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後山秘密通道逸風在密林中潛行,朝著錦衣衛提到的“後山”方向疾行而去。雖然夜色已深,但他不敢有絲毫鬆懈。這些日子的經曆讓他深知,每一次行動都可能關係到整個計劃的成敗。
後山是一片陡峭的山地,灌木叢生,巨石嶙峋,行走其中極為困難。薛逸風步履輕快,身影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他一邊前行,一邊細細觀察周圍的環境。
“錦衣衛提到的秘密通道會是什麽?會不會是用於藏匿走私貨物或掩蓋某些罪證的地方?”薛逸風一邊思索,一邊加快了腳步。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攀爬,他終於發現了一處異常——一片看似普通的山坡,草木稀疏,但地麵上卻隱約露出幾道痕跡,像是人為踩踏出來的小徑。
薛逸風蹲下身,仔細檢查了地麵。他發現泥土上殘留著幾枚不易察覺的鞋印,周圍的草叢也有被壓倒的痕跡。順著這些線索,他隱約看見前方的一塊巨石旁,似乎隱藏著一個入口。
薛逸風屏住唿吸,小心翼翼地靠近巨石。他的直覺告訴他,這裏必定有文章。果然,繞過巨石後,他看到了一個隱蔽的山洞入口,洞口周圍有枯枝偽裝,若非仔細查看,絕難發現。
山洞內幽暗深邃,隱隱透出一股潮濕的氣息。薛逸風從腰間取出火折子,小心點燃,火光照亮了洞內的部分區域。他快步進入山洞,沿著石壁摸索前行。
洞中崎嶇狹窄,但越往深處走,空氣中卻彌漫著淡淡的血腥氣息。這讓薛逸風眉頭微皺:“看來這裏果然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繼續前行約百米後,山洞忽然豁然開朗,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火光映照下,薛逸風看到四周堆滿了箱子,箱蓋稍稍打開,露出閃亮的銀錠和各類軍需物資。
更讓他驚訝的是,在地下空間的角落,還關押著數名衣衫襤褸的囚犯。他們瘦骨嶙峋,臉上布滿驚恐與絕望。一名老者抬頭看見薛逸風,眼神中頓時閃過一絲希望:“救我們……”
薛逸風示意老者不要出聲,快速走近詢問:“你們是怎麽被關在這裏的?”
老者哽咽著說道:“我們是邊疆的普通百姓,因為知道了劉世安與錦衣衛私通敵軍的事,被強行抓來當苦役。這些物資是他們走私的證據,卻不能流入朝廷,隻能被掩藏在這裏。”
薛逸風心中一凜,低聲說道:“你們放心,我會想辦法救你們出去。這裏的一切,我也會公之於眾。”
正當薛逸風準備繼續查看洞穴時,洞口忽然傳來腳步聲和說話聲。他瞬間吹滅火折,躲在一堆箱子後,屏氣凝神。
兩個軍士提著火把走了進來,其中一人抱怨道:“這些活真是沒完沒了!咱們天天守著這些破東西,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
另一人附和道:“聽說上頭最近風聲緊,劉將軍的指示是暫時封閉這個地方,等事情過去再說。”
夜深,烏雲遮月,山間一片漆黑。山洞外的守衛因連日無事,顯得有些鬆懈,但依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提著燈籠在洞口徘徊。薛逸風帶領的營救隊偽裝成運送隊,挑著幾筐“糧草”緩緩靠近洞口,步履沉穩,毫無破綻。
守衛見狀,舉起火把攔住去路:“什麽人?夜裏搬運糧草,誰批準的?”
薛逸風低聲咳嗽了一下,故意壓低聲音:“劉將軍說洞裏需要補充物資,催得急,耽擱不得。”
守衛狐疑地打量了一番,看了看挑著擔子的鄉勇們,見他們麵色淡然,似乎並無異常,便揮了揮手:“快點送進去,別在洞口礙事。”
借著搬運糧草的名義,薛逸風帶著兩名最精幹的鄉勇進入山洞。山洞內潮濕陰冷,空氣中彌漫著黴味。洞壁上懸掛的油燈發出微弱的光,將洞內的影子拉得斑駁。
走到囚禁囚犯的區域時,幾個瘦弱的身影蜷縮在角落,目光中帶著絕望與無助。當看到薛逸風出現時,一名滿頭白發的老者眼神驟然亮起,聲音顫抖:“是你!你又來了!”
