東西,作為見麵禮吧。”曹彰說著,從自己的懷中取出一物,遞到了張仲景的手中。


    張仲景接過看著,那物品有巴掌大小,是六塊紗布重疊在一起,邊緣用針線縫合固定住,然後在兩邊配上了綢帶,樣子十分新奇。


    “敢問公子,這是何物?”張仲景好奇地問道。


    司馬朗上前解釋道:“張神醫,此物是我家公子發明,他取名叫口罩。因為郭照姑娘對外宣稱患了瘟疫,造紙坊內需要隔離防護,公子迴來之後就交代我用絲綢紗布做了此物。”


    “此物雖小,但戴上之後,可護住口鼻,抵禦外毒侵襲,防止疫情傳染,效果極好。”


    張仲景聽完試著將口罩戴上,果然並不影響唿吸,而且感覺到了防護作用。


    曹彰穿越之前病疫橫行,多虧口罩起到了阻隔傳播的作用。


    他想到要造紙坊要隔離,而且日後防止疫情,也要早做準備,就結合自己在曆史書籍中看到的“伍氏口罩”的製作方法,自創了簡易“口罩”分發給大家,現在他轉贈給張仲景,也是希望能用這微薄的力量幫助張仲景去醫治更多的病人……


    張仲景深知口罩對自己日後行醫大有幫助,再次向曹彰深表感謝:“公子厚意,在下拜謝!”


    “醫師不必客氣,事已談妥,就請您先去沐浴休息,共進晚宴,為先生接風!”曹彰笑著做出了安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