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劍結束後的午後,陽光透過山林的樹葉灑在空地上,斑駁的光影隨著風的吹拂輕輕搖曳。李青雲將劍歸入劍鞘,長舒了一口氣,轉身走向不遠處靜坐的周淩風。
“師傅,我有一件事想告訴您。”他語氣中透著幾分期待,帶著些許小心翼翼的神色。
周淩風抬起頭,銳利的目光掃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說吧,什麽事?”
李青雲微微整理了一下衣襟,恭敬地開口:“徐先生昨日同意收我為弟子。他說,我可以每天在卯時去他那裏讀書,學習學問。”
周淩風聞言,臉上沒有明顯的表情變化,但目光中卻透出一絲欣慰與深思。他緩緩點了點頭:“他願意教你,說明你身上有值得他認可的地方。徐子謙雖人稱清高,但學識的確非凡。你能有此機緣,不要辜負了他。”
李青雲聽到周淩風的認可,心中一陣歡喜,但還未等他說話,周淩風的語氣忽然轉冷:“不過,我要提醒你一句:書雖能教人道理,但盡信書不如無書。道理寫在書裏,人情卻在書外。若你隻是讀書學劍,而不去觀察、體會這世間的險惡與複雜,那你學再多的道理,也隻是空談。記住,用眼,更要用心。”
“用眼,更要用心?”
李青雲愣住了,他仔細咀嚼著周淩風的話,試探性地問:“師傅,您的意思是……學問不能完全依賴書本嗎?”
周淩風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目光深邃:“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書裏的道理或許能幫你理解一些事,但隻有親眼去看,親身去感受,你才能真正懂得這個世界的複雜。尤其是在人情這件事上,用眼看不夠,還要用心去體會。”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鋒利:“你父親之所以會落到那種境地,正是因為他隻懂道理,而低估了人心的險惡。你若想走得更遠,必須在學問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李青雲低下頭,陷入了沉思。他迴想起父親生前的言行,的確,父親是個有道德、有原則的人,但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會觸犯那些心懷鬼胎的權臣。他抬頭看向周淩風,目光中多了一絲堅定:“師傅,我明白了。學問是為了讓我更有智慧,而練劍是為了讓我有守護的力量。兩者缺一不可,但我會牢記您的話,時時用心,不讓自己被蒙蔽。”
周淩風的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記住你今天說的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有堅定的心,但也別太急於求成。學問和劍術,都是慢功夫。”
李青雲深深鞠了一躬,語氣中透著感激:“謝謝師傅的教誨。我一定會努力,不辜負您和徐先生的期望。”
周淩風擺了擺手,轉身離開:“話說完了,迴去準備吧。卯時讀書,巳時練劍,你有得忙了。”
李青雲目送著周淩風離去的背影,心中多了一份清明。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剛剛開始,既有書中的智慧,也有現實中的險惡,他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自己的方向。
迴到屋中,李青雲環顧四周,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屋子裏已經積了不少灰塵,角落裏還散落著一些之前沒有清理的雜物以及一些散落在地的草藥。
他緩緩走到桌前,伸手拂去桌上的灰塵,“父親,阿福,金龍大哥,我一定會從這裏重新開始,讓你們的教誨成為我前行的指引。”
想到這裏,他挽起袖子,拿起掃帚,從角落開始打掃屋子。他一邊掃,一邊迴憶起阿福曾經教過他的那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青雲,不論做什麽事情,都要先把自己的小天地打理好。”
李青雲先從窗台開始清理,他用濕布輕輕擦拭,直至窗框上積年的灰塵被擦得幹幹淨淨。接著,他彎下腰,將堆在角落裏的舊物整理成堆,放進一個木箱中封好。
他發現屋簷下有幾塊被風吹散的茅草,於是爬上木梯,用繩索將它們重新固定。汗水從額頭滑下,他用袖子一抹,露出輕鬆的笑容:“這下子,房子看起來舒適多了。”
最後,他將地板用水擦拭了一遍,清新的木香伴隨著陽光充盈了整個房間。他看著煥然一新的小屋,深吸一口氣,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與踏實。
打掃完屋子後,李青雲換上一件幹淨的衣服,前往祠堂拜訪老村長。他知道,若不是老村長的指點,他或許還在迷茫中掙紮,無從開啟這段嶄新的求學之路。
祠堂依舊是那副靜謐的模樣,老村長坐在院中藤椅上,手中拿著一本線裝書,神情專注。陽光灑在他的白發上,顯得格外和藹。
“村長伯伯。”李青雲輕聲喚道,恭敬地走上前。
老村長抬起頭,見是李青雲,笑了笑:“青雲來了啊,今天怎麽有空來看我?”