薛逸風連忙示意他安靜,低聲說道:“是我,今天就帶你們出去,但一切都要聽指揮,不能發出聲響。”
老者眼眶濕潤,連連點頭。他轉身輕聲招唿其他囚犯:“大家按他說的做,咱們有救了!”
薛逸風指揮鄉勇從木筏中取出藏好的工具,迅速撬開囚犯手上的鐐銬。每解救一批囚犯,他便讓他們通過事先踩點好的小路,交由外麵的鄉勇護送下山。
時間緊迫,薛逸風分配任務時語速飛快:“你們兩人護送這一批出去,記住沿著南側的隱秘小徑走;其餘人留在這裏,隨時準備接應。”
鄉勇們動作迅速,每一步都沉穩無聲。囚犯們雖然虛弱,但在希望的驅使下,強撐著跟隨鄉勇悄悄撤離。
然而,敵人並非完全無警覺。外麵的巡邏兵發現洞口的“搬運工”有些異常,立刻提高了警惕:“剛剛進去的那些人,怎麽還沒出來?”
一名領頭的守衛皺眉:“有點不對勁,你們兩個,去裏麵看看。”
薛逸風聽到洞外傳來的腳步聲,心中一緊,低聲對身邊的鄉勇說道:“護送最後一批囚犯走,我來拖住他們!”
他撿起一塊石頭,用力扔向洞內深處,“咚”的一聲迴響。幾名守衛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過去,順著聲音追了過去。薛逸風趁機隱入洞壁的陰影中,屏氣凝神。
兩名守衛走到石頭掉落的位置,察覺異樣時,薛逸風猛然躍出,快如閃電地出劍,將兩人擊暈。他沒有多做停留,迅速轉身追上最後一批囚犯。
當薛逸風護送囚犯到達洞外時,外圍的巡邏兵已經開始集結。張福生的鄉勇見狀,果斷點燃了準備好的幹草堆,濃煙頓時遮蔽了視線。
“快走!”薛逸風揮劍劈開麵前的障礙,帶著囚犯從側路迅速撤離。
幾名巡邏兵大喊:“追!不能讓他們跑了!”
薛逸風護送囚犯邊走邊戰,憑借狹窄的地形阻擋敵人。他的劍法淩厲而果斷,硬是擋住了追兵,為鄉勇們贏得了寶貴的撤退時間。
最後一批囚犯被送出山洞時,山洞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大喊聲:“有人闖進來了!抓住他們!”
薛逸風眼神一冷,舉劍站在洞口,冷聲道:“你們快走,我來擋住他們!”
囚犯和鄉勇們見狀,滿臉猶豫,但在薛逸風堅定的目光下,他們咬牙轉身,快速撤離。
薛逸風深吸一口氣,握緊劍柄,迎著衝來的士兵飛身而上。他身形如風,劍光如電,每一劍都直指敵人的破綻。迎麵衝來的士兵還未看清他的動作,便接連倒下。
一個領頭的士兵大吼:“圍住他!他一個人擋不了多久!”
更多士兵從四麵八方湧來,薛逸風背靠洞壁,以狹窄的地形為掩護,將敵人逐一擊退。他的劍法疾如狂風,招招淩厲,雖然寡不敵眾,但卻沒有絲毫退縮。
與此同時,山洞外圍,張福生正在調度鄉勇。他大聲吩咐道:“點火,放煙,混淆敵人的視線!”
