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趙文清上書府衙之事傳出後,張敬澤迅速得到了消息。此刻,他坐在家中的書房中,麵色陰沉,手中的茶杯被他用力握著,青筋暴起。
“這個趙文清,真是膽大包天,居然敢把矛頭指向我!”張敬澤冷哼一聲,怒氣難抑。他抬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心腹劉成,語氣低沉:“劉成,你馬上帶上禮物,連夜趕往府城,去見知府鄭大人。隻要他肯替我說幾句話,趙文清那點上書根本掀不起風浪。”
劉成點頭哈腰:“老爺放心,這件事包在小人身上。”
張敬澤從袖中拿出一張銀票,遞給劉成:“這是一千兩銀票,送給鄭大人。他是個明白人,知道該怎麽做。另外,這事不能耽擱,必須讓他盡快行動,把趙文清的折子壓下來。”
劉成接過銀票,小心翼翼地收好,又問道:“那縣裏的事,是否需要另外布置?”
張敬澤目光陰冷:“當然不能放鬆。我已經派人去試探趙文清的意圖,但這個人不好對付。他明麵上在收集胥吏的罪證,實際上是在借機拉攏人心。我們得給他點顏色看看,讓他知道,這蘭陵縣,還輪不到他說了算。”
張敬澤站起身,踱步到窗前,低聲吩咐:“讓孫勇那邊盯緊了,隻要發現趙文清派人與村民私下接觸,立刻匯報。另外,再派幾個人到衙門裏盯著他的行動。我要知道他每一步的計劃。”
劉成點頭應道:“是,老爺,還有其他需要小人做的事嗎?”
張敬澤眯起眼睛,冷冷說道:“再挑幾個心腹,把手頭的賬冊都清理一遍。最近收的銀錢,先暫時藏到我山莊的密室裏,不留任何把柄。我要讓他抓不到我的尾巴!”
劉成領命而去,張敬澤站在窗前,目光望向遠方,冷笑一聲:“趙文清啊趙文清,你真以為憑幾本賬冊和幾張證詞就能奈何得了我?別忘了,這蘭陵縣衙,還是我的天下!”
夜色沉沉,劉成騎馬匆匆趕往府城。到達城門時天色微亮,他一刻不停,直接前往鄭大人的府邸。鄭府大門緊閉,但劉成亮出張敬澤的信物,終於得以通報。
片刻後,他被引入書房,鄭大人正在廳中品茶,看到劉成後微微一笑:“張縣丞派你來,可是有什麽要緊的事?”
劉成上前一步,雙手奉上禮盒和銀票,恭敬說道:“鄭大人,小人奉老爺之命,特意來拜訪您。這些是我們縣丞的一點心意,還望您笑納。”
鄭大人看了看禮盒,又瞥了一眼銀票,神色平靜:“張縣丞向來懂得禮數,說吧,他這次要我做什麽?”
劉成連忙說道:“大人,最近我們老爺聽說趙文清那邊遞了一份奏折到府衙,指控我們縣裏的一些事務。老爺擔心,此事若被深究,可能會對您和他都帶來不便。”
鄭大人聞言,輕輕一笑:“趙文清……他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官,怎敢攪動這潭渾水?不過既然張縣丞有托付,我自會處理。你迴去告訴他,這事不用擔心。”
劉成連連點頭:“多謝大人!有您出手,老爺一定放心了。”
劉成離開後,鄭大人把玩著手中的銀票,神色間露出一絲沉思。他低聲自語:“這趙文清倒是有點意思,敢對張敬澤下手。可惜,他還不明白,這天下的權力,從來不是靠清廉能爭來的。”
劉成迴到蘭陵,將鄭大人的承諾帶迴張敬澤耳邊。張敬澤聽後,臉上露出一抹陰狠的笑容:“既然鄭大人出麵,趙文清這次的折子,恐怕連府衙的大門都進不了。接下來,就等他自取其辱吧!”