李青雲彎腰行了一禮,說道:“村長伯伯,您上次的指點讓我受益良多。我已經拜徐先生為師,同時繼續跟隨周前輩練劍。這一切都多虧了您的教導,小子特來感謝。”
老村長擺了擺手,笑著說道:“你這孩子,總是這麽懂事。村裏雖然條件有限,但隻要你有誌向,我自然願意幫你一把。不過,學問與劍術都是漫長的道路,記住,貴在堅持,切莫半途而廢。”
李青雲點點頭,目光中透著堅定:“村長伯伯,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無論是學問還是劍術,我都會盡力做到最好。”
老村長微微點頭,語氣中多了一絲期待:“好!你這孩子有誌氣。等到有一天你走出這座村子,記得,不管你成就多大,都不要忘了你待過的土地。”
李青雲握緊拳頭,語氣鄭重:“伯伯放心,我一定不會忘記。若有一天能有所作為,我會迴來為村裏做點實事。”
離開祠堂後,李青雲迴到小屋,坐在書桌前,將徐子謙交給他的書籍整齊地擺放好。他拿起毛筆,開始練習書法,一筆一畫地寫下“修身齊家”四個字。隨後,他起身拔出劍,站在屋外的小空地上,一遍遍練習著周淩風教授的劍法招式。
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衣衫被汗水濕透,但他沒有停下。他明白,這樣的生活才是他所渴望的,既有學問的熏陶,也有劍術的磨礪。他低聲說道:“父親,您看著吧,我一定會成為您期望的樣子。未來,無論多難,我都不會退縮。”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李青雲便從床上爬起,簡單洗漱後點燃油燈,坐在書桌前。他展開徐子謙交給他的書籍,拿起毛筆,在紙上練習書法。毛筆在宣紙上遊走,他用心體會著每一個筆畫的運勢,額頭漸漸沁出汗水。
寫完一張,他停下來細細端詳,發現自己的字雖較昨日稍有進步,但依舊有些筆力不足。他輕聲自語:“學問如練劍,需要日積月累,我不能急。”
練了一會字,李青雲合上書卷,拿起劍走到屋外的小空地。他拔出劍,深吸一口氣,開始練習周淩風傳授的“淩風劍法”。劍鋒劃破空氣,動作雖顯生澀,但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堅定與認真。
練完劍後,卯時將近,李青雲匆匆趕往徐子謙的小院,坐在石桌旁,認真聽講。徐子謙今日講的是《禮記》中的“修身”篇,他語氣平緩,但字字句句如珠玉落地,帶著一種深入人心的力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青雲,修身是基礎,若你連自己的心性都無法磨礪,如何治理好家業與國家?”徐子謙的目光落在李青雲身上,帶著考問的意味。
李青雲立刻起身,拱手答道:“先生教誨的是,學生一定謹記在心。”
下課後,徐子謙將茶盞推到李青雲麵前,示意他坐下:“青雲,學問是根基,但人的精力有限。你白日既要學習,又要練劍,是否有些太過辛苦了?”
李青雲捧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恭敬地迴答:“先生,我雖苦些,但劍術與學問都對我很重要。我跟隨前輩周淩風練劍,劍道雖難,但能讓我學會堅韌;跟隨您學習,則讓我明辨是非,兩者不可偏廢。”
聽到“周淩風”這個名字,徐子謙微微一怔,目光中多了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緩緩放下茶盞,沉思片刻後說道:“周淩風……我們認識。他的劍術確實高超,江湖中無人能出其右。他的人品也令人敬佩,行事坦蕩。但他的理念……與我有些不同。”
李青雲微微一愣,小心問道:“先生,您是說前輩的理念?”