幾名鄉勇迅速點燃事先準備好的草堆,滾滾濃煙瞬間升騰而起,將山間的視線完全遮擋。一些士兵被嗆得咳嗽不止,陣型開始混亂。
“用石頭封路!”張福生指揮另一隊鄉勇,將大塊岩石滾下山坡,砸向敵人的後方,阻斷了增援的士兵。
“快!抓緊時間!”張福生的聲音在煙霧中顯得格外清晰,鄉勇們迅速行動,進一步製造混亂,為薛逸風爭取時間。
薛逸風麵對越來越多的敵人,已是滿身汗水,唿吸也漸漸急促。他手中長劍不斷揮動,將逼近的敵人擊退,但肩膀卻在一次疏忽中被刀刃劃傷,血跡很快浸透了衣袖。
他咬緊牙關,將劍鋒一轉,借著敵人失衡的機會,將對方一劍挑翻。他冷冷地看著剩下的士兵,低聲道:“想要活命的,最好退開。”
士兵們被他淩厲的氣勢震懾,不敢輕舉妄動,場麵一時僵持。就在此時,山洞外傳來一聲尖銳的哨聲,這是張福生發出的信號,表示最後一批囚犯已安全撤離。
薛逸風不再戀戰,飛身躍出洞口,順著早已踩好的小路向山下撤退。
敵人迅速追了上來,但薛逸風身輕如燕,步伐靈活,始終保持與追兵的距離。他在山間靈巧穿梭,利用地形不斷幹擾敵人。
張福生和鄉勇早已在山腳布下埋伏,一見薛逸風被追趕,立刻用彈弓和石塊阻擊敵人。敵人陣腳大亂,不得不放棄追擊。
終於,薛逸風抵達了張福生的山莊。劫後餘生的囚犯們聚集在庭院中,臉上帶著劫後餘生的喜悅和疲憊。他們看到薛逸風迴來,無不感激地圍上來。
那名老者顫抖著上前,握住薛逸風的手,哽咽著說道:“薛少俠,若不是您,我們這些人怕是再無生還的機會。”
薛逸風扶住他,聲音堅定:“你們能平安就好。接下來,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張福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薛少俠,這次多虧你了。物資賬目和囚犯都已安全送出,接下來隻需將證據送到京城,劉世安的罪行便無處遁形。”
薛逸風點點頭,看著手中染血的劍,目光中充滿了堅定:“這是一個開始,等到真相大白,劉世安和張維平都將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
京城風雲再起。
翰林院的一日始於清晨。書案上堆積如山的古籍和厚厚的竹簡,趙青雲挑燈夜讀的疲憊還未完全消散,但他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節奏。
這一天,陽光透過雕花窗格灑在書案上,他正用心謄抄一篇古禮文,筆尖在紙上遊走,字跡工整,筆畫間蘊含著一絲隱忍的堅定。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了過來。緊接著,隻聽得“吱呀”一聲響,門被輕輕地推開了,同僚許文端滿臉焦慮之色,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他一進門便迫不及待地反手將門關好,然後快步走到趙青雲麵前,放低聲音急切地說道:“趙兄啊,不知您今日可有聽到朝堂之上的最新消息?”
正在案前奮筆疾書的趙青雲聞聲抬起頭來,手中的筆也隨之停在了半空之中。他看向許文端,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之色,開口問道:“朝堂之上能有何事發生?我這整日埋頭於這些公文當中,倒是未曾留意。”
許文端趕忙又向前湊了湊,刻意壓低了自己的嗓音,語氣中透露出幾分深深的無奈:“唉!趙兄有所不知,那張大人近些日子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要擴建咱們這皇宮呐!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皇上聽後不但沒有絲毫反對之意,反而是龍顏大悅,當場就表示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不僅如此,皇上還當即責令禮部和工部必須盡快呈報出此次擴建工程所需的預算費用,並要求他們即刻著手籌備相關事宜呢!”
趙青雲眉頭一皺,將手中的毛筆輕輕擱下,沉思片刻道:“百姓困苦,邊疆不寧,賦稅本已沉重,這種提議如何能過?國事危殆,卻大興土木,如此勞民傷財,於國於民有何益?”
