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欽被打隻是一個香豔的風波而已,他自己喊著是刺殺,不過是名正言順的坑人。講究出師有名。


    就想給整個高麗使團一個教訓,閔無恤現在想要哭的心思都有了。


    使團這次來了一百多人,帶了十多萬貫的財物。甚至還有幾個送進宮的小太監。現在全都被扣押在這裏了。


    按照徐欽那缺德的規矩,飯錢和取暖的錢,都要使團自己掏。


    跟會同館如出一轍。


    這件事他隻能上書自己辯護,其實也沒啥好辯護的。但是徐欽的奏折不是這麽寫的。


    朱棣看到他的奏折,在武英殿給內閣大臣看了。全都當笑話看。


    徐欽的奏折是這麽寫的:


    朝鮮禮部尚書高敏,替正使閔無恤之妹做媒,要給臣做小妾,臣覺得朝鮮姑娘姿色平平,遠不如我大明女兒容貌秀美。因此嚴詞拒絕。


    誰料想那閔無恤之妹,女扮男裝藏在使團之中,竟然因臣嚴詞拒絕,就暴起傷人刺殺微臣。


    要不是微臣身手了得,幾乎性命不保。臣請嚴懲朝鮮使團,重處閔無恤兄妹。


    幾個內閣大臣看了之後快笑不成了,此時楊榮也從甘肅迴來,看了這兒戲一般的奏折暗自皺眉。


    有些不明白為何內閣如此不嚴肅,陛下拿出這樣的奏折又是何意?


    他不在朝中不知道徐欽有時候及時朱棣的開心果,這個小子做事總是出人意料。讓人哭笑不得。


    “他還身手了得?有這麽自吹自擂的麽?被一個女子打了個烏眼青,他怎麽好意思吹噓出來的?”


    朱棣笑著說道。


    “估計是沒說什麽好話,讓人家朝鮮女子惱羞成怒了,否則也不會當麵就出拳。我都能想到他那張嘴……”


    太子笑眯眯地說道。


    徐欽的嘴罵起人來,那真是讓人咬牙切齒。左都禦史陳瑛應該深有體會。


    “朝鮮使團藏著一個女子為何?”楊榮問出一個關鍵問題。


    “這個還真不知道,不過可以猜到。朝鮮王李遠芳跟王妃閔不和已經很久了,而且閔家在朝鮮勢大,到了被忌憚的地步。”


