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家可愛的小狗:
近來,我一直在做一個相同的夢。
夢裏的我們,都還是稚嫩孩童。
那時候,臨山市市區還是滿目蔥蘢,我們還在舊時的家內,玩著扮演角色的小遊戲。
我記得,你最愛扮演的,是一個你特別喜歡的國外歌手。
隻是當時年紀尚小,我其實一直很不解,為什麽大家扮的都是動畫片、電視劇裏的人物,隻有你與眾不同,偏愛沒什麽人知道的,一個現實中的人。
直到今天,我才漸漸明白,喜歡這種事情,其實是永恆。
就像我喜歡畫畫和曆史文化,你喜歡音樂一樣。
曆史會消散,時間會丟失,隻有真愛即永恆。
歌手陳年,長大成人後的你,果敢又赤誠,滿心都是自己所熱愛的。
這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不是嗎?
有多少人,在時間的流逝裏,逐漸丟失了真實的自己,拋棄了最初的理想?
堅持的你,是真的真的特別棒!
所以今晚,不管這場演唱會,你表現如何,至少在謝意的心裏,你始終都是你,我也還是我。
請相信一件事,我對你,也是真愛。」
卡片篇幅有限,早上寫的時候時間又很匆忙,謝意已經盡可能地將上麵填滿自己的心意,卻始終覺得詞不達意。
但——
她看向陳年,發現不知何時,感性的他早已熱淚盈眶。
“貓兒!”他一手緊緊攥著卡片,一手攬過她圈住,又喊了一聲,“貓兒!”
“我在!我在。”
“真的真的,很謝謝你!”
在無人知曉的那些日子裏,隻有謝意,也僅有謝意,無論日夜,時時刻刻地在背後支持著他。
這樣好的她,卻和他走散在成名的那一天,是遺憾,也是惘然。
“哎,小狗,你把卡片翻到背麵。”謝意並不太喜歡自家小狗總是因為想到過去而難過,她握著他的指尖,告訴他,“還有驚喜。”
“是什麽?”陳年好奇地翻過。
“歡迎你來到謝意的港城生活!”陳年念了念卡片上的字,“兌換券……什麽意思啊?”
“記得在c國的時候,我說過港城的海嗎?”
“當然。”
“咱們上次錄綜藝,就去了港城的商場……”謝意指了指卡片上的字,“但其實港城是個很有味道的城市,在那裏生活了四年,我還挺喜歡的。”
她抬頭看著陳年,“所以想問問你,這一輪巡演過後,願不願意跟我去看看港城的海呀?”
“當然願意!”陳年欣喜地把卡片收起來,“我要好好保管好。”
這可是他收到謝意送的第一張寫滿字的心意卡。
……
隻是,說是等這一輪巡演過去,等到飛機在港城落地的那一天,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走出機場,迎麵吹來一股熱風。
陳年脫下外套,拉過謝意手裏的行李箱,嘀咕道:“怎麽都是十一月了,港城還和臨山市一樣熱。”
“感覺雲霧市是悶熱,這邊是海島的那種熱。”謝意笑道,“南方是這樣的啦。”
“到時候冬至去國外參加姐姐的婚禮,那邊肯定是日日飄雪。”陳年莫名有些想念下雪的冬天,“到時候咱們可以去滑雪場滑雪。”
“好。”謝意笑著應聲,“你快把帽子戴上。”
要是被認出來,肯定又有一堆麻煩事。
“好咧!我的小導遊,”陳年聽話地戴上帽子,“請問咱們下一站要去哪?”
“新世界。”
“新世界?”
“嗯!港城最有名的老街區,八九十年代最繁華的地帶。不過這幾年經過修葺,已經開始商業化了……”謝意有些可惜地歎了口氣,“我的學校就在那!”
