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夜,海島一片靜謐,唯有別墅內依舊燈火輝煌。
謝意望著餐台上跳躍的火燭,陷入裴茵茵的故事裏。
「過去對他來說太苦,我不想再同他談論過去了。於是,我悄悄離他近了些,聞見他身上的油彩味,問他,那以後呢?
他眼角的傷隨著蹙緊的眉鬆開,變得不再那麽猙獰。
我抬手輕輕摸了摸,有些心疼地問,痛嗎?
他隻是搖頭。
李公子是個很好的人,他說。
剛到臨安城的那些日子,他身無分文又走投無路,是李公子接濟了他。後來李公子安排他到米廠工作,每日雖辛苦,卻也實實在在找了個容身處。知道他會畫畫,李公子便闊綽地買下了他還尚未完成的畫。
那是他流浪這麽久以來,第一次賣出的第一幅畫。
他本想賺些錢就走的。
去從商也好,從軍也罷。
商能濟貧弱,軍能救人命,無論哪種,都能救世報國。現實世界已經殘酷地告訴過他,藝術這條路在這個時代是走不下去的。
說這些話時,他眼神裏帶著悲傷。
所以李公子肯定會有辦法的。我握住他的手,告訴他,隻要尚存希望,日子不會苦太久的。
他卻搖搖頭,伸手摸了摸我的臉。
他說,我本是要走的,可是,我卻在這裏,遇到了你。
說這話時,他眼神直白又熱烈,在夕陽餘暉裏,我終於看見了他眼裏毫不遮掩的愛意。
我賭贏了,我對自己說。
既然我愛他,他也愛我,那麽這世界就沒有什麽不可戰勝的。
可我確實天真得可笑。
那天迴去之前,我本來還尚存著一絲希望,如果和母親好好談一談,加上李公子的幫忙,事情或許還有迴旋的餘地。
可世上偏偏人心最難算。」
裴茵茵翻完最後一片信箋。
故事停在了最後這一句“迴旋的餘地”,卻沒了結尾。
方靈靈聽得入神,戛然而止的故事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然後呢?”她問。
胡胡搖了搖頭。
“或許,他們後來一起來了西洋彼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謝意想起那幅畫,又看了看手上的畫。
同樣的一雙佳人,不同的結局。
她現在手上這一幅,背景是漫天的大雪。
裴茵茵讀的第一片信箋裏有一句話:臨安城下了最後一場雪,那一天,女人徹底瘋了。
她不由得歎了口氣。
放下信箋,裴茵茵坐迴椅子上,齊木盛牽著她的手,搖了搖。
她微笑著搖搖頭,示意他自己沒事。
沉默了一會,她斟酌著再次開口:“真的很感謝各位圓了我這個夢。”
裴茵茵聲音很輕,飄飄散散融進夜色裏:“其實這個故事,是我提供給節目組的。一直以來,我都想親眼看看和感受一下這個故事。”
“什麽意思啊茵茵姐。”方靈靈撓撓頭。
似是想起什麽美好的迴憶,裴茵茵笑了笑:“這其是我外公外婆的故事。”
“外公外婆?”陳年一下抓到重點,“所以是個he的結局?”
“算是吧。”
“那能給我們講講後麵的嗎?”謝意問。
“當然。”裴茵茵摸了摸她的頭。
「他是盛家人的消息很快傳遍臨安城。
這座小城太小了,小得完全容不下他,一夜之間,他再次陷入困境之中。
我從李公子那得知,消息是從米廠廠長那傳出來的。
肥頭大耳的人先是差人揍了他一頓,然後將他趕出門,最後還不留退路的,將他的身份公之於眾。
這世上,空間地帶明明很多,但麵對流言蜚語之時,人人卻都非黑即白,隻信旁人之言。
他百口莫辯。
母親自然也很快知曉這件事情,這下更加不樂意我同他交往,眼看下月初五很快就要來到,無奈之下我隻得懇求母親替我聯絡上李公子。
李公子自然也是著急。
他同韓小姐讀書時相識相知,至今也五年之久,早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卻偏偏這時被所謂的父母之言絆住了腳。
何況,他素來也賞識能畫畫,有誌向的人。
於是,我們四人在港口一處秘密荒地聚齊。
韓小姐說,如今別說這臨安城容不下盛家的人,就連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也容不下他們。
哪怕你誌在報國,哪怕你從未做錯任何事情。
隻要你姓盛。
你早應該走的。李公子說,最好去大洋彼岸,西洋那邊人文藝術正盛,在那裏說不定能找到一處棲居之所。
他看向我,李公子和韓小姐也看向了我。
我一下哽住,應答的話怎麽也說不出口。
從出生我就生活在臨安城,從未離開這片故土半步。如今卻要我一去再也迴不來,我自是舍不得的。
能讓我想想嗎?
