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寧文正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車咕嚕嚕行駛在街道上,車廂裏,寧絕耷拉著眼皮,半撐著腦袋倚在一旁,長長的墨發鋪在軟榻邊,像極了絲滑的玄色流光錦。
一條白色絨毛長毯搭在他腿上,安崇鄴端起侍從早早備好的解酒湯,吹了吹熱氣,遞到寧絕手邊。
“喝了,解解酒。”
酒勁上頭,寧絕忘了分寸,伸手接過一飲而盡後,又將空碗還給了安崇鄴,他是真醉糊塗了,此時此刻,被皇子殿下伺候著,竟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勁。
“我們這是要去哪兒?”他含糊不清的問著,馬車晃晃悠悠抖得他難受,有點想吐。
“你現在住哪兒?”
安崇鄴理了理自己的衣袖,想到方才他說的那些話,又道:“如果你不想迴住處,我也可以給你尋間客棧住下。”
住客棧嗎?
寧絕搖了搖頭,他沒錢:“去梅花巷吧。”
京都街道小巷繁多,安崇鄴並不知梅花巷在何處,他輕扣車壁,提高聲音,吩咐駕馬的侍衛:“去梅花巷。”
“是!”侍衛應聲,將馬趕得更快了些。
饒是京都路平,也免不了磕到幾個石子,馬車顛簸的晃動讓寧絕皺起了眉頭,他是真的想吐了。
安崇鄴看了眼他快揪到一起的臉,問:“難受嗎?”
“嗯。”
寧絕哼哼著應了一聲,不敢說太多,就怕一張嘴就吐了出來。
安崇鄴扣了扣車壁,對外麵人說:“速度放慢些。”
“是。”
侍衛一擰韁繩,立馬放慢了腳步。
好在宴月樓離梅花巷並不遠,一盞茶時間就到了巷子口。
“殿下,梅花巷到了,要進去嗎?”
侍衛看了眼昏暗的巷子,前方道路不算寬,安崇鄴的馬車有些太大了,進去隻怕轉不過頭。
“不用。”
寧絕先一步開口,掀開腿上的長毯,他看了眼安崇鄴:“殿下,草民……告退了……”
他囫圇揖手行了個禮,也不等對方點頭,便自行扶著車壁彎腰下了馬車。
推開馬車上的雕花小窗,看著落雪之下,那雪白的身影晃悠悠的走進小巷裏,巷子裏有五六戶人家,直到寧絕走到一扇小門前,熟練的推開進入,再不見人影躥出,安崇鄴才移開雙眼。
“可知這是哪戶人家?”他開口問,語氣不鹹不淡。
“迴殿下,是戶部侍郎寧大人家後院。”
駕馬之人不是簡簡單單的侍從,他還是皇子府的暗衛,平日裏遊走於京都各處,對京都城的各大官署府邸、街道小巷也是了如指掌。
戶部侍郎。
安崇鄴細細想了想,從腦子裏摳出一個人來。
寧遼。
同為一姓,卻不知是父子?還是親戚?
翌日,寧絕醒來時,隻覺雙眼模糊,腦袋一陣悶疼,跟被人甩了一棍子似的,渾身上下軟弱無力,連骨頭都十分疲憊。
“嘶……”
強撐著身體坐起來,揉著炸裂的太陽穴,他看到被丟在地上的鬥篷和外衣。
記憶灌入腦海,他清楚的記得昨夜發生的一切,包括喝醉後被安崇鄴扶上馬車、喝解酒湯和下馬車自己迴房睡覺的所有,一絲一毫沒弄丟半分。
“我這酒量,忒差了些。”
原先沒喝過酒,他還以為,區區一壺果酒不至於讓自己難堪,誰曾想,他還是高看了自己。
看來以後是不能再沾分毫了。
想到昨夜的情況,感歎的同時,他也慶幸自己沒在安崇鄴麵前耍酒瘋,否則真是小命難保。
等宿醉的身體緩過勁來,他掀開棉被下了床,昨夜的雪下得不大,一夜過後,院子裏也不過鋪了薄薄一層,像一地輕紗。
寧絕吐出一口白霧,撿起地上的外衣和鬥篷,屋子裏的碳火早就熄了,寒風透過縫隙浸入,躥進他袖口裏,激得他連打了好幾個冷顫。
“扣扣扣!”
敲門聲適時響起,屋外是阿七的聲音:“公子,您醒了嗎?”
