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上桌,土酒開封。


    李平安與智剛久別重逢,先咕嚕嚕飲幾壇酒,方才談論正事。


    “灑家從燕大俠處得知,居士在此隱居,連日從雍州趕來,是為了告訴你一件事。”


    “什麽事?”


    “蘇相入獄了。”


    “……”


    李平安的手懸在半空,沉默許久,放下酒碗歎息一聲。


    “什麽時候的事?”


    “三月前。”


    智剛疑惑道:“居士似乎不驚訝?”


    “早就注定的事,有什麽可驚訝的,隻是有些心灰意懶。”


    李平安心底有幾分期望,或許蘇明遠能成功,畢竟曆史上的許多英雄,從來是能為常人所不能為。


    “朝廷對外說什麽罪名?”


    “涉嫌謀反。”


    智剛說道:“東廠查到蘇相與慧明的來往信件,上麵寫著借地方混亂,把持朝堂架空陛下雲雲。”


    “這迴不是龍袍了?”


    李平安嗤笑一聲,東廠為蘇明遠煞費苦心,顯然是要定成鐵案。


    智剛歎息道:“當年蘇相主持丈量田畝,屢屢遭遇刺殺,寺中派了幾位高手保護,也成了合謀的證據。”


    “隻要查,什麽都是證據!”


    李平安問道:“大師迴寺中修行了?”


    智剛點頭道:“金剛寺恢複避世隱修,正好灑家入世已久,合該出世靜心,便迴到了寺中修行。”


    李平安又問道:“大師打算怎麽做?”


    “什麽都做不了。”


    智剛咧嘴攤手:“朝廷高手如雲,不知多少人看守蘇相,灑家去劫天牢劫法場,也隻是憑白送死。”


    李平安微微頷首,左思右想,隻剩下送一程了。


    “過幾日我就去京城,與蘇相道個別。”


    “很難。”


    智剛說道:“朝廷對蘇相看守極嚴,灑家走了佛門的關係,方才準許見麵,說了幾句話就催著離開。”


    “我自有辦法。”


    李平安在殮屍房待了十幾年,對天牢裏的門道很是清楚。


    “那便好。”


    智剛歎息道:“當年若是不遇到蘇相,或許不會是這個結果,什麽權力、名聲,終究是虛幻,不如好好活著。”


    錯非春風樓三人吃酒,蘇明遠不認識蘇曉月,也就不會有後麵的故事。


    “大師,我有一事相詢。”


    李平安略微斟酌語言:“敢問大師的望氣之法,究竟是秘術還是奇物?”


    “當然是奇物。”


    智剛眉心靈光閃耀,緩緩裂開道縫隙,裏麵長著顆金色瞳孔:“這是金剛寺傳承奇物,可觀人氣運。”


    李平安又問道:“若是氣運固定,蘇相不遇到咱倆,是不是也能青雲直上?”


    “可說不準。”


    智剛解釋道:“氣運變化無常,有時起有時落。縱使頭頂青雲官運亨通,也需要特殊機會才能觸發,否則也是無用。”


    “原來如此。”


    李平安恍然,從袖口摸出個漆黑寶珠:“大師,此物可認得?”


    智剛詫異道:“殺生珠怎麽在居士手中?”


    “果然是金剛寺之物。”


    李平安將殺生珠放在桌上,簡略講述了僵屍來襲,與媳婦聯手斬殺。


    智剛雙目瞪圓,盯著李平安看了許久,小心翼翼的說道。


    “居士,小僧剛剛說話有些大聲!”


    “無妨無妨,往後要分清大小王。”


    李平安順著話茬打趣,指著殺生珠詢問:“這件奇物的效用是什麽?”


    “殺人反哺真氣。”


    智剛說道:“殺的人越多,真氣愈發渾厚,直至結成金丹、舍利,乃是金剛寺最為厲害的奇物。”


    負麵效果不用說也知道,殺人多了,殺劫不斷。


    李平安說道:“既是金剛寺所有,那就由大師帶迴,切記尋個慈悲僧人使用,免得再生靈塗炭。”


    “此物與居士有緣。”


    智剛搖頭說道:“奇物無主,有德者居之,更何況殺生珠與佛法相斥,早該扔了。”


    “那咱就卻之不恭了。”


    李平安收起殺生珠,正好殺劫來時使用,渡劫、摸屍、賺功德之外,又加上個增長功力。


    過了子時。


    來到正統十五年。


    智剛沒有留宿,大踏步趕夜路離開,倒也不用擔心安危,路上遇到豺狼虎豹就順嘴烤了吃。


    茅草屋內。


    李平安與媳婦躺在床上,低聲說道。


    “過些日咱們迴京城。”


    “嗯。”


    媳婦對京城沒什麽好印象,那裏的人不如陸家村淳樸,那裏的生活更不如田間安寧,不過一切的一切都抵不過相公。


    “相公去哪裏,我就去哪裏!”


    ……


    翌日。


    李平安先去了陸家村,與新任的族長敘話。


    陸三爺前年病逝,臨終見到村中出了秀才,笑容滿麵,拉著李平安的手不斷感激。


    可惜沒能見到陸京中舉,這般大喜事,說不準能治好病。


    李平安辭去了教書先生職位,又去了府城縣衙,以探親的理由開具去京城的路引。


    書吏詢問:“你在京城有什麽親戚?”


    “大人,您銀子掉了。”


    李平安從地上撿起二兩銀子,送到書吏手中,二人頓時就成了親戚,所以說京城有無親戚不重要。


    隻要有銀子,就能探出親戚。


    隨後去車行買了輛馬車,特意選了大號,需要兩匹馬一起拉。


    按照朝廷律法:士駕二,百姓駕一。


    李平安駕馭兩馬拉車有逾製的嫌疑,不過大乾對此睜隻眼閉隻眼,隻要不是駕九、駕六就行。


    迴到家,將鍋碗瓢盆所有事物都收拾上,隻留下空蕩蕩茅草屋。


    臨行前迴頭看,李平安頗有幾分不舍。


    “皇田轉租給了陸雲家,有他幫忙照看房屋,以後隨時能迴來住!”


    陸雲家本來有田,不符合租皇田的標準。


    去年陸京中了舉人,有了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於是村民將田畝都掛靠在他名下,成了沒有田產的貧民。


    轉過頭來去衙門,借著舉人同族的關係,租了不少上等皇田。


    本就不貧窮的陸家村,頓時變得富裕起來,完全可以由族中出錢請先生、建族學。


    果真是一人中舉,全族升天。


    將來陸京若能中進士,族學再培養出幾個秀才、舉人,陸氏搖身一變就成了地方豪族,也就是門閥的雛形。


    當然,李平安對此並不關心,帶著媳婦兒子趕路進京。


    從未出過遠門的唐英,對路上的事物很是好奇,指指點點,問東問西說個不停。


    李平安心思煩悶,正缺個出氣筒。


    於是從尋了幾個難題考唐英,等他答不上來,理所應當的打手心。


    “這該死的父為子綱……咱有些支持了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更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更2並收藏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