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李青雲早早起身,將昨晚收拾好的包裹遞給李金龍,神情中帶著不舍。


    “金龍哥,我們一起去拜見師傅告別。”李青雲沉聲說道,目光中滿是懇切。


    李金龍點點頭,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當然,我也一直想當麵感謝周前輩。若沒有他給的草藥哥救治,這條命怕是早就沒了。”


    兩人收拾妥當,向山間的小院走去。途中,晨風微涼,吹動樹葉沙沙作響。李金龍腳步沉穩,雖是將要離別,神情卻依舊從容。他低聲對李青雲說道:“青雲,記住今天的一切,無論是我的話,還是周前輩教導你的劍術。這條路,你要自己走下去。”


    李青雲點點頭,心中一陣酸澀。他知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走進小院時,周淩風正盤膝坐在一棵古鬆下,手中握著那柄常伴他的長劍,劍鋒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他閉著眼睛,似乎在冥想,整個人如同雕塑般一動不動。


    “師傅。”李青雲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金龍哥今日要啟程,特來向您辭別。”


    周淩風緩緩睜開眼睛,目光如同深淵般幽深。他的視線在李金龍身上停留片刻,輕輕點頭:“你的氣色比上次見時好多了,看來這段時間休養得不錯。”


    李金龍躬身行了一禮,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激:“多謝前輩的救命之恩。如果沒有您的醫治和庇護,我李金龍這條命恐怕早就沒了。今日特來辭行,也希望前輩能保重身體。”


    周淩風擺了擺手,神情淡然:“不用謝我,我不過是看在青雲的麵子上才救你一命。江湖兇險,你既已恢複,就盡快離開吧。這裏並非久留之地。”


    李金龍聽聞此言,深吸一口氣,挺直身軀,說道:“前輩的劍道和風範,實在讓晚輩仰慕。若有機會,還望能再向您討教劍術。”


    周淩風冷冷一笑,搖了搖頭:“你走江湖靠的是膽識與經驗,而非劍道。劍術對你而言,不過是點綴,學不學都無關緊要。”


    李金龍聞言愣了一瞬,隨即笑道:“前輩教訓得是,我李金龍不求劍道登峰造極,隻求活得坦蕩,問心無愧。多謝前輩的點撥,金龍受教了!”


    周淩風微微頷首,目光轉向李青雲:“你大哥要走了,你可還有話對他說?”


    李青雲上前一步,抿了抿嘴,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金龍哥,保重身體!江湖險惡,一定要多加小心。你教我的話,我一定會記住。”


    李金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寬慰:“青雲,好好跟著周前輩學劍,不要浪費他的心血。另外,不要忘了繼續讀書,這一點很重要。等我們再見時,我希望能看到一個更強大的你。”


    周淩風的目光淡然,聲音卻多了幾分意味深長:“你的師兄說得對。劍術隻是工具,知識和智慧才是基礎。記住,你若想真正為你父親洗清冤屈,不僅需要一柄鋒利的劍,還需要一顆清醒的頭腦。”


    李青雲重重點頭,心中默默將這些話銘記於心。


    告別的時刻終於到來,李金龍背起簡單的行囊,站在小院門口,迴頭看了一眼李青雲,露出一個溫暖的笑容:“青雲,別讓我失望。若有一天,你踏上江湖,我等著你的消息。”


    李青雲緊握雙拳,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金龍哥,一路保重!”


    李金龍大步離開,身影逐漸隱沒在山間的小道上。李青雲站在原地,目送著他遠去的身影,直到再也看不見。


    周淩風站在一旁,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聲音平靜而低沉:“江湖路遠,各自珍重。他走的是江湖的路,你走的,是劍道的路。將來如何,還得看你自己。”


    李青雲深吸一口氣,轉身看向周淩風,目光中滿是決心:“師傅,我明白了。我會繼續努力,不會讓您和金龍哥失望!”


