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步步緊逼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卿竹有口難辯,季子越滿眼擔憂,就在陶杌十拿九穩,示意旁邊寺丞記錄之時,寧絕再度站了出來。
“陶大人……”
“寧大人,請莫越俎代庖。”
陶杌急急打斷他的話,狠厲的眼神帶著警告:“縱你是殿前之臣,也不該幹涉我大理寺審案,方才我已經忍了你一次,你若再胡攪蠻纏,休怪我翻臉無情,連你一同下獄。”
他是鐵了心要治聞卿竹的罪,哪怕對方身後是鎮國大將軍,他也絲毫不懼。
寧絕臉色難看,聞卿竹怕他受牽連,伸手扯住了他的袖子:“沒關係,寧絕,一人做事一人當,我認罪認罰,你別牽扯進來了。”
“認什麽罪?認什麽罰?”寧絕怒斥,看向陶杌。
他第一次發了火,從來溫潤如水的眸子裏寒氣四溢,聲音也染上了冷意:“陶大人,你隻顧追究聞卿竹的罪,那許長羿呢,你是認為他半點沒錯嗎?”
“許公子有什麽錯,他不過齟齬幾句……”
“齟齬?”
寧絕怒極反笑:“陶大人認為,當著百姓官吏的麵,出言侮辱當朝大將軍,和保家衛國的將士們,這番做法,隻是齟齬?”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我大昇多少男兒為了家國不畏生死,為了爾等安穩衝鋒陷陣,他們用命換來天下太平,用血灌溉萬裏江河,而如今到了某些人嘴裏,反倒成莽夫無用了?”
“聞大將軍為大昇出生入死幾十年,一輩子刀鋒舔血,護佑了多少百姓萬民,若許長羿這次對他的不敬,對所有將士的蔑視,都隻當做是普通的齟齬,那日後誰還願意入伍從軍?誰還敢持刀抵抗外敵?誰不怕自己馬革裹屍後,反遭他人齟齬?”
他神色肅正,語氣凜然,出口字字誅心,句句泣血,既是為了聞卿竹辯駁,也是為了所有保家衛國的將士們鳴不平。
堂中所有人被他一番話震撼,寺丞提著筆,一時無措,不知道該不該把這一番豪言壯語記下來。
“寧大人說的沒錯,此事非一人之過,若不是許公子先言語不敬……”
季子越開口附和,話正說到一半,卻被陶杌冷聲打斷:“縱然許公子也有錯,可他已經付出了足夠的代價,不是嗎?”
他死死盯著寧絕:“即便是犯了誹謗侮辱之罪,也理當交付府衙、大理寺審理,而不是任由爾等私下惡鬥決斷,若人人如此,視大昇律法何處?視陛下威嚴何地?”
他搬出了啟安帝做擋箭牌,企圖打破他們占據的高地。
若換做其他人,免不了顧忌兩分,可今日來的是寧絕。
他隻是抬了抬下巴,半點沒有退讓:“所以,聞卿竹隻錯在不該私鬥,可若究其源頭,終歸是對方挑釁在先。”
“那日在場的人皆可舉證,聞卿竹起先數次控製情緒,本不欲計較,可是許長羿步步緊逼,有意激怒本就喝了不少酒的聞小公子。”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若任由旁人欺之辱之,為子何堪?”
大昇重孝,寧絕抓住這一點,接連質問:“陶大人看著年紀不大,父母可還在世?可有兄弟手足?若此時此刻,我對令尊出言詆毀,滿口不敬,你又是否能處之泰然,視若不見?”
