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演講結束已經七天,軋鋼廠按照他的吩咐開始往全國各地派人,而在全國各地挑選的學習能力強的工人和孩童陸陸續續地進入了軋鋼廠鋼鐵學院。


    所有的人在外麵忙碌,閻埠貴在魔都就像一座閃閃發光的純金的財神爺,手一揮,向來都是先打錢,後說事。


    劉海中在東北,隻有一些秘密的工程沒進去,其他的都向他敞開懷抱。


    陳金生在中原直接就把退伍軍人全部聯係在一起開始指揮建廠,其他的城市也是陸陸續續進行建設,軋鋼廠的賬麵上趴著十幾億的人民幣。所以軋鋼廠的分廠要地給地,要人給人,你說多少就是多少。這也造成了改開後軋鋼廠的分廠土地使用權合起來都能有幾個二線城市大。


    所有人都在忙,而廠長張天浩卻每天慢悠悠地逛著四九城。


    所謂的打跤便是老北京流行的一種摔跤文化。最早起源於八旗子弟的善撲營。古時候娛樂匱乏,八旗的王宮貴胄就會讓擅長摔跤的布庫來家中表演摔跤來解悶。


    後來清王朝倒了,鐵杆的莊稼沒了。那些靠著給貴人們表演摔跤手藝的摔跤手沒飯轍了,他們也隻能是落了地給平頭百姓表演摔跤來賺口飯吃。


    這一來二去的,打跤表演在北平也就興開了。在舊社會表演打跤的摔跤手們比其他賣藝雜耍的手藝人過得日子強點。因為摔跤手他能打啊,一般的潑皮無賴不敢找他們的麻煩。不過碰到警察和軍爺那該交份子錢還是要交份子錢。畢竟功夫再好也抵不過快槍啊。


    不過新中國成立以後原則上是不許打人的。所以打跤這門手藝該何去何從也是個麻煩事。主管這塊的文化部門也不知該不該取締這些練打跤的。


    不取締吧,他們天天在天橋圍個場子打跤摔跤給人取樂,這好像不太好,和我黨方針不符。四九城的管理部門也陷入了一種深深的糾結之中。


    現如今天橋最有名的一個打跤場子叫「冬青跤場」。


    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個場子裏的跤王是個女子。


    這年頭打跤可是個辛苦活,就算是表演,那也是半真半假,摔著可疼了。


    北平,天橋。


    天橋之所以叫天橋乃是因為封建時期天子要從這裏的一條漢白玉拱橋經過才能去祭天。所以得名天橋。


    天橋除了天子過橋的含義之外,同時也是北平最重要的文娛場所。


    一條天橋,賣小吃的、賣水果的、賣藝耍把式的、拉洋片的、西洋景的,各色人等不下千人。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各種賣藝的,說相聲,唱大鼓、唱戲、演山東二黃等等節目都能在天橋找到。


    而且和後世看這些文娛節目要先買票進場才能看不同,現在的天橋可是先看,看完了觀眾覺得好才給錢。要是覺得演的不好看,人家扭頭就走,一分錢都不給。


    為什麽說沒有君子不養藝人呢?


    因為如果世上都是白嫖黨,那這些靠手藝吃飯的都要餓死。


    張天浩早就盯上了天橋這座寶庫了。


    天橋中有很多有本事的藝人,都是平地摳餅對麵拿賊的本事。


    他們的手藝都是過硬的。


    張天浩早就想把他們招到學院去,這樣就能保留老技法,


    改開後,弄不好比相聲還好。不過因為票據時代的來臨,這些真正有技術的不會不缺,反而百姓對它現在稀缺又愛又恨。


    對於四九城人來說,軋鋼廠的養殖基地不對外開放,食材被陳金生給一直擴張,而且養殖基地的動物都是用糧食加工成飼料在喂。


    周邊的百姓是不可能讓他們接觸的,不過這一天的早晨四九城的很多國營供銷社卻擠破了頭。


    因為供銷社裏上了一批活雞、活鴨、活鵝、豬肉每人一斤、雞蛋每人十個、油炸的毛蛋每人十個。不要票的消息不脛而走,引來了無數市民的排隊購買。


    1964年的中國是使用票證的時代。


    那些老一輩記憶中的糧票、布票等票證在這個時代出現。票證時代1955年誕生一直延續到80年代。


    國營供銷社,成為人民購物的唯一地方。目前的國營供銷社掌握全部的生活物資的采購和售賣。平日南銅鑼灣供銷社雖然說還可以,但是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麽火爆。


    排隊的人群從店門口一直長長的排出去好幾十米,有數百人在那排隊。供銷社的服務員不得不拉起一條線,省的有人插隊。


    今天南銅鑼灣供銷社之所以有這麽多人排隊,那是因為大家都聽說國營供銷社上了一批很雞鴨魚肉。價格隻有傳統土雞的二分之一。這可是天大的便宜啊,所有人都怕來晚了買不著了。


    “所有人隻能買一隻,不能挑選,社員拿哪隻是哪隻!”站在板凳上對著排隊人群高聲唿喊的供銷社社長喉嚨都快冒煙了。排隊的人太多了,不可能讓這些人和在菜市場買菜一樣挑挑選選,一隻雞選十分鍾。要是那麽選下去的話,供銷社能堵的水泄不通,其他的生意不用做了。


    供銷社社長喝了一口社員送來的茶水,再次站上板凳高聲唿喊:“軋鋼廠引進的肉雞,這種雞不適合燉湯,適合紅燒吃肉。”站在板凳上的供銷社社長反複的再喊這幾句話。


    還有就是提醒後麵的人不要插隊,要是插隊就取消他們買雞的資格。


    這一次軋鋼廠養殖場的肉雞給全四九城提供了


    一萬隻活雞、


    一萬隻鴨子、


    三萬隻兔子、


    二千頭肥豬、


    一萬斤魚類、


    三千頭大鵝。


    南銅鑼灣供銷社負責分銷各種動物一千隻。


    供銷社長原本以為會很難賣,雖然大家剛剛才從饑荒年代過來,所以市麵上的肉類價格並不便宜,全四九城能吃得起活雞活鴨的人還是少數的。


    目前市麵上一斤雞肉的價錢大約等於二塊新發的紙幣。


    這是平民消費不起的高檔食物。畢竟就現在的四九城也不是所有人每天都能吃飽飯的。現在雞肉賣的貴主要是因為成本問題。


    傳統中國原生黃羽雞風味比白羽雞好很多,但是生長周期慢也是不爭的事實。新培育的肉雞雖然不是後世那種四十五天就出欄的白羽雞,但是也比黃羽雞早個十幾天,


    因為就算是科學化養殖黃羽雞最少需要七十天才能出欄。


    而且這還是後世經過多代培育優選過的快壯型黃羽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楸木的亞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楸木的亞當並收藏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最新章節