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似火燒。


    平和坊。


    魯氏鐵匠鋪。


    熾熱的爐火扭曲空氣,鍋爐行人紛紛繞開。


    當當當的捶打聲連綿不絕,帶有奇特又厚重的韻律,走進鐵匠鋪,內裏空間不大,地上成堆的粗糙鐵塊,牆上掛著各式鐵器。


    刀槍劍戟,鐮刀斧頭,以及精巧的鐵製零件。


    李平安與打鐵的漢子說道:“魯大師,時日到了,那四根管子打造成了嗎?”


    “在那兒掛著,自己去拿。”


    魯大師身高不過五尺,渾身肌肉盤虯,整個人看起來像橫豎一般長的大圓球,每次揮錘敲擊,全身筋骨肌肉就會伸縮律動。


    李平安練武四年,涉及內外功法,也見識過智剛、燕赤霄這等高手,眼界非尋常江湖人能比。


    自然能從打鐵架勢認出,魯大師在修煉極為高明的鍛體之術。


    從牆上取下管子,說是四根,實則是兩兩拚接的雙筒。


    一尺多長,外口徑兩寸多,管壁二分左右,拿在手裏沉甸甸至少有三四十斤。


    “這就是玄鐵?”


    槍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槍管,首先就得足夠堅固,否則裝藥量多了容易炸膛。


    李平安打聽遍了京城鐵匠鋪,唯有魯氏能鍛造玄鐵,而且手藝高明,能打造各種精巧零件。


    玄鐵與鐵不同,顏色深黑,極為沉重,熔點高不易鍛造,在李平安看來應是一種獨特的元素。


    “按照你的要求,用鑽造法打孔,內裏經過打磨,沒有任何縫隙瑕疵。”


    魯大師好奇鑄造四根管子的用途,不過沒有詢問,他隻想多打鐵賺銀子練武。


    “承惠三百兩。”


    “……”


    李平安不禁嘴角抽搐,幸好提前說了價格,否則以練功消耗速度,早就支付不起了。


    近幾個月,大蟾氣與鎖陽功已經暫停。


    即使連續發了三場橫財,終究禁不住持續消耗,如今隻練兩門外功。


    隨後又去了另外幾家鐵匠鋪,分別取了槍托、扳機、彎鉤、通條等部件,迴到殮屍房組裝成了簡易手槍。


    由於槍管過於粗大,更像是手炮。


    前世刷過不少塑改鐵,粘改焊,一天三頓小牢飯的視頻,對燧發槍有所了解,隻是資金不足,無奈做成簡易的火繩槍。


    每把手炮兩個扳機,兩根火繩,對應左右兩個槍管。


    這也是為了預防瞎火,一發沒打出去,再來一發。


    子彈是鐵砂毒粉混合物,攙著幾顆鐵珠,動力來源是自製的黑火藥,用紙張包成條狀,底部是銅片。


    引燃火藥後,產生向後推力讓銅片閉鎖引燃孔,以增長向前的推力。


    “威力不必擔心,可以加大藥量。”


    “唯一的缺陷就是填裝,不過預先裝好四發霰彈,足夠對付賊人,我又不打算用來戰爭。”


    “抽空去城外試試威力!”


    李平安看著兩炳手炮,連木托足有近兩尺,傻大笨粗,不適合掛在腰間。


    將來有了銀子,可以研究燧發,縮小尺寸降低重量,出門隨身帶著,安全程度大幅提升。


    “自保已經足夠,咱又不出去亂逛。”


    “更何況舉一反三,還可以弄兩個炸藥包,賊人來得多直接就扔院子裏,或者點燃了從牆洞跑出去。”


    “嘭!什麽殺劫都沒了……”


    炸藥包比槍容易多了,缺點就是太廢房子。


    殮屍房可不是李平安的產業,地皮房屋都是朝廷所有,炸塌了必須蓋上。


    ……


    建武四十年秋。


    秋。


    時隔二十一年,北方再次得中狀元。


    承天門外唱名時,北方士子無論中或不中,盡皆激動地掩麵而泣。


    時來天地同借力!


    建武帝需要平衡南北,太子需要擁護父皇,北方讀書人需要朝廷認可,北方百姓需要一個標杆。


    蘇明遠徹底成了北方第一才子!


    許多南方士子不服氣,抨擊科考不公,要求公開試卷,甚至在承天門外聚眾鬧事,向朝廷施壓。


    結果不等衙門來人,北方士子將他們一衝而散。


    讀書,我們不行。


    打架,你們差的遠。


    ……


    殮屍房。


    清清靜靜。


    李平安躺在逍遙椅上,細心的用油布擦洗手炮,有油膜覆蓋能延長使用壽命。


    “再有上次的危機,根本不用任何冒險。”


    先前在城外實驗手炮威力,在一丈內射擊,鐵板都噴成了篩子。


    武者是血肉之軀,堅硬程度比不過鐵板,理論上沒有任何人能扛得住近距離霰彈轟擊。


    勉強扛住了,還有炸藥包等著。


    “幸好九成九的武者不通真氣,否則真氣外放護體,手炮威力當真不好說。”


    李平安麵帶喜色,有了手炮,總算徹底消除了大部分恐懼。


    生死一線的感覺太難受了,任誰經常不斷的遭遇殺劫,保準精神崩潰變得瘋狂。


    咚咚咚!


    房門久違的響起,石三的聲音傳來。


    “小安子開門,送席子來了。”


    李平安連忙上前迎接,自從收屍人都去了安定坊,殮屍房的生意一落千丈,全靠著天牢支援才能維持。


    獄卒送來的屍骸,遠比流民油水豐厚,可惜他們也是搜屍高手,摸出財貨的概率不大。


    石三從板車上拖下草席,抬著屍骸進殮屍房,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


    “小安子不是與狀元公相熟麽,怎麽沒去東宮吃酒?”


    李平安連忙搖頭:“那是街上謠傳,就一麵之緣而已,咱哪有資格與文曲星相熟!”


    前些日,太子在東宮為蘇明遠擺狀元宴,給許多人發了請柬,都是微末時的好友、故交。


    有讀書人,也有鄉下老農,甚至還有春風樓花魁,以彰顯狀元公發達不忘初心的氣節品質。


    此番做法轟動京城,引得街頭巷尾議論,受邀的百姓將蘇明遠吹上了天。


    李平安本就不願意去,又沒收到請柬,兩全其美。


    “你也忒不會鑽營,既然認識,那就厚著麵皮上門,說幾句吉祥話就能混進去。”


    石三羨慕道:“可不是為了吃喝,而是借機會結交人脈。司獄大人去了,迴來時滿麵春風,傳言搭上了東宮,不日就要高升了!”


    “咱沒這本事。”


    李平安對太子沒甚好感,一是源自威遠侯恨屋及烏,二是近年來東宮動靜越來越大。


    時不時就舉辦文會,邀請名士大儒,引得滿京城轟動。


    陛下還沒死呢!


    這話可不能與石三說,聽到了不舉報都是殺頭罪名。


    李平安掀開草席,裏麵躺著個殘缺不全的屍骸,刑法比先前更加酷烈,整個人都成了囫圇血布袋。


    “這廝犯了什麽大罪?”


    “太有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更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更2並收藏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