他舉起茶杯,輕輕一抿,眼中閃過一抹寒光:“趙文清,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蘭陵縣衙的大堂上,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正在醞釀。
趙文清身著官袍,端坐在正堂之上,他的目光直視下首的張敬澤,而張敬澤則一身從容,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
“張縣丞,聽說最近一些胥吏與村民爭執頗多,還涉及賦稅賬目不清的情況,你可知道其中緣由?”趙文清開門見山,語氣中透著冷意。
張敬澤微微一笑,緩緩站起身:“大人,這事我也有所耳聞。胥吏們的確有些疏忽,但這些都是底層人員的小問題,不必勞煩您親自過問。我已吩咐他們抓緊整改,請大人放心。”
趙文清冷笑一聲:“小問題?張縣丞,賦稅乃國之根本,賬目混亂豈能輕描淡寫?據我所知,有些胥吏不僅貪墨稅款,還欺壓百姓,甚至勾結地方惡勢力,這難道也是‘小問題’?”
張敬澤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複平靜:“大人所言嚴重了。若真有這樣的事,我願全力配合調查。但請大人拿出確鑿證據,才能服眾。”
趙文清一揮手,示意衙役將幾本厚重的賬冊抬上堂來。他指著其中一本說道:“這是胥吏田廣積負責的村賬冊,賬目上顯示,他收繳了兩千鬥稻穀,卻隻上繳了一千五百鬥。剩下的五百鬥去了哪裏?張縣丞,你該給本官一個解釋吧。”
張敬澤眉頭一皺,但依舊保持鎮定。他緩緩說道:“賬目上的誤差,或許是由於胥吏們統計時的失誤。畢竟田廣積年紀大了,難免有所疏忽。我會責成他重新核查,將結果盡快呈報給您。”
趙文清拍案而起,聲音陡然拔高:“疏忽?張縣丞,這可不僅僅是疏忽!田廣積的家中近日置辦了一座新宅,還添了兩個丫鬟。這些財富從何而來?這賬冊上的每一筆,百姓的每一鬥糧,可都承載著他們的血汗!你居然敢說是‘疏忽’?”
張敬澤見勢頭不對,連忙站出來,臉上帶著一絲不快:“大人,我願意承認,這些賬目確實需要重新核實,但您如此激烈地指責,是不是有些失於偏頗?縣中事務紛繁複雜,胥吏們難免有錯,若因此就揪住不放,隻會寒了他們的心,甚至影響縣衙的日常運轉。”
趙文清冷笑:“寒了他們的心?張縣丞,你可知道,百姓的心早已寒透!你口口聲聲為胥吏辯解,卻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這縣衙若不能為百姓辦事,反倒成了胥吏貪墨的工具,我這個縣令還有何顏麵立足?”
張敬澤被這一番話頂得無言以對,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強壓怒氣,低聲說道:“大人既然如此堅持,那就請您親自查個清楚。隻要您能拿出確鑿的證據,我張某絕不包庇!”
趙文清轉向旁聽的大堂胥吏,目光淩厲:“田廣積何在?堂上對賬,若不老實交代,別怪本官依法處置!”
田廣積此時早已麵如土色,雙腿發軟。他站起身,吞吞吐吐地說道:“大、大人……這些賬目確實是我一時糊塗……但,但真不是我的主意啊!”
趙文清眼神一寒:“哦?那是誰的主意?”
田廣積瞥了一眼張敬澤,卻不敢多言,隻是一個勁地低頭。堂內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所有人的目光在趙文清與張敬澤之間來迴遊移。
張敬澤知道再拖下去隻會對自己不利,他冷冷一笑,走到堂中央,抱拳說道:“大人既然執意整頓縣衙,不如設立一個專門的稽查小組,將縣衙所有賬目都仔細清查一遍。若真有不法之事,張某絕不護短。”
趙文清冷冷一笑:“既然如此,本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不過張縣丞,希望這次清查,您不要心懷僥幸,更不要動什麽手腳,否則後果您應當知道。”
張敬澤的笑容漸漸僵硬,但他依舊維持著表麵的從容:“當然。張某向大人保證,全力配合清查。”
堂內的爭鋒將矛盾徹底擺上了台麵,整個縣衙上下一片嘩然。一些胥吏已經開始暗中動作,試圖掩蓋賬目的漏洞,而薛逸風與李青雲也在加緊搜集更多的證據,為最後的決戰做準備。
張敬澤的試探與胥吏田廣積的失態,讓趙文清更加篤定縣衙內部的腐敗已是盤根錯節。堂上爭鋒的第二天,趙文清召集李青雲與薛逸風,布置了更為詳細的任務。
縣令書房內,趙文清神情凝重,低聲說道:“青雲,薛兄,張敬澤的試探已足夠說明,他在做最後的掙紮。這次,我們必須抓住他的命門。”
李青雲坐在桌旁,認真傾聽,問道:“趙兄,下一步具體如何行動?”