“嗯。”
寧絕應聲,阿七推門而入,手裏還端著盆熱水。
上前將銅盆放置在洗漱架上,他看了眼冷颼颼的房間,說:“公子先洗漱,小的立刻去準備炭火。”
寧絕擺了擺手:“先給我準備浴桶,我要沐浴。”
“是!”阿七領命下去了。
寧絕洗了把臉,又仔仔細細漱幹淨了嘴裏的味道,等阿七在浴桶裏裝好了熱水後,他解下衣衫,探入水中,溫水沒至鎖骨,將他渾身骨頭都浸酥了。
泡到水溫漸冷,寧絕才起身擦幹,換了身水色夾絨長衫。
屋裏炭火生了起來,暖烘烘的與屋外大相徑庭。
用過早膳後,他又看起了書,阿七收拾好房間,抱著他換下的一身衣物去了後院。
也不知過了多久,有下人來報,說大公子請他去竹亭一敘。
大公子寧文正,是寧遼名義上唯一的兒子,寧絕本不想與寧家眾人有過多交涉,但一想到李管事嘴裏“集父母寵溺於一身的獨子”的身份,他就想看看,那究竟會是個什麽模樣的貴公子?
寧絕披上嶄新的墨色狐裘鬥篷,跟著小廝去了竹亭,繞過迴廊長簷,他們走到一片錯落有致的竹林前,青石板盡頭,是一方朱紅涼亭。
亭子裏,正坐著個帶冠的少年,他披著藏青色鬥篷,烏發垂腰,脊背挺直,遠遠望去,像是一幅畫。
距離涼亭半丈,小廝停步,攤手道:“公子請。”
寧絕沒說話,跨上涼亭的兩道石階,走到寧文正麵前時,他看清了少年模樣。
與寧遼七八分像的臉是好看的,隻是那雙瑞鳳眼裏沒有寧遼的沉穩,隻一股明晃晃的審視和不屑。
“你就是寧絕?”他開口,語氣帶著幾分傲慢。
隻那麽一句話,寧絕就對自己這一趟有了結算,寧家大公子,不過如此。
“我問你話呢,啞巴了嗎?”見他半天沒動靜,寧文正皺起了眉頭。
他不給好臉色,寧絕也沒慣著他,開口就是譏諷:“寧公子派人請的誰,自己不清楚嗎?”
沒想到他敢反駁自己,寧文正眼裏有一絲詫異:“這就是你與我說話的態度?”
“寧公子想要什麽態度?阿諛奉承,還是諂媚求饒?”
寧文正大了他四五歲,自小被嬌慣著長大,除了父母外,從未有人在他麵前說過一句重話,因此,在寧絕開口之後,他明顯被噎了一下。
“你可知我是誰?”他有些難以置信。
“寧家大公子,寧文正。”
“按禮,你該喚我一聲兄長。”
“兄長?哈哈……”
寧絕被他這句話惹笑了,他盯著寧文正的眼睛,臉上是從未有過的冷意:“閣下先去問問尊父,是否認同你這一句話,再來與我細說罷。”
懶得再與他瞎扯,寧絕轉身離開了涼亭。
踩在細雪鋪墊的石板路上,寧絕心裏很平靜,在他們不招惹自己的前提下,他對除寧遼外寧府的其他人並無太多惡意。
究其緣由,錯的從始至終都隻是寧遼一人,若非他隱婚欺瞞,也不至於讓一個清清白白的姑娘受盡苦楚,遭了十多年的白眼辱罵。
來京都前,他在路上便從李管事嘴裏聽到許多,說寧遼與他夫人如何鶼鰈情深,說他對家中兒女如何憐愛疼惜。
對寧家人來說,他是個慈父,所以給兒子取名為文正,文采斐斐,浩然正氣。
給女兒取名寧玉芙,如珠如玉,出水芙蓉。
而唯有他,雖同沾了他的血脈,卻沒得他半分青眼,連名字,也單單是一個充滿嫌棄的“絕”字,既是想斷了與他母親的過往,也望著能絕了與他的父子之情。
當真是好一個“絕”。
迴到住所,寧絕一連四五日都沒再出門,沒有人來找他麻煩,也沒有人來看他一眼,除了一日三餐有阿七照顧著,他這地方,真跟幽靈過境一樣,沒有半個人影。
還有十幾天就是春闈了,寧絕整天泡在書裏,文章堆了半個房間,阿七將那一張張行雲流水的稿紙撿起,鋪平頁麵,他想好好收著,卻被寧絕叫住。
“一些廢紙而已,拿個火盆來,燒了。”
紙上寫的是八股文和一些他對當前國內外政治變化的分析和建議,初生牛犢不怕虎,好的壞的他都說了,自己看看倒沒什麽,但若流傳出去,被有心人見著,怕是會招惹麻煩。
阿七沒有半點置喙,紙上內容他不敢細看,聽到吩咐,他立刻應聲,放下東西就出門找火盆去了。
寧絕親眼看著自己寫的東西一點點丟進進盆裏,火舌燎燎,燃盡白紙黑字,卻焚不滅他心中所思所想。
冬去春來,屋外雪化了,枯枝冒新芽,又是一輪循環。
一條白色絨毛長毯搭在他腿上,安崇鄴端起侍從早早備好的解酒湯,吹了吹熱氣,遞到寧絕手邊。
“喝了,解解酒。”
酒勁上頭,寧絕忘了分寸,伸手接過一飲而盡後,又將空碗還給了安崇鄴,他是真醉糊塗了,此時此刻,被皇子殿下伺候著,竟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勁。
“我們這是要去哪兒?”他含糊不清的問著,馬車晃晃悠悠抖得他難受,有點想吐。
“你現在住哪兒?”