許文端歎了一口氣,靠著書案坐下,搖頭說道:“張維平一黨勢力龐大,言辭極具煽動性。朝中能直言反對者寥寥無幾,沈正華尚書雖力陳此事不妥,但恐怕又會被壓下。”
趙青雲眼中閃過一抹冷光,低聲說道:“張維平把持朝政多年,朝廷內外已經被他勢力滲透。此人野心勃勃,毫無廉恥,必須防範。此事不可不察,我近日已有些關於張黨的發現,或許可以與沈尚書合謀,逐步瓦解他們的勢力。”
兩人交談間,翰林院外的鍾聲響起,這是每日例會前的最後召集。趙青雲與許文端相視一眼,起身整整衣冠,朝會議廳走去。
在寬敞的會議廳內,幾十名翰林官員分列兩側,正中坐著一位須發皆白的主考官。他環視眾人後緩緩開口:“今日之事以整理古籍為主,各司其職,不得怠慢。”
趙青雲默默點頭,卻難掩內心的波瀾。他知道,翰林院的表麵平靜隻是假象,真正的朝堂風雲正在悄然醞釀。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趙青雲迴到自己的小院,片刻後,一封信箋悄然送至他的書桌上。信中僅有寥寥數語,卻明確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張維平正在加緊調動工部與禮部,確保擴建工程的順利推進。
後山是一片陡峭的山地,灌木叢生,巨石嶙峋,行走其中極為困難。薛逸風步履輕快,身影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他一邊前行,一邊細細觀察周圍的環境。
“錦衣衛提到的秘密通道會是什麽?會不會是用於藏匿走私貨物或掩蓋某些罪證的地方?”薛逸風一邊思索,一邊加快了腳步。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攀爬,他終於發現了一處異常——一片看似普通的山坡,草木稀疏,但地麵上卻隱約露出幾道痕跡,像是人為踩踏出來的小徑。
薛逸風蹲下身,仔細檢查了地麵。他發現泥土上殘留著幾枚不易察覺的鞋印,周圍的草叢也有被壓倒的痕跡。順著這些線索,他隱約看見前方的一塊巨石旁,似乎隱藏著一個入口。
薛逸風屏住唿吸,小心翼翼地靠近巨石。他的直覺告訴他,這裏必定有文章。果然,繞過巨石後,他看到了一個隱蔽的山洞入口,洞口周圍有枯枝偽裝,若非仔細查看,絕難發現。
山洞內幽暗深邃,隱隱透出一股潮濕的氣息。薛逸風從腰間取出火折子,小心點燃,火光照亮了洞內的部分區域。他快步進入山洞,沿著石壁摸索前行。
洞中崎嶇狹窄,但越往深處走,空氣中卻彌漫著淡淡的血腥氣息。這讓薛逸風眉頭微皺:“看來這裏果然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繼續前行約百米後,山洞忽然豁然開朗,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火光映照下,薛逸風看到四周堆滿了箱子,箱蓋稍稍打開,露出閃亮的銀錠和各類軍需物資。
更讓他驚訝的是,在地下空間的角落,還關押著數名衣衫襤褸的囚犯。他們瘦骨嶙峋,臉上布滿驚恐與絕望。一名老者抬頭看見薛逸風,眼神中頓時閃過一絲希望:“救我們……”
薛逸風示意老者不要出聲,快速走近詢問:“你們是怎麽被關在這裏的?”
老者哽咽著說道:“我們是邊疆的普通百姓,因為知道了劉世安與錦衣衛私通敵軍的事,被強行抓來當苦役。這些物資是他們走私的證據,卻不能流入朝廷,隻能被掩藏在這裏。”
薛逸風心中一凜,低聲說道:“你們放心,我會想辦法救你們出去。這裏的一切,我也會公之於眾。”
正當薛逸風準備繼續查看洞穴時,洞口忽然傳來腳步聲和說話聲。他瞬間吹滅火折,躲在一堆箱子後,屏氣凝神。
兩個軍士提著火把走了進來,其中一人抱怨道:“這些活真是沒完沒了!咱們天天守著這些破東西,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
另一人附和道:“聽說上頭最近風聲緊,劉將軍的指示是暫時封閉這個地方,等事情過去再說。”
夜深,烏雲遮月,山間一片漆黑。山洞外的守衛因連日無事,顯得有些鬆懈,但依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提著燈籠在洞口徘徊。薛逸風帶領的營救隊偽裝成運送隊,挑著幾筐“糧草”緩緩靠近洞口,步履沉穩,毫無破綻。
守衛見狀,舉起火把攔住去路:“什麽人?夜裏搬運糧草,誰批準的?”
薛逸風低聲咳嗽了一下,故意壓低聲音:“劉將軍說洞裏需要補充物資,催得急,耽擱不得。”
守衛狐疑地打量了一番,看了看挑著擔子的鄉勇們,見他們麵色淡然,似乎並無異常,便揮了揮手:“快點送進去,別在洞口礙事。”
借著搬運糧草的名義,薛逸風帶著兩名最精幹的鄉勇進入山洞。山洞內潮濕陰冷,空氣中彌漫著黴味。洞壁上懸掛的油燈發出微弱的光,將洞內的影子拉得斑駁。
走到囚禁囚犯的區域時,幾個瘦弱的身影蜷縮在角落,目光中帶著絕望與無助。當看到薛逸風出現時,一名滿頭白發的老者眼神驟然亮起,聲音顫抖:“是你!你又來了!”