趙文清看了一眼窗外,語氣低沉:“青雲,你去那些被田廣積收稅最多的村莊,詢問百姓詳細的交稅情況。若能找到確鑿證據,證明胥吏貪墨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那就是攻破張敬澤防線的突破口。”
李青雲點點頭:“明白,我一定把百姓的證詞帶迴來。”
趙文清轉向薛逸風:“薛兄,你繼續監視縣衙內部,尤其是那些胥吏和捕快之間的動向。他們一定會試圖銷毀賬目,或者掩蓋其他證據。務必將所有可疑之事記錄在案。”
薛逸風握住劍柄,冷冷一笑:“放心,這幫人逃不過我的眼睛。”
趙文清拍了拍兩人的肩膀,叮囑道:“這次行動必須隱秘,切勿打草驚蛇。張敬澤背後的靠山可能隨時會插手,我們沒有太多時間了。”
李青雲按照分工,騎馬趕往田廣積轄區內的一處村莊。這村莊位於蘭陵縣的邊緣,房屋破敗,村道泥濘,貧瘠的土地上零星種著些枯萎的作物。
他敲開一戶人家,迎出來的是一位駝背的老者,滿臉風霜。他問道:“老丈,晚輩是縣令派來的,想問些賦稅的事情,不知您是否方便聊聊?”
老者聞言一愣,眼中露出幾分警惕,連連擺手:“不、不敢說……大人,小老兒不敢多言,求您高抬貴手。”
李青雲見狀,心中不禁一沉。他從懷裏取出一封縣令的介紹信,低聲安慰道:“老丈,無需擔憂。這是趙縣令的手諭,他立誓要為百姓伸冤。我隻是想了解真實情況,您盡管放心。”
老者猶豫片刻,最終歎了口氣:“唉,大人,您有所不知,這田廣積每年收的糧,哪有縣裏規定的那麽多?明明說是三百鬥,他硬逼著我們交五百鬥。交不上來,就讓人拿繩子綁,鞭子抽……”
李青雲拳頭攥緊,聲音低沉:“還有這樣的事情?那些多收的糧都去了哪?”
老者苦笑著搖頭:“還能去哪?聽說有一半進了他的倉房,另一半進了張縣丞的酒席。可我們這些窮人,連飯都吃不飽了。”
另一邊,薛逸風暗中跟隨田廣積的心腹,看著他們鬼鬼祟祟地走進張敬澤的後院。他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好,豎起耳朵聽兩人交談。
“田爺讓我們把賬冊都搬到密室,聽說趙縣令那邊動真格了,不能讓他抓住什麽把柄。”
“這張大人也真是穩得住,居然還讓我們準備慶功宴,說這次絕對不會出事。”
薛逸風冷哼一聲,心中暗道:“看來這些人已經有所動作,得趕緊告訴趙文清。”
趁兩人搬運賬冊時,他悄悄潛入密室,利用牆角的一條縫隙觀察。果然,他看到幾本賬冊堆在角落,內容似乎與田廣積的收稅記錄有關。
他記下了賬冊的大致位置,心中有了主意:“今晚無論如何,必須找到機會將這些賬冊帶走。”
當晚,李青雲和薛逸風分別帶著自己的發現返迴縣衙。趙文清正在書房等待,見兩人迴來,立刻迎了上去。
李青雲將村民的證詞一一呈上,語氣中透著憤慨:“趙兄,田廣積他們簡直無法無天。這些證詞足以證明,他們的貪墨行為已經嚴重危害民生。”
薛逸風也將監視記錄遞給趙文清,低聲說道:“縣丞的密室裏有賬冊,我已經查清了位置,今晚可以動手。”
趙文清看著兩人遞來的證據,目光中閃過一抹堅定:“青雲,薛兄,這一次,我們必須一擊即中。既要抓住賬冊,也要讓張敬澤無處可逃!”
