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曹植的府邸內,此時已是盛夏。


    曹植坐在庭院之中,正一邊飲酒,一邊看著麵前的舞姬們翩翩起舞。


    楊修急匆匆地從外麵走進,來到曹植的麵前。


    “子建,你怎麽還有心情在這裏喝酒享樂?”楊修著急地埋怨著曹植。


    曹植已經微醺,抬起頭看著楊修說道:“怎麽了,德祖,發生什麽事了?”


    “你可知道今天許都城內,連開了三家店鋪,而且不止是許都,雒陽,長安,包括陳留、譙縣都會開同樣的店鋪。”楊修有些著急地對楊修說道。


    “現在天子來到許都,時局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不過是開幾家店鋪,有什麽大驚小怪的?”曹植不以為然地說著,拿起麵前的酒杯還要喝酒。


    楊修看著他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直接上前拉住了他的胳膊,把酒杯搶了過來,然後大聲地嗬斥著:“別跳了,都退下!”


    舞姬和樂師們看到楊修發怒,都不敢再演奏和唱跳,都低著頭快步退下。


    曹植一臉無奈地看著楊修:“德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你要發這麽大的脾氣?”


    “你可知道這三家是什麽店鋪?分別是當鋪、錢莊和鏢局!他們都是曹彰向司空建議,由官方開辦的生意。”楊修向曹植做著解釋。


    “哦,這是什麽生意,我怎麽從來沒聽過這樣的店鋪名字?”曹植一臉疑惑地繼續追問著。


    楊修看著曹植的模樣,無奈地搖著頭:“我的公子呀,重點是店鋪的名字嗎?你沒聽懂我說的話嗎?這店鋪是曹彰向司空提議開的!”


    曹植還是沒有明白他的意思,一臉懵懂的說道:“是啊,是子文哥哥讓父親開的,那又怎麽了?”


    “怎麽了?這就說明曹彰根本就沒把心思放在調查通敵案上,而是在想著怎麽賺錢去討好司空!”楊修向曹植解釋著。


    “哦,我聽說他已經派夏侯仲權去長安調查線索去了,人沒迴來,他怎麽查呀?”曹植迴應道,“再說了,他不查也沒什麽壞處,這案子就拖著唄。”


    “怎麽能拖著呢?這案子沒有結果,其實對於曹丕和曹彰來說,都不算是壞事。”


    “你好好想想,曹丕雖然被關著,但他並沒有受什麽罪!隻要一天不給他定罪,他就依然是司空的長子,還具備爭奪世子的資格。”


    “而且你好好想想,曹彰為什麽不著急調查這案子,讓案子有結果?因為他現在拿不到證明曹丕通敵的證據,也就無法給曹丕定罪,所以他隻能這樣關著曹丕。這樣,他就少了一個給他搗亂的對手,也少了很多的威脅。”


    “他現在搞這個什麽錢莊、典當行和鏢局,就是在鑽這個空子。這些生意肯定是能賺大錢,要不然司空也不會同意,還在各地都開放。這就意味著曹彰又在司空麵前立了功,懂了嗎?”楊修將形勢給曹植認真地分析了一遍。


    曹植本來也是聰慧的人,楊修這樣一解釋,他也就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曹彰現在其實就是在打時間差,利用曹丕被關押的時間,一邊賺錢,一邊討好曹操,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我推薦曹彰來查此案,就是為了讓他和曹丕鷸蚌相爭,我們才好從中漁利。可現在曹彰卻用了一招拖字訣,來給自己爭取利益。這樣肯定不行,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刺激他,讓他盡快行動,做出決斷。”楊修提醒著曹植。


    “我當然也想刺激他趕緊結案。可這件事畢竟是父親說了算,他不催促子文哥哥,我哪兒有什麽辦法去催他呀!”曹植一臉無奈地對楊修說道。


    楊修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眼睛一亮,有了主意:“公子,有個辦法可以刺激他一下。”


    楊修湊到曹植的耳邊,低聲細語著,曹植聽著露出了笑容,連連點頭:“對,這個辦法應該行得通,我們可以試試!”……


    北中郎將府的後宅,曹彰躺在榻上正睡著午覺。


    夏侯霸、夏侯涓和馬雲祿走了以後,這些日子他一直忙著張羅三家店鋪的籌備,也沒人管他的飲食起居,他已經累壞了。


    今日生意終於順利開張,而且已開業就門庭若市,讓他很是欣慰,也終於可以忙裏偷閑,小睡一會兒好好休息一下了。


    曹彰正睡著,外麵傳來了急切的腳步聲,隨後徐庶的聲音響起:“公子,公子!”


    曹彰猛地驚醒,聽到是徐庶的聲音,知道必有大事,馬上翻身坐起來,開門迎了出來:“元直,怎麽了?!”


    徐庶的手裏拿著一件造型奇異的黑色短甲和一把武器遞給曹彰:“公子,你讓我做的東西做出來了!”


    曹彰接過短甲和武器仔細地看著,他用武器試著在短甲上刺、劃了幾下,短甲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破損,依然非常的完好。


    曹彰欣喜地露出了笑容:“好,沒想到真的做出來了!”


    原來,長安迴來以後,曹彰除了設計出三種新型重型武器給曹操去製作,也考慮著要如何去裝備自己未來的無畏軍。


    上戰場的時候,肯定會給他們配備最好的武器和全套的鎧甲。


    但平時他們會跟著自己執行一些日常任務,如果一直穿著鎧甲,就會嚴重降低行動力,但如果隻穿布衣,防禦力又會下降很多。


    曹彰有心製作一種輕便的護甲給他們,但他卻從來沒有看過講述如何造甲的書籍。


    曹彰明白,在中國的古代,鎧甲屬於嚴格控製的物品,禁止民間私人擁有,否則就視為叛逆,自然也就不會有書籍去記載。


    但曹彰畢竟做過法醫,接觸過防刺服這種警用裝備。


    雖然他知道防刺服是現代社會用特種纖維製作,現代還沒有這種工藝,但他嚐試著將結實的麻布疊加起來,再把一些特製的甲片縫補在其中,嚐試著畫出了一種簡易軟甲的圖紙,然後交給徐庶去嚐試製作。


    自己這些日子忙著生意的事,沒有過問,沒想到徐庶真的做了出來,雖然效果肯定比不上真正的鎧甲,但確定輕便了很多,也比隻穿布衣的防禦效果要高太多了。


    徐庶交給他的那把武器就更有特殊效果,長約三尺,呈三棱形狀,每一麵都有深深的血槽,而且每個棱麵都開了刃,異常的鋒利。


    曹彰除了考慮到無畏軍的防禦問題,也想到了他們隨身攜帶的兵器,同樣要輕便靈活,而且要具備足夠的殺傷力,他再三考慮,最終選擇了冷兵器時期,中國武器的巔峰之作——56型三棱軍刺。


    這種武器自帶血槽,放血效果極為生猛,而且刺傷之後的傷口是方形的洞,非常不容易愈合,殺傷力比起尋常刀劍要高上許多。


    曹彰仔細地看著軍刺和短甲,腦海中浮現出了李進與無畏軍裝備上之後的效果,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元直,做得非常好,照這個樣子,先製造五百套出來。”曹彰向徐庶吩咐著。


    無畏軍的人數,他暫時不打算太多,但一定要保證是精英,五百人作為最初的編製,然後逐步增加就可以了。


    徐庶答應著:“是!”


    徐庶轉身剛要走,卻見司馬朗從遠處興奮地跑來,在他的身後還跟著一個人,正是被曹彰派去長沙請張機迴來的李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