    金幼孜博學多才,當場說道。


    他這一說,當庭的都是老狐狸,自然清楚這是朝鮮閔家的自保計劃。


    肯定是想要這女子尋一門大明的權勢姻親,來借助強大的外援,對內保住自家的權勢和安全。


    “金幼孜你怎麽看?”朱棣另一位內閣重臣。


    這背後涉及到朝鮮的國勢和朝堂,朱棣不得不小心地對待。朝鮮是大明蕃國。


    “臣覺得不應該插手蕃國內政,畢竟李氏才是正統。”金幼孜說道。


    他的話很明確,不能搭理閔家,否則會讓李遠芳對大明有想法,或者讓閔家因為有了強援而變強。


    無論是誰的想法都不好。但是金幼孜的想法,卻不能讓老朱滿意。


    他現在可都是徐欽的思想,蕃國如果一點事沒有,就會失去對大明的恭敬之心。


    用徐欽的話說,要製造需求。


    “人家帶著姑娘來了,沒出這事兒我們就當看不見,可是現在又不能看不見。”朱棣皺著眉頭說道。


    “此事也簡單……”楊士奇開口了。


    朱棣看著楊士奇,這個內閣首輔總能給他最好的建議。而且他一定知道自己秘而不宣的心思。


    “陛下,民間俗語,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楊士奇笑著說道。


    “高,實在是高。”太子朱高熾突然間反應過來。


    這姑娘沒有比給徐欽更合適的了。徐欽對待外蕃的態度很多人都知道。


    閔家想要從徐欽身上得到援助,那無異於癡人說夢。而徐欽要成了姻親,李遠芳想要做個好夢都難。


    關鍵朱棣和太子都知道,徐欽的目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著想。


    朱棣沒有給內閣看的,還有徐欽發來的另外一份奏折。催促龍江船廠的三艘大船。


    還有因為走私商人多有窺視,請朱棣派遣錦衣衛中精通諜探的能吏,到海蕃司坐鎮清理那些探子。


    朱棣對這個要求非常滿意,這是自己要求錦衣衛過去監視啊,而且怕自己不好意思同意,連借口都想好了。


    這樣的臣子才讓人放心。


    很快閔無恤自辯的折子就到了,無非是帶著帶著久仰大明風物的舍妹,來大明見識。


    高敏大人一時興起,詢問魏國公世子是否婚配,然後想要撮合。聽聞世子已經訂婚就作罷。


    因魏國公世子,語出輕薄舍妹行為過激,絕無行刺之事,還請我皇明鑒。


    朱棣看了自辯的折子,就扔在一邊了。他已經決定了,這一切都不過是流程。他就在等這個折子作為借口。


    於是三月中旬,一道聖旨到了海蕃司。徐欽目瞪口呆。


    其他的沒記住,他隻記住聖旨之中的一句話。


    “閔氏理學世家,家譽清白,命徐欽娶閔氏女為側室以全名節。”


    “小公爺,恭喜啊。您這側室就有了。”王帖木兒笑著說道。


    他是海蕃司提督,自從上次神機營出事之後,王帖木兒都做好了必死的準備。


    沒想到如今還能提督海蕃司,而且還是跟徐欽一道做事。也就是負責監視徐欽。


    跟隨聖旨來的還有胡纓和二十多人,這些都是他在京城招募的軍人子弟。一個個都是他的老兄弟,或者是親朋好友。


    這些人就組成了海蕃司巡檢,明顯地安插自己朋友,徐欽當看不見。


    隻要能幹活,啥都行。


    緊接著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三千戶軍戶就到了。這些人比那些匠戶痛快多了。


    直接領帳篷安頓家小,看著工匠給蓋著的房子,心滿意足的根本不問價格。


    然後就被胡纓抽調了一千人,組建了海蕃司巡檢。直接發了鎧甲和武器,當天就開始訓練了。


    羅忠又抽調了兩千人,開始按照火銃兵操練。還剩下將近一千人,徐欽直接組建了海蕃司城管大隊。


    因為對聖旨生氣沒地方撒氣,他就直接把這個惡趣味的東西搞出來了。


    海蕃司還沒有城,但是城管大隊先成立了,徐鎬和朱萬壑兩個人負責。


    製訂了交通條例,衛生條例,城市管理條例,反正徐欽躺在關關的大腿上口述,他們兩個完善。


    穿著統一的製服,胳膊上刺繡城管兩個字。自從這幫人出現開始,就跟蝗蟲一樣無處不在。


    所有隨地大小便,小偷小摸、隨意擺攤,調戲婦女全都不見了。


    工作簡單粗暴,腰裏插著一根棍子,路見不平就拔棍子揍。效果出奇的好。


    主要是一千多城管,人員太多了。甚至勢力範圍開始朝著真正的瀏家港擴展了。


    閔無恤接到聖旨之後出奇的冷靜,他第一時間明白這件事無法改變。


    使團帶著女子入境,並且沒有明確告知,這就是有意欺瞞圖謀不軌。


    現在皇帝沒有追究這件事,他自然也就不敢違背聖旨,所以他迅速的轉變想法,這場婚姻之中到底是不是有利可圖。


    答案是非常有,徐欽是標準的金龜婿。有了徐欽這個掌握大明門口鑰匙的人,閔家進出就太方便了。


    光是對大明的朝貢貿易,就可以賺得缽滿盆滿了。


    而且徐欽還是一個鐵打的勳貴,將來的魏國公。在大明朝舉足輕重的世家勳貴。


    雖然側室不是他期望的,但是此事也應該滿足。大明畢竟不是朝鮮,閔家沒有影響力。


    現在的關鍵,就是自己的妹妹會不會起幺蛾子。這個養在深閨的驕傲天鵝,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朝著妹妹房間走去,想要勸說一下。自從被徐欽的婢女打過之後,她情緒就不太好。


    結果開門之後發現,人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安樂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程煙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程煙雨並收藏大明安樂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