薛逸風連忙示意他安靜,低聲說道:“是我,今天就帶你們出去,但一切都要聽指揮,不能發出聲響。”
老者眼眶濕潤,連連點頭。他轉身輕聲招唿其他囚犯:“大家按他說的做,咱們有救了!”
薛逸風指揮鄉勇從木筏中取出藏好的工具,迅速撬開囚犯手上的鐐銬。每解救一批囚犯,他便讓他們通過事先踩點好的小路,交由外麵的鄉勇護送下山。
時間緊迫,薛逸風分配任務時語速飛快:“你們兩人護送這一批出去,記住沿著南側的隱秘小徑走;其餘人留在這裏,隨時準備接應。”
鄉勇們動作迅速,每一步都沉穩無聲。囚犯們雖然虛弱,但在希望的驅使下,強撐著跟隨鄉勇悄悄撤離。
然而,敵人並非完全無警覺。外麵的巡邏兵發現洞口的“搬運工”有些異常,立刻提高了警惕:“剛剛進去的那些人,怎麽還沒出來?”
一名領頭的守衛皺眉:“有點不對勁,你們兩個,去裏麵看看。”
薛逸風聽到洞外傳來的腳步聲,心中一緊,低聲對身邊的鄉勇說道:“護送最後一批囚犯走,我來拖住他們!”
他撿起一塊石頭,用力扔向洞內深處,“咚”的一聲迴響。幾名守衛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過去,順著聲音追了過去。薛逸風趁機隱入洞壁的陰影中,屏氣凝神。
兩名守衛走到石頭掉落的位置,察覺異樣時,薛逸風猛然躍出,快如閃電地出劍,將兩人擊暈。他沒有多做停留,迅速轉身追上最後一批囚犯。
當薛逸風護送囚犯到達洞外時,外圍的巡邏兵已經開始集結。張福生的鄉勇見狀,果斷點燃了準備好的幹草堆,濃煙頓時遮蔽了視線。
“快走!”薛逸風揮劍劈開麵前的障礙,帶著囚犯從側路迅速撤離。
幾名巡邏兵大喊:“追!不能讓他們跑了!”
薛逸風護送囚犯邊走邊戰,憑借狹窄的地形阻擋敵人。他的劍法淩厲而果斷,硬是擋住了追兵,為鄉勇們贏得了寶貴的撤退時間。
最後一批囚犯被送出山洞時,山洞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大喊聲:“有人闖進來了!抓住他們!”
薛逸風眼神一冷,舉劍站在洞口,冷聲道:“你們快走,我來擋住他們!”
囚犯和鄉勇們見狀,滿臉猶豫,但在薛逸風堅定的目光下,他們咬牙轉身,快速撤離。
薛逸風深吸一口氣,握緊劍柄,迎著衝來的士兵飛身而上。他身形如風,劍光如電,每一劍都直指敵人的破綻。迎麵衝來的士兵還未看清他的動作,便接連倒下。
一個領頭的士兵大吼:“圍住他!他一個人擋不了多久!”
更多士兵從四麵八方湧來,薛逸風背靠洞壁,以狹窄的地形為掩護,將敵人逐一擊退。他的劍法疾如狂風,招招淩厲,雖然寡不敵眾,但卻沒有絲毫退縮。
與此同時,山洞外圍,張福生正在調度鄉勇。他大聲吩咐道:“點火,放煙,混淆敵人的視線!”
