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改變中的村子
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 作者:喜歡楸木的亞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外麵傳來一陣喧鬧,嘈雜聲此起彼伏,打破了李家村往日的寧靜。李抗日心裏一緊,以為是村民之間出了什麽矛盾,甚至打起來了,他急匆匆地跑出村委,張集也緊跟著一起跑了出來。兩人剛衝到外麵,李抗日就四處張望,試圖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狀況。
跑出來一看,李抗日才發現並不是村民打架。原來是之前村裏嫁出去的李四妹今天迴娘家,她的丈夫大包小包地提了好多東西迴來,這陣仗一下子就吸引了村民們的目光,引起了圍觀和喧嘩。尤其是李四妹的老公騎了一台半新不舊的自行車迴來,還說要把這台自行車送給李四妹家裏那個在縣裏念初中的弟弟,村民們瞬間發出了一陣嘩然,紛紛議論起來。
“這迴娘家就是要襯頭臉啊。”張集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笑了笑,語氣裏帶著一絲調侃。
但是李抗日卻冷著臉,眼神中透著幾分不屑和嘲諷,冷哼了一聲道:“襯頭臉?嗬嗬。”他似乎對這種行為並不認同,覺得沒必要這麽張揚。
李四妹是去年出嫁的。李家村因為連年貧困,一直是光棍多,好多光棍根本找不到老婆。村裏人生了女兒,但凡稍微為女兒考慮一點點,也會想著把女兒嫁給外麵條件好一點的地方去,希望她們能有更好的生活。李四妹在李家村裏算是村花了,之前有好多村裏的光棍都盯著她,好多人家都去她家提親,但李四妹的老爹都拒絕了。他一直想著女兒不能待在李家村,就算是去年李抗日開始搞互助小組,村裏的日子看著能好起來了,但他覺得外麵還有更好的機會,所以一直咬著沒鬆口。
後來經過親戚介紹,李四妹和她現在的丈夫趙宏民認識了。趙宏民今年二十六歲了,在這個時代算是比較大的年紀了。兩人經過媒人一撮合,也算是郎有情妹有意了。雖然趙宏民比李四妹大了六歲,但是他為人不錯,長得普普通通但勝在踏實肯幹,還鑽研技術。在鄉裏開拖拉機也是個不錯的工作,接觸了一段時間後,兩人都覺得合得來。再加上雙方父母也都同意了,所以婚事很快就定了下來。
李四妹出嫁那晚,村裏不知道有多少光棍哭了一宿,滿心都是失落和不甘。
今天剛好是李四妹迴門,也碰上趙宏民休息,兩人就一起來了。趙宏民的父母也都是在鄉裏工作的,為了給兒子兒媳長長臉,也為了別人沒法在親家麵前說他們女兒在自家受了委屈,所以讓趙宏民帶了不少禮物來。大包小包的拿了當真是不少,有煙有酒,還有非常不好買的肉罐頭,以及一些糖果餅幹。又扯了幾米布,灰色、紅色都有,再加上這台半新不舊的自行車,這在李家村都引起轟動了。
穿著一件大紅色新衣的李四妹臉上有抑製不住的笑容,她高興地和村裏相熟的姐妹、阿姨們聊著她在鄉裏的生活,語氣裏滿是幸福和自豪,仿佛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美好的新生活。而村子裏的那些男的則圍在趙宏民的身邊問東問西。
“宏民哥,你在鄉裏就開拖拉機啊?”一個村民好奇地問道,眼神中滿是對趙宏民的羨慕。
“啊,不光開,還要修的。咱們鄉裏剛來了兩台洛陽拖拉機廠的拖拉機,我要負責開,還要負責保養。”趙宏民耐心地迴答,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
“還要保養呢?!”另一個村民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仿佛聽到了什麽稀奇的事情。
“多新鮮呐。你家養馬也不能光吃草吧,還要喂喂豆子,打理一下馬毛吧。”趙宏民笑著解釋,用村民們熟悉的事物來類比,讓他們更容易理解。
“那宏民哥,開拖拉機難不難啊?”又有村民好奇地追問,想要了解這份工作到底有多厲害。
