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摸屍時刻了!”


    李平安想到摸屍就手癢,快走幾步站在土坑邊沿,頗有幾分失望。


    坑中幾截碎屍爛骨,已經沒什麽可摸的了。


    翻了翻骨頭,尋到了三樣東西,拳頭大小的漆黑寶珠,蒼白如玉的骨笛,一尺長短的獨角。


    巨大爆炸中安然無恙,前兩者應是奇物,後者可鍛造兵刃。


    “可惜不知道功效。”


    李平安將奇物收入懷中,迴頭請教燕赤霄,然後將所有屍骨收攏埋葬。


    念誦一段道門往生咒,也不知對和尚起不起效用,又收割了幾屢功德,必須屍盡其用。


    “媳婦,迴家了!”


    李平安招唿一聲,與媳婦在山林穿梭,很快消失不見。


    ……


    正統十三年。


    四月。


    雍州屍禍結束。


    死者數以百萬計,白骨蔽於野,千裏無雞鳴。


    ……


    勤政殿。


    百官肅立,寂然無聲。


    馮顯功跪在地上,匯報雍州屍禍。


    “稟陛下,自靜原城以西七百裏,南北五百裏,十三縣已空無一人……”


    饒是已經聽過鎮撫司匯報,正統帝仍忍不住麵皮抽搐,那可是數百萬人口,占據了國朝百之二三。


    “臣指揮不力,釀成彌天大禍。”


    馮顯功叩首道:“隻求陛下看到滅屍之功上,饒過平叛兵卒,一切罪責由臣承擔。”


    正統帝問道:“諸愛卿以為該如何?”


    百官低眉垂眼,沒人站出來說話。


    “陛下,馮將軍非但無過,反而滅屍有功。”


    蘇明遠上前一步,躬身說道:“臣認為,屍禍乃是邪魔天災,馮將軍及時收兵,堅壁清野,輕騎追擊,將活屍困於雍州之內。”


    “此舉免去了屍禍蔓延,乃是護衛國朝的大功!”


    “有些道理……”


    正統帝問道:“蘇愛卿認為,誰當為屍禍負責?”


    雍州死了幾百萬人,堪稱史無前例的天災人禍,朝廷必須找個人背鍋,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陛下……”


    蘇明遠緩緩說道:“國朝遭此天災,當下罪己詔,安撫民心。”


    嘩!


    百官嘩然出聲,不敢置信的看著蘇明遠,滿朝文武誰人不知陛下愛惜名聲,下罪己詔豈不是自認有錯。


    連跪在地上的馮顯功,也忍不住瞥了眼。


    早在北疆聽聞蘇相大名,今日得見,智慧暫且不知,膽魄勇氣不同凡響。


    正統帝正要說話,魏衡上前一步,與蘇明遠並列。


    “陛下,請下罪己詔!”


    隨後又有幾名年輕官吏,或禦史,或禮部,站在蘇、魏二人身後,齊聲請正統帝下罪己詔。


    這些官吏都是蘇明遠新晉提拔,尚未享受過富貴,保持著幾分初心。


    早幾年的新政官員,則默默站在百官群中,甚至不著痕跡的退後幾步,免得落入陛下的眼界。


    正統帝麵色陰沉,心口嘭嘭嘭急速跳動,目光在蘇魏二人間來迴逡巡。


    慕然迴想起先皇遺言,蘇、魏不可為相,一個性子太硬,一個心計深沉,如今四大學士分了丞相之權,已然違了遺命。


    今日遭二人逼迫,似在嘲笑正統帝無能。


    “蘇愛卿,雍州屍禍與朕有何幹係,當真是朕所為,下罪己詔又何妨?”