    清晨,薄霧籠罩著山林,清風拂過草尖,帶著濕潤的清新氣息。李青雲早早地站在山間的空地上,手握劍柄,目光凝聚在前方。他知道今天的練習將與以往不同。


    周淩風站在不遠處,神情冷峻,手中長劍靜靜垂落,宛如一塊沒有出鞘的利刃,藏著令人難以忽視的鋒芒。他抬眼掃了李青雲一眼,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絲威嚴:“今日,我教你‘淩風劍法’。這是我自創的一套劍術,共一百零八式,講究快、準、靈,劍隨風動,人劍合一。”


    李青雲聽到“自創”二字,心頭一震,眼中露出幾分敬佩與興奮:“前輩,這套劍法是您創的嗎?那一定非常厲害!”


    周淩風淡淡一笑,目光中帶著些許複雜的情緒:“劍法的強弱,不在於招式的複雜,而在於心的領悟。淩風劍法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殺敵。每一招都直取要害,絕不拖泥帶水。你若想學,就得明白,劍術不是舞蹈,它容不得半分猶豫。”


    李青雲鄭重點頭:“請前輩教我,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周淩風不再多言,將劍輕輕拔出,劍刃在晨光下泛著寒芒。他緩緩站定,抬起劍,腳步如風般輕盈地挪動,一招一式展露得幹淨利落。劍尖劃過空氣,發出“嗚嗚”聲,仿佛山間的風被他牽引。


    “第一式——‘疾風刺’。”周淩風的聲音不帶一絲起伏,“這一式講究快,劍尖直取目標,無須多餘的動作。”


    他說罷,劍鋒猛然前刺,速度快得連帶起的勁風吹亂了李青雲的衣角。他將劍收迴,淡淡說道:“照著做。”


    李青雲深吸一口氣,按周淩風的動作站定,抬起劍,嚐試刺出。他的動作雖然用力,但劍身微微顫抖,劍尖刺出的軌跡也帶著些許偏移。


    周淩風搖頭:“太僵硬了。劍法不是拚蠻力,你的手腕要靈活,力量來自腰胯,貫通全身。”


    李青雲點頭,再次調整姿勢。這一次,他嚐試放鬆手腕,同時利用腰部的發力刺出一劍,劍尖雖未完全穩定,但已經不再顫抖。


    周淩風微微頷首:“還差得遠,但已經比剛才好些。記住,劍是你的延伸,不是你的負擔。繼續練,直到你的劍尖不再偏移。”


    “第二式——‘迴風斬’。”周淩風繼續說道,“這一式講究快速迴撤後劈,攻守兼備。注意步法,腳下若不穩,劍再快也無用。”


    他舉劍後撤半步,隨即身形一旋,劍鋒如半月般劃出一道優美而淩厲的弧線,帶起一片破風聲。整個動作一氣嗬成,既有攻擊性,又帶著一份瀟灑的靈動。


    李青雲看得入神,忍不住讚歎:“前輩,這一式真的像風一樣,流暢而靈動!”


    周淩風冷笑一聲:“好看無用,記住,劍術從來不講究好看,而是講究殺敵。練吧。”


    李青雲模仿著周淩風的動作,腳下後撤,但因為身體重心不穩,差點摔倒。他連忙穩住身形,再次嚐試。這一次,他的步法雖然不算流暢,但已經能夠連貫完成整個動作。


    隨著時間推移,李青雲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背後的衣衫早已濕透。他一次次地揮劍,一次次地調整步伐,盡管周淩風的聲音時不時響起:“太慢了!”“腳下亂了!”“劍鋒偏了!”但他依然咬緊牙關,沒有絲毫鬆懈。


    周淩風站在一旁,目光冷峻,手中的劍靜靜垂落。他看著李青雲的動作,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賞,但語氣依然冷酷:“淩風劍法一百零八式,每一式都是風的一種形態。風有疾風,也有緩風;有狂風,也有微風。你若想掌握它,先讓你的心靜下來,否則這套劍法會毀了你。”


    李青雲點頭,努力調整唿吸,試圖讓自己的動作更符合周淩風的要求。他的每一次揮劍,都帶著更加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山間隻剩下他和手中的劍。


    經過數個時辰的練習,李青雲的動作漸漸不再生硬,他的劍尖開始變得穩定,步法也逐漸協調。他抬頭看了一眼周淩風,試探著問道:“前輩,我是不是有一點進步了?”