“請大人易地而處,仔細論起來,受害者不止一個,身為父母官,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最後這句話,無疑是挑明了他幫親不幫理的立場。
陶杌眉心一跳,他算是領教了這位新科探花郎的口才了,這簡直是舌燦蓮花,死的都能被他給說活了。
看著那雙眼睛,他絲毫都不懷疑,若他再偏幫兩句,寧絕真的會把他祖宗十八代都罵一遍,他還不能還口,甚至都不能表現出半點怒氣。
這還真是……被架到了火爐子上烤,往哪邊偏都不行啊。
第一次被人堵到語塞,陶杌額角細汗都冒出來了。
“即……即便如此,小聞大人下手過分,致人傷殘也是事實,他理應為此受罰……”他還是不想輕易放過。
“罰,當然罰。”
寧絕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不給他過多思考的機會,他道:“雖然事出有因,但畢竟是傷到了人,所以聞卿竹該罰,隻不過,許長羿是自己摔下了樓,誰也沒料到燕江樓的護欄如此不結實,更沒想到他如此時運不濟,就剛好砸到了餐桌上,剛好傷了腿。”
“一切一切,皆出自意外,若早有預料,想必聞小公子也不會如此冒失,所以,他該為自己的魯莽受罰,該為自己的失算買賬,也希望此次教訓,能讓他明白,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必要審時度勢而行。”
寧絕迴頭賞了聞卿竹一個無奈的眼神,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莽撞行事的代價,總是讓人難以承受的。
他這一番巧言善辯,直接把聞卿竹從“惡意傷人”的圈套裏摘了出來,周圍人麵麵相覷,一麵覺得他說的有理,一麵又覺得不對勁,但究竟是哪裏不對勁,一個個又說不出個由頭來。
陶杌一時啞口無言,萬千思緒劃過心頭,他知道今日是處置不了聞卿竹了,如果再審下去,隻怕寧絕真能逼著他當庭宣判聞卿竹無罪,直接就把人給放了。
“此事尚有不明,一切來龍去脈,我還需派人去查證。”
他一拍醒木,做了決斷:“小聞大人疑罪未清,暫且收押,待大理寺查明原委後,再做審理。”
他想拖延時間,亦或者說,他自己沒辦法了,就想拖住聞卿竹,遣走寧絕,讓上頭的人來插手幹預。
寧絕緊蹙眉,知道對方打的什麽主意,但他無可奈何,大理寺不是他的地盤,他能幫聞卿竹說話,卻無法幹涉主官的審案決策,這是他們的權利,也是合理的流程。
兩個小吏走到了聞卿竹身後,季子越的目光落到閉口不言的少年身上,陶杌眼中得意明顯,一句“帶下去”,滿含譏誚。
任你能說會道如何,任你巧言善辯又如何,本官不下令放人,你誰也帶不走。
小吏上前抓住了聞卿竹的胳膊,他沒反抗,隻是看著寧絕的側臉,怕他心有擔憂,故作笑容說道:“寧絕,謝謝你幫我說了這麽多話,不管結果如何,我會記得你這一份情的。”
說罷,他轉身就隨著小吏離開了。
寧絕閉了閉眼,壓下心頭鬱氣,他沒去看聞卿竹,隻盯著那上位,起身想要離開的陶杌。
他眼中沒有任何情緒,隻是漠然的看著對方,像看個死人。
陶杌走下高台,一步步到了寧絕麵前,臉上嗤笑著,半點沒把他放在眼裏。
“有勞寧大人今日跑一趟,日後若還有疑慮,本官定派人請你來作證。”
轉頭看向季子越,他笑得毫無溫度:“季少卿,替本官送一送寧大人,他第一次來大理寺,隻怕不知道哪一條路能迴府吧?”
話落,他留下一聲冷哼,不等兩邊開口,越過寧絕的位置,背著手就大步走出了正堂。
“陶大人……”
“寧大人,請莫越俎代庖。”
陶杌急急打斷他的話,狠厲的眼神帶著警告:“縱你是殿前之臣,也不該幹涉我大理寺審案,方才我已經忍了你一次,你若再胡攪蠻纏,休怪我翻臉無情,連你一同下獄。”
他是鐵了心要治聞卿竹的罪,哪怕對方身後是鎮國大將軍,他也絲毫不懼。
寧絕臉色難看,聞卿竹怕他受牽連,伸手扯住了他的袖子:“沒關係,寧絕,一人做事一人當,我認罪認罰,你別牽扯進來了。”
“認什麽罪?認什麽罰?”寧絕怒斥,看向陶杌。
他第一次發了火,從來溫潤如水的眸子裏寒氣四溢,聲音也染上了冷意:“陶大人,你隻顧追究聞卿竹的罪,那許長羿呢,你是認為他半點沒錯嗎?”
“許公子有什麽錯,他不過齟齬幾句……”
“齟齬?”
寧絕怒極反笑:“陶大人認為,當著百姓官吏的麵,出言侮辱當朝大將軍,和保家衛國的將士們,這番做法,隻是齟齬?”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我大昇多少男兒為了家國不畏生死,為了爾等安穩衝鋒陷陣,他們用命換來天下太平,用血灌溉萬裏江河,而如今到了某些人嘴裏,反倒成莽夫無用了?”
“聞大將軍為大昇出生入死幾十年,一輩子刀鋒舔血,護佑了多少百姓萬民,若許長羿這次對他的不敬,對所有將士的蔑視,都隻當做是普通的齟齬,那日後誰還願意入伍從軍?誰還敢持刀抵抗外敵?誰不怕自己馬革裹屍後,反遭他人齟齬?”
他神色肅正,語氣凜然,出口字字誅心,句句泣血,既是為了聞卿竹辯駁,也是為了所有保家衛國的將士們鳴不平。
堂中所有人被他一番話震撼,寺丞提著筆,一時無措,不知道該不該把這一番豪言壯語記下來。
“寧大人說的沒錯,此事非一人之過,若不是許公子先言語不敬……”
季子越開口附和,話正說到一半,卻被陶杌冷聲打斷:“縱然許公子也有錯,可他已經付出了足夠的代價,不是嗎?”