安崇鄴理了理自己的衣袖,想到方才他說的那些話,又道:“如果你不想迴住處,我也可以給你尋間客棧住下。”
住客棧嗎?
寧絕搖了搖頭,他沒錢:“去梅花巷吧。”
京都街道小巷繁多,安崇鄴並不知梅花巷在何處,他輕扣車壁,提高聲音,吩咐駕馬的侍衛:“去梅花巷。”
“是!”侍衛應聲,將馬趕得更快了些。
饒是京都路平,也免不了磕到幾個石子,馬車顛簸的晃動讓寧絕皺起了眉頭,他是真的想吐了。
安崇鄴看了眼他快揪到一起的臉,問:“難受嗎?”
“嗯。”
寧絕哼哼著應了一聲,不敢說太多,就怕一張嘴就吐了出來。
安崇鄴扣了扣車壁,對外麵人說:“速度放慢些。”
“是。”
侍衛一擰韁繩,立馬放慢了腳步。
好在宴月樓離梅花巷並不遠,一盞茶時間就到了巷子口。
“殿下,梅花巷到了,要進去嗎?”
侍衛看了眼昏暗的巷子,前方道路不算寬,安崇鄴的馬車有些太大了,進去隻怕轉不過頭。
“不用。”
寧絕先一步開口,掀開腿上的長毯,他看了眼安崇鄴:“殿下,草民……告退了……”
他囫圇揖手行了個禮,也不等對方點頭,便自行扶著車壁彎腰下了馬車。
推開馬車上的雕花小窗,看著落雪之下,那雪白的身影晃悠悠的走進小巷裏,巷子裏有五六戶人家,直到寧絕走到一扇小門前,熟練的推開進入,再不見人影躥出,安崇鄴才移開雙眼。
“可知這是哪戶人家?”他開口問,語氣不鹹不淡。
“迴殿下,是戶部侍郎寧大人家後院。”
駕馬之人不是簡簡單單的侍從,他還是皇子府的暗衛,平日裏遊走於京都各處,對京都城的各大官署府邸、街道小巷也是了如指掌。
戶部侍郎。
安崇鄴細細想了想,從腦子裏摳出一個人來。
寧遼。
同為一姓,卻不知是父子?還是親戚?
翌日,寧絕醒來時,隻覺雙眼模糊,腦袋一陣悶疼,跟被人甩了一棍子似的,渾身上下軟弱無力,連骨頭都十分疲憊。
“嘶……”
強撐著身體坐起來,揉著炸裂的太陽穴,他看到被丟在地上的鬥篷和外衣。
記憶灌入腦海,他清楚的記得昨夜發生的一切,包括喝醉後被安崇鄴扶上馬車、喝解酒湯和下馬車自己迴房睡覺的所有,一絲一毫沒弄丟半分。
“我這酒量,忒差了些。”
原先沒喝過酒,他還以為,區區一壺果酒不至於讓自己難堪,誰曾想,他還是高看了自己。
看來以後是不能再沾分毫了。
想到昨夜的情況,感歎的同時,他也慶幸自己沒在安崇鄴麵前耍酒瘋,否則真是小命難保。
等宿醉的身體緩過勁來,他掀開棉被下了床,昨夜的雪下得不大,一夜過後,院子裏也不過鋪了薄薄一層,像一地輕紗。
寧絕吐出一口白霧,撿起地上的外衣和鬥篷,屋子裏的碳火早就熄了,寒風透過縫隙浸入,躥進他袖口裏,激得他連打了好幾個冷顫。
“扣扣扣!”
敲門聲適時響起,屋外是阿七的聲音:“公子,您醒了嗎?”