“這個趙文清,真是膽大包天,居然敢把矛頭指向我!”張敬澤冷哼一聲,怒氣難抑。他抬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心腹劉成,語氣低沉:“劉成,你馬上帶上禮物,連夜趕往府城,去見知府鄭大人。隻要他肯替我說幾句話,趙文清那點上書根本掀不起風浪。”
劉成點頭哈腰:“老爺放心,這件事包在小人身上。”
張敬澤從袖中拿出一張銀票,遞給劉成:“這是一千兩銀票,送給鄭大人。他是個明白人,知道該怎麽做。另外,這事不能耽擱,必須讓他盡快行動,把趙文清的折子壓下來。”
劉成接過銀票,小心翼翼地收好,又問道:“那縣裏的事,是否需要另外布置?”
張敬澤目光陰冷:“當然不能放鬆。我已經派人去試探趙文清的意圖,但這個人不好對付。他明麵上在收集胥吏的罪證,實際上是在借機拉攏人心。我們得給他點顏色看看,讓他知道,這蘭陵縣,還輪不到他說了算。”
張敬澤站起身,踱步到窗前,低聲吩咐:“讓孫勇那邊盯緊了,隻要發現趙文清派人與村民私下接觸,立刻匯報。另外,再派幾個人到衙門裏盯著他的行動。我要知道他每一步的計劃。”
劉成點頭應道:“是,老爺,還有其他需要小人做的事嗎?”
張敬澤眯起眼睛,冷冷說道:“再挑幾個心腹,把手頭的賬冊都清理一遍。最近收的銀錢,先暫時藏到我山莊的密室裏,不留任何把柄。我要讓他抓不到我的尾巴!”
劉成領命而去,張敬澤站在窗前,目光望向遠方,冷笑一聲:“趙文清啊趙文清,你真以為憑幾本賬冊和幾張證詞就能奈何得了我?別忘了,這蘭陵縣衙,還是我的天下!”
夜色沉沉,劉成騎馬匆匆趕往府城。到達城門時天色微亮,他一刻不停,直接前往鄭大人的府邸。鄭府大門緊閉,但劉成亮出張敬澤的信物,終於得以通報。
片刻後,他被引入書房,鄭大人正在廳中品茶,看到劉成後微微一笑:“張縣丞派你來,可是有什麽要緊的事?”
劉成上前一步,雙手奉上禮盒和銀票,恭敬說道:“鄭大人,小人奉老爺之命,特意來拜訪您。這些是我們縣丞的一點心意,還望您笑納。”
鄭大人看了看禮盒,又瞥了一眼銀票,神色平靜:“張縣丞向來懂得禮數,說吧,他這次要我做什麽?”
劉成連忙說道:“大人,最近我們老爺聽說趙文清那邊遞了一份奏折到府衙,指控我們縣裏的一些事務。老爺擔心,此事若被深究,可能會對您和他都帶來不便。”
鄭大人聞言,輕輕一笑:“趙文清……他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官,怎敢攪動這潭渾水?不過既然張縣丞有托付,我自會處理。你迴去告訴他,這事不用擔心。”
劉成連連點頭:“多謝大人!有您出手,老爺一定放心了。”
劉成離開後,鄭大人把玩著手中的銀票,神色間露出一絲沉思。他低聲自語:“這趙文清倒是有點意思,敢對張敬澤下手。可惜,他還不明白,這天下的權力,從來不是靠清廉能爭來的。”
劉成迴到蘭陵,將鄭大人的承諾帶迴張敬澤耳邊。張敬澤聽後,臉上露出一抹陰狠的笑容:“既然鄭大人出麵,趙文清這次的折子,恐怕連府衙的大門都進不了。接下來,就等他自取其辱吧!”