港城是個極有特色的城市,分為南北兩個城區。
南區是已經邁入新世紀的國際化大都城,高樓林立,交通便利,璀璨耀眼。
每逢華燈初上時,浮華和絢爛便在這顯現得淋漓盡致,這兒有逛不完的大商場,吃不完各國美食,玩不膩的不夜城。
上次來港城,陳年和謝意他們就是來的南區。
而北區卻格外不同。
一走進這兒,陳年恍惚覺得自己來到了舊時的市井裏,既熟悉又陌生,既繁華又落寞。
上世紀被永遠留在了這裏。
北區沒有高樓,隻有錯綜複雜的石板街道,販賣煙火的菜市場和三三兩兩坐在便利店門口閑聊的老人。
擁擠和吵鬧在這被構成一部時光電影。
灰蒙的、泛黃的。
卻是溫暖的。
“天呐!”陳年嘖嘖稱奇,“我竟然之前完全不知道港城的老街區這麽有韻味!”
畢竟十五歲之後,他就離開臨山,去了大洋彼岸。
“其實從地理位置來說,港城大學在北區的三華道,這個你是知道的。”謝意給他科普,“但是我來了這兒後,便入鄉隨俗了。”
“新世界?”
“這兒是上世紀最早發達的地方之一,用紙醉金迷、荒誕奢靡形容不為過……所以老一輩的人都說,這兒是新世界。”謝意指了指他們麵前擁擠在一起的幾座房屋,“可後來,這兒卻成了一座圍城。”
困在新世紀裏的圍城。
圍城的盡頭連著漫無邊際的碧海,朝陽和落日在此雕刻時間,有的人再也不願走向彼岸。
“實話說,我很喜歡這兒。”謝意眼睛亮亮的,說起北區嘴角都是上揚的,“剛畢業那會,我還曾經有想過一直留在這。”
但終究,她還是舍不得臨山,舍不得曾經的那個家。
新世界不是她的圍城。
臨山市才是。
“我也喜歡這。”陳年說,“生活氣息真的很濃,難怪你當時說,港城的海很特別。”
“高高的世界,小小的我們。”謝意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
重疊,交錯,這裏像遺立世外的一處空間,卻又因為生活餘味,充滿了人文氣息。
他們又在街道內左拐右拐了數十分鍾。
在某個廢棄的娛樂場背後,一座精致的大門出現在麵前。
“歡迎來到港城大學!”謝意牽起陳年的手,問他,“做好準備了嗎?”
青蔥的山門被打開,流動的時間被壓縮在新世界裏小小的一角。
近來,我一直在做一個相同的夢。
夢裏的我們,都還是稚嫩孩童。
那時候,臨山市市區還是滿目蔥蘢,我們還在舊時的家內,玩著扮演角色的小遊戲。
我記得,你最愛扮演的,是一個你特別喜歡的國外歌手。
隻是當時年紀尚小,我其實一直很不解,為什麽大家扮的都是動畫片、電視劇裏的人物,隻有你與眾不同,偏愛沒什麽人知道的,一個現實中的人。
直到今天,我才漸漸明白,喜歡這種事情,其實是永恆。
就像我喜歡畫畫和曆史文化,你喜歡音樂一樣。
曆史會消散,時間會丟失,隻有真愛即永恆。
歌手陳年,長大成人後的你,果敢又赤誠,滿心都是自己所熱愛的。
這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不是嗎?
有多少人,在時間的流逝裏,逐漸丟失了真實的自己,拋棄了最初的理想?
堅持的你,是真的真的特別棒!
所以今晚,不管這場演唱會,你表現如何,至少在謝意的心裏,你始終都是你,我也還是我。
請相信一件事,我對你,也是真愛。」
卡片篇幅有限,早上寫的時候時間又很匆忙,謝意已經盡可能地將上麵填滿自己的心意,卻始終覺得詞不達意。
但——
她看向陳年,發現不知何時,感性的他早已熱淚盈眶。
“貓兒!”他一手緊緊攥著卡片,一手攬過她圈住,又喊了一聲,“貓兒!”
“我在!我在。”
“真的真的,很謝謝你!”
在無人知曉的那些日子裏,隻有謝意,也僅有謝意,無論日夜,時時刻刻地在背後支持著他。
這樣好的她,卻和他走散在成名的那一天,是遺憾,也是惘然。
“哎,小狗,你把卡片翻到背麵。”謝意並不太喜歡自家小狗總是因為想到過去而難過,她握著他的指尖,告訴他,“還有驚喜。”
“是什麽?”陳年好奇地翻過。
“歡迎你來到謝意的港城生活!”陳年念了念卡片上的字,“兌換券……什麽意思啊?”