“嗯。”
寧絕應聲,阿七推門而入,手裏還端著盆熱水。
上前將銅盆放置在洗漱架上,他看了眼冷颼颼的房間,說:“公子先洗漱,小的立刻去準備炭火。”
寧絕擺了擺手:“先給我準備浴桶,我要沐浴。”
“是!”阿七領命下去了。
寧絕洗了把臉,又仔仔細細漱幹淨了嘴裏的味道,等阿七在浴桶裏裝好了熱水後,他解下衣衫,探入水中,溫水沒至鎖骨,將他渾身骨頭都浸酥了。
泡到水溫漸冷,寧絕才起身擦幹,換了身水色夾絨長衫。
屋裏炭火生了起來,暖烘烘的與屋外大相徑庭。
用過早膳後,他又看起了書,阿七收拾好房間,抱著他換下的一身衣物去了後院。
也不知過了多久,有下人來報,說大公子請他去竹亭一敘。
大公子寧文正,是寧遼名義上唯一的兒子,寧絕本不想與寧家眾人有過多交涉,但一想到李管事嘴裏“集父母寵溺於一身的獨子”的身份,他就想看看,那究竟會是個什麽模樣的貴公子?
寧絕披上嶄新的墨色狐裘鬥篷,跟著小廝去了竹亭,繞過迴廊長簷,他們走到一片錯落有致的竹林前,青石板盡頭,是一方朱紅涼亭。
亭子裏,正坐著個帶冠的少年,他披著藏青色鬥篷,烏發垂腰,脊背挺直,遠遠望去,像是一幅畫。
距離涼亭半丈,小廝停步,攤手道:“公子請。”
寧絕沒說話,跨上涼亭的兩道石階,走到寧文正麵前時,他看清了少年模樣。
與寧遼七八分像的臉是好看的,隻是那雙瑞鳳眼裏沒有寧遼的沉穩,隻一股明晃晃的審視和不屑。
“你就是寧絕?”他開口,語氣帶著幾分傲慢。
隻那麽一句話,寧絕就對自己這一趟有了結算,寧家大公子,不過如此。
“我問你話呢,啞巴了嗎?”見他半天沒動靜,寧文正皺起了眉頭。
他不給好臉色,寧絕也沒慣著他,開口就是譏諷:“寧公子派人請的誰,自己不清楚嗎?”
沒想到他敢反駁自己,寧文正眼裏有一絲詫異:“這就是你與我說話的態度?”
“寧公子想要什麽態度?阿諛奉承,還是諂媚求饒?”
寧文正大了他四五歲,自小被嬌慣著長大,除了父母外,從未有人在他麵前說過一句重話,因此,在寧絕開口之後,他明顯被噎了一下。
“你可知我是誰?”他有些難以置信。
“寧家大公子,寧文正。”
“按禮,你該喚我一聲兄長。”
“兄長?哈哈……”
寧絕被他這句話惹笑了,他盯著寧文正的眼睛,臉上是從未有過的冷意:“閣下先去問問尊父,是否認同你這一句話,再來與我細說罷。”
懶得再與他瞎扯,寧絕轉身離開了涼亭。
踩在細雪鋪墊的石板路上,寧絕心裏很平靜,在他們不招惹自己的前提下,他對除寧遼外寧府的其他人並無太多惡意。
究其緣由,錯的從始至終都隻是寧遼一人,若非他隱婚欺瞞,也不至於讓一個清清白白的姑娘受盡苦楚,遭了十多年的白眼辱罵。
來京都前,他在路上便從李管事嘴裏聽到許多,說寧遼與他夫人如何鶼鰈情深,說他對家中兒女如何憐愛疼惜。
對寧家人來說,他是個慈父,所以給兒子取名為文正,文采斐斐,浩然正氣。
給女兒取名寧玉芙,如珠如玉,出水芙蓉。
而唯有他,雖同沾了他的血脈,卻沒得他半分青眼,連名字,也單單是一個充滿嫌棄的“絕”字,既是想斷了與他母親的過往,也望著能絕了與他的父子之情。
當真是好一個“絕”。
迴到住所,寧絕一連四五日都沒再出門,沒有人來找他麻煩,也沒有人來看他一眼,除了一日三餐有阿七照顧著,他這地方,真跟幽靈過境一樣,沒有半個人影。
還有十幾天就是春闈了,寧絕整天泡在書裏,文章堆了半個房間,阿七將那一張張行雲流水的稿紙撿起,鋪平頁麵,他想好好收著,卻被寧絕叫住。
“一些廢紙而已,拿個火盆來,燒了。”
紙上寫的是八股文和一些他對當前國內外政治變化的分析和建議,初生牛犢不怕虎,好的壞的他都說了,自己看看倒沒什麽,但若流傳出去,被有心人見著,怕是會招惹麻煩。
阿七沒有半點置喙,紙上內容他不敢細看,聽到吩咐,他立刻應聲,放下東西就出門找火盆去了。
寧絕親眼看著自己寫的東西一點點丟進進盆裏,火舌燎燎,燃盡白紙黑字,卻焚不滅他心中所思所想。
冬去春來,屋外雪化了,枯枝冒新芽,又是一輪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