他舉起茶杯,輕輕一抿,眼中閃過一抹寒光:“趙文清,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蘭陵縣衙的大堂上,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正在醞釀。
趙文清身著官袍,端坐在正堂之上,他的目光直視下首的張敬澤,而張敬澤則一身從容,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
“張縣丞,聽說最近一些胥吏與村民爭執頗多,還涉及賦稅賬目不清的情況,你可知道其中緣由?”趙文清開門見山,語氣中透著冷意。
張敬澤微微一笑,緩緩站起身:“大人,這事我也有所耳聞。胥吏們的確有些疏忽,但這些都是底層人員的小問題,不必勞煩您親自過問。我已吩咐他們抓緊整改,請大人放心。”
趙文清冷笑一聲:“小問題?張縣丞,賦稅乃國之根本,賬目混亂豈能輕描淡寫?據我所知,有些胥吏不僅貪墨稅款,還欺壓百姓,甚至勾結地方惡勢力,這難道也是‘小問題’?”
張敬澤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複平靜:“大人所言嚴重了。若真有這樣的事,我願全力配合調查。但請大人拿出確鑿證據,才能服眾。”
趙文清一揮手,示意衙役將幾本厚重的賬冊抬上堂來。他指著其中一本說道:“這是胥吏田廣積負責的村賬冊,賬目上顯示,他收繳了兩千鬥稻穀,卻隻上繳了一千五百鬥。剩下的五百鬥去了哪裏?張縣丞,你該給本官一個解釋吧。”
張敬澤眉頭一皺,但依舊保持鎮定。他緩緩說道:“賬目上的誤差,或許是由於胥吏們統計時的失誤。畢竟田廣積年紀大了,難免有所疏忽。我會責成他重新核查,將結果盡快呈報給您。”
趙文清拍案而起,聲音陡然拔高:“疏忽?張縣丞,這可不僅僅是疏忽!田廣積的家中近日置辦了一座新宅,還添了兩個丫鬟。這些財富從何而來?這賬冊上的每一筆,百姓的每一鬥糧,可都承載著他們的血汗!你居然敢說是‘疏忽’?”
張敬澤見勢頭不對,連忙站出來,臉上帶著一絲不快:“大人,我願意承認,這些賬目確實需要重新核實,但您如此激烈地指責,是不是有些失於偏頗?縣中事務紛繁複雜,胥吏們難免有錯,若因此就揪住不放,隻會寒了他們的心,甚至影響縣衙的日常運轉。”
趙文清冷笑:“寒了他們的心?張縣丞,你可知道,百姓的心早已寒透!你口口聲聲為胥吏辯解,卻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這縣衙若不能為百姓辦事,反倒成了胥吏貪墨的工具,我這個縣令還有何顏麵立足?”
張敬澤被這一番話頂得無言以對,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強壓怒氣,低聲說道:“大人既然如此堅持,那就請您親自查個清楚。隻要您能拿出確鑿的證據,我張某絕不包庇!”
趙文清轉向旁聽的大堂胥吏,目光淩厲:“田廣積何在?堂上對賬,若不老實交代,別怪本官依法處置!”
田廣積此時早已麵如土色,雙腿發軟。他站起身,吞吞吐吐地說道:“大、大人……這些賬目確實是我一時糊塗……但,但真不是我的主意啊!”
趙文清眼神一寒:“哦?那是誰的主意?”
田廣積瞥了一眼張敬澤,卻不敢多言,隻是一個勁地低頭。堂內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所有人的目光在趙文清與張敬澤之間來迴遊移。
張敬澤知道再拖下去隻會對自己不利,他冷冷一笑,走到堂中央,抱拳說道:“大人既然執意整頓縣衙,不如設立一個專門的稽查小組,將縣衙所有賬目都仔細清查一遍。若真有不法之事,張某絕不護短。”
趙文清冷冷一笑:“既然如此,本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不過張縣丞,希望這次清查,您不要心懷僥幸,更不要動什麽手腳,否則後果您應當知道。”
張敬澤的笑容漸漸僵硬,但他依舊維持著表麵的從容:“當然。張某向大人保證,全力配合清查。”
堂內的爭鋒將矛盾徹底擺上了台麵,整個縣衙上下一片嘩然。一些胥吏已經開始暗中動作,試圖掩蓋賬目的漏洞,而薛逸風與李青雲也在加緊搜集更多的證據,為最後的決戰做準備。
張敬澤的試探與胥吏田廣積的失態,讓趙文清更加篤定縣衙內部的腐敗已是盤根錯節。堂上爭鋒的第二天,趙文清召集李青雲與薛逸風,布置了更為詳細的任務。
縣令書房內,趙文清神情凝重,低聲說道:“青雲,薛兄,張敬澤的試探已足夠說明,他在做最後的掙紮。這次,我們必須抓住他的命門。”
李青雲坐在桌旁,認真傾聽,問道:“趙兄,下一步具體如何行動?”