最遲明天晚上之前,李公子說,我先替你們買好兩張船票,到那邊之後,會有我的朋友聯係和幫助你們,生活上完全不用擔心。
臨別前,他說,我會等你,等到鳴笛,等到落日散盡在大海裏。
我含著淚點頭答應。」
“他們是不是最終沒坐上船?”謝意問。
裴茵茵搖了搖頭:“沒有。”
「我們的事情不知為何被賣魚的知曉。
第二日醒來,我便發現被母親鎖在了房間裏,任憑我怎麽哭鬧,都無濟於事。
我也想過從窗台逃走,但母親早有預判,將庭院門上了好幾個鎖,增派了好些個護衛。
天漸漸變暗,我開始絕望,隻覺得此生都沒了盼頭。
或許,他自己走,也算是個好結局吧。
我安慰自己,等不到我,他便隻會當我是薄情之人,不願去赴他約,等去到西洋彼岸了,娶個漂亮的姑娘,畫自己喜歡的畫,就此過上一生,也算不錯。」
「春寒料峭,庭院內一枝紅梅開得正豔,往年這個時候,我應當跟隨母親,在各個酒會中交朋結友。
隻是這一年,我被禁足在房間裏,獨自望著窗外難得碧澄的天發呆。
好些天沒再下雪了,這一年的雪怕是下得太多罷了。
書怕是也再看不進去了。
我已經數不清過了多少天,期間除了管家每日給我送飯,我連母親的麵都未曾見著。
兩天後,初五,按約定,我要嫁給李公子。
隻是這天,我被從房間裏解禁,出了門,天突然又落了一場極大的雪。」
謝意望著餐台上跳躍的火燭,陷入裴茵茵的故事裏。
「過去對他來說太苦,我不想再同他談論過去了。於是,我悄悄離他近了些,聞見他身上的油彩味,問他,那以後呢?
他眼角的傷隨著蹙緊的眉鬆開,變得不再那麽猙獰。
我抬手輕輕摸了摸,有些心疼地問,痛嗎?
他隻是搖頭。
李公子是個很好的人,他說。
剛到臨安城的那些日子,他身無分文又走投無路,是李公子接濟了他。後來李公子安排他到米廠工作,每日雖辛苦,卻也實實在在找了個容身處。知道他會畫畫,李公子便闊綽地買下了他還尚未完成的畫。
那是他流浪這麽久以來,第一次賣出的第一幅畫。
他本想賺些錢就走的。
去從商也好,從軍也罷。
商能濟貧弱,軍能救人命,無論哪種,都能救世報國。現實世界已經殘酷地告訴過他,藝術這條路在這個時代是走不下去的。
說這些話時,他眼神裏帶著悲傷。
所以李公子肯定會有辦法的。我握住他的手,告訴他,隻要尚存希望,日子不會苦太久的。
他卻搖搖頭,伸手摸了摸我的臉。
他說,我本是要走的,可是,我卻在這裏,遇到了你。
說這話時,他眼神直白又熱烈,在夕陽餘暉裏,我終於看見了他眼裏毫不遮掩的愛意。
我賭贏了,我對自己說。
既然我愛他,他也愛我,那麽這世界就沒有什麽不可戰勝的。
可我確實天真得可笑。
那天迴去之前,我本來還尚存著一絲希望,如果和母親好好談一談,加上李公子的幫忙,事情或許還有迴旋的餘地。
可世上偏偏人心最難算。」
裴茵茵翻完最後一片信箋。
故事停在了最後這一句“迴旋的餘地”,卻沒了結尾。
方靈靈聽得入神,戛然而止的故事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然後呢?”她問。
胡胡搖了搖頭。
“或許,他們後來一起來了西洋彼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謝意想起那幅畫,又看了看手上的畫。
同樣的一雙佳人,不同的結局。
她現在手上這一幅,背景是漫天的大雪。
裴茵茵讀的第一片信箋裏有一句話:臨安城下了最後一場雪,那一天,女人徹底瘋了。
她不由得歎了口氣。
放下信箋,裴茵茵坐迴椅子上,齊木盛牽著她的手,搖了搖。
她微笑著搖搖頭,示意他自己沒事。
沉默了一會,她斟酌著再次開口:“真的很感謝各位圓了我這個夢。”
裴茵茵聲音很輕,飄飄散散融進夜色裏:“其實這個故事,是我提供給節目組的。一直以來,我都想親眼看看和感受一下這個故事。”
“什麽意思啊茵茵姐。”方靈靈撓撓頭。
似是想起什麽美好的迴憶,裴茵茵笑了笑:“這其是我外公外婆的故事。”
“外公外婆?”陳年一下抓到重點,“所以是個he的結局?”