幾名鄉勇迅速點燃事先準備好的草堆,滾滾濃煙瞬間升騰而起,將山間的視線完全遮擋。一些士兵被嗆得咳嗽不止,陣型開始混亂。
“用石頭封路!”張福生指揮另一隊鄉勇,將大塊岩石滾下山坡,砸向敵人的後方,阻斷了增援的士兵。
“快!抓緊時間!”張福生的聲音在煙霧中顯得格外清晰,鄉勇們迅速行動,進一步製造混亂,為薛逸風爭取時間。
薛逸風麵對越來越多的敵人,已是滿身汗水,唿吸也漸漸急促。他手中長劍不斷揮動,將逼近的敵人擊退,但肩膀卻在一次疏忽中被刀刃劃傷,血跡很快浸透了衣袖。
他咬緊牙關,將劍鋒一轉,借著敵人失衡的機會,將對方一劍挑翻。他冷冷地看著剩下的士兵,低聲道:“想要活命的,最好退開。”
士兵們被他淩厲的氣勢震懾,不敢輕舉妄動,場麵一時僵持。就在此時,山洞外傳來一聲尖銳的哨聲,這是張福生發出的信號,表示最後一批囚犯已安全撤離。
薛逸風不再戀戰,飛身躍出洞口,順著早已踩好的小路向山下撤退。
敵人迅速追了上來,但薛逸風身輕如燕,步伐靈活,始終保持與追兵的距離。他在山間靈巧穿梭,利用地形不斷幹擾敵人。
張福生和鄉勇早已在山腳布下埋伏,一見薛逸風被追趕,立刻用彈弓和石塊阻擊敵人。敵人陣腳大亂,不得不放棄追擊。
終於,薛逸風抵達了張福生的山莊。劫後餘生的囚犯們聚集在庭院中,臉上帶著劫後餘生的喜悅和疲憊。他們看到薛逸風迴來,無不感激地圍上來。
那名老者顫抖著上前,握住薛逸風的手,哽咽著說道:“薛少俠,若不是您,我們這些人怕是再無生還的機會。”
薛逸風扶住他,聲音堅定:“你們能平安就好。接下來,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張福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薛少俠,這次多虧你了。物資賬目和囚犯都已安全送出,接下來隻需將證據送到京城,劉世安的罪行便無處遁形。”
薛逸風點點頭,看著手中染血的劍,目光中充滿了堅定:“這是一個開始,等到真相大白,劉世安和張維平都將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
京城風雲再起。
翰林院的一日始於清晨。書案上堆積如山的古籍和厚厚的竹簡,趙青雲挑燈夜讀的疲憊還未完全消散,但他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節奏。
這一天,陽光透過雕花窗格灑在書案上,他正用心謄抄一篇古禮文,筆尖在紙上遊走,字跡工整,筆畫間蘊含著一絲隱忍的堅定。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了過來。緊接著,隻聽得“吱呀”一聲響,門被輕輕地推開了,同僚許文端滿臉焦慮之色,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他一進門便迫不及待地反手將門關好,然後快步走到趙青雲麵前,放低聲音急切地說道:“趙兄啊,不知您今日可有聽到朝堂之上的最新消息?”
正在案前奮筆疾書的趙青雲聞聲抬起頭來,手中的筆也隨之停在了半空之中。他看向許文端,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之色,開口問道:“朝堂之上能有何事發生?我這整日埋頭於這些公文當中,倒是未曾留意。”
許文端趕忙又向前湊了湊,刻意壓低了自己的嗓音,語氣中透露出幾分深深的無奈:“唉!趙兄有所不知,那張大人近些日子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要擴建咱們這皇宮呐!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皇上聽後不但沒有絲毫反對之意,反而是龍顏大悅,當場就表示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不僅如此,皇上還當即責令禮部和工部必須盡快呈報出此次擴建工程所需的預算費用,並要求他們即刻著手籌備相關事宜呢!”
趙青雲眉頭一皺,將手中的毛筆輕輕擱下,沉思片刻道:“百姓困苦,邊疆不寧,賦稅本已沉重,這種提議如何能過?國事危殆,卻大興土木,如此勞民傷財,於國於民有何益?”
許文端歎了一口氣,靠著書案坐下,搖頭說道:“張維平一黨勢力龐大,言辭極具煽動性。朝中能直言反對者寥寥無幾,沈正華尚書雖力陳此事不妥,但恐怕又會被壓下。”
趙青雲眼中閃過一抹冷光,低聲說道:“張維平把持朝政多年,朝廷內外已經被他勢力滲透。此人野心勃勃,毫無廉恥,必須防範。此事不可不察,我近日已有些關於張黨的發現,或許可以與沈尚書合謀,逐步瓦解他們的勢力。”
兩人交談間,翰林院外的鍾聲響起,這是每日例會前的最後召集。趙青雲與許文端相視一眼,起身整整衣冠,朝會議廳走去。
在寬敞的會議廳內,幾十名翰林官員分列兩側,正中坐著一位須發皆白的主考官。他環視眾人後緩緩開口:“今日之事以整理古籍為主,各司其職,不得怠慢。”
趙青雲默默點頭,卻難掩內心的波瀾。他知道,翰林院的表麵平靜隻是假象,真正的朝堂風雲正在悄然醞釀。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趙青雲迴到自己的小院,片刻後,一封信箋悄然送至他的書桌上。信中僅有寥寥數語,卻明確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張維平正在加緊調動工部與禮部,確保擴建工程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