“開拖拉機不難,膽大心細有膀子力氣就好。但是光會開沒用,你要會修啊。有個小毛小病的壞在了半道上,不能天天拖去機械廠吧,要不然我不就是吃幹飯的了。”趙宏民認真地說道,讓村民們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
“那宏民哥,你在鄉裏一個月掙多少錢啊?”這個問題一問出來,周圍的人都安靜了下來,都豎起耳朵等著趙宏民的迴答。
“嗬嗬,三十二塊錢。”趙宏民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出了這個數字。
“這麽多啊!”周圍的村民都驚呆了,紛紛發出驚歎聲。對於村民來說,開拖拉機是一個很體麵的工作了,又有技術又能賺錢,一個月三十二塊錢的收入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很高的了。
而李四妹身邊的那些姐妹和阿姨們則家長裏短地談著一些更加具體的瑣事。
“你們在鄉裏一個月能吃上一次肉呢?!”一個阿姨羨慕地問李四妹,眼神中滿是對城裏生活的向往。
“嗯。宏民疼我,每次都是讓我多吃點。上次還買了汽水給我喝,不過我喝不慣,喝完盡打嗝了。”李四妹笑著迴答,臉上洋溢著幸福,眼神中滿是對丈夫的感激。
“你家的那個對你這麽好呢。”另一個姐妹感歎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羨慕。
“是啊,宏民可疼我了。我和你們說啊,我們現在住的那個地方可好了。最近剛通了自來水,咱們十來戶人家可以共用一個水龍頭。不用去井裏打水了。院子裏還有大喇叭能聽廣播呢。”李四妹多少有些炫耀,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人之常情嘛,西楚霸王都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世上又有多少人敢說自己的心性比楚霸王還要好呢?對於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來說,裝逼是一種硬性需求。
就在大家夥很熱鬧的時候,李抗日帶著張集走了過來。村民們紛紛打招唿:“支書。”李抗日笑著點頭迴應,然後看著和周圍光棍們閑聊的趙宏民,李抗日道:“宏民來了啊。”趙宏民急忙從兜裏掏出一包大前門香煙遞了過來:“支書抽煙。”“大前門?好煙啊。”李抗日笑了笑,從一盒裏抽了一根出來。他身邊跟著的張集穿著一身呢子大衣,趙宏民也分不清什麽路數。但看著也像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員。他把煙也遞了過來。張集擺擺手:“謝謝,我不會。”“宏民,最近農機站忙不忙。”李抗日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趙宏民扯著閑天,又去和李四妹打了個招唿。
在李四妹家轉了一圈,待了幾分鍾,抽完一根煙的功夫才抽身準備離去。這時候李四妹的弟弟,李伍剛好騎著趙宏民送他的那輛二手自行車繞了一圈迴來。“支書。”李伍和李抗日打了個招唿後,就興衝衝的對趙宏民道:“姐夫,這車真給我嗎?”“當然給你,你姐夫我說話一口吐沫一根釘。”趙宏民雄赳赳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豪爽。“謝謝姐夫!”“嗬嗬,你別光謝謝我。你要好好讀書,學習好了才是真的謝謝了我和你姐姐知道嗎?”“知道了,我以後一定好好讀書,學習好了以後到鄉裏縣裏更大的工廠上班!”“誒,對咯!我家李伍有出息!”趙宏民高興地拍了拍李伍的肩膀,眼神中滿是鼓勵。
原本已經走出了熱鬧人群的李抗日迴頭深深地看了一眼。張集從他的表情神色中看出了一些複雜的情緒,一些難以言說,似憤怒似不甘又似又期許的神情。李四妹家是熱鬧的,李家村的很多人都圍過去看熱鬧了。村委是冷清的,隻有李抗日和張集兩人坐在馬紮上圍著火爐烤火。火爐裏的炭火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火星子暴起,但李抗日卻渾然不覺,眼神有些空洞,似乎在想著什麽心事。
“李支書,支書。”張集叫了兩聲,聲音中帶著一絲關切。