“記得在c國的時候,我說過港城的海嗎?”
“當然。”
“咱們上次錄綜藝,就去了港城的商場……”謝意指了指卡片上的字,“但其實港城是個很有味道的城市,在那裏生活了四年,我還挺喜歡的。”
她抬頭看著陳年,“所以想問問你,這一輪巡演過後,願不願意跟我去看看港城的海呀?”
“當然願意!”陳年欣喜地把卡片收起來,“我要好好保管好。”
這可是他收到謝意送的第一張寫滿字的心意卡。
……
隻是,說是等這一輪巡演過去,等到飛機在港城落地的那一天,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走出機場,迎麵吹來一股熱風。
陳年脫下外套,拉過謝意手裏的行李箱,嘀咕道:“怎麽都是十一月了,港城還和臨山市一樣熱。”
“感覺雲霧市是悶熱,這邊是海島的那種熱。”謝意笑道,“南方是這樣的啦。”
“到時候冬至去國外參加姐姐的婚禮,那邊肯定是日日飄雪。”陳年莫名有些想念下雪的冬天,“到時候咱們可以去滑雪場滑雪。”
“好。”謝意笑著應聲,“你快把帽子戴上。”
要是被認出來,肯定又有一堆麻煩事。
“好咧!我的小導遊,”陳年聽話地戴上帽子,“請問咱們下一站要去哪?”
“新世界。”
“新世界?”
“嗯!港城最有名的老街區,八九十年代最繁華的地帶。不過這幾年經過修葺,已經開始商業化了……”謝意有些可惜地歎了口氣,“我的學校就在那!”
港城是個極有特色的城市,分為南北兩個城區。
南區是已經邁入新世紀的國際化大都城,高樓林立,交通便利,璀璨耀眼。
每逢華燈初上時,浮華和絢爛便在這顯現得淋漓盡致,這兒有逛不完的大商場,吃不完各國美食,玩不膩的不夜城。
上次來港城,陳年和謝意他們就是來的南區。
而北區卻格外不同。
一走進這兒,陳年恍惚覺得自己來到了舊時的市井裏,既熟悉又陌生,既繁華又落寞。
上世紀被永遠留在了這裏。
北區沒有高樓,隻有錯綜複雜的石板街道,販賣煙火的菜市場和三三兩兩坐在便利店門口閑聊的老人。
擁擠和吵鬧在這被構成一部時光電影。
灰蒙的、泛黃的。
卻是溫暖的。
“天呐!”陳年嘖嘖稱奇,“我竟然之前完全不知道港城的老街區這麽有韻味!”
畢竟十五歲之後,他就離開臨山,去了大洋彼岸。
“其實從地理位置來說,港城大學在北區的三華道,這個你是知道的。”謝意給他科普,“但是我來了這兒後,便入鄉隨俗了。”
“新世界?”
“這兒是上世紀最早發達的地方之一,用紙醉金迷、荒誕奢靡形容不為過……所以老一輩的人都說,這兒是新世界。”謝意指了指他們麵前擁擠在一起的幾座房屋,“可後來,這兒卻成了一座圍城。”
困在新世紀裏的圍城。
圍城的盡頭連著漫無邊際的碧海,朝陽和落日在此雕刻時間,有的人再也不願走向彼岸。
“實話說,我很喜歡這兒。”謝意眼睛亮亮的,說起北區嘴角都是上揚的,“剛畢業那會,我還曾經有想過一直留在這。”
但終究,她還是舍不得臨山,舍不得曾經的那個家。
新世界不是她的圍城。
臨山市才是。
“我也喜歡這。”陳年說,“生活氣息真的很濃,難怪你當時說,港城的海很特別。”
“高高的世界,小小的我們。”謝意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
重疊,交錯,這裏像遺立世外的一處空間,卻又因為生活餘味,充滿了人文氣息。
他們又在街道內左拐右拐了數十分鍾。
在某個廢棄的娛樂場背後,一座精致的大門出現在麵前。
“歡迎來到港城大學!”謝意牽起陳年的手,問他,“做好準備了嗎?”
青蔥的山門被打開,流動的時間被壓縮在新世界裏小小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