趙文清看了一眼窗外,語氣低沉:“青雲,你去那些被田廣積收稅最多的村莊,詢問百姓詳細的交稅情況。若能找到確鑿證據,證明胥吏貪墨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那就是攻破張敬澤防線的突破口。”
李青雲點點頭:“明白,我一定把百姓的證詞帶迴來。”
趙文清轉向薛逸風:“薛兄,你繼續監視縣衙內部,尤其是那些胥吏和捕快之間的動向。他們一定會試圖銷毀賬目,或者掩蓋其他證據。務必將所有可疑之事記錄在案。”
薛逸風握住劍柄,冷冷一笑:“放心,這幫人逃不過我的眼睛。”
趙文清拍了拍兩人的肩膀,叮囑道:“這次行動必須隱秘,切勿打草驚蛇。張敬澤背後的靠山可能隨時會插手,我們沒有太多時間了。”
李青雲按照分工,騎馬趕往田廣積轄區內的一處村莊。這村莊位於蘭陵縣的邊緣,房屋破敗,村道泥濘,貧瘠的土地上零星種著些枯萎的作物。
他敲開一戶人家,迎出來的是一位駝背的老者,滿臉風霜。他問道:“老丈,晚輩是縣令派來的,想問些賦稅的事情,不知您是否方便聊聊?”
老者聞言一愣,眼中露出幾分警惕,連連擺手:“不、不敢說……大人,小老兒不敢多言,求您高抬貴手。”
李青雲見狀,心中不禁一沉。他從懷裏取出一封縣令的介紹信,低聲安慰道:“老丈,無需擔憂。這是趙縣令的手諭,他立誓要為百姓伸冤。我隻是想了解真實情況,您盡管放心。”
老者猶豫片刻,最終歎了口氣:“唉,大人,您有所不知,這田廣積每年收的糧,哪有縣裏規定的那麽多?明明說是三百鬥,他硬逼著我們交五百鬥。交不上來,就讓人拿繩子綁,鞭子抽……”
李青雲拳頭攥緊,聲音低沉:“還有這樣的事情?那些多收的糧都去了哪?”
老者苦笑著搖頭:“還能去哪?聽說有一半進了他的倉房,另一半進了張縣丞的酒席。可我們這些窮人,連飯都吃不飽了。”
另一邊,薛逸風暗中跟隨田廣積的心腹,看著他們鬼鬼祟祟地走進張敬澤的後院。他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好,豎起耳朵聽兩人交談。
“田爺讓我們把賬冊都搬到密室,聽說趙縣令那邊動真格了,不能讓他抓住什麽把柄。”
“這張大人也真是穩得住,居然還讓我們準備慶功宴,說這次絕對不會出事。”
薛逸風冷哼一聲,心中暗道:“看來這些人已經有所動作,得趕緊告訴趙文清。”
趁兩人搬運賬冊時,他悄悄潛入密室,利用牆角的一條縫隙觀察。果然,他看到幾本賬冊堆在角落,內容似乎與田廣積的收稅記錄有關。
他記下了賬冊的大致位置,心中有了主意:“今晚無論如何,必須找到機會將這些賬冊帶走。”
當晚,李青雲和薛逸風分別帶著自己的發現返迴縣衙。趙文清正在書房等待,見兩人迴來,立刻迎了上去。
李青雲將村民的證詞一一呈上,語氣中透著憤慨:“趙兄,田廣積他們簡直無法無天。這些證詞足以證明,他們的貪墨行為已經嚴重危害民生。”
薛逸風也將監視記錄遞給趙文清,低聲說道:“縣丞的密室裏有賬冊,我已經查清了位置,今晚可以動手。”
趙文清看著兩人遞來的證據,目光中閃過一抹堅定:“青雲,薛兄,這一次,我們必須一擊即中。既要抓住賬冊,也要讓張敬澤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