他死死盯著寧絕:“即便是犯了誹謗侮辱之罪,也理當交付府衙、大理寺審理,而不是任由爾等私下惡鬥決斷,若人人如此,視大昇律法何處?視陛下威嚴何地?”
他搬出了啟安帝做擋箭牌,企圖打破他們占據的高地。
若換做其他人,免不了顧忌兩分,可今日來的是寧絕。
他隻是抬了抬下巴,半點沒有退讓:“所以,聞卿竹隻錯在不該私鬥,可若究其源頭,終歸是對方挑釁在先。”
“那日在場的人皆可舉證,聞卿竹起先數次控製情緒,本不欲計較,可是許長羿步步緊逼,有意激怒本就喝了不少酒的聞小公子。”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若任由旁人欺之辱之,為子何堪?”
大昇重孝,寧絕抓住這一點,接連質問:“陶大人看著年紀不大,父母可還在世?可有兄弟手足?若此時此刻,我對令尊出言詆毀,滿口不敬,你又是否能處之泰然,視若不見?”
“請大人易地而處,仔細論起來,受害者不止一個,身為父母官,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最後這句話,無疑是挑明了他幫親不幫理的立場。
陶杌眉心一跳,他算是領教了這位新科探花郎的口才了,這簡直是舌燦蓮花,死的都能被他給說活了。
看著那雙眼睛,他絲毫都不懷疑,若他再偏幫兩句,寧絕真的會把他祖宗十八代都罵一遍,他還不能還口,甚至都不能表現出半點怒氣。
這還真是……被架到了火爐子上烤,往哪邊偏都不行啊。
第一次被人堵到語塞,陶杌額角細汗都冒出來了。
“即……即便如此,小聞大人下手過分,致人傷殘也是事實,他理應為此受罰……”他還是不想輕易放過。
“罰,當然罰。”
寧絕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不給他過多思考的機會,他道:“雖然事出有因,但畢竟是傷到了人,所以聞卿竹該罰,隻不過,許長羿是自己摔下了樓,誰也沒料到燕江樓的護欄如此不結實,更沒想到他如此時運不濟,就剛好砸到了餐桌上,剛好傷了腿。”
“一切一切,皆出自意外,若早有預料,想必聞小公子也不會如此冒失,所以,他該為自己的魯莽受罰,該為自己的失算買賬,也希望此次教訓,能讓他明白,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必要審時度勢而行。”
寧絕迴頭賞了聞卿竹一個無奈的眼神,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莽撞行事的代價,總是讓人難以承受的。
他這一番巧言善辯,直接把聞卿竹從“惡意傷人”的圈套裏摘了出來,周圍人麵麵相覷,一麵覺得他說的有理,一麵又覺得不對勁,但究竟是哪裏不對勁,一個個又說不出個由頭來。
陶杌一時啞口無言,萬千思緒劃過心頭,他知道今日是處置不了聞卿竹了,如果再審下去,隻怕寧絕真能逼著他當庭宣判聞卿竹無罪,直接就把人給放了。
“此事尚有不明,一切來龍去脈,我還需派人去查證。”
他一拍醒木,做了決斷:“小聞大人疑罪未清,暫且收押,待大理寺查明原委後,再做審理。”
他想拖延時間,亦或者說,他自己沒辦法了,就想拖住聞卿竹,遣走寧絕,讓上頭的人來插手幹預。
寧絕緊蹙眉,知道對方打的什麽主意,但他無可奈何,大理寺不是他的地盤,他能幫聞卿竹說話,卻無法幹涉主官的審案決策,這是他們的權利,也是合理的流程。
兩個小吏走到了聞卿竹身後,季子越的目光落到閉口不言的少年身上,陶杌眼中得意明顯,一句“帶下去”,滿含譏誚。
任你能說會道如何,任你巧言善辯又如何,本官不下令放人,你誰也帶不走。
小吏上前抓住了聞卿竹的胳膊,他沒反抗,隻是看著寧絕的側臉,怕他心有擔憂,故作笑容說道:“寧絕,謝謝你幫我說了這麽多話,不管結果如何,我會記得你這一份情的。”
說罷,他轉身就隨著小吏離開了。
寧絕閉了閉眼,壓下心頭鬱氣,他沒去看聞卿竹,隻盯著那上位,起身想要離開的陶杌。
他眼中沒有任何情緒,隻是漠然的看著對方,像看個死人。
陶杌走下高台,一步步到了寧絕麵前,臉上嗤笑著,半點沒把他放在眼裏。
“有勞寧大人今日跑一趟,日後若還有疑慮,本官定派人請你來作證。”
轉頭看向季子越,他笑得毫無溫度:“季少卿,替本官送一送寧大人,他第一次來大理寺,隻怕不知道哪一條路能迴府吧?”
話落,他留下一聲冷哼,不等兩邊開口,越過寧絕的位置,背著手就大步走出了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