    “陛下,天子執掌天下,享福澤亦擔禍患。”


    蘇明遠說道:“其次,雍州屍禍源頭有二,分別是桃源邪魔、金剛寺反賊……”


    言下之意,先皇暗中扶持金剛寺,先造反再出兵平叛,結果玩脫了釀成大禍,皇帝當然有責任。


    正統帝麵色鐵青,總不能讓先皇背鍋,落個不孝名聲。


    這時。


    吏部劉尚書上前說道:“屍禍恐怖,不宜對外宣揚,以免造成恐慌,不如借口瘟疫安撫百姓。”


    蘇明遠反駁道:“你讓陛下撒謊,欺騙天下人?”


    “百姓多愚氓,欺騙也是為了他們好。”


    劉尚書說道:“朝廷曆來宣揚世上無鬼神,若是承認屍禍,百姓惶恐不安,不知生出多少邪祭淫祀!”


    “劉愛卿說得有理,便以瘟疫替代屍禍,鎮撫司四下嚴查,敢造謠生事者,盡數抓入天牢審訊。”


    正統帝說道:“馮愛卿平叛滅瘟有功,升雍州衛統領,其餘人等另有封賞。”


    “謝陛下隆恩……”


    馮顯功三叩九拜,高唿萬歲。


    ……


    月末。


    三十六州衙門張貼公告。


    雍州出現大規模瘟疫,死傷慘重,命各地官吏嚴查,避免瘟疫散播雲雲。


    同時。


    公告中注明,雍州東部有千裏皇田,土地肥沃。


    任何無田產百姓、流民,皆可入雍州租種皇田,並免稅三年。


    ……


    傍晚時分。


    夕陽餘暉染紅了天穹。


    李平安拎著包裹,在城門處排大長的隊,等著城門卒搜查。


    衙門發了公告,近日嚴查瘟疫。


    城門卒拿著雞毛當令箭,原本隻搜刮幾枚銅板,現在沒二錢銀子休想好過,以至於鄉下百姓不敢進城。


    終於輪到李平安,城門卒要求打開包裹。


    “裏麵就幾本書……”


    話音未落,身後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先生。”


    陸京身穿青色長衫,頭戴嶄新四方巾,上前幾步躬身施禮:“學生見過先生。”


    “無需多禮。”


    李平安擺擺手:“看你這身打扮,應是過了童子試?”


    “全賴先生指點的好。”


    陸京按照李平安說的刷題之法,將近十年的秀才試卷背的滾瓜爛熟,考試的時候果然有用,一舉中了秀才。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李平安微微頷首:“來來迴迴教了幾十個學生,也隻有你堅持讀書,終於熬出了頭。”


    即使秀才是最低級的士族,擁有諸如衙門免刑、見官不跪、免除徭役、免納公糧等等特權,地位遠超平民百姓。


    陸京看著李平安淡然目光,下意識的將左手藏在身後。


    當年讀書被打的太慘,一年中有半年左手浮腫,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


    小動作躲不過李平安目光,不禁麵露笑意,本來洋洋得意的陸京,頓時麵色發紅,連忙轉移話題化解尷尬。


    “先生這是要出城?”


    旁邊城門卒聽的真切,這不起眼的老者竟然是秀才老師,連忙將包袱重新係好,點頭哈腰的說道。


    “怠慢了老先生,您快請。”


    陸京頓時挺直了腰杆,過去讀書的多少艱辛,在這一瞬都消失了。


    從今往後,苦盡甘來。


    先生也得倚仗咱,看他怎麽再打手心!


    “多謝。”


    李平安與陸京出城,邊走邊敘話,一道迴了陸家村。


    途中得知陸京又拜了個老師,正是童子試的主考官,秦學政,不日將去秦府讀書深造,準備來年的院試。


    一旦考中了舉人,又是巨大的階級躍遷,平民百姓遇見了得躬身叫“老爺”。


    陸京說道:“秦老師說我尚不夠考舉人,明年隻是熟悉下院試流程,將來學識夠了,考試時也就不會慌亂。”


    “不錯不錯。”


    李平安睨了這廝一眼,當真有幾分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更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更2並收藏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