徐子謙點了點頭,語氣平靜中帶著些許感慨:“周淩風信奉劍能改變一切,認為力量是守護正義的唯一手段。但我卻始終覺得,世間問題的根源,不僅在於弱肉強食,還在於人心的貪婪與不公。劍能救一時,但無法治一世。”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的竹林,語氣中多了一絲敬意:“不過,他對劍道的追求無可挑剔,也是一位正直之人。青雲,你若能從他那裏學到劍術的堅韌,從我這裏學到學問的智慧,或許會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李青雲沉思片刻,低聲說道:“先生,我理解您的意思。前輩的劍讓我明白何為強大,而您的教誨讓我明白強大的意義。我想用這兩者去改變命運,守護我珍視的人。”
徐子謙看著他,眼中多了一絲欣慰:“很好。但記住,無論學劍還是習文,最終都是為了做一個內心強大而坦蕩之人。不要讓仇恨蒙蔽了你的眼睛。”
李青雲點點頭,目光堅定:“學生一定謹記先生與前輩的教誨,不負您們的期望。”
徐子謙的小院中,日光穿過竹林的縫隙,灑下一片斑駁的光影。李青雲恭敬地將書卷合上,向徐子謙一鞠躬,語氣中帶著感激:“先生,學生今日受益良多。巳時將到,我先告辭,明日再來請教。”
徐子謙點點頭,目光中帶著一絲期許:“去吧,文武之道,貴在平衡。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以恆心與毅力走下去。”
李青雲應了一聲,背起書袋,匆匆跑下竹林小徑。
山間的空氣清新而涼爽,腳下的石子路因昨夜的露水略顯濕滑。李青雲一路小跑,他知道,接下來的練劍時間同樣重要,絕不能耽誤。
當他趕到練劍場地時,周淩風正坐在一塊青石上閉目養神,手中的長劍隨意地放在一旁。聽到腳步聲,周淩風睜開眼睛,銳利的目光掃了過來,隨即嘴角微微一揚:“小子,來了?”
李青雲急忙站定,深吸一口氣,行了一禮:“師傅,學生遲到了些,勞您久等。”
周淩風擺了擺手,語氣平靜卻帶著幾分關心:“徐子謙那老家夥沒難為你吧?文武兼修可不是輕鬆的事,他那張嘴可是出了名的會折騰人。”
李青雲抬起頭,目光中透著一絲堅定:“先生教我很多道理,雖然累些,但我覺得很值得。他讓我明白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讓我更加理解練劍的意義。”
周淩風聽罷,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看來你在那兒沒白費功夫。好,既然文修不誤,武修更不能落下。來吧,今天我們接著練劍。”
周淩風起身,拔出長劍,劍鋒在陽光下閃過一道寒光。他站在李青雲麵前,目光淩厲地注視著他,開口道:“青雲,你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劍法招式,但僅僅是會用還不夠。今天我教你如何融入劍意,讓你的劍法變得更有靈性。”
李青雲屏住唿吸,專注地看著周淩風,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周淩風將劍緩緩舉起,動作看似隨意,卻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他輕聲說道:“記住,劍隨心動,意在先,劍在後。你的每一劍,不僅要準確,還要賦予它靈魂。看好了——”
他輕輕揮劍,劍鋒劃過空氣,發出低沉的破風聲。劍招雖不複雜,但其中蘊含的力道與意境,讓李青雲不禁屏住了唿吸。他感受到周淩風的劍仿佛有生命一般,每一招都像是在與天地交流。
“現在,你試試。”周淩風收劍而立,將劍遞給李青雲,目光中透著期待與考驗。
李青雲接過劍,緩緩調整唿吸,迴憶著周淩風剛才的動作與講解。他穩住步法,雙手握劍,嚐試著模仿周淩風的動作。然而,當劍鋒揮出時,他發現自己雖然力道足夠,卻始終無法將心中的意念融入劍招之中。
周淩風冷哼一聲:“看似有形,實則無神。青雲,你的劍隻是動作,缺少了內在的靈氣。你還在畏首畏尾,放開你的心,忘記招式,專注於你的目標!”
李青雲咬緊牙關,再次揮劍。這一次,他不再拘泥於動作是否完美,而是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劍鋒所指的方向。他的劍招依然略顯稚嫩,但動作中多了一絲流暢與靈動。
周淩風微微點頭:“有點意思。記住,這隻是開始。要將劍與心完全融合,靠的是日複一日的練習,不可急功近利。”
練習了一陣後,周淩風示意李青雲停下,遞給他一壺水:“歇一會兒吧。你這小子學得不慢,但別以為這就夠了。劍術的路沒有盡頭,別忘了你的目標。”
李青雲接過水壺,抿了一口,抬頭說道:“師傅,我明白。您和先生教我這些,我都記在心裏。我一定會努力,不讓您們失望。”
周淩風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就好。今天的練劍先到這裏,迴去好好體會劍意的精髓,明天繼續。”
李青雲迴到家中,再次展開書卷,認真複習當天的內容。傍晚時分,他拿起劍,繼續練習淩風劍法的基礎步法。他知道,文武兼修的路雖辛苦,但這是他選擇的方向,也是通往未來的唯一途徑。
“師傅,我有一件事想告訴您。”他語氣中透著幾分期待,帶著些許小心翼翼的神色。
周淩風抬起頭,銳利的目光掃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說吧,什麽事?”