“啊!”李抗日這才恍然驚醒:“不好意思啊,張集同誌。我剛剛走神了,我剛說哪兒來了?哦,對了,是你問我關於村民互助小組的事情,我和你說……”
“李支書,咱們還是先聊聊別的吧。”張集笑著看向李抗日:“我看你今天心也不在這。”
李抗日表情一頓,隨後有些尷尬地笑著:“被你看出來了。”
“嗯。”張集點點頭:“你有心很抱歉,我沒有找到“李抗日”這個名字的相關信息。
跑出來一看,李抗日才發現並不是村民打架。原來是之前村裏嫁出去的李四妹今天迴娘家,她的丈夫大包小包地提了好多東西迴來,這陣仗一下子就吸引了村民們的目光,引起了圍觀和喧嘩。尤其是李四妹的老公騎了一台半新不舊的自行車迴來,還說要把這台自行車送給李四妹家裏那個在縣裏念初中的弟弟,村民們瞬間發出了一陣嘩然,紛紛議論起來。
“這迴娘家就是要襯頭臉啊。”張集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笑了笑,語氣裏帶著一絲調侃。
但是李抗日卻冷著臉,眼神中透著幾分不屑和嘲諷,冷哼了一聲道:“襯頭臉?嗬嗬。”他似乎對這種行為並不認同,覺得沒必要這麽張揚。
李四妹是去年出嫁的。李家村因為連年貧困,一直是光棍多,好多光棍根本找不到老婆。村裏人生了女兒,但凡稍微為女兒考慮一點點,也會想著把女兒嫁給外麵條件好一點的地方去,希望她們能有更好的生活。李四妹在李家村裏算是村花了,之前有好多村裏的光棍都盯著她,好多人家都去她家提親,但李四妹的老爹都拒絕了。他一直想著女兒不能待在李家村,就算是去年李抗日開始搞互助小組,村裏的日子看著能好起來了,但他覺得外麵還有更好的機會,所以一直咬著沒鬆口。
後來經過親戚介紹,李四妹和她現在的丈夫趙宏民認識了。趙宏民今年二十六歲了,在這個時代算是比較大的年紀了。兩人經過媒人一撮合,也算是郎有情妹有意了。雖然趙宏民比李四妹大了六歲,但是他為人不錯,長得普普通通但勝在踏實肯幹,還鑽研技術。在鄉裏開拖拉機也是個不錯的工作,接觸了一段時間後,兩人都覺得合得來。再加上雙方父母也都同意了,所以婚事很快就定了下來。
李四妹出嫁那晚,村裏不知道有多少光棍哭了一宿,滿心都是失落和不甘。
今天剛好是李四妹迴門,也碰上趙宏民休息,兩人就一起來了。趙宏民的父母也都是在鄉裏工作的,為了給兒子兒媳長長臉,也為了別人沒法在親家麵前說他們女兒在自家受了委屈,所以讓趙宏民帶了不少禮物來。大包小包的拿了當真是不少,有煙有酒,還有非常不好買的肉罐頭,以及一些糖果餅幹。又扯了幾米布,灰色、紅色都有,再加上這台半新不舊的自行車,這在李家村都引起轟動了。
穿著一件大紅色新衣的李四妹臉上有抑製不住的笑容,她高興地和村裏相熟的姐妹、阿姨們聊著她在鄉裏的生活,語氣裏滿是幸福和自豪,仿佛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美好的新生活。而村子裏的那些男的則圍在趙宏民的身邊問東問西。
“宏民哥,你在鄉裏就開拖拉機啊?”一個村民好奇地問道,眼神中滿是對趙宏民的羨慕。
“啊,不光開,還要修的。咱們鄉裏剛來了兩台洛陽拖拉機廠的拖拉機,我要負責開,還要負責保養。”趙宏民耐心地迴答,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
“還要保養呢?!”另一個村民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仿佛聽到了什麽稀奇的事情。
“多新鮮呐。你家養馬也不能光吃草吧,還要喂喂豆子,打理一下馬毛吧。”趙宏民笑著解釋,用村民們熟悉的事物來類比,讓他們更容易理解。
“那宏民哥,開拖拉機難不難啊?”又有村民好奇地追問,想要了解這份工作到底有多厲害。
“開拖拉機不難,膽大心細有膀子力氣就好。但是光會開沒用,你要會修啊。有個小毛小病的壞在了半道上,不能天天拖去機械廠吧,要不然我不就是吃幹飯的了。”趙宏民認真地說道,讓村民們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
“那宏民哥,你在鄉裏一個月掙多少錢啊?”這個問題一問出來,周圍的人都安靜了下來,都豎起耳朵等著趙宏民的迴答。
“嗬嗬,三十二塊錢。”趙宏民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出了這個數字。