    周淩風冷哼一聲,將劍插迴劍鞘:“勉強不算太糟,但別太得意。今天的練習隻是開始,想要掌握這一百零八式,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青雲擦了擦汗,雙手握緊劍柄,目光堅定:“前輩,我不會放棄的。”


    周淩風轉身離去,背影如同山間的風般灑脫而孤寂。他的聲音在林間迴蕩:“明日巳時,繼續。”


    李青雲望著周淩風的背影,心中燃起一股不滅的信念。他明白,淩風劍法不僅僅是劍術,更是對心靈的磨礪。而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在這片山林中,用汗水和堅持,真正掌握這套劍法的精髓。


    夕陽斜掛在山間,染紅了半片天空。李青雲拖著疲憊的身體推開小屋的木門,空氣中依然彌漫著淡淡的藥草香,屋內的一切顯得寧靜而簡單。他脫下濕透的外衣掛在門口,徑直走到水盆旁,捧起幾捧清涼的井水拍在臉上,感受著冰涼的觸感帶來的片刻清醒。


    洗漱完畢,他簡單地煮了一碗米粥,配著幾塊昨夜剩下的粗糧餅慢慢吃完。飯後,他坐在窗邊,望著遠處的群山,目光中帶著一絲沉思。


    父親的聲音似乎又在耳邊響起:“青雲,讀書才能明理。若有朝一日,你想扭轉局勢,想要撥開迷霧,必須多讀書,將來考取功名,進入朝堂,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想到這裏,李青雲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向村裏的祠堂走去。他知道,老村長是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許能為他指點一條讀書的明路。


    村中的祠堂並不大,卻是村裏最古老的建築。李青雲推開祠堂的木門,見到老村長正坐在院中的竹椅上,捧著一盞茶小口啜飲,身旁的燈火搖曳,將他的身影映在地上。


    “村長伯伯。”李青雲走上前,微微彎腰行禮,語氣恭敬,“打擾您了,我有些事情想請教。”


    老村長抬頭看著李青雲,眼中帶著慈祥的笑意,放下茶盞說道:“青雲,是練劍累了嗎?你這個孩子總是這麽刻苦。”


    李青雲搖搖頭,眼中透著一絲認真:“村長伯伯,我想繼續讀書。”


    老村長聞言,眉頭輕輕一皺。他端起茶杯,沉思片刻,語氣有些低沉:“青雲啊,你也知道,我們村子窮,別說讀書了,連識字的人都沒幾個。我們這裏既沒有學堂,也請不起先生教書。”


    李青雲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但他沒有放棄,目光中仍然帶著堅持:“我知道村裏條件不好,但我願意去努力尋找哪怕一線希望。伯伯,您在村裏最有見識,您覺得還有其他辦法嗎?”


    老村長看著眼前這個滿懷誌向的少年,心中不禁一陣感慨。他輕輕歎了口氣,放下茶杯說道:“其實啊,村裏幾年前來過一位辭官歸隱的老先生,他住在村東的竹林裏,平日不與人來往。但聽說他學問極好,以前在朝廷裏是做大官的。”


    李青雲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急切地問道:“辭官歸隱的大官?那他會收徒弟嗎?”


    老村長微微一笑:“這個我就不清楚了。老先生性情古怪,村裏人都敬他,但很少有人敢去打擾。不過,若你真有心,不妨試著去找他。記住,帶上些禮物,態度要恭敬,他這樣的讀書人最看重禮數。”


    李青雲的心中湧起一股激動,他站起身來,鄭重地向老村長行禮:“村長伯伯,謝謝您的指點!我一定去試試。”


    老村長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中透著一絲欣慰:“好孩子,有這樣的誌向是好事。但你要記住,學問如山,貴在堅持。不要因為路途艱難就輕言放棄。”


    李青雲點了點頭,目光堅定:“我一定會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告別了老村長,李青雲走在歸家的路上,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位隱居先生的模樣——一位滿腹經綸卻性情難測的長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曲士語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曲士語道並收藏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