李青雲微微整理了一下衣襟,恭敬地開口:“徐先生昨日同意收我為弟子。他說,我可以每天在卯時去他那裏讀書,學習學問。”
周淩風聞言,臉上沒有明顯的表情變化,但目光中卻透出一絲欣慰與深思。他緩緩點了點頭:“他願意教你,說明你身上有值得他認可的地方。徐子謙雖人稱清高,但學識的確非凡。你能有此機緣,不要辜負了他。”
李青雲聽到周淩風的認可,心中一陣歡喜,但還未等他說話,周淩風的語氣忽然轉冷:“不過,我要提醒你一句:書雖能教人道理,但盡信書不如無書。道理寫在書裏,人情卻在書外。若你隻是讀書學劍,而不去觀察、體會這世間的險惡與複雜,那你學再多的道理,也隻是空談。記住,用眼,更要用心。”
“用眼,更要用心?”
李青雲愣住了,他仔細咀嚼著周淩風的話,試探性地問:“師傅,您的意思是……學問不能完全依賴書本嗎?”
周淩風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目光深邃:“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書裏的道理或許能幫你理解一些事,但隻有親眼去看,親身去感受,你才能真正懂得這個世界的複雜。尤其是在人情這件事上,用眼看不夠,還要用心去體會。”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鋒利:“你父親之所以會落到那種境地,正是因為他隻懂道理,而低估了人心的險惡。你若想走得更遠,必須在學問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李青雲低下頭,陷入了沉思。他迴想起父親生前的言行,的確,父親是個有道德、有原則的人,但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會觸犯那些心懷鬼胎的權臣。他抬頭看向周淩風,目光中多了一絲堅定:“師傅,我明白了。學問是為了讓我更有智慧,而練劍是為了讓我有守護的力量。兩者缺一不可,但我會牢記您的話,時時用心,不讓自己被蒙蔽。”
周淩風的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記住你今天說的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有堅定的心,但也別太急於求成。學問和劍術,都是慢功夫。”
李青雲深深鞠了一躬,語氣中透著感激:“謝謝師傅的教誨。我一定會努力,不辜負您和徐先生的期望。”
周淩風擺了擺手,轉身離開:“話說完了,迴去準備吧。卯時讀書,巳時練劍,你有得忙了。”
李青雲目送著周淩風離去的背影,心中多了一份清明。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剛剛開始,既有書中的智慧,也有現實中的險惡,他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自己的方向。
迴到屋中,李青雲環顧四周,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屋子裏已經積了不少灰塵,角落裏還散落著一些之前沒有清理的雜物以及一些散落在地的草藥。
他緩緩走到桌前,伸手拂去桌上的灰塵,“父親,阿福,金龍大哥,我一定會從這裏重新開始,讓你們的教誨成為我前行的指引。”
想到這裏,他挽起袖子,拿起掃帚,從角落開始打掃屋子。他一邊掃,一邊迴憶起阿福曾經教過他的那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青雲,不論做什麽事情,都要先把自己的小天地打理好。”
李青雲先從窗台開始清理,他用濕布輕輕擦拭,直至窗框上積年的灰塵被擦得幹幹淨淨。接著,他彎下腰,將堆在角落裏的舊物整理成堆,放進一個木箱中封好。
他發現屋簷下有幾塊被風吹散的茅草,於是爬上木梯,用繩索將它們重新固定。汗水從額頭滑下,他用袖子一抹,露出輕鬆的笑容:“這下子,房子看起來舒適多了。”
最後,他將地板用水擦拭了一遍,清新的木香伴隨著陽光充盈了整個房間。他看著煥然一新的小屋,深吸一口氣,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與踏實。
打掃完屋子後,李青雲換上一件幹淨的衣服,前往祠堂拜訪老村長。他知道,若不是老村長的指點,他或許還在迷茫中掙紮,無從開啟這段嶄新的求學之路。
祠堂依舊是那副靜謐的模樣,老村長坐在院中藤椅上,手中拿著一本線裝書,神情專注。陽光灑在他的白發上,顯得格外和藹。
“村長伯伯。”李青雲輕聲喚道,恭敬地走上前。
老村長抬起頭,見是李青雲,笑了笑:“青雲來了啊,今天怎麽有空來看我?”