“這麽多啊!”周圍的村民都驚呆了,紛紛發出驚歎聲。對於村民來說,開拖拉機是一個很體麵的工作了,又有技術又能賺錢,一個月三十二塊錢的收入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很高的了。
而李四妹身邊的那些姐妹和阿姨們則家長裏短地談著一些更加具體的瑣事。
“你們在鄉裏一個月能吃上一次肉呢?!”一個阿姨羨慕地問李四妹,眼神中滿是對城裏生活的向往。
“嗯。宏民疼我,每次都是讓我多吃點。上次還買了汽水給我喝,不過我喝不慣,喝完盡打嗝了。”李四妹笑著迴答,臉上洋溢著幸福,眼神中滿是對丈夫的感激。
“你家的那個對你這麽好呢。”另一個姐妹感歎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羨慕。
“是啊,宏民可疼我了。我和你們說啊,我們現在住的那個地方可好了。最近剛通了自來水,咱們十來戶人家可以共用一個水龍頭。不用去井裏打水了。院子裏還有大喇叭能聽廣播呢。”李四妹多少有些炫耀,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人之常情嘛,西楚霸王都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世上又有多少人敢說自己的心性比楚霸王還要好呢?對於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來說,裝逼是一種硬性需求。
就在大家夥很熱鬧的時候,李抗日帶著張集走了過來。村民們紛紛打招唿:“支書。”李抗日笑著點頭迴應,然後看著和周圍光棍們閑聊的趙宏民,李抗日道:“宏民來了啊。”趙宏民急忙從兜裏掏出一包大前門香煙遞了過來:“支書抽煙。”“大前門?好煙啊。”李抗日笑了笑,從一盒裏抽了一根出來。他身邊跟著的張集穿著一身呢子大衣,趙宏民也分不清什麽路數。但看著也像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員。他把煙也遞了過來。張集擺擺手:“謝謝,我不會。”“宏民,最近農機站忙不忙。”李抗日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趙宏民扯著閑天,又去和李四妹打了個招唿。
在李四妹家轉了一圈,待了幾分鍾,抽完一根煙的功夫才抽身準備離去。這時候李四妹的弟弟,李伍剛好騎著趙宏民送他的那輛二手自行車繞了一圈迴來。“支書。”李伍和李抗日打了個招唿後,就興衝衝的對趙宏民道:“姐夫,這車真給我嗎?”“當然給你,你姐夫我說話一口吐沫一根釘。”趙宏民雄赳赳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豪爽。“謝謝姐夫!”“嗬嗬,你別光謝謝我。你要好好讀書,學習好了才是真的謝謝了我和你姐姐知道嗎?”“知道了,我以後一定好好讀書,學習好了以後到鄉裏縣裏更大的工廠上班!”“誒,對咯!我家李伍有出息!”趙宏民高興地拍了拍李伍的肩膀,眼神中滿是鼓勵。
原本已經走出了熱鬧人群的李抗日迴頭深深地看了一眼。張集從他的表情神色中看出了一些複雜的情緒,一些難以言說,似憤怒似不甘又似又期許的神情。李四妹家是熱鬧的,李家村的很多人都圍過去看熱鬧了。村委是冷清的,隻有李抗日和張集兩人坐在馬紮上圍著火爐烤火。火爐裏的炭火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火星子暴起,但李抗日卻渾然不覺,眼神有些空洞,似乎在想著什麽心事。
“李支書,支書。”張集叫了兩聲,聲音中帶著一絲關切。
“啊!”李抗日這才恍然驚醒:“不好意思啊,張集同誌。我剛剛走神了,我剛說哪兒來了?哦,對了,是你問我關於村民互助小組的事情,我和你說……”
“李支書,咱們還是先聊聊別的吧。”張集笑著看向李抗日:“我看你今天心也不在這。”
李抗日表情一頓,隨後有些尷尬地笑著:“被你看出來了。”
“嗯。”張集點點頭:“你有心很抱歉,我沒有找到“李抗日”這個名字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