“算是吧。”
“那能給我們講講後麵的嗎?”謝意問。
“當然。”裴茵茵摸了摸她的頭。
「他是盛家人的消息很快傳遍臨安城。
這座小城太小了,小得完全容不下他,一夜之間,他再次陷入困境之中。
我從李公子那得知,消息是從米廠廠長那傳出來的。
肥頭大耳的人先是差人揍了他一頓,然後將他趕出門,最後還不留退路的,將他的身份公之於眾。
這世上,空間地帶明明很多,但麵對流言蜚語之時,人人卻都非黑即白,隻信旁人之言。
他百口莫辯。
母親自然也很快知曉這件事情,這下更加不樂意我同他交往,眼看下月初五很快就要來到,無奈之下我隻得懇求母親替我聯絡上李公子。
李公子自然也是著急。
他同韓小姐讀書時相識相知,至今也五年之久,早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卻偏偏這時被所謂的父母之言絆住了腳。
何況,他素來也賞識能畫畫,有誌向的人。
於是,我們四人在港口一處秘密荒地聚齊。
韓小姐說,如今別說這臨安城容不下盛家的人,就連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也容不下他們。
哪怕你誌在報國,哪怕你從未做錯任何事情。
隻要你姓盛。
你早應該走的。李公子說,最好去大洋彼岸,西洋那邊人文藝術正盛,在那裏說不定能找到一處棲居之所。
他看向我,李公子和韓小姐也看向了我。
我一下哽住,應答的話怎麽也說不出口。
從出生我就生活在臨安城,從未離開這片故土半步。如今卻要我一去再也迴不來,我自是舍不得的。
能讓我想想嗎?
最遲明天晚上之前,李公子說,我先替你們買好兩張船票,到那邊之後,會有我的朋友聯係和幫助你們,生活上完全不用擔心。
臨別前,他說,我會等你,等到鳴笛,等到落日散盡在大海裏。
我含著淚點頭答應。」
“他們是不是最終沒坐上船?”謝意問。
裴茵茵搖了搖頭:“沒有。”
「我們的事情不知為何被賣魚的知曉。
第二日醒來,我便發現被母親鎖在了房間裏,任憑我怎麽哭鬧,都無濟於事。
我也想過從窗台逃走,但母親早有預判,將庭院門上了好幾個鎖,增派了好些個護衛。
天漸漸變暗,我開始絕望,隻覺得此生都沒了盼頭。
或許,他自己走,也算是個好結局吧。
我安慰自己,等不到我,他便隻會當我是薄情之人,不願去赴他約,等去到西洋彼岸了,娶個漂亮的姑娘,畫自己喜歡的畫,就此過上一生,也算不錯。」
「春寒料峭,庭院內一枝紅梅開得正豔,往年這個時候,我應當跟隨母親,在各個酒會中交朋結友。
隻是這一年,我被禁足在房間裏,獨自望著窗外難得碧澄的天發呆。
好些天沒再下雪了,這一年的雪怕是下得太多罷了。
書怕是也再看不進去了。
我已經數不清過了多少天,期間除了管家每日給我送飯,我連母親的麵都未曾見著。
兩天後,初五,按約定,我要嫁給李公子。
隻是這天,我被從房間裏解禁,出了門,天突然又落了一場極大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