李青雲彎腰行了一禮,說道:“村長伯伯,您上次的指點讓我受益良多。我已經拜徐先生為師,同時繼續跟隨周前輩練劍。這一切都多虧了您的教導,小子特來感謝。”
老村長擺了擺手,笑著說道:“你這孩子,總是這麽懂事。村裏雖然條件有限,但隻要你有誌向,我自然願意幫你一把。不過,學問與劍術都是漫長的道路,記住,貴在堅持,切莫半途而廢。”
李青雲點點頭,目光中透著堅定:“村長伯伯,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無論是學問還是劍術,我都會盡力做到最好。”
老村長微微點頭,語氣中多了一絲期待:“好!你這孩子有誌氣。等到有一天你走出這座村子,記得,不管你成就多大,都不要忘了你待過的土地。”
李青雲握緊拳頭,語氣鄭重:“伯伯放心,我一定不會忘記。若有一天能有所作為,我會迴來為村裏做點實事。”
離開祠堂後,李青雲迴到小屋,坐在書桌前,將徐子謙交給他的書籍整齊地擺放好。他拿起毛筆,開始練習書法,一筆一畫地寫下“修身齊家”四個字。隨後,他起身拔出劍,站在屋外的小空地上,一遍遍練習著周淩風教授的劍法招式。
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衣衫被汗水濕透,但他沒有停下。他明白,這樣的生活才是他所渴望的,既有學問的熏陶,也有劍術的磨礪。他低聲說道:“父親,您看著吧,我一定會成為您期望的樣子。未來,無論多難,我都不會退縮。”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李青雲便從床上爬起,簡單洗漱後點燃油燈,坐在書桌前。他展開徐子謙交給他的書籍,拿起毛筆,在紙上練習書法。毛筆在宣紙上遊走,他用心體會著每一個筆畫的運勢,額頭漸漸沁出汗水。
寫完一張,他停下來細細端詳,發現自己的字雖較昨日稍有進步,但依舊有些筆力不足。他輕聲自語:“學問如練劍,需要日積月累,我不能急。”
練了一會字,李青雲合上書卷,拿起劍走到屋外的小空地。他拔出劍,深吸一口氣,開始練習周淩風傳授的“淩風劍法”。劍鋒劃破空氣,動作雖顯生澀,但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堅定與認真。
練完劍後,卯時將近,李青雲匆匆趕往徐子謙的小院,坐在石桌旁,認真聽講。徐子謙今日講的是《禮記》中的“修身”篇,他語氣平緩,但字字句句如珠玉落地,帶著一種深入人心的力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青雲,修身是基礎,若你連自己的心性都無法磨礪,如何治理好家業與國家?”徐子謙的目光落在李青雲身上,帶著考問的意味。
李青雲立刻起身,拱手答道:“先生教誨的是,學生一定謹記在心。”
下課後,徐子謙將茶盞推到李青雲麵前,示意他坐下:“青雲,學問是根基,但人的精力有限。你白日既要學習,又要練劍,是否有些太過辛苦了?”
李青雲捧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恭敬地迴答:“先生,我雖苦些,但劍術與學問都對我很重要。我跟隨前輩周淩風練劍,劍道雖難,但能讓我學會堅韌;跟隨您學習,則讓我明辨是非,兩者不可偏廢。”
聽到“周淩風”這個名字,徐子謙微微一怔,目光中多了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緩緩放下茶盞,沉思片刻後說道:“周淩風……我們認識。他的劍術確實高超,江湖中無人能出其右。他的人品也令人敬佩,行事坦蕩。但他的理念……與我有些不同。”
李青雲微微一愣,小心問道:“先生,您是說前輩的理念?”
徐子謙點了點頭,語氣平靜中帶著些許感慨:“周淩風信奉劍能改變一切,認為力量是守護正義的唯一手段。但我卻始終覺得,世間問題的根源,不僅在於弱肉強食,還在於人心的貪婪與不公。劍能救一時,但無法治一世。”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的竹林,語氣中多了一絲敬意:“不過,他對劍道的追求無可挑剔,也是一位正直之人。青雲,你若能從他那裏學到劍術的堅韌,從我這裏學到學問的智慧,或許會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李青雲沉思片刻,低聲說道:“先生,我理解您的意思。前輩的劍讓我明白何為強大,而您的教誨讓我明白強大的意義。我想用這兩者去改變命運,守護我珍視的人。”
徐子謙看著他,眼中多了一絲欣慰:“很好。但記住,無論學劍還是習文,最終都是為了做一個內心強大而坦蕩之人。不要讓仇恨蒙蔽了你的眼睛。”
李青雲點點頭,目光堅定:“學生一定謹記先生與前輩的教誨,不負您們的期望。”
徐子謙的小院中,日光穿過竹林的縫隙,灑下一片斑駁的光影。李青雲恭敬地將書卷合上,向徐子謙一鞠躬,語氣中帶著感激:“先生,學生今日受益良多。巳時將到,我先告辭,明日再來請教。”
徐子謙點點頭,目光中帶著一絲期許:“去吧,文武之道,貴在平衡。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以恆心與毅力走下去。”
李青雲應了一聲,背起書袋,匆匆跑下竹林小徑。
山間的空氣清新而涼爽,腳下的石子路因昨夜的露水略顯濕滑。李青雲一路小跑,他知道,接下來的練劍時間同樣重要,絕不能耽誤。
當他趕到練劍場地時,周淩風正坐在一塊青石上閉目養神,手中的長劍隨意地放在一旁。聽到腳步聲,周淩風睜開眼睛,銳利的目光掃了過來,隨即嘴角微微一揚:“小子,來了?”
李青雲急忙站定,深吸一口氣,行了一禮:“師傅,學生遲到了些,勞您久等。”
周淩風擺了擺手,語氣平靜卻帶著幾分關心:“徐子謙那老家夥沒難為你吧?文武兼修可不是輕鬆的事,他那張嘴可是出了名的會折騰人。”
李青雲抬起頭,目光中透著一絲堅定:“先生教我很多道理,雖然累些,但我覺得很值得。他讓我明白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讓我更加理解練劍的意義。”
周淩風聽罷,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看來你在那兒沒白費功夫。好,既然文修不誤,武修更不能落下。來吧,今天我們接著練劍。”
周淩風起身,拔出長劍,劍鋒在陽光下閃過一道寒光。他站在李青雲麵前,目光淩厲地注視著他,開口道:“青雲,你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劍法招式,但僅僅是會用還不夠。今天我教你如何融入劍意,讓你的劍法變得更有靈性。”
李青雲屏住唿吸,專注地看著周淩風,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周淩風將劍緩緩舉起,動作看似隨意,卻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他輕聲說道:“記住,劍隨心動,意在先,劍在後。你的每一劍,不僅要準確,還要賦予它靈魂。看好了——”
他輕輕揮劍,劍鋒劃過空氣,發出低沉的破風聲。劍招雖不複雜,但其中蘊含的力道與意境,讓李青雲不禁屏住了唿吸。他感受到周淩風的劍仿佛有生命一般,每一招都像是在與天地交流。
“現在,你試試。”周淩風收劍而立,將劍遞給李青雲,目光中透著期待與考驗。
李青雲接過劍,緩緩調整唿吸,迴憶著周淩風剛才的動作與講解。他穩住步法,雙手握劍,嚐試著模仿周淩風的動作。然而,當劍鋒揮出時,他發現自己雖然力道足夠,卻始終無法將心中的意念融入劍招之中。
周淩風冷哼一聲:“看似有形,實則無神。青雲,你的劍隻是動作,缺少了內在的靈氣。你還在畏首畏尾,放開你的心,忘記招式,專注於你的目標!”
李青雲咬緊牙關,再次揮劍。這一次,他不再拘泥於動作是否完美,而是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劍鋒所指的方向。他的劍招依然略顯稚嫩,但動作中多了一絲流暢與靈動。
周淩風微微點頭:“有點意思。記住,這隻是開始。要將劍與心完全融合,靠的是日複一日的練習,不可急功近利。”
練習了一陣後,周淩風示意李青雲停下,遞給他一壺水:“歇一會兒吧。你這小子學得不慢,但別以為這就夠了。劍術的路沒有盡頭,別忘了你的目標。”
李青雲接過水壺,抿了一口,抬頭說道:“師傅,我明白。您和先生教我這些,我都記在心裏。我一定會努力,不讓您們失望。”
周淩風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就好。今天的練劍先到這裏,迴去好好體會劍意的精髓,明天繼續。”
李青雲迴到家中,再次展開書卷,認真複習當天的內容。傍晚時分,他拿起劍,繼續練習淩風劍法的基礎步法。他知道,文武兼修的路雖辛苦,但這是他選擇的方向,也是通往未來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